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的*境界是无为
小时候,我常听老师说:“读书先要越读越厚,然后要越读越薄。”我当时不甚理解,但印象深刻。*近我读了一本袖珍版的投资经典书,爱不释手,似有所悟。这本书就是《投资的常识》,作者是两位身价不菲的70多岁的老人马尔基尔和埃利斯。他们分别是普林斯顿大学和耶鲁大学的教授,在学界和商界均有建树。他们联手把多年积累的投资智慧加以升华,用*简练的语言献给了大众。
两位老人的投资理念实在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比如,书中引用了巴菲特经常举的一个例子。如果你一辈子要经常吃汉堡包而又不养牛,你是希望牛肉的价格不断上涨,还是不断下降呢?如果你每过几年就要买一辆汽车,你是希望汽车的价格不断上涨,还是不断下降呢?对于这两个问题,每个人好像都能正确回答。
可是,第三个问题就比较微妙:未来5年如果你不断有储蓄需要投资,你是希望股票的价格不断上涨,还是不断下降呢?大多数人会把这个问题答错。他们一买股票就希望股票开始涨,而忘记了自己还要不断地储蓄,不断地买股票。
股票价格上涨会抬高自己以后购买的成本,所以,股价上涨对于长期投资者来说是坏消息,就相当于牛肉和汽车价格的上涨一样,但当然对那些准备卖股票并且洗手不干的人有好处。反之,股价下跌对于长期投资者来说是好消息,你应该越买越欢喜才对。毕竟,买股票的*终意义在于分享公司长期发展的好处(包括股票价格上涨和每年的分红),因此,进入成本当然越低越好。
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的长期投资者,你就应该理解“平均基本法”(dollar-cost averaging)。比如,你每个月在股票上投资2 000元,在股价高的时候,2 000元只能买较少的股票;而在股价低的时候,2 000元就可以买很多股票。从数学上可以证明,这样做的结果是,你的平均购股成本会低于你购股价格的均值。这不是玩绕口令,大家可以用真实的例子算一算。从长期来看,这种方法本身就是一种风险控制。“买股不买市”说的也许就是这个道理。不过,《投资的常识》这本书教导我们既不要买股,也不要买市升市跌。那怎么办?
投资的*境界是无为 小时候,我常听老师说:“读书先要越读越厚,然后要越读越薄。”我当时不甚理解,但印象深刻。*近我读了一本袖珍版的投资经典书,爱不释手,似有所悟。这本书就是《投资的常识》,作者是两位身价不菲的70多岁的老人马尔基尔和埃利斯。他们分别是普林斯顿大学和耶鲁大学的教授,在学界和商界均有建树。他们联手把多年积累的投资智慧加以升华,用*简练的语言献给了大众。两位老人的投资理念实在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比如,书中引用了巴菲特经常举的一个例子。如果你一辈子要经常吃汉堡包而又不养牛,你是希望牛肉的价格不断上涨,还是不断下降呢?如果你每过几年就要买一辆汽车,你是希望汽车的价格不断上涨,还是不断下降呢?对于这两个问题,每个人好像都能正确回答。 可是,第三个问题就比较微妙:未来5年如果你不断有储蓄需要投资,你是希望股票的价格不断上涨,还是不断下降呢?大多数人会把这个问题答错。他们一买股票就希望股票开始涨,而忘记了自己还要不断地储蓄,不断地买股票。 股票价格上涨会抬高自己以后购买的成本,所以,股价上涨对于长期投资者来说是坏消息,就相当于牛肉和汽车价格的上涨一样,但当然对那些准备卖股票并且洗手不干的人有好处。反之,股价下跌对于长期投资者来说是好消息,你应该越买越欢喜才对。毕竟,买股票的*终意义在于分享公司长期发展的好处(包括股票价格上涨和每年的分红),因此,进入成本当然越低越好。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的长期投资者,你就应该理解“平均基本法”(dollar-cost averaging)。比如,你每个月在股票上投资2 000元,在股价高的时候,2 000元只能买较少的股票;而在股价低的时候,2 000元就可以买很多股票。从数学上可以证明,这样做的结果是,你的平均购股成本会低于你购股价格的均值。这不是玩绕口令,大家可以用真实的例子算一算。从长期来看,这种方法本身就是一种风险控制。“买股不买市”说的也许就是这个道理。