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史的诞生》是日本有名历史学家冈田英弘的作品,主要从东亚史的视角,阐明日本建国的历史。冈田英弘认为,无论哪一种文明,很初写下的历史框架,了人们的意识。而日本早期的文献《古事记》和《日本书纪》中的思想,就较为地决定了日本人的性格,是日本史的局限。冈田英弘还指出,迄今形成的日本史,仅仅是日本一个国家的历史,与日本列岛外面的世界各国是割裂开的,因此他提出日本的历史应该放到整个世界史之中来撰写。在《日本史的诞生》一书中,冈田英弘便打破了日本史学界历来的观点,跳出了绳文时代、弥生时代、古坟时代的历史区分,将日本古代史作为世界史的一部分进行解读。他指出日本的成立与7世纪东亚的政治形势的变化有很大关系。与此同时,他反对将公元前660年作为日本建国的年代,认为不应该将日本皇室的起源和日本的建国同等看待,更不应该将神话当成历史。总之,冈田英弘的史学思想鲜明、独特,分析框架宏大而具有野心,对日本史、世界史等提出的的观点值得人们重视。
★ 《人民中国》总编辑王众一、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崔世广、北京外国语大学日研中心主任郭连友、北京大学日本语言文化系教授丁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日语主播王小燕,联袂推荐
★ 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上海高校智库“亚太区域合作与治理研究中心” 副主任、教育部“两岸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首席教授——胡令远教授撰写长文推荐!
★ 作者冈田英弘是日本著名历史学家,享誉国际的东洋史泰斗、阿尔泰学及蒙古学学者,获颁 PIAC终身成就奖,曾获日本学士院奖,也是多次提到的日本历史大家。
★ 本书是一部摆脱了日本国族情感的历史佳作,将日本放到整个世界的位置去解读,尤其是从东亚视角阐释日本建国的历史,客观认知汉文化向外辐射的影响。
★ 本书对人们迄今为止深信不疑的日本史做出了新的解释,书中有很多观点令人震撼,颠覆了我们对日本古代历史的传统认知,是一本历史读本。
公元前222年,燕国被秦所灭,翌年,秦完成华夏大一统。
秦始皇在辽阳设置了辽阳郡,令其管理韩半岛上日本贸易这条路线。另外,公元前214年,西北游牧民族赶走了匈奴一族,确保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同时,南边也开辟了灵渠。从漓江、西江沿江而下,将现在的广西设置成桂林郡,广东设置为南海郡,越南北部设置为象郡,如此一来,通往印度洋的路线也收入了囊中。
也正是这个时期,日本列岛被连接到丝绸之路当中。
可是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一死,大秦王国的天下分崩离析,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再次兴起,燕国便是其中之一。但燕国由于战乱,自顾不暇,所以便从韩半岛撤回了驻军。直至公元前195年,汉高祖进攻燕国,将其歼灭,辽东郡便成为汉的直辖地。
成立初期的汉朝,其实是诸侯的联盟。西北的丝绸之路,后受到匈奴的控制。华南沿岸地区,也出现了东瓯(温州)、闽越(福州)、南越(广州)各诸侯国,所以,当时的汉朝,东西南北都呈封闭状态,而唯有琅琊港是唯一对外开放的港口。
在这期间,汉朝的统一加速。公元前141年,汉武帝继位,他为了恢复国力,开始四处收回对外的贸易权。
首先,介入到闽越与东瓯的纠纷之中,让东瓯迁入内地居住。汉武帝之所以利用南越与闽越的冲突来讨伐闽越,其实就是为了控制从闽江到达台湾海峡的水路要塞。对于南越,汉武帝在贵州省山岳地带开辟了道路,企图控制从夜郎国沿濛江而下的水路。而在四川省开辟的灵关道,则是为了控制穿过藏东、沿布拉马普特拉河而下、到达孟加拉湾的这条水路。
此外,从公元前128年秋到公元前126年春,汉武帝曾试图开辟一条路线,从辽东郡绕到白头山南,在咸兴市进入日本海,然后从韩半岛的东海岸南下,到达日本列岛。但是,这个宏伟的计划,由于规模过大,短时期内很难实现,所以只得作罢。此后,汉武帝将主要精力放在对西北丝绸之路的开发上面。
不久之后,连年的征伐终于将匈奴从内蒙古驱逐出去了,西域36国与汉结盟。公元前 1世纪10年代,丝绸之路终于被汉朝所掌控。汉武帝在西南夷的印度路线上设有5郡,此外,当南越王国被征服后,汉武帝又在南海路线上设有9郡。
日本路线也是如此。公元前108年,朝鲜王国被灭,汉武帝在半岛上设有乐浪、真番、临屯和玄菟4郡。
真番郡位于韩半岛南端,属于洛东江流域,建有 15 个县。
按照每个县城有 1000 人来算的话,这样也有至少上万的汉朝人民迁居到了这个离日本列岛*近的地方,来从事日本列岛市场的开发。当然,汉朝商船会定期造访日本,在海岸与河口的码头建立市场,于是原住民聚集一处,开始与汉朝商人进行贸易。
这样一来,日本列岛上便产生了城市,出现了酋长,并孕育了国家的萌芽。然而,汉武帝在位的 54 年,由于采取积极政策,使汉王朝的国力消耗相当大。汉武帝死后,公元前 82 年,真番郡被废除,日本贸易也转为位于小白山脉北部乐浪郡的管辖之下。
但是,持续了 326 年之久的真番郡的商业活动,在日本列岛各地已经促成了被称为“国”的商业城市的诞生。这正是《汉书·地理志》中出现的“倭人百余国”。这个时候,倭人首次出现在历史舞台上。也正是中国商人的商业活动,翻开了日本古代史的**页。
后来,王莽篡权,其荒政之下的汉朝陷入了全面内乱的状态。而直至东汉光武帝重新统一,则花费了 20 年的时间。在这场内乱中,汉朝的人口骤减至原来的四分之一,根本没有余力去确保境外的贸易权。于是汉光武帝在公元 57 年授予博多奴国酋长“汉委奴国王”的称号,并委托其负责管理日本贸易。而这位“汉委奴国王”的直系,就是 3 世纪时的伊都国之王。
