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寺》是王小波写定的*后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篇幅*长的一部小说,更是他追求极限写作,探求小说的无限可能性的一部小说。《万寿寺》中的主人公在一步步追寻自己失去的记忆,自己变成了自己以前写的小说手稿的读者,而手稿上写的是红线和薛嵩的故事……本书读起来有些模糊、混乱和拖沓,甚至是晦涩难懂,作者在作品里运用了极多的暗语,讽刺和假想的情景混杂其中,将现实、记忆、虚幻和向往一并融合起来,体现了作者探求小说的无限可能性的追求。
王小波全集 (珍藏版)
李银河独家授权正版王小波全集
王小波—— 浪漫骑士 | 行吟诗人 | 自由思想者
王小波笔下有风雷,被视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思想家和灵魂刻录者
读懂人生必读王小波,读懂人心必读王小波
你可以读到无限的可能或者不可能、无限的确定或者不确定。
王小波写定的*后一部长篇小说,
也是他篇幅*长的一部小说,
更是他追求极限写作、探求小说的无限可能性的一部小说。
现实、记忆、虚幻和向往一并融合起来。
我终于有了勇气来谈谈我在文学上的师承。小时候,有一次我哥哥给我念过查良铮先生译的《青铜骑士》:
我爱你,彼得兴建的大城,
我爱你严肃整齐的面容,
涅瓦河的水流多么庄严,
大理石铺在它的两岸……
他还告诉我说,这是雍容华贵的英雄体诗,是*好的文字。相比之下,另一位先生译的((青铜骑士》就不够好:
我爱你彼得的营违
我爱你庄严的外貌……
现在我明白,后一位先生准是东北入。他的译诗带有二人转的调子,和查先生的译诗相比,高下立判。那一年我十五岁,就懂得了什么样的文字才能叫做好。
到了将近四十岁时。我读到了王道乾先生译的《情人》,又知道了小说可以达到什么样的文字境界。道乾先生曾是诗人,后来做了翻译家,文字功夫炉火纯青。他一生坎坷,晚年的译笔沉痛之极。请听听《情人》开头的一段: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我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这也是王先生一生的写照。杜拉斯的文章好,但王先生译笔也好,无限沧桑尽在其中。查先生和王先生对我的帮助,比中国近代一切著作家对我帮助的总和还要大。现代文学的其他知识,可以很容易地学到。但假如没有像查先生和王先生这样的入,*好的中国文学语言就无处去学。除了这两位先生,别的翻译家也用*好的文学语言写作,比方说,德国诗选里有这样的译诗:
朝雾初升,落叶飘零
让我们把美酒满斟!
带有一种永难忘记的韵律,这就是诗啊。对于这些先生,我何止是尊敬他们——我爱他们。他们对现代汉语的把握和感觉,至今无人可比。一个人能对自己的母语做这样的贡献,也算不虚此生。
道乾先生和良铮先生都曾是才华横溢的诗人,后来,因为他们杰出的文学素质和自尊,都不能写作,只能当翻译家。就是这样,他们还是留下了黄钟大吕似的文字。文字是用来读,用来听,不是用来看的——要看不如去看小人书。不懂这一点,就只能写出充满噪声的文字垃圾。思想、语言、文字,是一体的,假如念起来乱糟糟,意思也不会好——这是*简单的真理,但假如没有前辈来告诉我,我怎么会知道啊。有时我也写点不负责任的粗糙文字,以后重读时,惭愧得无地自容,真想自己脱了裤子请道乾先生打我两棍。孟子曾说,无耻之耻,无耻矣。现在我在文学上是个有廉耻的入,都是多亏了这些先生的教诲。对我来说,他们的作品是比鞭子还有力量的鞭策。提醒现在的年轻入,记住他们的名字,读他们译的书,是我的责任。