不过,《投资的常识》这本书教导我们既不要买股,也不要买市升市跌。那怎么办?关于投资,此书的建议与领航基金公司的创始人博格尔(John Bogle)有相似之处(请参考本人在“财经网”的文章《股民和基民的悲哀》,2009年8月18日)。他们说投资首先要有长远打算,他们70多岁也还在做长期投资。其次,一定不要以为自己有持续选择入市时机,或持续选择好股票的能力,不要以为自己可以持续地跑赢大市。在买卖股票的过程中必然有费用,而费用会吃掉毛收益的很大部分。此外,频繁交易有时正好错过市场(或个股)在几年甚至几十年才遇到一次的大幅上升的好处。大家记不记得刚刚卖掉某只股票,该股票便大涨的悔恨?即使不频繁交易,长期持有若干爱股也有很大风险。它们会不会跑输大市?它们会不会成为下一个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贝尔斯登(Bear Stearns)、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安然(Enron)或北电网络(Nortel Networks)? 本书对基金投资者也有劝慰:别徒劳了!找一个能长期持续跑赢大市的基金或基金经理,比在稻草堆里找一根针还要困难,为什么不把那个稻草堆买下来呢?在各只基金中换来换去不仅有交易成本,而且事前预测某只基金在明年或后年的表现比预测股价还要难。本书引用了大量历史资料证明:(1)绝大多数基金是长期跑赢大市的;(2)常胜将军十分罕见,过去的表现不代表未来的表现。 既然投资者费尽周折还不能跑赢大市,何不直接购买大市呢?长期持有指数基金,风险小,也可以避免绝大部分交易成本,而且可以心平气和,尽享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投资收益。长期持有指数基金是*彻底的风险分散。 另外,在入市时机上,两位作者建议大家*好把自己当傻瓜,假定自己完全不懂经济学或市场,分时段均衡入市,减少风险。他们也劝大家永远不要预测大盘走势,并且将摩根(J. P. Morgan)先生作为榜样。当别人问他如何看未来股市的走向时,摩根总是这样回答:市场会波动(it will fluctuate)。两个作者对技术分析(画图)不屑一顾,认为那只是占星学(astrology)的小把戏而已。 现在的股民实在是太忙碌了:信息多、会议多、研究报告多、证券种类多,应接不暇。有人抱怨,一天12小时坐在电脑前,甚至连处理电子邮件和阅读上市公司公告的时间都不够。两位作者引用《华尔街日报》资深记者茨威格(Jason Zweig)的话说,你只有先向市场投降,然后才能彻底解放自己,并且*终征服市场。那时,你便可以潇洒地说,对于大市或者个股的走势,我既不知道,也不关心(I do not know, and I do not care)。而向市场投降就需要买入市场,也就是买入范围*广的指数基金(包括国内股票和境外股票),并且长期持有。 作者也强调了坚持长期储蓄的重要性。这两位身家数亿的老人强调储蓄是投资的源泉和起点。他们用自己的经验提供了很多分毫必省的技巧,从信用卡的使用到喝咖啡、买保险和上餐馆。*重要的省钱技巧,是避开要面子和消费攀比的困扰。凑巧,我前几天接到我在湖北某县城工作的侄子的电话,他收入不高,但很想买一辆广州本田的汽车,我就跟他讲了储蓄的多种意义。 两位作者认为,大家对股市的回报预期太高,也太短期。他们认为中长期股市如果每年有4% ~5%的实质回报(扣除通货膨胀),已经相当不错。其中埃利斯在他的另一本书《赢得输家的游戏》中,谈到了几个发人深省的数字。比如,道琼斯指数在1968年和1982年均为1 000点;在1964年底和1981年底均为875点。也就是说,在那漫长的17年间,虽然企业利润大增,但股票的大市毫无进展。原因是由于通货膨胀,利率从4%涨到了15%,这使得市盈率大幅收窄。当然,投资者对经济前景的过度悲观也导致了股市低迷。由此可见,预测短期甚至中长期股市的变化,是完全不可能的徒劳。投资的*境界是“无为”。 本人在投资银行做了十多年的证券分析师,要完全接受两位作者的理论是不容易的,但也许是明智的,因为那意味着一种解放和超脱。两位作者建议大家买全世界范围*广的指数基金(包括国内股票和境外股票),但我觉得既然从长远来看,股票市场的表现取决于企业的盈利增长,而企业的盈利增长又与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基本同步,因此我国的投资者可以特别偏重当地的指数。还有一种更为激进的做法,就是特别偏重成长性强的中小企业,自己构建一个包括50或70只不同行业股票的十分稳定的资产组合。虽然这里面可能会有几个烂苹果,但它们平均的高增长率,也许完全可以超过以大股票为主的恒生指数或者其他指数。这里要强调长期持有和避免频繁的交易。 张化桥 中国支付通董事长
