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寺》是王小波写定的*后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篇幅*长的一部小说,更是他追求极限写作,探求小说的无限可能性的一部小说。《万寿寺》中的主人公在一步步追寻自己失去的记忆,自己变成了自己以前写的小说手稿的读者,而手稿上写的是红线和薛嵩的故事……本书读起来有些模糊、混乱和拖沓,甚至是晦涩难懂,作者在作品里运用了极多的暗语,讽刺和假想的情景混杂其中,将现实、记忆、虚幻和向往一并融合起来,体现了作者探求小说的无限可能性的追求。
王小波全集 (珍藏版)
李银河独家授权正版王小波全集
王小波—— 浪漫骑士 | 行吟诗人 | 自由思想者
王小波笔下有风雷,被视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思想家和灵魂刻录者
读懂人生必读王小波,读懂人心必读王小波
你可以读到无限的可能或者不可能、无限的确定或者不确定。
王小波写定的*后一部长篇小说,
也是他篇幅*长的一部小说,
更是他追求极限写作、探求小说的无限可能性的一部小说。
现实、记忆、虚幻和向往一并融合起来。
我终于有了勇气来谈谈我在文学上的师承。小时候,有一次我哥哥给我念过查良铮先生译的《青铜骑士》:
我爱你,彼得兴建的大城,
我爱你严肃整齐的面容,
涅瓦河的水流多么庄严,
大理石铺在它的两岸……
他还告诉我说,这是雍容华贵的英雄体诗,是*好的文字。相比之下,另一位先生译的((青铜骑士》就不够好:
我爱你彼得的营违
我爱你庄严的外貌……
现在我明白,后一位先生准是东北入。他的译诗带有二人转的调子,和查先生的译诗相比,高下立判。那一年我十五岁,就懂得了什么样的文字才能叫做好。
到了将近四十岁时。我读到了王道乾先生译的《情人》,又知道了小说可以达到什么样的文字境界。道乾先生曾是诗人,后来做了翻译家,文字功夫炉火纯青。他一生坎坷,晚年的译笔沉痛之极。请听听《情人》开头的一段: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我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这也是王先生一生的写照。杜拉斯的文章好,但王先生译笔也好,无限沧桑尽在其中。查先生和王先生对我的帮助,比中国近代一切著作家对我帮助的总和还要大。现代文学的其他知识,可以很容易地学到。但假如没有像查先生和王先生这样的入,*好的中国文学语言就无处去学。除了这两位先生,别的翻译家也用*好的文学语言写作,比方说,德国诗选里有这样的译诗:
朝雾初升,落叶飘零
让我们把美酒满斟!
带有一种永难忘记的韵律,这就是诗啊。对于这些先生,我何止是尊敬他们——我爱他们。他们对现代汉语的把握和感觉,至今无人可比。一个人能对自己的母语做这样的贡献,也算不虚此生。
道乾先生和良铮先生都曾是才华横溢的诗人,后来,因为他们杰出的文学素质和自尊,都不能写作,只能当翻译家。就是这样,他们还是留下了黄钟大吕似的文字。文字是用来读,用来听,不是用来看的——要看不如去看小人书。不懂这一点,就只能写出充满噪声的文字垃圾。思想、语言、文字,是一体的,假如念起来乱糟糟,意思也不会好——这是*简单的真理,但假如没有前辈来告诉我,我怎么会知道啊。有时我也写点不负责任的粗糙文字,以后重读时,惭愧得无地自容,真想自己脱了裤子请道乾先生打我两棍。孟子曾说,无耻之耻,无耻矣。现在我在文学上是个有廉耻的入,都是多亏了这些先生的教诲。对我来说,他们的作品是比鞭子还有力量的鞭策。提醒现在的年轻入,记住他们的名字,读他们译的书,是我的责任。
