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的变动
《网络传播概论》第三版的第十章,网络传播的效果,是改动*小的章节。除此之外是第六章网络的属性与传播形态,第七章网络传播的具体形式、第八章网络媒体中的新闻传播者、第十章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有较大的改动或增补。而除此之外的第二、三、四、五章网络新闻、网络组织、网络公关等,几乎是整体性的被撤销。而取而代之的则是社会化媒体应用、数据新闻与可视化传播、网络信息的整合形式。小的改动几乎不胜枚举。可以说,这是完全不同的两本书。 甚至就是在那些内容较为类似的部分,它的结论与思考也提升了不止一个层次。比如*章《网络传播概论》(第三版)和(第四版)在基础的技术介绍、概念引入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看点在于《网络传播概论》(第三版)所做出的判断比起第四版来说,可以说是仍然粗疏而流于表面。它介绍了各项技术,但是内在是缺乏一个整体的思维体系的。第四版就完全不同,从“内在逻辑”、“自进化”、“大变局”、“重定向”这样的词汇里,你可以看到的是,不是技术带着读者走马观花,而是它呈现了一个整体的视野,一个宏观的媒介-社会-技术三者互动的逻辑。考虑到许多老师的研究成果停留在论文而不是书籍,我认为《网络传播概论》在教科书中,这个对网络传播的阐述体系是我目前看到的*完整的。
《网络传播概论》是国内出版较早且影响力较大的网络传播方面的教材之一,推动了国内新闻院系的网络传播教学。第四版立足智能化媒体时代,密切关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向媒体领域的渗透,分析网络传播的内在规律,研究网络传播的各种潜在影响,对网络传播中的新现象、新手段与新思维进行了介绍与分析,重点补充数据新闻与可视化传播、社会化媒体应用等新内容。与前三版相比,第四版在结构上也有大的调整,不再沿用原来将网络传播实务与网络传播理论分为上下两编的思路。作者认为,在今天的互联网中,理论与实务问题是相互融合的,在结构上去除理论与实务内容之间的界限,可以获得认识上更大的自由。
我举两点,可以作为鉴定书籍的一个参考:
一种是,对互联网媒体是否能够细分,是否对互联网技术有足够的尊重和细致研究。在1997年,把网络作为一个整体的“网络传播”来探讨,是很有意义的。2007年,就已经很尴尬了。2017年,在一个泛泛而谈的网络传播作为主体,实际上确实已经非常过时。感谢我在科技媒体工作的这几年,让我亲身经历互联网在这三年的进步,几乎每年] ,每个月都在发生新的变化。不说2011年的移动化革命,仅2015到2017年,媒介就已经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纸媒断崖沉沦、电视受网综挑战,门户逐渐衰落、算法聚合平台崛起,直播和短视频崛起,VR进入实际应用。每 一个媒体形式都有他特定的特点和模式,泛泛而谈的“互动性”、“赋权”已经为更加细致的媒介研究分析所取代。在这个环境下,如果没有对新技术的了解和认识,试图用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来分析所有的网络传播,这实际上已经是一种非常陈旧的观念,更不可能对日新月异的考研题目有实际的作用。
一种是,是否能够打破特定的媒体框架,同时建立一个新的,以互联网为核心框架 。有一道题是“互联网 ”还是 “互联网”,这个二元对立可以说出了网络传播研究的核心矛盾。有许多书,仍然是“媒介本位”而不是“网络本位”。以互联网是大众媒介的延伸作为基本思路,而没有看到互联网对大众媒介,不,甚至是“媒介”这一概念的颠覆和再造。新闻网站和所谓的网络媒介早已不再是传播主体,互联网也不是“发的更快、传得更远”,网站已经不再是网络传播的主体。在新的去中心化的媒体生态中,传播网络的“传播节点”才是真正的核心角色,它可能是个人、可能是公众号,可能是组织,甚至可能是一堆AI程序,这些节点能够聚集和推动传播资源、社会资源、消费服务的流动,构成了互联网的新的运作机制。另一方面,传统的“传播者-受众”关系,也早已经被“产品-用户”关系所取代,传统媒介对内容的要求,与产品的丰富和复杂性相比,如同二维世界的动物进入了三维环境。对于这些点,尽管在互联网界已经成为共识,但是对于新闻传播学界,真正进行详细而深入的阐述的教科书,我仍然只看到《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这一本。
彭兰,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新媒体研究中心主任。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兼有计算机与新闻传播学专业双重学科背景,1997年开始从事网络传播的教学与研究,对网络新闻传播的发展过程有着透彻的理解,参与过大量的网络传播实践研讨,是我国最早从事网络传播教学和科研的学者之一。主要研究领域为新媒体,先后出版《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网络传播学》《网络传播概论》《数字媒体传播概论》《数字传播技术应用》等10余部专著或教材。
童年 本书特色 依据新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方面的建议精选出40种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中外名著,邀请名师对其进行导读和赏析。对文中的精彩语段进行评点赏析,对重点字词进行...