可是,东汉时,公元 184 年爆发了“黄巾之乱”,其后近半世纪,战乱烽烟不断,人口更是减少了十分之九,国内军阀割据。这便是著名的三国时代,这时东北方面是在辽阳公孙氏的掌控之下。3 世纪初,公孙氏开始进入韩半岛,并重新在汉江峡谷设置了带方郡。当然,这也是为了便于更好地与日本进行贸易。
然而,“黄巾之乱”以后,半岛上的中国人大部分都逃难到了南方真番郡故地,也就是洛东江流域一带。他们建造了自己的城市,成了真正的华侨。可以想象,流落在日本列岛上华侨的数量是多么庞大。韩半岛上有一半的华侨,在公孙氏开拓带方郡时被遣返,但仍有大部分华侨留在了岛上。公元 238 年,魏大将军司马懿灭公孙氏,将乐浪郡和带方郡连在了一起。这之前,与西域诸国之间曾短暂停滞的交通,也在魏将军曹真的努力之下再次恢复了。这样一来,倭人也重新回到丝绸之路上。
《日本史的诞生》以质疑精神和东亚历史的视角,用独特的方法、材料和语言,对人们迄今为止深信不疑的日本史做出了新的解释,掩卷令人深思想像的共同体,玩味历史的罗生门。严谨流畅的翻译,更增加了这本书的可读性。
——《人民中国》总编辑 王众一
冈田英弘基于亚洲史的广阔视野,从彻底的批判精神出发,通过对东亚历史文献的分析解读,构建了关于古代日本史的颇有特色的解释框架。人们未必认同作者的历史观,甚至可能会质疑文中的某些观点,但该书仍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值得一读。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 崔世广
这部书是一部严肃的史学论著,几乎涉及所有有关历史研究的方法、理论、治学态度,并将其衍化进作者自己的研究过程与结果中,可谓身体力行。要了解真实的日本史,特别是日本史的诞生,这是一本必读书。
——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胡令远
《日本史的诞生》是日本著名东洋史专家冈田英弘在其多篇考证详实的学术论文的基础上撰写而成,是一部兼顾学术性和可读性的历史著作。作者独到、新颖的观点颠覆了诸多“学界定论”;娓娓道来的软性叙事手法,使读者能够轻松地穿越和漫步在日本历史诞生的那个时代。两位译者的精彩翻译,更为本书锦上添花!
——北京外国语大学日研中心主任 郭连友
这是一部非日本“国史”的日本史,是一部放在世界背景中的日本史。书中有很多观点令人震撼,颠覆了我们对日本古代历史、古代文献的传统认知。而我更为它大无畏的批判精神,以及建立在微观研究基础上的融通东亚的宏观视野所折服。
——北京大学日本语言文化系教授 丁莉
一部日本之所以成为“日本”的史前记,一幅2000多年前跌宕起伏的东北亚外交的浓缩画卷,虽以当代的视角和思维描绘而成,却栩栩如生,历史人物的喜怒哀乐尽现眼前。而关于汉文化又如何深刻地影响着地区格局,在这本书中也有大手笔、纵横时空的解读。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日语主播 王小燕
冈田英弘(1931—2017),日本著名历史学家、东京外国语大学名誉教授。1931年1月,出生于日本东京。1950年,进入东京大学文学部学习东洋史专业。1957年,凭借《满文老档》的研究获得日本学士院奖。1980年至1987年间,曾两次对中国进行学术访问。1968年,任波士顿大学语言文学系客座副教授,教授蒙古语言。1992年,参加了在蒙古举行的第6届国际蒙古学学者会议。1999年,获颁美国印第安纳大学阿尔泰学终身成就奖(又称PIAC奖)。2002年,被推举为国际蒙古学会(总部位于乌兰巴托)荣誉会员。其研究范围广泛,涉及中国史、蒙古史、世界史等,著作包括《世界史的诞生》《历史是什么》《倭国时代》等。
译者简介:
王岚,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人类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现任职于厦门大学外文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人类学、比较文化学等。曾赴日担任国际交流员,做过访问学者,在日本大学教授中文课程等。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如《日本人类学研究范式的特色及其变迁轨迹》《中国における観光事業の現状--新しいデータからの考察》《由时代祭浅析传统节日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現代中国における仏教寺院経営の変容──閩南地域の小規模な寺院を事例として》等。
郭颖,首都师范大学日本语言文学硕士,日本广岛大学文学研究科博士,现任职于厦门大学外文学院。日本中国学会、和汉比较文学会、中国中世文学会等学会成员,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民族院校分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日本古典诗歌、中日文学与文化比较、文学翻译等研究。学术代表作有《汉诗与和习》,译著有《千里眼》《数字化校园》等。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 本书特色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收录了唐长孺先生所撰的十三篇论文,涉及魏晋南北朝时期许多悬而未决的重大问题的研究,并获得了一系列富于启迪性的结论...
