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客小说绘》连载以来人气居高不下,每天被问*多“何时出版”的超火热作品!●以段子的形式来完整呈现大学生活!聚集在【415】宿舍的十个臭男人组团搞事,在吐槽、互怼、搞怪、作妖中,参加社团、自习室抢座、打工、撩妹告白……极具亲切感的日常让每一个经历过校园生活的人都能找到共鸣!●搞笑的终端是*温暖的情怀。与其他明媚忧伤、残酷纯爱的青春题材不同,特点鲜明、各色不同的十个人,因为大学而聚集在一起,用*特别的方式书写一份永不过时的青春、一段永不褪色的友谊。●全彩印刷×逗趣手绘插图×随书精美赠品!精美装帧带你体验视觉精彩!●*精美人物拉卡!十个臭男人手拉手共度青春!
内容提要
新的学期开始,415的成员们又聚集在一起!变身学长的兄弟们按捺不住那颗躁动的心,恋爱、打工、撩妹……继续在放飞自我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少了大一初进校园的生涩,也暂时无法体会临近毕业的感怀忧伤,现实与理想相伴的大学二年级时光,依然挡不住这群无节操无下限的十个臭男人在大学里肆意挥洒青春。
热爱动漫,所以写动漫评论;留恋青春,所以写青春小说;天真烂漫,所以写儿童文学;宅冷腐,所以写搞笑段子。喜欢吃喝玩乐,更喜欢梦想被一点一滴实现的过程。已出版“神秘的快递家族”系列、“青春奇妙物语”系列等七十余部作品。
方小孬本名方婷,漫画家,北京电影学院动画本科毕业后赴京都精华大学漫画研究科留学。热衷观察人类和生活小细节,擅长描绘饮食男女的情感小故事。已出版漫画《三味合租屋》...
作品目录一、 人类的武器二、 星星给予仰望者光芒三、 附:名词解说· · · · · ·
梅雪风 ,苛刻的电影评论者,温柔的处女座。曾为《看电影?午夜场》创刊主编、《电影世界》主编,现为《腾讯·大家》《虹膜》《大众电影》等专栏作家。文章亦散见于毒舌电...
作品目录汪曾祺的生平及其创作一 小说1 复仇2 羊舍一夕3 黄油烙饼4 异秉5 受戒……二 散文……三 诗歌……四 书信……· · ·
东野圭吾日本著名作家。1985年,凭《放学后》获第31届江户川乱步奖,开始专职写作;1999年,《秘密》获第52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此后《白夜行》、《单恋》、...
经典卷-现代中医名家医论医话选 本书特色 为便于读者更好地学习领会名家们的学术精华,张煜、王国辰主编的《现代中医名家医论医话选》从《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
杜预,西晋军事家、学者。博学多通,参与制定晋律,著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以谋略著称,当时号为“杜武库”,为朝廷提出诸多安边兴国的政治、经济措施。以灭吴之功封侯...
他是相声大师马季在台湾的独门弟子他是蔡康永、金士杰、林怀民倍加推崇的鬼才艺术家他主演了《光阴的故事》《那一夜,我们说相声》大半个台湾演艺圈受惠于他的表演训练法剧...
Cameron Banga 与他人合伙创办了9magnets 公司,并担任首席设计师,他的客户涵盖职业运动队、教育工作者及大型企业,他为客户们设计了100多款移...
索尼娅·孔特拉(Sonia Contera)牛津大学物理系生物物理学教授、牛津马丁学院医用纳米科学研究中心联席主任。她的研究方向是物理学、生物学和纳米科学技术的...
作品目录译者琐语 1 原野里的百合和天空下的飞鸟 2 一个女演员生活中的危机 附录 · · · · · ·
村上春树,日本作家。生于1949年。29岁开始写作,处女作《且听风吟》获日本群像新人奖,1987年问世的《挪威的森林》日文版销量已突破1000万册,2009年出...
精彩摘录无论将来如何,今日他已经够好。《圣经》说:“你日子如何,力气也如何。”一个时时喊闷的人大抵是个闷人。——引自第4
伊米·洛(Imi Lo),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获得精神健康硕士学位,心理治疗师、艺术治疗师。她曾在精神健康领域内担任过不同角色:她在英国国家医疗体系中担任护理人...
沈语冰,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艺术哲学系主任。曾为浙江大学美学与批评理论研究所所长、世界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长期致力于19 与20 世纪欧美艺术史、艺...
作品目录序言 一行一般若 经年证菩提生活佛法衣袋中的玫瑰走出狭益肤浅的爱诸佛的母亲如是说践行这美妙的教化从地立到调和的过程
这本书是日本奇幻文学大师梦枕貘“暗狩之师”系列的一本中长篇小说集。一家之长坂田顺一郎意外死亡。顺一郎作为渔协会长反对大坝建设,因此被大坝建设推进派人员设局杀害。...
著者:J.F.C.富勒(John Frederick Charles Fuller,1878-1966年) ,英国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史学家,陆军少将。装甲战理论开...
起重工 内容简介 本书是《技术工人岗位培训读本》(第二版)之一,依据《国家职业标准》,系统介绍了起重工应知应会的理论知识和相关技能。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起重基础...
多年来,市面上不乏介绍考古学知识和研究成果的著述,但都以介绍考古发现为主,对考古人的关注却极为稀少。因此,社会公众和考古人之间有一道无形的“鸿沟”——考古学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