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纲》是张荫麟先生短暂一生留下的惟一专著,原为作者受聘编写的高中历史教材的一部分。作者依据自己的历史观对东汉前的中国史实作了较为严格的选择和取舍,把前人研究成果和自己“玩索所得”融会贯通,用讲故事的方式写出期间社会的变迁、思想的贡献及若干重大人物的性格和活动。章节安排简要得当,文字技巧活泼动人,思想智慧透彻通达,随时流露出作者的才情与用心。
流辈论才未或先,著书何止牍三千。共谈学术惊河汉,与叙交情忘岁年。——陈寅恪《怀张荫麟》荫麟方在盛年,神解卓特,胸怀冲旷,与人无城府,而一相见以心。使天假之年,纵其所至,则其融哲史两方面,而特辟一境地,恢前业而开方来,非荫麟其谁属乎?——熊十力《中国史纲》一书是呕心沥血的著作,他常常工作至午夜以后,因此就深伏了病源。本书价值,识者自有公评,即就文字而论,亦用力至勤。世人多惊羡其文笔之粹美,以为胜过一般文学创作,不知其字字珠玑,皆为潜心涵泳几经锤炼而后成。——张其昀张荫麟是中国学界的一个国宝。……他的中国文学受教于王静庵先生,西洋文学受教于吴雨生先生,……为梁任公先生所赏识。他不仅文史淹博,哲学的素养尤深。——王芸生
书中精彩语段:○着手去写一部通史的人,不免劈头就碰到一个问题,以批评眼光去读一部通史的人,也不免劈头就碰到同一的问题,那就是,拿什么的“笔削”做标准?显然我们不能把全部中国史的事实,细大不捐,应有尽有地写进去。○“重要”这一概念本来不只应用于史事上,但我们现在只谈史事的重要性,只探究判别史事的重要程度的标准。○从前讲历史的人每喜欢从“天地剖判”或“混沌初开”说起。近来讲历史的人每喜欢从星云凝结和地球形成说起。这部书却不想拉得这么远。**节商代文化商朝在*后的二百七十多年间,定都于殷,即今河南安阳,故此商朝又名殷朝。我们称这二百七十多年为商朝的后期,我们之确知商朝已有文字记录乃因为公元1899年以来殷都遗址——即所谓殷墟——的发现和发掘。殷墟出土的遗物,除了大批的铜器、陶器、骨器、石器外,*引史家注意的是无数刻有文字的龟甲和兽骨(至少有十万片以上)。这些甲骨差不多全是占卜所用的,乃王室卜人所保存的档案。原来商人要预测未来的吉凶,或探问鬼神的意旨,便拿一块龟腹甲(间有用背甲的)或牛肩胛骨(间有用肋骨的),在一面加以钻凿,却不令穿透,然后在钻凿处灼火,另一面便现出裂纹,这叫作“兆”。卜人看兆而断定鬼神或一种神妙的势力对于所问的反应。所问的事情,有时连日后的“应验”,就刻在兆的旁边,这可称为卜辞。卜辞的内容以关于祖先的祭祀的为*多,如卜祭祀的日期、用牲的种类、用牲的数目等;有关于气象的,如卜雨、晴、风、雪等;有关于岁收的丰歉的;有关于征伐、渔猎和出行涉川之利否的;有关于疾病、胎孕和梦征的;有所谓卜旬和卜夕的,即于一旬之末卜下一旬有无灾害,和于日间卜是夕有无灾害的。还有别的事项这里不能尽举。卜辞以外,甲骨文书中有少数短短的记事,例如记颁发矛若干,某人取贝若干,某日某人入觐之类;又有田猎获兽的记录,刻在兽头骨上的。甲骨文书全是商朝后期的遗物。根据甲骨文书、甲骨文字的分析、其他商代的遗物遗迹和后人于商朝的记载,我们可作一商代的文化的速写如下。商人是以农业为主要的生产方法。农作物有黍、稷、稻、麦、蚕桑。卜辞中“卜黍年”、“贞(卜问)我受黍年”、“贞其登黍”的记录很多,而此等处的黍字从未见有用别的植物名来替代的,可知黍为商人主要的农作物。帛、巾、幕等字和若干从糸的字的存在,证明丝织工艺的发达。有酒,以黍酿造。耕种全用人力。农具有耒耜。原始的耒耜,盖全以木为之。耒是一根拗曲的木棒,下端歧而为二,歧头上安一横木,以便脚踏。这是起土用的。耜和耒的分别是下端斜锐而不分歧,利于刺地而不利于起土,大约过于坚实的土,耒不能起,便先用耜去刺松。耒当是利用树桠做成。商人是否已用铜做耒耜的下部,不得而确知。渔猎和畜牧也是商人的盛大的生产副业。鱼的种类不见于卜辞。猎品,除野猪、鹿、狼、兕、兔、雉,还有象。商王田猎的记录中,获鹿有一次三百八十四头的,获猪有一次一百一十三头的,获狼有一次四十一头的。可见殷都附近的开辟程度。供食的家畜,除牛、羊、鸡、豕,还有狗。牧畜业之盛从王室祭祀用牲之多可见,每有一次用牛羊三四百头的。驯役的动物除牛(旱牛和水牛)、马、犬,还有象。至迟在商朝末年,商人并且曾利用象去作战。商人已有铸造青铜(铜锡合金)器的工艺,铸造工场的遗物曾在殷墟找得,有可容铜液十二三公斤的陶制炼锅,有铜制的型范,有铜矿石,有炼渣。商人的兵器及工具大部分已用铜制,但也有一部分仍用石或骨角制。