现在的人会说,王先生和查先生都是翻译家。翻译家和著作家在文学史上是不能相提并论的。这话也对,但总要看看写的是什么样的东西。我觉得我们国家的文学次序是彻底颠倒了的:末流的作品有一流的名声,一流的作品却默默无闻。*让人痛心的是,*好的作品并没有写出来。这些作品理应由查良铮先生、王道乾先生在壮年时写出来的,现在成了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了……以他们二位年轻时的抱负,晚年的余晖,在中年时如有现在的环境,写不出好作品是不可能的。可惜良铮先生、道乾先生都不在了……
回想我年轻时,偷偷地读到过傅雷、汝龙等先生的散文译笔,这些文字都是好的。但是*好的,还是诗人们的译笔;是他们发现了现代汉语的韵律。没有这种韵律,就不会有文学。*重要的是:在中国,已经有了一种纯正完美的现代文学语言,剩下的事只是学习,这已经是很容易的事了。我们不需要用难听的方言,也不必用艰涩、缺少表现力的文言来写作。作家们为什么现在还爱用劣等的文字来写作,非我所能知道。但若因此忽略前辈翻译家对文学的贡献,又何止是不公道。
正如法国新小说的前驱们指出的那样,小说正向诗的方向改变着自己。米兰·昆德拉说,小说应该像音乐。有位意大利朋友告诉我说,卡尔维诺的小说读起来极为悦耳,像一串清脆的珠子洒落于地。我既不懂法文,也不懂意大利文,但我能够听到小说的韵律。这要归功于诗人留下的遗产。
我一直想承认我的文学师承是这样一条鲜为人知的线索。这是给我脸上贴金。但就是在道乾先生、良铮先生都已故世之后,我也没有勇气写这样的文章。因为假如自己写得不好,就是给他们脸上抹黑。假如中国现代文学尚有可取之处,它的根源就在那些已故的翻译家身上。我们年轻时都知道,想要读好文字就要去读译著,因为*好的作者在搞翻译。这是我们的不传之秘。随着道乾先生逝世,我已不知哪位在世的作者能写如此好的文字,但是他们的书还在,可以成为学习文学的范本。我*终写出了这些,不是因为我的书已经写得好了,而是因为,不把这个秘密说出来,对现在的年轻人是不公道的。没有人告诉他们这些,只按名声来理解文学,就会不知道什么是坏,什么是好。
莫迪阿诺的主人公失去了记忆。毫无疑问,我现在就是失去了记忆。和他不同的是,我有张工作证,上面有工作单位的地址。循着这个线索,我来到了“西郊万寿寺”的门前。门洞上方有“敕建万寿寺”的字样,而我又不是和尚……这座寺院已经彻底破旧了。房檐下的檩条百孔千疮,成了雨燕筑巢的地方,燕子屎把房前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地带,只在门前留下了黑色的通道。这个地带对人来说是个禁区。不管谁走到里面,所有的燕巢边上都会出现燕子的屁股,然后他就在缤纷的燕粪里,变成一个面粉工人。燕子粪的样子和挤出的儿童牙膏类似。院子里有几棵白皮松,还有几棵老得不成样子的柏树。这一切似曾相识……我总觉得上班的地点不该这样的老旧。顺便说一句,工作证上并无家庭住址,假如有的话,我会回家去的,我对家更感兴趣……万寿寺门前的泥地里混杂着砖石,掘地三尺也未必能挖干净。我在寺门前逡巡了很久,心里忐忑不安,进退两难。直到有一个胖胖的女人经过。她从我身边走过时抛下了一句:进来呀,愣着干啥。这几天我总在愣着,没觉得有什么不对。但既然别人这么说,愣着显然是不对的。于是我就进去了。
出院以前,我把《暗店街》放在厕所的抽水马桶边上。根据我的狭隘经验,人坐在这个地方才有*强的阅读欲望。现在我后悔了,想要回医院去取。但转念一想,又打消了这个主意。把一本读过的书留给别人,本是做了一件善事;但我很怀疑自己真有这么善良。本来我在医院里住得好好的,就是因为看了这本书,才遇到现在的灾难。我对别的丧失记忆的入有种强烈的愿望,想让他们也倒点霉——丧失了记忆又不自知,那才是人生*快乐的时光……
