黄恽是著名的掌故学家,长期致力于江浙一带文化历史的钩沉发掘,对于民国时期各个方面的掌故,十分熟悉。尤其擅长在民国小报上挖掘细节。书中有颇多鲜为人知的野史掌故。
黄恽也是著名的收藏家,收罗了大量民国书籍和报刊,所引述资料多为学界所未见或所忽略的,可为研究者提供新的角度和参考。
本书讲述了众多人和书的野史掌故,有料有趣。有鲁迅、张爱玲、俞平伯等名人的故事,也有《古文观止》、《许宝蘅日记》、《郑孝胥日记》等书的故事。所引材料视角独特,且多为学界所未见或忽略。书分两辑。上辑“如梦记”讲人的故事,人生如梦,一鳞半爪,片言只语,都是碎片。下辑“烟云录”讲书的故事,书的得失生灭,于人更是烟云过眼。本书不仅可为研究者提供新的史料和视角,也可供普通读者细细体味民国的丰富与驳杂。
黄恽的写作,当然和所谓的“民国热”有关。然而,他的作品却与流行趋势有很大不同。当代写民国的文史作家,将民国描绘成某种黄金世界,什么政治自由啦,思想多元啦,知识分子风骨啦……好一点的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以古讽今,差一些的则是完全不懂历史。而黄恽认为,民国其实是个很糟的年代,动荡不安、民不聊生、战乱不断。因此,他写民国掌故,尽量不加饰伪,做到主观的客观。拒绝非此即彼的幼稚立场,拒绝将人物脸谱化,这实际是一种成熟的史观,高出当下所谓“民国小清新”的水平不可以道里计。 ——韩戍
(黄恽)更高一筹的除了境界,更是史料。黄恽长期浸淫于小报之中,饱览各种史料。因此,他写作的素材都是前人从未提及的独家段子,读来感觉特别新鲜。我们当代很多文史作者,借助网络资源便利的东风,写的历史基本剪刀糨糊式,即材料多来自百度百科和畅销传记,没有一点新的文献贡献。做个不恰当的比喻,那些作品就像嚼烂了的口香糖,没有任何味道。然而,黄恽却能从旧报纸中源源不断地提供新材料,都能做到有所创获。 ——韩戍
黄恽作品继承的,实际是中国文史写作中说掌故的传统。晚清民国时期,有很多热衷于讲故事、说段子、说掌故的老辈,通过各种随笔、札记来记录掌故、品评人事,许多已经成为经典之作。近三十年来,由于历史学的专业化,学院派知识分子侧重于论说一路,将这种掌故传统贬低为水平较低的“讲故事”而不屑一顾。但是,论说难免流于空疏,掌故则是实的。稗官野史不但可以补正史之缺,挖掘新史料,更是直观了解当时的政治、法律、文化和风土人情不可缺少的手段。这种掌故的传统应该在当代得到很好的继承,甚至有发扬光大的必要。然而,据目力所及,目前致力于这种掌故写作的,黄恽或许算是孤例。(韩戍)
黄恽是一位文史基础扎实、文风硬朗坚定,观点鲜明犀利,但也并不是那种顽固悭吝,自以为手中有几本民国“秘笈”,就容不得他人意见的“专家”嘴脸。这样的研究者,当然值得交流;这样的研究者,当然值得交往。
——肖伊绯
“史料派”写法已经是当今书话体写作的主流,而且也正在成为民国史读物的写作主流,这样的写作实际上是在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新史料”或“二手史料”。 “史料派”的追求是“去伪存真”,“印象派”的追求是“形象生动”。“史料派”*终要向朴学传统靠拢,热衷于原始史料的整理与校订。“印象派”*后则要向文学传统靠拢,小说、影视剧本是其高级形式。无可否认,“民国热”正向着这两个维度各自发展;显然,黄恽身上是更有着朴学传统与追求。
——肖伊绯
我发现民国是个很糟的时代,动荡不安,民不聊生,战乱不断,仅仅是知识分子的地位相较1949年之后,比较高些。这还是因为清朝的传统的延续,民国很多好的,都是清朝的遗留。就拿知识分子来说吧,清朝举人可以做官,可以不受刑责,可以免于赋税,这就造成民众心理上的高贵,于是到民国,知识分子在民众心目中,斯文一脉,还是高看一眼。教授、学者自然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当后来知识分子的空间被极度压缩之后,我们看民国,忽然就惊异了,其实追根溯源,不过是清朝士大夫特权的余光而已。
——黄恽
我们谈民国、民国热,都不是学术研究,而是作杂文,借古讽今,这个风气,如今有愈演愈烈的情况,我越读民国书籍和报刊,越觉得民国热的可悲,可悲的是每况愈下的知识分子地位,造成一种怀恋,美化了当年。说实在的,人性是不变的,民国知识分子的毛病,我们这个时代也有,民国知识分子的优点,我们这个时代也有,只是当年比较容易受关注,如今湮没在人海之中,不被觉察。——黄恽
我想写民国掌故,尽量不加伪饰地写民国的人和事,希望大家看到和我们一样的人和事,甚至猥琐可笑,并非很多人笔下的那么伟大崇高。在我的笔下,我尽量少作赞誉,做到主观的客观。——黄恽
黄恽 ,苏州人, 1966年生,供职于苏州杂志社,藏书家、文史学者,尤以研究民国文史最为擅长。著有随笔集《蠹痕散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8年),文史集《古香异色》(海豚出版社,2012年)、《秋水马蹄》(金城出版社,2013)、《燕居道古》(新星出版社,2014年)。
铁证-日本随军画师笔下的侵华罪行 本书特色 《铁证:日本随军画师笔下的侵华罪行》为一本图文画册作品。本书的全部画作,取自日本海军美术协会在二战时期出版的《海军美...
