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的春天》是美国海洋科学家蕾切尔·卡逊的一部有关DDT等农药的大量使用, 对环境造成破坏的书籍, 也是人类shouci关注环境问题的著作。1962年在美国问世后, 就是一本很具争议的书。它强烈震撼了美国社会甚至全世界, 可以看做是开启了人类的环保事业。
★《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播撒下了新行动主义的种子,并已深深植根于人民大众的心里。1964年春天,蕾切尔·卡逊与世长辞后,一切都变得清晰起来,她的声音再也不会寂静。是她惊醒了我们的国家,甚至整个世界。——美国前总统阿尔·戈尔
《寂静的春天》:生命存在于地球上,一直都是生物和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很大程度上可以这样说,地球上所有动植物的自然形态和习性都是环境塑造的产物。就地球的全部时间而言,生命反过来对环境的改造的效果一直都是微乎其微的。仅仅是在一种新的生命品种——人类出现后,生命对大自然的影响力才变得强大起来。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个世纪里,这种力量还没能增长到足以对自然产生骚扰的地步,但已经开始导致一系列的改变了。在所有人对环境的影响中,*让人吃惊的是,对空气、土壤、河流以及大海造成的危险,甚至是致命的污染的威胁。这种污染带来的破坏很大程度上是无法恢复的,它不仅侵入到了生命赖以生存的环境,还侵入到了生物的内在组织里。在目前这种环境普遍受到污染的情况下,在改变大自然以及其创造出的生命的本性这一过程中,化学药品起到了相当有害的作用,它的危害甚至足以与放射性危害相提并论。人们知道那些在核爆炸时产生的锶90,会随着雨滴和飘浮的尘埃争先恐后地降落到地面上,钻入到土壤里,被生长在土壤上的草、谷物等吸收,并通过食物链进入到人体的骨骼里,然后永远存留在里面,直到完全衰变干净为止。与此相同的是,被播撒在农田、森林、花园的化学药品也一样会长期地留存在土壤中,并进入到生物的生理组织里,在一个个造成死亡的链接中不断传递、转移。有时它们会随着地下水神秘地转移,等到再次出现时,会在阳光和空气的作用下结合成新的形式,而这种新的物质可以杀死植物和家畜,同时也使那些在不知不觉中饮用了井水的人受到伤害。正如阿伯特·斯切维泽说的那样:“人们恰恰很难分辨出自己创造的魔鬼。”让地球上现有的生命产生,耗费了千百万年的时间,在这一时间过程里,通过不断地发展、进化和演变,生命才得以与周围的环境达到了一种协调与平衡。在这样一个有着严谨的构成结构和生命支配体系的环境下,也包含着很多对生命有害和有益的元素。一些岩石具有放射性,甚至在生命必须从中获取能量的太阳光中,也包含着具有强大杀伤力的短波射线。而生命想要调整自己原有的平衡,所需要的时间不是以年,而是以千年计算的。时间是*根本的因素,但现在的世界变化太快,生命根本来不及调整自己。新情况发生的速率以及变化的快捷已经在人们轻率而过激的步履中,展现出对大自然从容不迫的超越。放射性物质早已不再是地球在还没有生命之前就已经存在于岩石中、宇宙射线中、紫外线中的放射源产生的了:现在出现的放射性物质是人类干预原子时的人工产物。生命在自身的调整中所遇到的化学物质,也早已不再是那些存在于岩石里被冲刷出来,并被江河带人大海里的钙、硅、铜或者其他的无机物,现在所遭遇的是人类在实验室里创造的人工合成物,而这些东西在大自然里完全没有对应物存在。大自然运用自己的天平对这些化学物质做出调整是需要时间的——一个人一生的时间远远不够,而是很多代人的时间。即使是借助某些奇迹让这种调整成为可能,也一样是无济于事的,因为新合成的化学物质就像是涓涓细流,正在不断地从我们的各种实验室里汩汩涌出。仅在美国,一年就几乎有五百种化合物在实际应用中找到用途。这些化合物的状态变幻莫测,并且它们的复杂性很难被掌握——人还有动物的身体每年都需要想方设法地去适应这新合成的五百种化合物,而这些化合物完全是生物所未曾碰到过的。这些化学合成物很多都被用于人类与自然的战争中,从19世纪40年代中期开始,到现在有二百多种基本的化学合成物被创造出来用于杀死昆虫、野草、啮齿动物和别的一些被现代人类语言称之为“害虫”的生物。而这些化学物品是在各种商店里,以几千种名称销售的。……
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1907-1964),海洋生物学家,美国20世纪具有强大影响力的自然作家之一。代表作有“海洋三部曲”(《海风下》(1941)、《我们周围的海》(1951)、《海之边缘》(1955))和《寂静的春天》(1962))等。1963年入选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1980年被追授美国总统自由勋章。卡逊的作品《寂静的春天》曾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轰动,并直接导致了DDT的停用,该书由时任美国副总统的戈尔作序,并由克林顿推荐,现中文版已成为经典读物,国内各大出版社出版多个版本。
高尔基:原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因幼年饱尝艰辛而起笔名“马克西姆·高尔基”,意为“最大的痛苦”。1918—1933年五次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苏联时...