对于眼前这座灰蒙蒙的城市,我的看法是:我既可以生活在这里,也可以生活在别处;可以生活在眼前这座水泥城里,走在水泥的大道上,呼吸着尘雾;也可以生活在一座石头城市里,走在一条龟背似的石头大街上,呼吸着路边的紫丁香。在我眼前的,既可以是这层白内障似的、磨砂灯泡似的空气,也可以是黑色透明的、像鬼火一样流动着的空气。人可以迈开腿走路,也可以乘风而去。也许你觉得这样想是没有道理的,但你不曾失去过记忆——在我衣服口袋里,有一张工作证,棕色的塑料皮上烙着一层布纹,里面有个男人在黑白相片里往外看着。说实在的,我不知道他是谁。但是,既然出现在我口袋里,除我之外,大概也不会是别人了。也许,就是这张证件注定了我必须生活在此时此地。
2
早上,我从医院出来,进了万寿寺,踏着满地枯黄的松针,走进了配殿。我真想把鞋脱下来,用赤脚亲近这些松针。古老的榆树,矮小的冬青丛,都让我感到似曾相识;令人遗憾的是,这里有股可疑的气味,与茅厕相似,让人不想多闻。配殿里有个隔出来的小房间,房间里有张桌子,桌子上堆着写在旧稿纸上的手稿。这些东西带着熟悉的气息迎面而来——过去的我带着重重叠叠的身影,飘扬在空中。用不着别人告诉,我就知道,这是我的房间、我的桌子、我的手稿。这是因为,除了穿在身上的灰色衣服,这世界上总该有些属于我的东西——除了有些东西,还要有地方吃饭,有地方睡觉,这些在目前都不紧要。目前*要紧的是,有个容身的地方。坐在桌子后面,我心里安定多了。我面前还放了一个故事。除了开始阅读,我别无选择了。
“晚唐时,薛嵩在湘西当节度使。前往驻地时,带去了他的铁枪。”故事就这样开始了。这个故事用黑墨水写在我面前的稿纸上,笔迹坚挺有力。这种纸是稻草做的,呈棕黄色,稍稍一折就会断裂,散发着轻微的霉味。
他一点也不卑微,他不谦卑,也不谦虚,当然,他也不狂傲,他是一个内向的,平和的,对自己平等,对他人也平等的,灵魂丰富多彩的,特立独行的写作者。
——著名作家 刘心武
王小波,当代著名学者、作家。1952 年出生于北京。1969 年起先后在云南、山东插队,做过民办教师。1974 年以后在北京街道工厂当工人。1978 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读本科,1984 年赴美国匹兹堡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求学,1986 年获硕士学位。1988 年回国,曾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任教。1992 年辞职,成为自由撰稿人。1997年4 月11 日病逝于北京。
王小波是当代著名作家中最富创造性的作家,被誉为中国的乔依斯兼卡夫卡,生前鲜为人知,死后声名广播。自一九九七年四月十一日去世后,他的作品几为全部出版。评论、纪念文章大量涌现,“王小波热”一再升温。王小波最热心的那部分知识精英粉丝以“王小波门下走狗”自居。
代表作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我的精神家园》《沉默的大多数》等,根据他...一部电影剧本《东宫•西宫》拍摄的电影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 佳编剧奖,使他成为在国际电影节为中国取得最 佳编剧奖的第一人。
灯火楼台-(全三册) 本书特色 “胡雪岩系列”是高阳先生*著名的作品之一,以细腻的笔触,描写晚清商界巨子的胡雪岩的传奇故事。灯火楼台-(全三册) 内容简介 《灯...