矩阵博士的魔法数,ISBN:9787542827449,作者:(美)马丁·加德纳(MartinGardner)著;谈祥柏译作者简介 马丁·加德纳(Mart
儿童发展概论 内容简介 本书系“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书共分十一章,具体包括:绪论、儿童发展基础、感知觉注意发展、记忆发展、想象思维发展、言语发展、情绪发展...
中国神话故事精选——语文必读丛书 内容简介 神话是指古代先民以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为基础,集体创作的部落故事。神话不同于传说、寓言和宗教,它...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20:论自然选择(英汉双语) 本书特色 纵观历史,有的书改变了世界。它们扭转了我们看待自身和他人的方式。它们引发争论,产生异见,挑起战...
梦溪笔谈 内容简介 《梦溪笔谈》详细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和他自己的研究成果,反映了中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达到的辉煌成就。《宋史·沈括传...
6年级-小学生阅读与作文双向提速训练 本书特色 ◎阅读与写作零障碍衔接随堂**◎精确把握各年级学点、要点、考点◎提炼语文当堂训练5类典型题型◎达到阅读与写作要求...
最新中考满分作文1000篇-畅销升级版 本书特色 本书共五编,分别为“满分作文夺分全略”“满分作文内容全析”“满分作文精华全解”“满分作文文体全览”“满分作文素...
别了,好莱坞先生 本书特色 “书虫”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牛津大学出版社共同奉献给广大英语学习者的一大精品。书虫在英语中大概是颇可爱的形象,试想想如痴如醉沉迷...
人类的潜能 -一项教育哲学的研究 内容简介 人类潜能的概念在全世界家长、教育者和规划者的思想观念中都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该书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解释。本书是谢弗勒学...
2012-生物化学复习指南暨习题解析-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第5版 内容简介 本书特点:面向农学门类名校名师编审融通主流教材轻松复习应考解读考研大纲精讲重...
结城浩(作者)生于1963年。日本知名技术作家和程序员。在编程语言、设计模式、数学、加密技术等领域,编写了很多深受欢迎的入门书。代表作有《数学女孩》系列、《程序...
SAT II文学(新东方) 本书特色 全面覆盖sat ii文学考点。专家点拨解题思路,增加取胜把握。倾囊相授解题技巧,直击正确答案。9套全真模拟试题,提高应试技...
3年级-新阅读点拨训练-小学生 内容简介 《新阅读点拨训练》具有简明的体例,操作性强。翻开书页便能体会到如下特点:1.时文精彩。所谓“时文”,即近期出版的大刊名...
化学概念公式定理解读手册-(初中分册) 内容简介 本套工具书是依照新课程标准进行编写,突破了教材版本的局限。既遵循新课程标准的知识框架,又结合知识点本身的逻辑性...
初中几何多种证题方法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的是平面几何证题方法与类型题中的一部分,还有更多的有待于进一步发现和总结。另外,在方法与类型上只有大致归类,不是严格界定...
2013-2017-英语-最新五年高考真题汇编详解-天利38套-2018高考必备 本书特色 “五年高考真题汇编详解”系列丛书是&ldqu...
西方教育十二讲西方教育十二讲前言 “对话中西”丛书与大家见面了。这套丛书共有10本书,在哲学、伦理、教育、法律、科技等五个领域进行中西文化的对话,所涉及的既有思...
三十六计·孙子兵法 本书特色 评析穿插于内文之中,保障阅读思路的连贯性,保证阅读兴趣的持续性。三十六计·孙子兵法 目录 阅读指要三十六计总说**套胜战计**计瞒...
小学生近义词反义词词典-双色版 本书特色 按照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小学生近义词反义词词典-双色版 内容简介 科学规范—根据国家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编写简明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