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刻石》又名《秦封泰山碑》, 相传为秦朝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李斯撰文并书丹, 是小篆唯一的传世真迹。
中國的名山有所謂『五嶽』之說,指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恒山、中嶽嵩山,其中東嶽泰山具有五嶽獨尊的崇高地位。泰山這一崇高地位的獲得,固然離不開它雄奇高大的景觀形象,但*主要的還是因爲泰山歷來是帝王們舉行封禪和祭祀活動的大山。
封禪,封爲祭天(多指天子登上泰山之頂築圓壇以祭天),禪爲祭地(多指天子在泰山腳下的小丘之上築方壇以祭地),是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時爲祭祀天地而舉行的大型典禮。遠古暨夏商周三代,已有封禪的傳說;而史書中明確記載的封禪和朝拜泰山的歷代帝王,從秦始皇到清高宗,共有十二位之多。他們到泰山登封告祭、刻石記功,從而大大提高了泰山的知名度。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帝國統一後,『先帝巡行郡縣,以示彊,威服海內』。其在東巡期間,爲彰顯自己的統一事業功績,在各地立了七塊小篆碑刻,分別爲《嶧山刻石》《泰山刻石》《琅邪刻石》《之罘刻石》《東觀刻石》《碣石刻石》和《會稽刻石》。
公元前二一九年,秦始皇率群臣封禪泰山。在泰山極頂,除舉行祭天大典外,還立石頌德,於是便有了著名的《泰山刻石》。《泰山刻石》共一百四十四字,着重宣揚了統一天下的功績,表達了治理國家的決心。公元前二一〇年,秦始皇病死於東巡的歸途中,其少子胡亥繼爲二世皇帝。公元前二〇九年,秦二世東行泰山,並在《泰山刻石》之陰刻其詔書,二世詔書共七十八字。刻石四面廣狹不等,刻辭二十二行,每行十二字,共二百二十二字。現僅存秦二世詔書十個殘字,即『斯臣去疾昧死臣請矣臣』,又稱『泰山十字』。據清道光八年(一八二八年)《泰安縣誌》載,宋政和四年(一一一四年)刻石在岱頂玉女池上,可認讀的有一百四十六字。明嘉靖年間,北京許某將此石移置碧霞祠東廡,當時僅存二世詔書四行二十九字,即『臣斯臣去疾禦史夫臣昧死言臣請具刻詔書金石刻因明白矣臣昧死請』。清乾隆五年(一七四〇年)碧霞祠毀於火,刻石遂失。嘉慶二十年(一八一五年),泰安知縣汪汝弼等在碧霞祠西側玉女池內覓得殘石兩塊,存十字『臣斯臣去疾昧死請矣臣』,將其嵌於大觀峰前東嶽廟西新築寶斯亭(又名讀碑亭)內。道光十二年(一八三二年)山洪暴發,東嶽廟西牆倒塌,寶斯亭傾毀。後泰安知縣徐宗幹『索殘石於瓦礫中』,命道士劉傳業移至山下岱廟中保存,並爲之題跋。光緒十六年(一八九〇年)殘石被盜,縣令毛蜀雲嚴加追查,大索十日,得石於泰城北關橋下,重置道院。宣統二年(一九一〇年),泰安知縣俞慶瀾在岱廟環詠亭造石屋一所,將殘石和徐宗幹跋及自己的題跋共三石一並嵌於石屋,並圍以鐵欄加以保護。一九二八年春,國民黨孫良城部駐泰,改岱廟爲中山市場,環詠亭被毀,刻石又移於岱廟東御座院內,修築一座門式碑亭,將以上三石壘砌其中。新中國成立後,在碑亭正面鑲裝玻璃加以保護,列爲國家一級文物,使遊客能一睹《泰山刻石》的風采。
《泰山刻石》又名《秦封泰山碑》,相傳爲秦朝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李斯撰文並書丹,是小篆*的傳世真跡。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實行『書同文』政策,李斯在大篆的基礎上改省結體,整齊筆畫,爲秦統一文字、創立書體作出了卓越貢獻。《泰山刻石》的小篆書體,綫條橫平豎直,工整勻稱,圓健似鐵;結構左右對稱,平穩修長,疏密適宜。它上承甲骨文、金文、石鼓文遺韻,下開漢隸、唐楷先河,峻拔古厚,骨力豐沛,雍容淵雅,其雄奇威嚴之神采、山嶽廟堂之氣象,爲秦代小篆之正宗,是中國古文字的*後階段,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唐張懷瓘《書斷》讚其爲『傳國之偉寶,百代之法式』,宋劉跂《泰山秦篆譜序》稱頌『李斯小篆,古今所師』。元郝經讚道:『拳如釵股直如筯,曲鐵碾玉秀且奇。千年瘦勁益飛動,回視諸家肥更癡。』如今,兩千多年過去了,多少歷史的遺跡、遺物早已湮滅,而《泰山刻石》卻依然存世,雖然僅存十字,但正如清代王家溶所讚:『零星兩片石,卓越兩千年。』
現今傳世的《泰山刻石》拓本,存字*多又*爲著名的是一百六十五字本和五十三字本,原均係明代江蘇錫山人安國(字民泰,號桂坡)舊藏,上世紀三十年代流入日本。一百六十五字本現藏日本東京台東區書道博物館,日本三省堂《書苑》第五卷第十一號曾影印;五十三字本現藏日本三井文庫,日本二玄社『書跡名品叢刊』『中國法書選』『原色法帖選』有影印。此二本各縱二七·八釐米,橫一四·三釐米。此次我們即以一百六十五字本爲底本加以影印,供廣大書法愛好者臨習鑒賞。
由於《泰山刻石》爲剪裝本,剪裝時遺棄了殘泐不存的文字,致使原文行次關係喪失,多有文不成句之處。爲方便識讀,我們參照前人的研究成果,補足原文字數,所補文字加『□』表示。另,我們還在釋文中對部分古字、通假字、異體字進行了簡要說明。
