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人海口处,有一座铜像冒出水面。这座铜像是丹麦的一个象征,但它的形象既不是丹麦的开国元勋,也不是丹麦某个王朝的英雄,它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子。这个女孩坐在一块石头上,若有所思地望着大海。她在沉思什么呢?谁也猜不出来,也没有人能叫出她的名字,她没有腿,只有一条鱼尾。原来她是人鱼——“海的女儿”,丹麦作家安徒生所写的一篇童话的主人公。“海的女儿”对高级生命的追求,她的坚强毅力和牺牲精神,打动了成千上万的读者的心。丹麦人为了使她永垂不朽,特为她在国家首都的人海口处立了一座铜像。这座伟大的铜像,也是对丹麦伟大童话作家安徒生及其童话作品的一个恰当的评价。童话是安徒生的主要创作。在他开始写童话的时候,他在给一个朋友的信中写过这样的话:“我用我的一切感情和思想来写童话,但是同时我也没有忘记成年人。当我写一个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的时候,我永远记住他们的父亲和母亲也会在旁边听,因此我也得给他们写一点东西,让他们想想。”这段话也说明了安徒生的童话的特点:他的童话是“讲给孩子们听的”——不只是写给他们读,同时还要让在他们旁边听的父母也“想想”。这也就是说,他写童话不仅是为了要教育孩子,而且为丁要教育他们的父母——成年人。在给另一个朋友的信中,他说:“我现在爱艺术,是因为艺术负有一个崇高的使命。”写童话也是一种艺术,它“负有一个崇高的使命”——那就是教育人民。安徒生的童话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他和过去的童话作家不同,他的童话不是一般民间故事和传说的转述,以“有趣”和“惊险动人”的题材为主,偶尔也夹杂一些劝善惩恶和类似因果报应一类的宗教教义。他的童话是立足于现实的生活,而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又充满了他对于人类美好未来所做的想象和愿望。当然,安徒生童话作品有一种忧郁和消极的情绪,这是他所处时代的局限性。排除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从他的童话创作中吸取一定的营养。安徒生童话作品中表现的现实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他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以及他生动活泼的语言和文风,在今天对我们说来,仍能起到有益的借鉴作用。
《中译经典文库世界文学名著全译本:安徒生童话》:从前有一个女人,她非常希望有一个丁点儿小的孩子。但是她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可以得到,因此她就去请教一位巫婆。她对巫婆说:“我非常想要有一个小小的孩子!你能告诉我什么地方可以得到一个吗?”“嗨!这容易得很!”巫婆说,“你把这颗大麦粒拿去吧。它可不是乡下人的田里长的那种大麦粒,也不是鸡吃的那种大麦粒哟。你把它埋在一个花盆里。不久你就可以看到你想要的东西了。”“谢谢您。”女人说。她给了巫婆三个银币。于是她就回到家来,种下那颗大麦粒。不久以后,一朵美丽的大红花就长出来了。它看起来很像一朵郁金香,不过它的叶子紧紧地包在一起,好像仍旧是一个花苞似的。“这是一朵很美的花。”女人说,同时在那美丽的、黄而带红的花瓣上吻了一下。不过,当她正在吻的时候,花儿忽然噼啪一声,开放了。现在可以看出,这是一朵真正的郁金香。但是在这朵花的正中央,在那根绿色的雌蕊上面,坐着一位娇小的姑娘,她看起来又白嫩又可爱。她还没有大拇指的一半长,因此人们就将她叫作拇指姑娘。拇指姑娘的摇篮是一个油光发亮的漂亮胡桃壳,她的垫子是蓝色紫罗兰的花瓣,她的被子是玫瑰的花瓣。这就是她晚上睡觉的地方。但是白天她在桌子上玩耍——在这桌子上,那个女人放了一个盘子,上面又放了一圈花,花的枝干浸在水里。水上浮着一片很大的郁金香花瓣。拇指姑娘可以坐在这花瓣上,用两根白马尾作桨,从盘子这一边划到那一。‘_r。这样真是美丽呀!她还能唱歌,而且唱得那么温柔甜蜜,从前没有任何人听到过。一天晚上,当她正在漂亮的床上睡觉的时候,一只难看的癞蛤蟆从窗子外面跳了进来,因为窗子上有一块玻璃已经破了。这癞蛤蟆又丑又大,而且身上黏糊糊的,她一直跳到桌子上。拇指姑娘正睡在桌子上鲜红的玫瑰花瓣下面。“这姑娘倒可以做我儿子的漂亮妻子哩。”癞蛤蟆说。于是她一把抓住拇指姑娘正睡着的那个胡桃壳,背着它跳出了窗子,一直跳到花园里。花园里有一条很宽的小溪在流着,小溪的两岸又低又湿。癞蛤蟆和她的儿子就住在这儿。哎呀!他跟他的妈妈简直是一个模子铸出来的,也长得奇丑无比。“咯咯!咯咯!呱!呱!呱!”当他看到胡桃壳里的这位美丽的小姑娘时,他只能讲出这样的话来。“讲话不要那么大声啦,要不你就把她吵醒了。”老癞蛤蟆说,“她还可以从我们这儿逃走,因为她轻得像一片天鹅的羽毛!我们得把她放在溪水里睡莲的宽叶子上面。她既然这么娇小和轻巧,那片叶子对她来说可以算作是一个岛了。她在那上面是没有办法逃走的。在这期间我们就可以把泥巴底下的那间房子修理好——你们俩以后就可以在那儿住下来过日子。”小溪里长着许多叶子宽大的绿色睡莲,它们好像是浮在水面上似的,浮得*远的那片叶子也就是*大的一片叶子。老癞蛤蟆向它游过去,把胡桃壳和睡在里面的拇指姑娘放在它上面。这个可怜的、丁点儿大小的姑娘大清早就醒来了。当她看见自己身处什么地方的时候,就不禁伤心地哭起来,因为这片宽大的绿叶子的周围全都是水,她没有任何办法回到陆地上去。老癞蛤蟆坐在泥里,用灯芯草和黄睡莲把房间装饰了一番——有新媳妇住在里面,当然应该收拾得漂亮一点儿才对。随后她就和她的丑儿子向那片托着拇指姑娘的叶子游去。他们要在她没有来以前,先把她的那张美丽的床搬走,安放在洞房里面。这只老癞蛤蟆在水里向她深深地鞠了一躬,同时说:“这是我的儿子,他就是你未来的丈夫。你们俩在泥巴里将会生活得很幸福的。”……
