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人奇事》:以短小精悍的篇幅,讲述老百姓很喜爱的精彩故事。以很好中短篇故事和反映全国城乡社会热点新故事为主,辅以很好古代民间传说故事,贴近生活,情节生动感人,图文并茂,雅俗共赏,肯定让你爱不释手。休闲时光,有它陪你一起度过!
本书以“奇人奇事”为主题,分“千奇百怪”“俗世奇人”“奇谈怪论”“亘古奇闻”“拍掌称奇”五部分,收录了几十篇故事界优秀作者的精品力作,让热爱故事的读者尽享阅读故事的乐趣。
《故事会》杂志是一本享誉海内外的通俗文学杂志。以发表反映我国当代社会生活的故事为主,同时兼收并蓄各类流传的民间故事和经典性的外国故事。在坚持故事文学特点的基础上塑造人物形象,提高艺术美感,力求口头性与文学性的完美结合,努力使每一篇作品都能读、能讲和能传。1999年、2003年、2005年,《故事会》杂志获得三届中国期刊奖;2010年获中国政府奖·期刊提名奖;2013年获第三届中国政府出版奖·期刊奖;2008年被认定为商标;2011-2013年两次获上海名牌。
吕思勉,是二十世纪著名的历史学家,对中国古代史的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他在中国通史、断代史、社会史、文化史、民族史、政治制度史、思想史、学...
中古汉语语法史研究 内容简介 《西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研究丛书(第2辑):中古汉语语法史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六度集经》中的副词“都”、《佛本行集经》中的“许...
中国古代服饰辞典 本书特色 孙晨阳、张珂编著的《中国古代服饰辞典(精)》共收人中国古代服饰相关词条5135条,所收词条主要包括服饰名称、服饰构件名称、冠巾、配饰...
古代礼学礼制文献研究丛稿 本书特色 本书尝试融会传统经学、现代儒学、礼制史以及文献学,立足于文本诠释,还原先秦儒学中关于礼的哲学建构,从经学、文献学的角度出发对...
鲁迅时代何以为生-陈明远文集-二 本书特色 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角度,考证20世纪文化人的生活史料翔实,还原文化名人的真实生活鲁迅时代何以为生-陈明远文集-二 内...
武士道 本书特色《武士道》一书是日本学者新渡户稻造在美国休养时,有感外国人对武士道知之甚少,用英文写作而成。本书详细介绍了武士道的成因和内涵,从仁慈、诚实、真诚...
老照片:第四十七辑 本书特色 在回荡着回忆的背景音乐声中,你可以慢慢咀嚼每一个故事、每一张照片、每一个细节,细细体味我们经历过的或未经历过的、听说过的或未听说过...
读库0903 本书特色 《读库》为“京城著名文化名人”张立宪主编的综合性人文社科读物,,为读者提供珍贵罕见的文字标本和趣味盎然的阅读快感。其中这是湖南一篇是让你...
故事就是历史 文房四宝的故事 本书特色文房四宝指纸、墨、笔、砚四类中国汉族传统文化中的书画用具。随着时代的发展,“文房四宝”已不仅是具有极强实用价值的文具用品,...
欧洲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英文版由意大利白星出版社2009年出版,简体中文版经出版社授权,由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 作者古伊多·巴罗西奥是一个记者、作家、摄...
外国人眼中的大运河 本书特色 在中国历史上,京杭大运河的开凿与建造万里长城一样,是一项举世瞩目的伟大工程。这条长达1794公里的人工开凿的运河,纵贯半个中国。它...
千万别折腾汉字-图解细说趣读 本书特色 细述汉字、图解汉字,汉字学习如此有趣!趣读汉字、巧解汉字,学习语言从此不难!背十遍词语辨析,不如读一遍汉字起源千万别折腾...
德国人和他们的神话 本书特色 在德国历史中,神话总是与政治密切相关,如“红胡子”弗里德里希大帝会再度降临的传说、民族史诗《尼伯龙人之歌》、浮士德与魔鬼订约的故事...
三生万物-解读数字三的奥妙 本书特色 本书详尽解读了中国数字“三”,再现了“三生万物”的重要渊源和丰富多彩的“三”数文化长卷研究中国传统数字“三”的通俗性读物三...
中西文化本原与战略文化特性 本书特色 《中西文化本原与战略文化特性》: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前身为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建立于1960年,隶属于上海市人民政府。经过...
非物质文化遗产精要 内容简介 非物质文化又译为“无形文化”,相对于物质文化,它是看不见的,却又是非常重要的民族文化根基,它是千百年来各族人民创造的文化成果,内容...
(精)山东地方史文库(第2辑):山东社会风俗史 本书特色 ★16开精装,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风俗不仅仅是裸露在社会生活表层的现象,它沟通着历史与现实、物质与观念...
中国武侠小说的梳理及文化思想研究 内容简介 李军辉编著的《中国武侠小说的梳理及文化思想研究》通过对中国武侠小说的梳理和历时性归纳,分析侠在不同时期的存在状态,探...
王小波,男,1952年5月13日生于北京。1968年中学毕业后到云南插队,后来做过工人、民办教师。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读本科,毕业后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1...
中国文化的展望 本书特色 《中国文化的展望》论列了中国近百年来的社会文化对西方文化冲击的反应,并以此为基础,试行导出中国社会文化今后可走的途径。作者把中国文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