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是陆小曼回忆徐志摩的文章, 以及日记、书信和访谈等。内容包括《小曼日记》《悼志摩挽联》、《哭摩》《癸酉清明回硖扫墓有感》《中秋夜感》《泰戈尔在我家》《泰戈尔在我家做客 —— 兼忆志摩》《遗文编就答君心 —— 记《<志摩全集>编排经过》《<云游>序》《<爱眉小札>序 (一) 》等。
《云游(陆小曼回忆徐志摩纪念徐志摩诞辰120周年)》介绍了,在情感上,陆小曼和徐志摩是相互依恋的,以致徐志摩的离世对陆小曼造成了苍天不可知的痛苦和悲伤。她在《悼志摩挽联》中写道:多少前尘成噩梦,五载哀欢,匆匆永诀,天道复奚论,欲死未能因母老;万千别恨向谁言,一身愁病,渺渺离魂,人间应不久,遗文编就答君心。陆小曼虽说她并不是一提笔就离不开志摩,可是手里的笔就是不听使唤,尤其在寂寥面前更是如此。是徐志摩带陆小曼认识了笔的神秘,使她感觉到这一支笔的确是人的一个唯一的良伴:它可以发泄你满腹的幽怨,又可以将不能说的不能告人的话诉给纸笔,吐一口胸中的积闷。正因如此,读者才得以有幸看到这一篇篇感人肺腑的文字,一幕幕如临其境的画面。
《云游:陆小曼回忆徐志摩(纪念徐志摩诞辰120周年)》:一个月之前我就动了写日记的心,因为听得“先生”们讲各国大文豪写日记的趣事,我心里就决定来写一本玩玩,可是我不记气候,不写每日身体的动作,我只把我每天的内心感想,不敢向人说的,不能对人讲的,借着一支笔和几张纸来留一点痕迹。不过想了许久老没有实行,一直到昨天摩叫我当信一样地写,将我心里所想的,不要遗漏一字地都写了上去,我才决心如此地做了,等摩回来时再给他当信看,这一下我倒有了生路了。本来我心里的痛苦同愁闷一向逼闷在心里的,有时候逼得真难受,说又没有地方去说;这以后好了,我真感谢你,借你的力量我可以一泄我的冤恨,松一松我的胸襟了。以后我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反正写出来也不碍事,不给别人看就是了。本来人的思想往往是一会儿就跑去的,想过就完,现在我可要留住它了,不论什么事想着就写,只要认定一个真字,以前的一切我都感觉到假,为什么一个人先要以假对人呢?大约为的是有许多真的话说出来反而要受人的讥笑,招人的批评,所以吓得一般人都迎着假往前走,结果真纯的思想反让假的给赶走了。我若再不遇着摩,我自问也要变成那样的,自从我认识了你的真,摩,我自己羞愧死了,从此我也要走上真的路了。希望你能帮助我,志摩。昨天志摩出国,我本不想去车站送他,可是又不能不去,在人群中又不能流露出十分难受的样子,还只是笑嘻嘻地谈话,恍惚满不在意似的。在许多人的目光之下,又不能容我们单独地讲几句话。这时候我又感觉到假的可恶,为什么要顾虑这许多,为什么不能要说什么就说什么呢?我几次想离开众人,过去说几句真话,可是说也惭愧,平时的勇气和决心,不知都往哪里跑了,只会泪汪汪地看着他,连话都说不出口来。自己急得骂我自己,再不过去说话,车可要开了;那时我却盼望他能过来带我走出众人眼光之下,说几句*后的话,谁知他也是一样的没有勇气。一双泪汪汪的眼睛只对着我发怔,我明知道他要安慰我,要我知道他为什么才弃我远去,他有许多许多真话,真的意思,都让社会的假给碰回去了,便只好大家用假话来敷衍。那时他还走过来握我的手,我也只能苦笑着对他说:“一路顺风。”我低头不敢向他看,也不敢向别人看,一直到车开,我还看见他站在车头上向我们送手吻。(我知道一定是给我一个人的。)我直着眼看,只见他的人影一点一点糊涂起来,我眼前好像有一层东西隔着,慢慢地连人影都不见了,心里也说不出是什么味儿,好像一点知觉都没有了似的,一直等到耳边有人对我说:“不要看了,车走远了。”我才像梦醒似的回头看见人家都在向着我笑,我才很无味地回头就走。走进车子才知道我身旁还有一个人坐着。他冷冷对我说:“为什么你眼睛红了?哭么?”咳!他明知道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难受,还要假意儿问我,怄我;我知道他乐了,走了我的知己,他还不乐?回家走进了屋子,四面都露出一种清冷的静,好像连钟都不走了似的,一切都无声无息了。我坐到书桌上,看见他给我的信,东西,日记,我拿在手里发怔,也不敢去看,也不想开口,只是呆坐着,也不知道自己要做点什么才好。在这静默空气里我反觉得很有趣起来,我希望永远不要有人来打断我的静,让我永远这样地静坐下去。昨天家里在广济寺做佛事,全家都去的,我当然是不能少的了,可是这几天我心里正在说不出的难过,还要我去应酬那些亲友们,叫我怎能忍受?没有法子,得一个机会我一个人躲到后边大院里去清静一下。走进大院看见一片如白画的月光,照得栏杆、花、木、石桌,样样清清楚楚,静悄悄一个人都没,可爱极了。那一片的静,真使人能忘却了一切的一切,我那时也不觉得怕了,一个人走过石桥在栏杆上坐着,耳边一阵阵送过别院的经声,钟声,禅声,那一种音调真凄凉极了。我到那个时光,几天要流不敢流的眼泪便像潮水般地涌了出来,我哭了半天也不知道是哭的什么,心里也如同一把乱麻,无从说起。……
