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将叙述者、菜肴、故事三者合一的“让人流口水, 也流泪水的书”, 记述了朋友间八次聚餐和席间分享的八段扣人心弦的生命故事, 故事中的每道菜都记录了一段深刻的人生体验, *终拼出这个人独一无二的人生故事。故事涉及的时间跨度长, 介绍的菜系涵盖广, 将菜肴与亲情、友情等真情之间的美好关系描述得很美。故事中的主人公通过坎坷路途, 自困厄中提炼出珍贵品质而成为一个可敬的人, 读完也被朋友之间浓郁真挚友情深深感动。
台湾文学家简媜策划的这本《吃朋友》记录了台湾文化人八次聚餐和席间分享八段扣人心弦的生命故事,故事中的每道菜都记录了一段深刻的人生体验,*终拼出这个人独一无二的人生故事。故事涉及的时间跨度长,介绍的菜系涵盖广(时间上,从日据时代、抗战时期、白色恐怖时期、20世纪70年代......菜系而言,江浙、客家、闽南、福州与西式兼备)。从这些足以歌哭的故事中,我们仿佛重回昔日现场,看到讲故事的人如何通过坎坷路途,自困厄中提炼出珍贵品质而成为一个可敬的人,读完也被这群朋友之间浓郁真挚的友情深深感动。八段故事如八篇感人至深的散文,并在图书*后附上盛宴中提及菜肴的菜谱,供感兴趣的读者参考制作。
总策划序
一桌珍馐,换一个故事
/简媜
这是一本让人流口水,也流泪水的书。
*初的构想大约在四五年前产生。那时,饮食已闹哄哄成为这社会的显学,而且几乎是唯一显学。我当然不否认其重要,却也不太能接受其如此重要。有一天,我突发奇想,既然每个人皆有所谓“性格”,是否也可以套用“饮食性格”加以指称其餐饮习性,而一个人的“饮食性格”从何时开始形塑,被谁塑造?由此提问,自然地将朝形而上层次搜索,换言之,除了生理过敏反应、顾及健康因素而被排除的食物之外,每个人心中都应有一部精彩的食物版《史记》,胜败兴衰、爱恨情仇,必呼应其童年成长与深刻的人生体验。简言之,菜肴只能饱口腹,故事却能宴肺腑。装菜肴的那个盘子,就是每个人独一无二的故事。
我不禁期待这样的聚会场景:三五好友围坐餐桌,不谈政治不问财经,不搬弄是非,只朴实地轮流说出自己的故事。桌上摆的都是家常菜,每道菜对应着一段不为人知的生命故事。说者、菜肴、故事三者合一,与好友共享人生感悟。这本书初具雏形,却一直无法下手。因为,说故事的人易寻,能重现说故事者念念不忘的佳肴的“厨房巫师”难找。有一天,我对擅长厨艺的黄照美女士(朋友惯称她黄姐)提起这个想法,她反应热烈,而且露出“来啊!只要说得出菜名,我就做得出”的派头。我善意提醒她,说故事者开的菜单可能天南地北甚至旁及台湾小吃,至少要做80道菜且不能重复。她充满自信,一副“一夫当关,万夫莫敌”的模样。我自此知道天降神兵,她不仅是厨房巫师更是锅炉玩家。灵魂人物现身,接下来,一桌珍馐换一个故事。
收在本书里的共计八次盛筵,八个说故事人带来八个扣人心弦的生命故事。时间上,从日据时代、抗战时期、“白色恐怖”时期、20世纪70年代……贯串出历史纵深与时代背景。就地理言之,大陆和台湾南北各县皆具。菜系而言,江浙、客家、闽南、福州与西式兼备。难得的是,在好友围绕的温馨氛围里,每一个从未说出口的故事因被全神贯注地聆听、被理解、被以婆娑泪光回应,因此反而能回过头来抚慰了说故事的人。
从这些足以歌哭的故事中,我们仿佛重回昔日现场,看到朋友如何通过坎坷路途,自困厄中提炼出珍贵品质而成为一个可敬的人;我们在《菊妹的一生情债》中看到母性的坚强与宽恕,在《将战火炼成太阳的女子》中看到把缺憾化为无私的爱,在《幸福,像昙花开落》中体会补偿的真谛与相知相惜的夫妻之爱,从《追梦的吉他》中见识到追求梦想的毅力与永不放弃的精神……透过生离死别的故事,我们进入好友的内心深处,体会、怜惜,而说者也经由故事叙述得到释怀与升华。
一个人,若认真走过一条路,即使路况泥泞不堪,也会在脚印凹痕处长出奇异花草,散发不可思议的能量,鼓动着同样必须走这条路的陌生人。我期盼这八个故事亦如八条崎岖之路,能各自安慰天涯同路人;若有人从中得到勇气、信心或仅仅只是心有戚戚焉的几滴泪珠,那么这书就能破格而成为“心灵流水席”,与读者“共飨”,那些被提炼出的
高贵品质更能汇聚而产生力道,鼓舞我们珍视自己的人生,即使千疮百孔、孤独无援,也要朝向更温暖、更有意义的地方前进。
书中80多道菜,除了两道应景与应急的之外(馒头与烧仙草),其余皆出自黄姐的巧手,包括糯米肠、碗粿、米糕、发糕等地道台湾小吃,不用怀疑,都是她亲手做的。她一人包办全场,让朋友们惊艳、惊叹不已。附录的食谱,除了让朋友们可以睹照缅怀,也供读者按图操作,藉以丰富自家餐桌。
我们的故事说到这里,接着,轮到您!