《经济基础知识:初级》内容简介:本书以2017年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教材为依据,对大纲进行了全面分析,重点突出,帮助考生把
帝国杀戳清代皇族政治斗争史 本书特色 《帝国杀戮:清代皇族政治斗争史》真实的还原了清代皇族残酷无情的政治斗争史,真实、客观地反映清朝政治历史人物、事件。帝国杀戳...
纪连海谈庄子-外篇 本书特色 《百家讲坛》“十大名嘴”独家点评经典国学,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庄子》一书,文章汪洋恣肆,想象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
《大国出行:汽车里的城市战争》内容简介: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
曾国佐将军 本书特色 《曾国佐将军:青海抗日名将》讲述了很少有人知道,是一个叫曾国佐的青海人,于1933年率部在喜峰口夜袭日军,用大刀拼杀日寇,令日本鬼子闻风丧...
直到我们建起了耶路撒冷 本书特色 伟大的城市背后,是建造它的人和历史。一段曲折迷人的圣城建造史,重回两次大战间的动荡中东。英美三大文学奖得主阿迪娜·霍夫跨界力作...
魂失汨罗屈子情-漫说中国历史-08-轻松读历史 本书特色 本册图书讲述了孙膑斗庞涓、田单复国、张仪欺楚、屈原投江等著名的历史故事。围绕着漫画故事,又用四个栏目介...
天下归心-周公旦 本书特色周公是周代的爵位,得爵者辅佐周王治理天下。周公旦,姓姬,名旦,亦称叔旦,周代**位周公。西周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
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 本书特色 本书着力于为王安石辩诬,为恢复历史上本来面目的王安石贡献颇多。自1950年代以来,作者四次为王安石写传,本书为*后一个版本。王安...
世界全史(全12卷)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全书共12卷,分为通史、野史、秘史、艳史四大版块,《世界通史》共6卷,《世界野史》、《世界...
1803-1807-19世纪俄中关系:资料与文献-第1卷-(全三册)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包括当时公文、信函、命令、训令、圣旨、计划...
先秦史:文明卷 本书特色 《先秦史》是吕思勉先生的中国断代史系列著作的**部,初版于1941年。本书前半部分是为政治卷,按历史事件的顺序编排;后半部分是文明卷,...
柔然帝国 本书特色 1700年前,以异乎寻常的速度突然出现在蒙古高原,在纵横几万里的欧亚大陆尽情驰骋。公元828年以后,欧洲史书一致宣称这一显赫一时的民族已经完...
寻真无悔-陈铁健八十文录 本书特色 西路军失败的根源在哪里?真是“国焘路线造成的恶果”、“国焘路线的牺牲品”吗?*终解开这个历史之谜的究竟是哪一位领导人? ...
历史学家的技艺 本书特色 作为一个认真地修剪历史枝条的工匠——这是他给自己的定位,年鉴学派的一代宗师布洛赫比很多人都要清楚,自古希腊以来,历史便承担着叙述即时发...
《AI医学图像处理》内容简介:本书介绍了人工智能与医疗的介绍、医疗领域中的图像处理、医学图像处理的常规流程等内容,并通过6个真
海魂记-(上下册) 本书特色 郑芝龙,字飞龙,福建泉州南安石井镇人,郑成功之父。在明代末年,以民间之力建立水师,开展海上贸易,保卫明朝海疆,在料罗湾海战中成功击...
德国史 本书特色 以前国内学者所著的国别史,要么学术性强、部头太大,要么资料陈旧、观点过时,很难适应读者的需要。我社出版的这套国别史,读者定位在大学及大学文化程...
大中国史-最具思想力的中国史 本书特色 《大中国史:*具思想力的中国史》是广大读者了解中国历史的权威读本,也是广大史学爱好者的必藏珍品!《大中国史:*具思想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