现在的人会说,王先生和查先生都是翻译家。翻译家和著作家在文学史上是不能相提并论的。这话也对,但总要看看写的是什么样的东西。我觉得我们国家的文学次序是彻底颠倒了的:末流的作品有一流的名声,一流的作品却默默无闻。*让人痛心的是,*好的作品并没有写出来。这些作品理应由查良铮先生、王道乾先生在壮年时写出来的,现在成了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了……以他们二位年轻时的抱负,晚年的余晖,在中年时如有现在的环境,写不出好作品是不可能的。可惜良铮先生、道乾先生都不在了……
回想我年轻时,偷偷地读到过傅雷、汝龙等先生的散文译笔,这些文字都是好的。但是*好的,还是诗人们的译笔;是他们发现了现代汉语的韵律。没有这种韵律,就不会有文学。*重要的是:在中国,已经有了一种纯正完美的现代文学语言,剩下的事只是学习,这已经是很容易的事了。我们不需要用难听的方言,也不必用艰涩、缺少表现力的文言来写作。作家们为什么现在还爱用劣等的文字来写作,非我所能知道。但若因此忽略前辈翻译家对文学的贡献,又何止是不公道。
正如法国新小说的前驱们指出的那样,小说正向诗的方向改变着自己。米兰·昆德拉说,小说应该像音乐。有位意大利朋友告诉我说,卡尔维诺的小说读起来极为悦耳,像一串清脆的珠子洒落于地。我既不懂法文,也不懂意大利文,但我能够听到小说的韵律。这要归功于诗人留下的遗产。
我一直想承认我的文学师承是这样一条鲜为人知的线索。这是给我脸上贴金。但就是在道乾先生、良铮先生都已故世之后,我也没有勇气写这样的文章。因为假如自己写得不好,就是给他们脸上抹黑。假如中国现代文学尚有可取之处,它的根源就在那些已故的翻译家身上。我们年轻时都知道,想要读好文字就要去读译著,因为*好的作者在搞翻译。这是我们的不传之秘。随着道乾先生逝世,我已不知哪位在世的作者能写如此好的文字,但是他们的书还在,可以成为学习文学的范本。我*终写出了这些,不是因为我的书已经写得好了,而是因为,不把这个秘密说出来,对现在的年轻人是不公道的。没有人告诉他们这些,只按名声来理解文学,就会不知道什么是坏,什么是好。
莫迪阿诺的主人公失去了记忆。毫无疑问,我现在就是失去了记忆。和他不同的是,我有张工作证,上面有工作单位的地址。循着这个线索,我来到了“西郊万寿寺”的门前。门洞上方有“敕建万寿寺”的字样,而我又不是和尚……这座寺院已经彻底破旧了。房檐下的檩条百孔千疮,成了雨燕筑巢的地方,燕子屎把房前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地带,只在门前留下了黑色的通道。这个地带对人来说是个禁区。不管谁走到里面,所有的燕巢边上都会出现燕子的屁股,然后他就在缤纷的燕粪里,变成一个面粉工人。燕子粪的样子和挤出的儿童牙膏类似。院子里有几棵白皮松,还有几棵老得不成样子的柏树。这一切似曾相识……我总觉得上班的地点不该这样的老旧。顺便说一句,工作证上并无家庭住址,假如有的话,我会回家去的,我对家更感兴趣……万寿寺门前的泥地里混杂着砖石,掘地三尺也未必能挖干净。我在寺门前逡巡了很久,心里忐忑不安,进退两难。直到有一个胖胖的女人经过。她从我身边走过时抛下了一句:进来呀,愣着干啥。这几天我总在愣着,没觉得有什么不对。但既然别人这么说,愣着显然是不对的。于是我就进去了。
出院以前,我把《暗店街》放在厕所的抽水马桶边上。根据我的狭隘经验,人坐在这个地方才有*强的阅读欲望。现在我后悔了,想要回医院去取。但转念一想,又打消了这个主意。把一本读过的书留给别人,本是做了一件善事;但我很怀疑自己真有这么善良。本来我在医院里住得好好的,就是因为看了这本书,才遇到现在的灾难。我对别的丧失记忆的入有种强烈的愿望,想让他们也倒点霉——丧失了记忆又不自知,那才是人生*快乐的时光……
