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协副主席、茅盾文学奖张炜探秘个人精神生活史的全新力作,在书中张炜纵论散文、写作、阅读与收录了历年来精彩演讲录数篇。
张炜第(一)次结集的文艺评论概念专辑,写作邂逅温情、生命领受哲思,探访精神史的一场文学漫游。
本丛书是国内第(一)套全面地探讨与梳理中国现当代散文理论体系、思潮脉络与文化话语的研究丛书,以散文之心,探时代之深。
百年散文探索丛书第三辑:张炜《走得遥远和阔大:张炜谈文论艺》 、王充闾《只缘胸次有江湖:王充闾谈散文》、丁晓原《精神的表情:现代散文论》、陈亚丽《文化的截屏:现代散文面面观》。
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张炜以小说著名,但他同时也写了不少文艺评论。本书是他*结集的文艺评论集。分为四辑:谈散文、谈阅读、谈写作、演讲录。张炜以他温润的文艺之心,勾勒出一个时代的面影,张炜的文艺评论本身就是一篇篇小品文,文字鲜活,见解独到。
现在是一个网络时代,信息像潮水一样涌来,我们难得像过去一样耐心地阅读。这是一个迅速的,并且是一再提速度的时代。许多东西正在泡沫化,像泡沫那样飞扬,转瞬即逝。在这个时代里,一个人要记住什么,比如牢牢记住有意义的东西,将是十分困难的。
所以,一些很优秀的人就走在相反的道路上:回到一些古老的阅读与记忆的方法上来。比如读书,不光是看,还要朗读。古文、好的小说、诗,应该朗读。这是个美好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引起进一步的感动、联想和回忆。对理想的追求,对境界的领会,都在同一时间里得到加强。字里行间有一种鼓舞的力量,需要声音去传递和强化。
再就是抄写了。好的文章要一笔一笔抄下来,以体味从字到文的过程,感受文字的意义。古文要抄下来,诗要抄下来。这些办法好像太笨太慢,但有以一当十之功。时代强加给我们的精神疾患,比如浮躁、恍惚,不求甚解,被我们用抄写——这个古老而简单的方法给遏制了。时代越快,我们就越慢。当我们进入了一个缓慢的系统之后,时代的流行病毒对我们也就无可奈何了。
回想一下,现在人们朗读的兴趣和欲望是大大降低了。记得在二三十年前,那时候的人是很愿意朗读的。古今中外,我们身边,都有一些朗读的好例子。你会记得中学时代,那时候写出一篇东西来会有怎样的冲动——远方总是有一个朋友,总是有一个知音,总是有一双文学的耳朵;而你总是恨不能立刻把一切呈现到他的面前——不是从视觉上,而是从听觉上,越快越好。
我们是否拥有这样的记忆:天正下雨,你把刚刚写好的东西用塑料纸包好,走几十里路,只为了去找一个人——为了说不清的热爱,为了赢回那一小会儿的骄傲和陶醉。如果我们发现了一本好书,也会带上它走很远的路,翻山过河,只因为山的那一边有一个人,只为了让他与自己一起感动。
可见,谁发现了一本好书,这本书首先感动了谁,都会成为一桩可资记忆的快事。
传递好书可能是人的一种义务。那些真正优秀的人,往往一生都保持了这种对艺术和思想奔走相告的劲头。
现在我们偶尔还能遇到这种人:他们时刻准备着去朗读,以分享幸福——可是当这个人正处于激动不已的时刻,山那边还会有一个倾听者吗?