本书是两位华尔街大师为普通投资者打造的诚意之作,是一本简短、直白的投资类图书。通过阅读本书,你可以做出更好的投资决策,保证资金安全,走向投资成功,从而享受舒适、有保障的退休生活。两位作者都是伟大的投资大师,都著有在金融市场上享有盛誉的经典书籍:伯顿马尔基尔的《漫步华尔街》《从华尔街到长城》和查尔斯埃利斯的《赢得输家的游戏》《高盛帝国》。这两位世界上*伟大的金融思想家,为我们提供了*有效的投资基本规则。
小时候,我常听老师说:“读书先要越读越厚,然后要越读越薄。”我当时不甚理解,但印象深刻。*近我读了一本袖珍版的投资经典书,爱不释手,似有所悟。这本书就是《投资的常识》,作者是两位身价不菲的70多岁的老人马尔基尔和埃利斯。他们分别是普林斯顿大学和耶鲁大学的教授,在学界和商界均有建树。他们联手把多年积累的投资智慧加以升华,用*简练的语言献给了大众。——中国支付通董事长 张化桥 两位华尔街大师将你必须了解的投资事项整合在一本小册子里。你*好在18岁,甚至是13岁的时候就开始阅读,并且每年重读 ——199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里·马科维茨虽然市场上充斥着各种有关个人投资的连篇累牍,读者却极少能听到富有理性智慧的声音。两位大师写作本书正是为了服务所有普通读者,抛开累赘的叙述和艰深的理论,回归*精髓的部分。他们真正遵循了爱因斯坦的名言:“世上的一切都应该简单到无法再简单的地步。” ——耶鲁大学基金会首席投资官 大卫·史文森 对于大多数人的投资理财而言,简单的常识往往比深奥的理论更为实用和有效。这本书是两位华尔街大师金融学家用通俗的语言为普通人的家庭理财所提的一些简单可行的建议,短小精悍,深入浅出,值得一读。——《投资中*简单的事》作者邱国鹭
◆ 作者简介 ◆
伯顿·马尔基尔
著名经济学教授,畅销书《漫步华尔街》的作者,该书是美国*经济学院校学生以及投资专业人员必读书。曾任美国总统经济顾问理事会会员,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系主任,以及多家世界500强企业董事会董事。
查尔斯·埃利斯
格林威治联营公司创始人,并担任首席合伙人十余年,众多大型投资机构和组织的投资顾问。曾任耶鲁大学校友基金投资管理委员会主席、领航集团董事会董事、罗伯特·伍德·约翰逊基金会董事。曾在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讲授投资课程,出版《高盛帝国》《赢得输家的游戏》等15本著作。
《28天玩转信用卡》通过对信用卡常用、关键使用方法的讲解,借助用卡案例与知识点相结合的方式,介绍了一个信用卡的王国。帮助读
李国飞知名投资人,曾任鹏华基金公司基金经理、投资总监,长期从事二级市场投资。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系学士、厦门大学财经系博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EMBA。
《早上3分钟,读懂财经新闻的潜台词》共分九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社会热点板块对于当前的社会热点财经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解
27万封读者来信求购,十多家出版机构争夺,带头大哥777首度出书谈技术作为“中国第一博客”、“散户保护神”,带头大哥777是中国
也许你曾有兼济天下的抱负。你曾为卖火柴的小女孩流下了泪水,企望她不再受冷挨饿,不需要再用微弱的火光与冰冷的世界和恐怖的死
着迷-那些有态度的收藏家 本书特色 收藏不应是一蹴而就的投机行为,它是一项需要用生命去衡量的事业。本书集中讲述了崔永元、邹静之、姜德明、吴欢家族、田家英、王世襄...