对于眼前这座灰蒙蒙的城市,我的看法是:我既可以生活在这里,也可以生活在别处;可以生活在眼前这座水泥城里,走在水泥的大道上,呼吸着尘雾;也可以生活在一座石头城市里,走在一条龟背似的石头大街上,呼吸着路边的紫丁香。在我眼前的,既可以是这层白内障似的、磨砂灯泡似的空气,也可以是黑色透明的、像鬼火一样流动着的空气。人可以迈开腿走路,也可以乘风而去。也许你觉得这样想是没有道理的,但你不曾失去过记忆——在我衣服口袋里,有一张工作证,棕色的塑料皮上烙着一层布纹,里面有个男人在黑白相片里往外看着。说实在的,我不知道他是谁。但是,既然出现在我口袋里,除我之外,大概也不会是别人了。也许,就是这张证件注定了我必须生活在此时此地。
2
早上,我从医院出来,进了万寿寺,踏着满地枯黄的松针,走进了配殿。我真想把鞋脱下来,用赤脚亲近这些松针。古老的榆树,矮小的冬青丛,都让我感到似曾相识;令人遗憾的是,这里有股可疑的气味,与茅厕相似,让人不想多闻。配殿里有个隔出来的小房间,房间里有张桌子,桌子上堆着写在旧稿纸上的手稿。这些东西带着熟悉的气息迎面而来——过去的我带着重重叠叠的身影,飘扬在空中。用不着别人告诉,我就知道,这是我的房间、我的桌子、我的手稿。这是因为,除了穿在身上的灰色衣服,这世界上总该有些属于我的东西——除了有些东西,还要有地方吃饭,有地方睡觉,这些在目前都不紧要。目前*要紧的是,有个容身的地方。坐在桌子后面,我心里安定多了。我面前还放了一个故事。除了开始阅读,我别无选择了。
“晚唐时,薛嵩在湘西当节度使。前往驻地时,带去了他的铁枪。”故事就这样开始了。这个故事用黑墨水写在我面前的稿纸上,笔迹坚挺有力。这种纸是稻草做的,呈棕黄色,稍稍一折就会断裂,散发着轻微的霉味。
他一点也不卑微,他不谦卑,也不谦虚,当然,他也不狂傲,他是一个内向的,平和的,对自己平等,对他人也平等的,灵魂丰富多彩的,特立独行的写作者。
——著名作家 刘心武
王小波,当代著名学者、作家。1952 年出生于北京。1969 年起先后在云南、山东插队,做过民办教师。1974 年以后在北京街道工厂当工人。1978 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读本科,1984 年赴美国匹兹堡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求学,1986 年获硕士学位。1988 年回国,曾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任教。1992 年辞职,成为自由撰稿人。1997年4 月11 日病逝于北京。
王小波是当代著名作家中最富创造性的作家,被誉为中国的乔依斯兼卡夫卡,生前鲜为人知,死后声名广播。自一九九七年四月十一日去世后,他的作品几为全部出版。评论、纪念文章大量涌现,“王小波热”一再升温。王小波最热心的那部分知识精英粉丝以“王小波门下走狗”自居。
代表作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我的精神家园》《沉默的大多数》等,根据他...一部电影剧本《东宫•西宫》拍摄的电影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 佳编剧奖,使他成为在国际电影节为中国取得最 佳编剧奖的第一人。
《雪地之血》内容简介:北欧悬疑小说大师尤·奈斯博惊艳独立作,由两部中篇小说组成,故事主角都是冷酷杀手,搞砸差事后引发一系列
两次暗杀之间 本书特色 《两次暗杀之间》记录了一个虚构的印度城市基图尔的七天……阿迪加的目光带着一种躁动的精确在人群中游走,留意着寻常生活中的各种严酷现...