山那边的人正转向了其他的兴趣,在看电视连续剧,在酒吧里,在上网。人们变得口味粗疏。结果这个人再也找不到一个喜欢倾听朗读的人。
你可以找到一本好书,由于它好得不得了,忍不住就要找人共享——四下里遥望,到处都没有你所要找的人。于是你就像站在了漠漠荒野里一样。
这个时代是朗读的荒野。
有人写了一个得意的片断,很想像当年那样用塑料纸包好,冒着雨雪翻山越岭、过河,去读给一个人听。很可惜,山与河俱在,听他朗读的人却没有了。虽然这个时代的文学人士比过去翻了几倍,可是他们都不愿朗读了,也不愿听别人朗读。
那个寻找朗读的人可能心怀了一种古老的情绪。情绪也可以古老,这在我们年轻的时候是无论如何也没有听说的,但这是真的。
朗读,这不仅是一种对待文字和语言的形式,不仅是一种状态,而且蕴含了一种生命的质量。
有人仍然具有当年的那种热情,但是大大降低了。一个人成熟了,老练了,世故了,就懂得隐蔽自己:什么都隐蔽,从情感到激动。有人连友谊也要隐蔽起来。所以说这是一种遮遮掩掩的生命,是生活品质的降低。
记得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两个天资非常好的文学少年,当年一个十七岁,一个十九岁,天各一方,谁也不知道谁。由于偶然的机会其中一个人看到了另一个人的作品,感动不已,马上远远赶来。他们的相见对于彼此都是一件大事。后来几十年过去了,一个仍然在写,另一个却转而经商,并成了大老板——他对文学的信念完全丧失了。偶尔大老板还是要想起少年时代,想起与那个伙伴在一起的场景:他们那时急急相约,就为了心中那团火。那时他们一夜一夜不睡,激动得奔走不停,吸烟,一个听另一个滔滔不绝地朗读。就是这样的一种气氛和感觉,他们本来可以如此一生相伴。可是时代把他们分开了,分得越来越远。大老板有一天又想起了往昔的伙伴,心里一热,就从很远的南方赶到了北方。
他们在深夜两点见面。一个见了另一个,竟然马上想到的是为对方读新写的作品。
大老板在听,一直听到了黎明。他一声不吭,迎着曙色吸烟。后来他回过头,让人发现了满眼的泪水;半晌,他小声说了一句:“原来文学在默默前进……”
大老板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他十几岁时可以一口气背两个小时的唐诗。他一直着迷于朗读,愿意背诵。
回头再说那个大老板的朋友——深夜朗读的人。这个人在十七岁的时候,由于各种原因,背着写下的一大包东西和喜欢的几本书,到南边大山里流浪去了。他一边打工做活,一边到处寻找喜欢朗读和写作的那种人。七八年的时间里他只找到了两三个:有两个像他一样既能写又能读;有一个女的,她喜欢写,一边写一边哭,但她不太喜欢听别人读。
我们常常可以发现,一个糟糕的小说作者不太可能会是一个高明的散文家;反过来也是一样。他可以在某一个表达领域见长,但却不会反差巨大。一般来说,好的小说家一定会是好的散文家,而写不出好散文的人,也不可能具备创作好小说的能力,同样也写不出好的诗歌和戏剧。这是因为抽掉了文学写作所需要的基础――基本的和正常的表达能力。
再极而言之,连散文写作都不能完成的人,有可能是其他领域的杰出人物吗?我们也大可怀疑。
——张炜《小说家和散文》
张炜显然不是那种“自赏”的作家。他不仅把写作当成自我表达的形式,更看重它作为一种影响和渗透周遭世界的存在方式。……我们有幸还能成为张炜作品的受惠者。
——张新颖(《沈从文的后半生》作者、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张炜,1956年出生于山东省龙口市,当代著名作家,现为中国作协副主席、山东省作协主席。作品译为英、日、法、韩、德、塞、西、瑞典、土、俄、阿、意等多种文字。著有长篇小说《古船》《九月寓言》《刺猬歌》《外省书》《你在高原》《独药师》等20部,《张炜文集》48卷。作品获茅盾文学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好书奖、“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世界华语小说百年百强”、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特别奖、《亚洲周刊》全球十大华文小说之首等多个奖项。
高适集·岑参集 内容简介 高适、岑参是盛唐边塞诗的杰出代表,边塞诗的创作,开拓了诗歌的广阔视野,尤其表现了那种长期戎边浴血苦战中昂扬向上的精神。高适、岑参的边塞...