《民族主义政治口号史研究(1921-1928)》从民族主义视角切入,以流行于20世纪20年代的几个主要口号为例,探讨当时的政治文化。内容
唐史-蔡东藩中华史 本书特色 《蔡东藩中华史》即《中国历朝通俗演义》,是风靡海内外的一套通俗历史巨著,以小说形式再现了上起秦始皇、下讫民国2166年波澜...
為什麽這位學者的英文著作比較少,可是在哈佛、耶魯、普林斯頓三所名牌大學任教數十年,而且是頭一位獲頒克魯格獎(KlugePrize)的
中国早期文明 内容简介 本书收入李济先生有关中国古代文明探索和研究的论著七种。《中国文明的开始》,是李济先生应美国华盛顿大学远东及苏俄研究所主任泰勒之请,于19...
雾中的阿居-基诺族的亲属制度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向读者展示基诺族的亲属制度运作的方式。基诺族是我国境内*后一个被政府承认的单一民族,它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基诺山...
1600-2000-日本史 本书特色 了解日本的近代历史,此一本书足以。本书每章都附有年表,*后还有中日历史大事年表对照,曾畅销多年,在读者中口碑极佳,是了解日...
师出之名-中外著名宣战书 本书特色 本书以丰富的历史资料详细介绍了近现代著名的宣战书及其历史背景、战争的过程和结果,以及停战协议对世界历史的影响。目前市场上未见...
白寿彝史学二十讲 中古时代 隋唐时期 内容简介 《中古时代·隋唐时期》是“白寿彝史学二十讲”系列之一。《中古时代·隋唐时期》论述了隋开皇元年(581年)至唐哀帝...
《电路设计工程计算基础》内容简介:本书以数学为工具,以器件数据手册里的参数为基础,从电路故障的本质机理(电压容限、过渡过程
玉石之路踏查记 本书特色 叶舒宪所著的《玉石之路踏查记》为“华夏文明之源·历史文化丛书”之一。玉石之路是中国学界近二十年来提出的考古学新概念,随着大量史前期和文...
《雅思语法完全解读》内容简介:本书立足雅思考试,准确把握考试语法现象及常考知识点,涵盖大量语法及翻译练习题,帮助考生学以致
《人际关系心理学》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社科类图书。心理策略是一门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实用技术,人际关系中的强者可以借助各种情绪
當傳統中國的天圓地方「天下觀」崩壞,新的「世界觀」建立,作為時代結構一環的小說文本,會有什麼樣的變化?本書以「概念地圖的
历史名人与滑县 本书特色滑县历史上曾孕育出众多名臣良相、廉吏义士、起义英雄及文学家、科学家。《历史名人与滑县》共75篇,写了75人,如翟让、程咬金、徐茂公等起义...
欧洲史 本书特色 当你打开这本书时,你便进入一桩桩历史事件中;而你在阅读时,也会参与到其中,并时时对过去的事件进行反思。.一部欧洲历史,虽然充满敌对与争夺,厮杀...
黑色雅典娜:古典文明的亚非之根 本书特色 本书1990年荣获美国图书奖,1987年荣获社会主义评论图书奖。古典文明的古典性在哪里?在有史以来*大胆的学术著作之一...
《期权波动率交易策略》内容简介:本书非常适合作为期权的基础性知识读本,书中既没有复杂的公式,也没有冗长的数理推导过程,更没
《清华怪才解读春秋五霸(上)》主要内容有:笑傲诸侯(公元前770年一公元前700年);倾国美姬(公元前700年一公元前685年);大哉强齐
《吴让之篆书崔子玉座右铭》内容简介:吴让之(一七九九—一八七一),原名廷飏,字熙载,更字让之,别署让翁、攘翁等,江苏仪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