殷墟遗物中有铜制的戈头、矛头、瞿、箭镞、锛、小刀、针;石制的矛头、枪头、箭镞、刀、斧、粟凿;牛角或鹿角制的矛头、箭镞和骨锥。骨角制的兵器也许是仅作明器用的。商人铸铜技术之*高的造就,乃在王宫和宗庙里所陈列的供饮食和盛载用的种种器皿,如尊、卣(盛酒用)、爵(酌酒用)、觚(饮器)、罍、(食器)、方彝、巨鼎(盛食物用)等等,都是具有很缛丽的花纹的。可惜写此段时,殷墟的铜器,作者尚无缘寓目。兹根据他人参观[民国二十六(1937)年夏教育部第二次全国美术展会所陈列者]的报告,略记二器,以见一斑。一为提梁卣:器分三层,上层为一盖,以练系于梁间,下层为卣的本体,中层搁上是一盖,取下来却是一觚,提梁的两端,各有一生动的兔形的兽头,全器周围是细致的花纹。一为盂形的器:当中有一柱,柱顶成莲花形,其旁四龙拱绕,两龙锐角,两龙钝角,四龙相连,可以环柱为轴而旋转,盂身和柱周围也是细致的花纹。此外,殷墟铜器之可注意的有盘、壶、铲、勺、漏勺、筷子等,还有战士戴的盔。殷墟的陶器包括种类繁多的饮器、食器、盛器和烹饪器,其质地有灰色、红色的粗陶,黑色、白色的细陶和一种经高度烧加釉的陶;其纹饰多数是刻画的。细陶的纹饰极复杂,其母题有动物形、几何图案和图案化的动物形。商人牙、骨、玉、石雕刻工艺在殷墟的遗迹也很丰富,举其特别可注意的:有镶嵌绿松石的象牙鸱尊;有一种雕纹的(也有绘纹的)骨制玩器,仿佛后世“如意”一类的东西,长形略曲,其花纹为龙、凤或蝉形,偶或嵌着绿松石;有各种式的佩玉,或作圆圈,或作半圆,或作长筒,或双龙相对成一圆形,或两鱼相对成一半圆,或状人物、人面、兽头、虎、兔、象、鸮、燕、鸽、鱼、蛙、蝉、长尾鸟、蝙蝠等;又有巨大的大理石的立体雕刻品,状人物、虎、龟、鸮、蟾、双兽等,以供陈设之用的。从状人物的雕刻品和其他遗物,我们知道商人是席地而坐的;知道当时一部分人的服装是交领、右衽、短衣、短裙、束带,其鞋翘尖;知道当时女人脸上涂朱;头饰极复杂,左右两鬓或额间的头巾上缀一绿松石砌成的圆形物;头发中间束一骨圈;发上戴雕纹嵌绿松石的象牙梳;又簪骨制或玉制的笄,小的一两枝,多的几十枝;笄头雕各式各样的(现已发现四五十种)兽头和花纹,她的头饰比头还高。关于商人的居室,我们也有一些推想的根据。在殷墟曾发现版筑的遗迹,那是房屋的基址。有一处基址作长方形,四围有许多大石卵,其相互间的距离大略相等。这些石卵大约就是柱础,原来上面是安柱的。有一基址长三十米,宽九米,石柱础之外,并有铜柱础十个。殷墟绝无砖瓦,房顶想必是用茅草编成的。古人所谓“茅茨土阶”,大约就是商朝宫殿的写照。又发现一座纯黄土筑成的大台基,面向正南,与罗盘所指的完全相合。台基前十几公尺,也有大石卵,排成弓背形。台基的四周,遗下好些整副的野猪骨,可见这建筑必是和祭祀有关的。又掘出若干长方的坎穴,有阶级可上下,中有破陶片、牛骨、狗骨之类。坎穴内周围用硬土筑成,铁一般坚固。有些坎穴之下又套一个坎穴。这些坎穴是否与上说的版筑柱础同时,不能确定。但我们知道,远距商朝亡后三四百年,还有贵族的地下宫室见于记载《左传》,则商朝后期之有这种穴居是很可能的。殷墟又掘出一些商王的陵墓。从墓室的情形可以推知王宫内部的情形。墓室一律作亚字形,原是木构,木料已腐化无存,却剩下木构上所装的各种立体石雕,作兽头、双面、牛头,鸟、兽等形的。又从墓中的遗迹推之,可知原来墙壁的内面是嵌镶着许多纹饰和涂着红色的。……
张荫麟(1905―1942),自号素痴,广东东莞人,著名学者、历史学家。早年就学于清华大学,以才、学、识出众知名,与钱钟书、吴晗、夏鼐并称为“文学院四才子”。1929年,留学美国,在斯坦福大学攻读西洋哲学史和社会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四年后回国,相继执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浙江大学。学贯中西,兼通文史哲,后专门从事历史研究。1942年10月24日在遵义病逝,年仅37岁。张荫麟一生志在国史研究,被称为二十世纪中国新史学的开山大匠。他一生著述多散见于报章杂志,只留下一部专著《中国史纲》。
本书是一部探讨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书。本书的开篇讨论的是全球的现代发展模式这个主题。第二章探讨了欧洲的崛起,以及欧洲成为第
西夏学:第十二辑:上:第四届西夏学国际学术论坛暨河西历史文化研讨会专辑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西夏文献研究、黑水城汉文文献研究、西夏语言文字研究、辽宁夏金民族关系...