萤火-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的短经典 本书特色 这本《萤火》由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也即本书作者宗璞亲自编选,权威收录了宗璞的经典小说和散文作品,并且还真实呈现了其第...
人民大澡堂 本书特色 《人民大澡堂》是凤凰卫视主持人尉迟琳嘉的脱口秀节目台词记录。在节目中,他精挑细选古今中外的社会民生、政经花絮、文化动态、娱乐八卦等各类资讯...
幽梦影 本书特色 林语堂是享誉中外的文学家和翻译家,他的国学根底与翻译水准堪称双绝。《林语堂中英对照丛书》各篇均为林语堂所选与林语堂所译。以中文名篇与英文名译两...
从象雄走来 本书特色 作者认为“象雄曾经撑起了西藏的半边天”,提出了“西藏历史天空中的双子星座”的重要概念。事实上,更多的人包括阅读此书之前的我,...
八十天环游地球-插图典藏本 本书特色 ★国家教育部推荐读物 ★语文课外阅读书目 ★现代科幻小说之父的经典之作 ★世界上被翻译次数极多的文学作品 ★一次大胆离奇的...
康震评说诗圣杜甫 本书特色 百家讲坛,坛坛都是好酒。康震教授,精彩揭示诗圣杜甫的成“圣”之路。康震评说诗圣杜甫 内容简介 中国诗坛群星璀璨,为什么偏偏是杜甫被奉...
胡适选注每天一首诗 内容简介 20世纪40年代,胡适先生将自己所特别钟爱的古代绝句诗汇辑一起,称之为“每天一首诗”。这既是他童年时代所熟诵的启蒙诗,也是他后来在...
中华成语故事 本书特色 本书内容广泛、准确、精练,很好地将精彩绝伦的成语故事呈现给各界读者。本书对每则故事都从出处、释义、故事三个角度进行阐释说明,简单易懂、趣...
《明诗选(修订版)》内容简介:明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近三百年的历史中,明代诗歌经历多次变化,其中学习唐诗的理
《魏晋文史寻微(精)》内容简介:本书为中山大学历史系《中大史学文丛》之一种,作者为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景蜀慧。本书为作者已发
弗朗索瓦丝·萨冈Françoise Sagan(1935—2004)法国天才女作家,一代人的青春同义词。拥有漂亮的外表、敏感的心灵和避重就轻的天赋,喜欢写作、赛...
尘封半个多世纪后,内米洛夫斯基的遗著《法兰西组曲》终于在二〇〇四年出版,并获得当年的雷诺多文学奖。该奖项首次颁发给已故作家,也将内米洛夫斯基的传奇带回了公众视野...
水是故乡甜 内容简介 都是童年的趣事,都是往事的回忆,都是对人对物的怀念。让我们看到一个真实、丰满、鲜明的琦君,一个过去的琦君,一个不为我们所知的琦君。水是故乡...
李颀诗歌校注-(全二册) 本书特色 李颀,盛唐诗人,开元二十三年(735)进士,曾隐于东川别业,人称李东川。李颀只做过很小的官,但他的诗歌在当时就被人传诵,广为...
鲁迅小说集:故乡 本书特色 鲁迅著的《故乡(精)》介绍: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其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等,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艺术形象小说《祝福》...
萧乾散文选集 内容简介 古往今来,有多少精美的散文象珍珠般在熠熠生辉!《百花散文书系》不敢说已将它们串成珠联,但它们在这里总已不再是散珠而更便于阅读、欣赏了吧。...
彩色详解闲情偶寄(4本套装)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团结出版社2017年7月出版★ 《闲情偶寄》:清代著名文学家李渔的经典著作,是一部笔记体的散文集,包括《...
《这世界如露水般短暂》内容简介:小林一茶是江户时代最后一位俳句大家,与松尾芭蕉、与谢芜村并称日本古典俳句三大俳人。一茶早年
不食人间烟火:木开辟谷日记-精装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日记的方式,记录了木开2013年春季至2014年夏季,四次共计126天的禅修经历。作者以智慧、朴实和简洁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