相逢在黎明破晓 本书特色 忆着曾经的一段段过去,忆着当初书写或码下这一篇篇文字时的心情,无数个作者范开源在自己的面前再现,演绎着经历过的一曲曲悲欢喜乐。《相逢在...
《三国演义》又名《三国志演义》、《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小说史上最著名最杰出的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人罗贯中,由毛纶,毛宗岗父子批...
留在延安-一位北京知青的心灵随笔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北京知青创作的随笔,目前,无论知青小说还是知青散文都已经退潮,好象内容早已写净,即使是成名作家写知青的作品,...
往来书简 本书特色 《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往来书简》由外国文学出版社出版。往来书简 内容简介 《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往来书简》包括川端和三岛在20余年间的24封...
本书汇集了诗人西川二十多年来,特别是近年来,在诗歌写作、诗歌与文明、诗歌与时代、诗歌与社会等多个方面的重要思考,在较大程
最漫长的十四天-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口述实录与纪实 本书特色 了解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通俗、震撼、独具阅读性的文本之一!通过为数不多仍健在的幸存者的证言、大量参与...
《深度学习:主流框架和编程实战》内容简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机器学习已经在算法、理论和应用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功,在产业界与
清末民初文献丛刊:湘绮楼诗文集(套装共4册)(精) 本书特色 ★ 32开硬精装,朝华出版社2017年12月出版★ 全书272千字,1296页,是晚清文学家王闿运...
人之初 本书特色 童年原是一生*美妙的阶段,那时的孩子是一朵花,也是一颗果子,是一片朦朦胧胧的聪明,一种永远不息的活动,一股强烈的欲望。人之初 内容简介 孩子,...
在希望与历史之间 本书特色 本书是199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纳丁·戈迪默的散文集,包括文学评论、杂文随笔、演讲及通信等,时间跨度长达几十年,以一位伟大作家的胸...
魔歌 本书特色 《魔歌》是国际著名诗人、世界华语诗坛泰斗洛夫的名作之一,也是他的转型之作,多次获得文学大奖,从面世以来就被当做当代文学的经典之一备受推崇。在谈及...
末那皈依(海上风丛书) 本书特色 “末那皈依”是指一种精神觉悟,是指在更高的峰巅,以更深的智慧回首浩瀚红尘。应该说《末那皈依》这本书是本世纪初的一部很重要、很有...
夏日漫步山间--触摸自然小丛书 本书特色 这一刻,放松心情,洗去铅华,找一片蓝天,寻一片绿荫,掬一汪山泉,听一声鸟鸣……这一刻,缩小自我,回归童年,在自然的摇篮...
傲慢与偏见-外国文学名著新译 本书特色 在这部作品中,智慧的伟力得到充分的施展,因而,对人性透彻的理解,对其千姿百态的恰如其分的描述,四处洋溢的机智幽默,所有这...
茅台论道 本书特色 茅台成功之道,不仅是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传习久远的酿制工艺、严肃认真的科技创新,更有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更好更强更高的追...
他乡星辰:北美华语作家散文选 本书特色 本书选取了北美四十五位作者的九十九篇文章。这其中既有来自专业文艺工作者的辛勤描写,也有来自非专业文艺创作领域的倾情书写。...
《小异邦人》内容简介:这部短篇小说集来自连城三纪彦在2000年至2009年发表在杂志《ALL读物》上的8篇短篇小说。其中,《小异邦人》
钱钟书先生
《越放下越自在》内容简介:《越放下越自在》结合讲故事与说道理的方式,阐释了其中轻松做人的人生哲理。想得太多是放不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