《现代艺术150年:一个未完成的故事》内容简介:要掌握现代艺术的游戏规则,你需要知道些什么?——涵括近百位艺术家及其代表作,梳
《虚构的以色列地:从圣地到祖国》内容简介:何为“以色列地”?它既不是当代作为民族国家的以色列国,也不是历史上新月沃地出现的
老广州-屐声帆影 本书特色 ★老照片留下一座城的百年风云,勾起多少记忆与想象★全新装帧设计、全新图片处理,楚尘文化精制珍藏版◆以珍贵历史老照片,重现清末民初真实...
不公正的审判 本书特色 一次不公正的审判,比十次犯罪所造成的危害还要严重。因为犯罪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败坏了水的源头——弗朗西斯·培根《培根随笔集·...
《我的前半生(全本)》内容简介:他名为皇帝,却无家无国;他坐拥九重宫苑,但这宫苑并不属于他;他有自己的新娘,却没有自己的家
曹魏乱世智囊团 本书特色 《曹魏乱世智囊团》的新作《曹魏乱世智囊团》是一本真正带有中国文人气息的历史作品,一本值得咀嚼的历史读物。 《曹魏乱世智囊团》围绕...
二十四史鉴赏辞典-全2册 本书特色 《二十四史鉴赏辞典》精选“二十四史”中的326篇。按照“二十四史”年代顺序分...
《罗马人的故事1: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内容简介:罗马人,智力不如希腊人,体力不如高卢人,技术不如埃特鲁利亚人,经济不如迦太基
1945年8月6日广岛核爆-1918年11月11日-战休战协定-英汉对照 内容简介 约翰·马兰编著的《1945年8月6日广岛核爆、1918年11月11日...
《曾文正公集:曾文正公家书+曾文正公日记(套装共2册)》全面地展现了“完人”曾国藩对于人伦、家庭、事业、修养等各个方面的为人法
隋唐史话 本书特色 这本《隋唐史话》,原是作者申东城给本科生开设校选修课的自编讲义,总分十三章八十五节,始于隋初,终于盛唐安史之乱,历经隋文帝、隋炀帝、隋恭帝、...
回忆邓演达-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 本书特色 邓演达是著名的国民党左派领导人。曾两次率兵讨伐陈炯明叛军,深得孙中山的信任和嘉许。本书是一部追忆邓演达的文集,其中有...
清史简述 内容简介 《清史简述(精)》是根据郑天挺先生1962年为 党校学员讲授清史的课堂记录整理而成的, 提纲挈领地介绍了自清朝入关后到鸦片战争前政治、 经济...
汉晋家族研究 内容简介 《汉晋家族研究》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阎爱民教授所著,系作者多年的研究心得。 该稿从社会史的角度,对传统研究领域中不为重视的一些方面展开了深...
南港学风-郭廷以和中研院近史所的故事 本书特色 一代史学大师,筚路蓝缕,开创南港学派而享誉全球,为何晚年流落异乡 胡适派学人和他派学人有着怎样的矛盾、冲突和纷争...
《VR爆发:当虚拟照进现实》内容简介:《VR爆发:当虚拟照进现实》将针对当下市场关注热点VR产业进行全面梳理,深入介绍VR发展历史
华莱士:日本侵华史调查 本书特色 《日本的“我的奋斗”》是当时美国的远东记者华莱士,通过对日寇侵华(含太平洋战争)的累累罪行实地调查和采访后的惊人发现所起的题目...
世界上下五千年(上下) 内容简介 本书所选的古国文明,除了中国部分已有另书记叙外,重点描述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和美洲的玛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