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从历史溯源、地名故事、地名概览、街巷汇集四大块对吴忠的地名做了概貌性的记述吴忠自秦置富平县, 已有2229年建城史, 二千多年来, 在这块富足、神奇的土地上, 从灵洲、灵州、回乐、小坝、半个城、红寺堡、太阳山、花马池的万千地名变化中, 我们不只看到了历史的向前演进, 更是看到了吴忠逐步走向发展、开放的身影。
宁夏地名故事的初稿,由全区地名工作者和地名爱好者、专家学者提供,经过筛选,将与地名有关的、具有真善美思想内涵的调研分析、故事、传说辑录成册,在此基础上,通过专家学者对其进行实地踏勘、修订形成。书中所选的,有的是以地名为载体记录下来的历史史实,有的是与地名相关联的民问故事和传说。宁夏各地地名所具有的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情感、思想与道德、智慧与价值,也验证了地名是人类活动的活化石,是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而发展的。《吴忠市地名故事/宁夏地名故事》是该系列其中一册,收录了《灵州:宁夏吴忠的骄傲》、《一百零八塔的传说》等故事。
位于青铜峡市所在地小坝南20千米处的青铜峡,是一条东有牛首山,西有峡口山,两山相夹的大峡谷。黄河流经其中。晴天时,两岸山石“土色如金”,峡谷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呈现出青铜的颜色,故名。又有传说,大禹治水时溯河至此,见大河之水被山阻隔,于是挥动手中青铜开山巨斧,在此处劈开一峡谷,因而得名。清代《乾隆宁夏府志》卷三中记载:“对岸山石嵯岈,与河流映照时作青红色,疑返照之翻赤壁,殆青铜峡之所由名。”但青铜峡究竟何时何因得名,还是一个有待求证的疑问。2008年冬,笔者为《黄河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史》撰稿时,与好友王宗义先生采访了时年93岁、新中国**代水电专家、原青铜峡水利工程局施工总工程师礼荣勋老先生。采访时,看到了礼老珍藏的一些有关水利工程建设的照片,其中有一张是原立于青铜峡大峡谷黄河东岸、牛首山西麓一座上书“青铜峡”三字巨型石碑的照片。礼老告诉笔者,青铜峡水库大坝水利工程河床截流之前,想把这块石碑迁出,免其因水位升高而淹没。他安排人员将石碑基座挖出,调来了大卡车、吊车,准备了钢丝绳,就要把石碑装运搬迁时,有人提醒说:这是件旧东西,花这么大的气力保护它会不会遭到非议?在那个极左的年代,这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于是他只好作罢,放弃了石碑的搬迁。1960年2月24日,随着大坝合龙,这块石碑便葬身水府,与世隔绝了。从这块石碑上或许能考证出一点“青铜峡”得名的信息,但随着石碑的消逝,今天已成为一个遗憾。6世纪北魏时郦道元所注《水经注》卷三“河水三”中对青铜峡一地有这样的记载:“河侧有两山相对,水出其问,即上河峡也。世谓之为青山峡。河水历峡北注,枝分东出。”据此,人们得出青铜峡在东汉时称上河峡,魏时称青山峡。那么,这个古代称“上河峡”“青山峡”的峡谷,何时又被称作“青铜峡”呢?明代《嘉靖宁夏新志·卷之一(五)·山川·峡口山》记载:“城西南一百四十里。两山相对。黄河经其间,古名青铜峡,有古塔一百八。”《明史·地理(三)》载:峡口山“一名青铜峡”。这是目前所见关于青铜峡这一称谓*早的史料记载。但这些记载中没有明确这一称谓自何时始,只是说“古名”。这个“古名”溯自何朝何代,则史无考。还是明代《嘉靖宁夏新志》中同一条中载有宋代张舜民的一首诗:“青铜峡里韦州路,十去从军九不回。白骨似沙沙似雪,凭君莫上望乡台。”据此,有人称青铜峡得名于宋代,即宋代时已有了“青铜峡”这样的称谓。但有人考证,张舜民的诗中写的不是“青铜峡”,而是“青冈峡”。宁夏文史研究馆馆员陈永中先生在《“青冈岭”与“青冈峡”——兼说清远军、甜水堡、萌城》(见《宁夏文史》2007年第五期)一文中考证,青冈峡指的是今宁夏盐池县和甘肃环县交界处的萌城、甜水堡一带的一处地势。笔者认为,无论是从张舜民的“青铜峡里韦州路”来看,还是从张舜民描写的从军往灵州攻打西夏所经过的灵环古道行军路线来看,陈永中先生的考证是非常有道理的。张舜民诗中所写的“青铜峡”应是“青冈峡”,而非“青铜峡”,这里的“青铜峡”只是后人对该诗的演绎附会之作。这就是说,“青铜峡”之称谓始于宋代的说法也是没有根据的。由上述史料的追溯,我们能看出,“青铜峡”这个称谓只能上溯到明代,至于明代人所说的“古名”究竟“古”到什么时候?还是一个有待考证的谜。……
世界简史-看得见的世界史-(上中下卷) 本书特色 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的火种在时代的风中远播。亚历山大、恺撒、奧托、拿破仑……一个个铮铮作响的名字伴随...