中国新时期短篇小说论稿 本书特色郝敬波*的《中国新时期短篇小说论稿》从文体观念、小说主题、形象塑造、叙事结构、艺术语言、艺术风格六个方面深入探讨了中国新时期短篇...
四十一炮 本书特色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莫言是个诗人,他扯下程式化的宣传画,使个人从茫茫无名大众中突出出来。他用嘲笑和讽刺的笔触,攻击历史和谬误以及...
巴金选集:3:秋 本书特色 《秋》是巴金的“激流三部曲”之三,描述了高家旧家庭的分崩离析,表现了高家第二代,第三代的道德与伦理的丧失,生活的腐化,重点放在第三代...
城南旧事-珍藏版 本书特色 《城南旧事》是林海音的代表作,小说由五个故事构成,透过英子童稚的双眼,观看着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林海音用纯真的笔调,描绘出一段段温煦...
峨眉 本书特色 峨眉派弟子奔赴抗倭战场,东亚三国纷争的壮烈往事。一代武侠宗师金庸钦点的峨眉派小说,少林梁以全,武当游玄德,峨眉汪键题词推荐。四百年前川军团抗倭壮...
醉纸 本书特色 当都市的絮语风干成苍白的记忆触摸这些乡村灵魂的自由与酸涩我们曾经失重的心再次随之起起落落体味隐忍与希翼感受诙谐与悲悯忍俊不禁,缘自坚韧狡黠的人性...
血色青春:天伤、天祭、天爵 本书特色 一部大变革时代的忏悔录!青春,刀光剑影的青春;血腥,生命本原的血腥;人对命运的挣扎,命运对人的嘲弄。 这《血色青春》被当时...
科学幻想小说--不容分庭抗礼 本书特色 为您开启未来之门,触动您每一根善于幻想的神经。诸多星系留下了我们幻想的足迹,我们不知道这次旅行将在哪里结束,我们只知道人...
海天佛国谋杀案 本书特色 《郭小峰侦探推理系列:海天佛国谋杀案》主要内容包括:《棋于》他是一个容易激发女人母性的人,母亲、妻子……甚至其他女性,都愿意照顾他、保...
《荒原狼》内容简介:《荒原狼》是1946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黑塞的名作,作者以摄人心弦的笔法,深刻地描述一个人如何冒着生命全面崩
《另一个鼓手》内容简介:1957年6月,一个炎热的下午,在美国南方某个州,一个名叫塔克·卡利班的年轻黑人农民在田里撒盐,射杀他的
《将军吟》内容简介:《将军吟》围绕空军某兵团司令员遭受迫害的经历,通过对三个将军不同命运的描述,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生活中极其
清史演义-中国史代通俗演义 本书特色 ◆1935年会文堂铅印本简体版,精装珍藏版读《二十四史》,不如读蔡东藩。◆上起秦始皇,下讫民国,中国一套写尽中国2000多...
不能没有你 本书特色 爱情中没有谁对谁错谁是谁非,只有我对你的情不自禁与一往情深,爱是一种需要,所以我们都相?爱情。人海中*新力作,带你感受前所未有的心灵感悟,...
路边草 本书特色 ★当生命荒芜似路边之草,我们是否还有勇气,在人生路上踽踽独行?——日本*伟大的文学巨匠倾尽心力书写生命的沉重与苍凉。★这是夏目漱石唯一的自传体...
《蜀山剑侠传1》内容简介:《蜀山剑侠传》以峨眉弟子“三英二云”、“七矮”等的修真学艺、斩妖除魔为故事核心。“三英”之一的李英
《吃鸟的女孩(短经典精选)》内容简介:本书共收录14则短篇小说。这些故事短小、精悍,极具爆发力。一声短促的尖叫,然后是水流声
智囊(上、下册) 本书特色 《智囊》共分上智、明智、察智、胆智、术智、捷智、语智、兵智、闺智、杂智十部二十八卷,是我国历史上一部智慧故事总集。搜集了明代以往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