总策划简媜同时也是第七宴的“吃朋友”,她的故事在第159页话说从头。
策划者简媜: 1961年生于台湾宜兰县冬山河畔,台大中文系毕业,曾获吴鲁芹散文奖、时报文学奖等。《台湾文学经典》最年轻的入选者,台湾文坛zui无争议的实力派女作家。著有散文集《红婴仔》《水问》《只缘身在此山中》《月娘照眠床》《私房书》《下午茶》《梦游书》《胭脂盆地》《女儿红》《顽童小番茄》等。台湾著名诗人痖弦曾称她是“文字的精灵”。
中国当代诗歌经典选读 本书特色 俞超编著的《中国当代诗歌经典选读》选取新中国成立以来到20世纪90年代的当代诗人的诗歌作品进行“点读”,其中包括:《苹果树下》、...
灿烂的中国西部-美的心声 西部文学 本书特色 该书用极其简练的语言和生动有趣的叙述手法概略性地介绍了中国西部各民族文学的历史和现状。该书由“歌谣天地”、“神话世...
《唐卡中的金刚•空行•护法》内容简介:传承2500多年的佛法,是否有神灵在冥冥守护?他们为什么哲愿佑护佛法?120幅世界上最震撼人心
葛浩文随笔-葛浩文文集 本书特色 厄普代克曾说:“当代中国小说在美国之英译,几乎竟由一人包打天下,此人即葛浩文也。”(见《纽约客》网站)柳无忌则云:“美国学者…...
《诗经》与训诂散论 内容简介 本书选收作者近二十多年来的《诗经》学和训诂学的主要研究成果共十八篇。《诗经》学方面,主要是研究清代陈奂、马瑞辰、王先谦等人的《诗经...
朱刚,男,1987年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1997年师从王水照先生获博士学位,现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复旦大学开设有“中国文学传统”“中国古代文学史...
80位共产党人的故事 本书特色 中国共产党的这一党名是谁起的?是谁创造了党?毛泽东身上一个难以自解的矛盾是什么?谁是中国共产党的哲学家——作的著作成为毛泽东和其...
秋笳集 本书特色 《秋笳集》八卷:吴兆骞著,收录了吴氏创作的诗文等作品,其中大部分为流戍期间所作。该文集先由徐乾学刻印,后经吴兆骞之子吴振臣整理,有所增录补遗。...
恋味者 本书特色 从味觉一路追逐逝去的年华和爱恋,普鲁斯特做到的,费雪也?得一样出色。恋味者 内容简介 一代美食教母费雪以自己1912年到1941年三十年间的传...
《生活书店会议记录·1933-1945(精)》内容简介:生活书店会议记录是上海韬奋纪念馆馆藏独有的珍稀档案史料,时间跨度自1933年至1
我是一尾游过你心海的鱼 本书特色 为何女孩一生中*不想成为的人,就是她的母亲?为何说青春片里讲述的青春,与我们的青春无关?一生追求美的木心,偏偏遭遇了&ldqu...
《Flutter之旅》内容简介:本书从一个Android原生开发者的角度去认识和了解Flutter,本书作者以幽默生动的故事描写手法,记录在Flu
中华美文一日一读(共四册)(口袋书) 本书特色 开视野、导阅读。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开始忽略图书阅读的时代,将美文做主题化的分类整理,并对美文进行深层次的解...
一片二片三四片:钟叔河散文精选 本书特色 钟叔河著述丰富,《一片二片三四片》一书分别从钟叔河不同时期的几十部作品中,摘取出随笔几十篇,汇编而成。 钟叔河先生的文...
我们就这样走向迷途-卡夫卡文学箴言与绘画 本书特色 我想要抓住人的轮廓,可是他的透视消失点不在纸上,而在我的铅笔没有削尖的另一端——在我心里——卡夫卡我们就这样...
白岩松-行走在爱与恨之间 本书特色 白岩松经典力作:文字如静水深流,再现白岩松的行走、思考、勇气与力量。★《白岩松:行走在爱与恨之间》是央视主持人白岩松以媒体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传承到传播》内容简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理论研究与典型案例选编》将以“加强非遗传播的意义、实践与思考
他乡的中国-密约下的中东铁路秘史 本书特色 《他乡的中国--密约下的中东铁路秘史/六书坊》编著者阿成。《他乡的中国--密约下的中东铁路秘史》是著名作家阿成的随笔...
天下经典巴比代尔/天下经典 本书特色本书是赫拉巴尔的成名作。这部短篇小说集描写了一群在“时代垃圾堆”之上的底层劳动者,水泥厂工人布尔甘先...
楚辞笔记 本书特色 张炜以田园般恬静的文笔,透过孤身的山林跋涉,追寻二千三百多年前怀悲苍茫的屈原,将单篇单部的楚辞感受化作浑然一体的生命理解。楚辞笔记 内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