《中医经典故事绘本:杏林春暖》内容简介:《中医经典故事绘本》是由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姚勤教授领衔主编的一套面向中小学生普及中
神猫异眼-新传说精彩故事汇 本书特色 《神猫异眼》以“猫眼宝石”为线索,展开一条古玩街上两家寻宝人勾心斗角的争夺,危机四伏;《可疑的还债人》讲述一位知恩图报的“...
卡夫卡精选集 目录 编选者序中短篇小说一次斗争的描述公路上的孩子们树衣服过路人倚窗眺望乡间婚事筹备归途揭开一个骗子的面具单身汉的不幸决心判决变形记在流放地乡村教...
天使侦探社-(射手号) 节选 透过大片密林,静静洒向午后的凯 ’特堡——这座所有圣猎人心中的圣殿。一阵烈马疾嘶打破了城...
萤 本书特色 推理之神岛田庄司强力推荐同时入围“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和“本格推理BEST10”两大榜单在**页明示答案,猜中率却依旧为0%的小说真正实现读者和剧...
《海龟老师9:衣柜里的女巫》内容简介:“海龟老师”系列写的不是完美老师,而是一个走在成长路途上的老师。这是一位年轻的老师。他
法老的诅咒 本书特色 *引人入胜的历史考古学著作!*引人入胜的历史考古学著作!“死者将用他有力的臂膀打死那个胆敢破坏法老安宁的人!”在对阿蒙法老墓穴进行研究的2...
乔晓出生在一个大家族中,家庭关系比较复杂,从小就缺失家庭应有的温暖。成长环境所致,乔晓十分缺乏安全感。她在平日里总是装得
《丹恩家的诅咒》内容简介:侦探受保险公司之托,到莱格特家调查钻石失窃案,未料莱格特的意外死亡,调查过程中莱格特的妻子和女儿
从维熙精选集 本书特色 《从维熙精选集》一书收录了作家从维熙六篇中篇小说,堪称他的代表作。包括《伴听》、《野浮萍》、《落红》、《假面》、《空巢》、《死亡游戏》。...
《汉家天下3:吕氏兴衰》内容简介:《汉家天下》预计共七部,内容涵盖西汉王朝前期的崛起历程。《汉家天下3:吕氏兴衰》从“汉惠帝
谋杀,我亲爱的华生 本书特色 《谋杀,我亲爱的华生》是由擅长出版文选类图书的美国Avalon出版社策划的新编福尔摩斯探案集之一,集合了十一位英美当代著名推理小说...
《坏男孩彭罗德》内容简介:一个即将迎来十二岁生日的男孩彭罗德,偷偷地写小说,创办“呱呱叫野兔公司”,和小伙伴萨姆用捡来的旧
重播-雷蒙德·钱德勒作品NO.7 本书特色 “犯罪小说的桂冠诗人”雷蒙德钱德勒大师中的大师!深受村上春树、钱钟书、加缪、艾略特、奥登的倾慕作品翻译成30多种语言...
我们的青春我们的伤痕 本书特色 《我们的青春 我们的伤痕》作者杨泽京,一个青春的思考者,用文字的力量解析了青春迷茫的根源,叙述了鲜为人知的青春故事,以饱满的情绪...
《跷跷板妖怪》内容简介:看似普通的妻子,真实身份却是特殊部队的间谍。自认为是沟通专家的她,面对婆婆的刁难却总是失控。一个偶
三里湾-中国当代长篇小说 本书特色 三里湾的村东南角上,有前后相连的两院房子,叫“旗杆院”。“旗杆”这东西现在已经不多了,有些地方的年轻人,恐怕就没有赶上看见过...
《分成两半的子爵(卡尔维诺经典)》内容简介:卡尔维诺“我们的祖先”三部曲之一。“我们的祖先”三部曲包括:《不存在的骑士》《
《喜欢在红地毯上撒尿的小猪猪》内容简介:本书收录了以法莲·基雄创作的四十三篇幽默故事。在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