打开量化投资的黑箱 本书特色 华尔街顶级数量金融专家首度揭秘量化投资进入量化投资领域的必读之书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房四海,明达投资董事长刘明达,南开大学商学院副...
短线是银之六:炒股实战真功夫 内容简介 本书独特的体例结构,让人耳目一新,采用讲现场实盘授课结构,与前五本采用的师生对话形式不完全不同。每日实盘技术讲解,有很强...
外汇波浪理论 本书特色 他们是当今美国炙手可热的投资明星,正在创造与巴菲特、索罗斯一样的股市传奇;他们上传统投资大师思想的成功实践者,又在缔造华尔街投资界新的经...
《赛道为王(红杉资本的投资哲学)》以红杉资本*名投资人唐·瓦伦丁、迈克尔·莫瑞茨等人的创投经历为主,透过经典投资案例、*新
鉴别古玉 内容简介 全书收录三百六十多件珍罕中国古玉实物彩图,以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商周、春秋战国和汉代等精品为主。鉴别古玉之真伪。殊非易事,纵使是研究古玉有多...
技术分析解密 本书特色 《技术分析解密》:自学指南学习图表研究的基本知识理解成交量的作用使用技术分析控制风险确定趋势和周期并从中获利使用技术分析提高您的市场时机...
股市技术分析实战技法:全新版 本书特色 冯志坚 (香港著名投资银行家、**届立法会议员、前香港联合交易所副主席)近年来有关股市的投资著述颇多,但多属于应市的粗糙...
作者:鍾淳豐書號:F298規格:368頁出版日期:2010年12月ISBN:978-986-6320-15-6原出版公司:寰宇出版本書是國內第一本專門說明
编辑推荐:在股海沉浮的旅途上,每一步都必须踏实地迈进,而这两行深沉的脚印里,沉淀的正是跋涉者的生活。本书的作者几年间收集
鉴宝大众收藏9-淘宝实例.壹 内容简介 与收藏热中的“高端”收藏相比,“大众”收藏正日益活跃。做为一种爱好和投资保值的需要,越来越多的人在渴望得到专家指导的同时...
方昭海说连环画的收藏与鉴赏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连环画的历史;连环画的收藏知识;著名连环画的创作风格;连环画的分类;连环画的艺术价值和投资价值等。方昭海...
涨停揭秘-跟操盘高手学炒般 本书特色 涨停战法是围绕股价涨停或即将涨停而展开的短线技巧,是股市投资操作的重要战术之一。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不同投资者、不同市场环...
《终极面试表现》内容简介:演讲是职场的一部分,出现在各行各业的许多情景中,如面试、考评、会议、投标和公关等。熟练掌握以下问
大投机家(3)股票培训班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股票大师安德烈·科斯托拉尼先生,在世界上*大的股票交易所里60多年的工作之中所获得的全部的经验,在数不清的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