《增广贤文·格言联璧诵读本(插图版)》内容简介:《增广贤文》和《格言联璧》都是古代著名的童蒙读本,对后人为人处世、修身治家
愿你游历半生,归来仍似少年 本书特色 人生中*美好的记忆,几乎全部来自童年,不止是那时的玩耍,不止是那时的故事,不止是那时的天真烂漫,不止是那时的天蓝云白……时...
重建中文之美:领衔 本书特色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丛书(共7本)精选近几年《百花洲》杂志“领衔”“立场”“虚构”“叙事”“重建”“前世”栏目中刊发的作家专辑、中篇小...
敬宜笔记续编 内容简介 本书收集的是作者2002年以来为《新民晚报》“夜光杯”副刊“敬宜笔记”专栏写的随笔。内容包括;华年二十去如飞、黄浦源头说清浊、新《阅江楼...
《中国早期古典诗歌的生成》展现了文学研究不那么可爱的一个方面:研究诗歌的内在运作机制,以及它的断片是如何被挑出来,组合为
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张恨水卷:中原豪侠传 本书特色 《中原豪侠传》是一部长篇小说,是“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张恨水卷”之一部。张恨水作品上承章回小说,下启通俗...
古典小说漫稿 本书特色本书是吴小如先生的一部小书,对诸如三国、水浒、红楼、儒林外史等小说的一些评论。共收录17篇文章。其中《唐代传奇简介》等6篇分别收入了《中国...
坦白说 亲爱的 本书特色 《坦白说,亲爱的》收录文章百余,谈书,谈香港,谈电影,谈流行文化,也谈性。视角依然刁钻,题目依然语不惊人死不休。对于不熟悉的读者,此书...
文学的年轮 本书特色 这部论集,收录了作者*近三四年间发表的一些论文。以作者的专业而言,研究的重心应该是中国现代文学,但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在九十年代的中国...
《中国好家风:温良恭谦让》内容简介: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孩子人生的学校;一个家庭所承袭的优良家风,不仅是个人的小事、家
刘大杰(1904-1977),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家。湖南岳阳人,曾任安徽大学、暨南大学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任复旦大学教授,并兼任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早年从事...
时刻关注:毒枭大案 本书特色 2013年3月1日,瑞康等杀害中国船员的主犯被处决,至此,震惊中外的湄公河惨案宣告结案,亡灵得以告慰。那么,在这起残忍恶劣的屠杀案...
《服务型制造:基于“互联网+”的模式创新》内容简介:本书结合“互联网+”理念、模式和技术,面向《中国制造2025》所确立的中国制
《一封谁见了都会怀念我的长信》内容简介:本书较为全面地收录了石川啄木的诗歌作品。由周作人翻译,译文语言时而节制雅静,时而肆
吃主儿二编-庭院里的春华秋实-闲趣坊-21 本书特色 《吃主儿二编》可以看作是《吃主儿》的续篇。王敦煌继讲述父亲王世襄和家中两位老人的故事后,又以把视角...
倾诉 本书特色 《倾诉》是伊芙琳?康伦近期新的短篇小说合集,收录了从以往作品中精选的10篇和从未发表过的9篇新作。这些短篇小说均以大都市为背景,描写了形形色色的...
无界之地 本书特色 玛丽·奥斯汀所著的《无界之地》为读者展示了一个自由的、无拘无束的前工业化的世界,这无疑吸引了成千上万渴望一种更为简朴、也更为精神化的生活的人...
人生与读书-(全2册) 本书特色 《人生与读书》是“未名四老”之一、国学大师金克木关于文化、历史和读书方法的随笔集。金克木...
劣根:脱鞋露脚-柏杨杂文精选·反思系列 本书特色 台湾著名作家柏杨先生的杂文,笔触锋利幽默,语言风趣辛辣,其作品内容十分广泛,包罗万象,探触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负暄续话 本书特色 有闲,想想旧事,而且是在晒太阳感到暖烘烘的情况下,就大可以“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了。还有个重要的考虑,是年事日高,深感有所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