二〇一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靳永,1970年出生于山東章丘,畢業于山東大學文學院,跟隨蔣維崧教授、徐超教授攻讀古文字與書法方向的研究生,獲博士學位。著有《書法研究的多重證據法》《藝術之旅》《老子解說》《孟子譯注》《古文觀止》《楊沂孫篆書在昔篇》等著作,發表學術論文多篇。現爲山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山東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兼學術委員會主任。曾獲中國書法蘭亭獎、泰山文藝獎、劉勰文藝獎、山東省“德藝雙馨”藝術工作者稱號。
魏晋残纸书风(二) 节选 《魏晋残纸书风2》内容简介:魏晋之际,是我国书法艺术发展非常重要的时期。它上承汉末隶书成熟阶段,并进而达到顶峰时期;下启由隶书蜕变产生...
辛亥风云人物墨迹楹联精粹 本书特色 本书为辛亥革命历史时期的政治风云人物和文化名人所书写的楹联墨迹,在书法创作方面来说成就亦是非常杰出的。书法和楹联相结合的艺术...
规范汉字书法大字海 本书特色 本书在编过程中保持它独有的特色,对已出版的各类字典、字海进行了调查、分析,认为书法字海现已印行很多版本,但大多是介绍繁体字,而介绍...
《古希腊思想通识课:希罗多德篇》内容简介: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被称为“历史学之父”,他的著作《历史》是西方最
中国书法(英文)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 陈廷祐著,他曾先后任《人民日报》、《北京周报》编辑记者、商务印书馆编审、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等★...
陆柬之书陆机文赋-中国历代碑帖选字临本-(一)-第二辑 本书特色 《陆柬之书陆机文赋(1)(精)/中国历代碑帖选字临本》编著者江西美术出版社。墨迹本,无款。晋陆...
本书以上海市武康路——一条重要风貌保护道路的保护规划和保护性整治实践为契机,对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工作前期必须研究的三方面问
艺用人体解剖 本书特色 英国DK图书公司授权中文版。全球13种语言,销售超过30万册。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中国美术家协会秘书长刘健、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
《何其芳散文》内容简介:本书精选何其芳散文四十四篇,既收录有精致浪漫的独语《画梦录》《秋海棠》,又有描写乡村生活体验的风格
草书通论 本书特色 《草书通论》是中国书法史上**部单体书法系统论著。作者刘延涛先生自20世纪30年代初追随“当代草圣”于右任先生编订《标准草书》。在编定《标准...
张十庆,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籍贯安徽庐江,1959年6月生于江苏省苏州市。1983年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学专业毕业,1986年
珍珠分级和检验手册 本书特色 本书依据有关珍珠的国家标准来编写,主要内容有:珠宝玉石的基本知识、珠宝玉石的鉴定方法、天然珍珠和养殖珍珠的鉴定、珍珠分级、珍珠珠层...
《新手易学》内容简介:《系统安装与重装》是讲解操作系统安装与重装的入门书籍,从初学者学习电脑的特点出发,以逐步图解的讲解方
京剧名段100首-附:京胡伴奏乐谱 本书特色 《京剧名段100首》精选京剧名家名段中的优秀的、流传广泛的、有流派特点的唱段百首,编排整理为京胡演奏技法教程,分为...
中国书法艺术-《中国大百科全书》普及版.美术卷 本书特色 《中国大百科全书(普及版 美术卷):中国书法艺术》的编纂在学科内容上,注重选取与大众学习、工作、生活密...
2015-书画-拍卖年鉴-全彩版 本书特色内容介绍《2015古董拍卖年鉴》我社连续第15年出版,该书已是收藏拍卖行业*有影响的工具性图录。以往分瓷器卷、玉器卷、...
中国书法章法研究 胡抗美 著 本书特色 胡抗美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多年从事书法教学活动,《中国书法章法研究》一书对历代经典的书法章法都做了系统而深入的分析...
世界园林图鉴. 英中式园林 本书特色 ★ 18世纪园林艺术的重要文献,研究相关学科的一手资料★ 本书以乔治·路易·拉鲁日在1775-1789年之间发表的《世界园...
改编:从文学到影像的审美转换 本书特色 本书以艺术审美作为立论的支点,着重探讨了现代艺术的一个重要命题:文字和语言的美感如何转化成影像的美感,即如何实现从文学到...
苏轼书法大字典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苏轼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其书法以意为尚,融会晋唐,而又超越晋唐,开一代风气★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