《愚蠢心理学》内容简介:当所有的书都在教人学聪明,这本书来教你看愚蠢!学聪明,不如学愚蠢。避开所有愚蠢就是绝顶聪明!这是一
《大汗之国:西方眼中的中国》内容简介:《大汗之国》(The Chan’s Great Continent: China in Western Minds)综观西...
洋务运动-漫说中国历史-46 本书特色 本册图书讲述了晚清**臣、红顶商人胡雪岩、左宝贵守平壤等著名的历史人物与历史故事。围绕着漫画故事,又用四个栏目介绍了相关...
吴晗论明史 本书特色 1.史学大家吴晗,专研数十载,细说大明三百年。 2.明史研究**人吴晗先生集大成之作,揭秘汉家*后一个封建王朝的历史风貌。3.真实、完整再...
李伯谦谈中国青铜文化 本书特色 大师给你讲中国文化。“文化中国”丛书是一套普及中国文化知识的百科式人文丛书。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特邀侯仁之等著名学者和文化名人撰写...
帝鉴图说 内容简介 《帝鉴图说》是明代内阁首辅、大学士张居正亲自编撰,供当时年仅十岁的小皇帝——明神宗(万历皇帝)阅读的教科书,由一个个的小故事构成,每个故事配...
隋唐五代风俗 内容简介 《中国风俗通史》由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出版至今已有十多年的时间,其间承蒙读者的厚爱,多次加印,被学术界推称为中国风俗史研究具有代表性...
中国历史研究法:外二种 本书特色 二十世纪已经过去,中国历史学经历了一个变革创新的世纪,兴旺丰收的世纪,兴旺丰收的世纪成绩显著,名家辈出,值得大家去研究和总结,...
高平之战分裂尾声-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36 本书特色 《高平之战·分裂尾声》是《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第36册,讲述了《资治通鉴》里面有关后周和北汉、契丹...
茂林风骨-图说魏晋南北朝 本书特色 本书采取图文结合、以图为主的方式,从人物、民族、政治、军事、士族、制度、文化、艺术、宗教、科技、生活、交流共十二个方面将此段...
《网络安全法实务指南》内容简介:本书是在全面收集整理我国与网络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部门规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旌勇里国史讲座(第二辑) 本书特色 北京什刹海附近的旌勇荤8号当代中国研究所,从2001年初开始,每月都有一次国史讲座。讲座邀请国内外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和其他...
《深度学习之PyTorch物体检测实战》内容简介:本书从概念、发展、经典实现方法等几个方面系统地介绍了物体检测的相关知识,重点介绍
三国两晋南北朝-动荡纷争四百年 本书特色 隔叶的黄鹂,无声的草庐,不见了先主老臣。王谢的家燕,秦淮的酒家,浪花淘尽了英雄。旧人去矣,新人复来。胡骑驰走,民族奔竞...
传拓与传拓技法问答 本书特色 《传拓与传拓技法问答》是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传拓与传拓技法问答 内容简介 传拓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技法,它是将纸覆在碑刻、青铜器...
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研究 本书特色 由彭金章主编的《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研究》内容介绍: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早在20世纪初就有人将其称之为“千佛洞以北诸洞窟...
中国青少年成长必读--图鉴中国历史(四色印刷) 本书特色 品读历史就像品尝一杯美酒,芬芳浓郁而耐人寻味,甘美纯正而醉人心扉。历史折射人间百态,引导我们感悟生命的...
《电子电路设计与调试》内容简介:本书介绍了线性电路和非线性电路的具体应用。线性电路是将电路线性化后用A/D转换成数字量以数字方
刘师培,字申叔,是清末民初著名的学者。本书共选编了刘师培的史学论著67篇,基本上反映了刘师培的史学研究成果。刘师培以西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