陆小曼(1903—1965年),江苏常州人,近代女画家。师从刘海粟、陈半丁、贺天健等名家,晚年被吸收为上海中国画院专业画师。曾参加新中国靠前次和第二次全国画展。陆小曼擅长戏剧,曾与徐志摩合作创作五幕话剧《卞昆冈》。她还谙昆曲,也能演皮黄,写得一手好文章,有深厚的古文功底和扎实的文字修饰能力。因与徐志摩的婚恋而成为有名近代人物。
远游岁月:刘再复海外散文选 本书特色 关于本书 本书精选了刘再复先生二十年间十余部海外散文集中的作品近百篇,充满了对自然和人生的哲思,彰显出一种思想者散文...
朱自清散文 本书特色 作为一位散文大家,朱自清以他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
乡愁与良知-林少华散文百篇 内容简介 小山沟让我产生了永远挥之不去的情思——乡愁,即对故乡一草一木的顾盼、眷恋和思念。“陌上花开,应缓缓归矣”!那应该是我们心底...
作品目录“你们别笑话年轻一代!”致妈妈小世界车站侧影祈祷醒来疲惫相遇新月致下一个她致下一个他一道银光错误困惑“把你们的爱
中译经典文库世界文学名著全译本:爱玛(精装) 本书特色 《爱玛》是英国作家简·奥斯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作品中主人公爱玛是个美丽、聪慧而富有的姑娘,同时也是一位...
名家名译--汤姆·索亚历险记(彩色插图本) 内容简介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优秀的世界儿童惊险小说之一,是世界上流传*广的文学名著之一;它是马克·吐温的*重要...
温州文献丛书东瓯诗存(上下册) 内容简介 在本书之前180来年的明代成化、弘治年间,乐清蔡璞编有《东瓯诗集》七卷,赵谏编有《东瓯续集》八卷与《东瓯续集补遗》一卷...
“千禧年”系列:斯蒂格和我 本书特色 这部书是打开“千禧年”系列诞生秘密的钥匙这本书,我曾经无论如何也不愿写。它讲的是斯蒂格,是我们的生活,但同时也是没有了他的...
《独抒己见》内容简介:★小说大师纳博科夫妙语连珠的访谈录 ★洛丽塔、蝴蝶、创作卡片、记忆、死亡、灵感、俄罗斯……关于纳博科夫
《课本里学不到的实验(上下册)》内容简介:《疯狂的百科:课本里学不到的实验》是乔伊·玛索夫继《课本里学不到的科学》《课本里
忧伤而坚韧的曹禺 本书特色 他没有惊天动地的人生,只是默默地将一生奉献给戏剧事业。他,是曹禺。忧伤而坚韧的曹禺 内容简介 这本书要极力展示的是曹禺先生忧伤和坚韧...
那一年 本书特色 一样的作者,不一样的文字。作为一本非公开发行的内部刊物,《SOHO小报》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观点为我们生活的城市相关的生活方式做着不同的梳理和阐...
雪花的快乐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了徐志摩短短一生创作的经典诗歌和散文。所选篇目来自徐志摩生前自编的三本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以及他遇难后友人...
落霞孤鹜-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张恨水卷 本书特色 民国初年,革命党人江秋鹜偶然帮受主人虐待的婢女落霞解围,给她留下深刻的印象。落霞被送入妇女留养院,与同屋的冯...
广岛·冲绳札记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大江健三郎的《广岛札记》(1964)和《冲绳札记》(1970),汇集了作家六十年代初数访广岛的所见、所思和对冲绳历史性的思考...
寄天涯一孤鸿-庐隐经典作品 本书特色 本书辑录庐隐诗歌、散文、小说和书信中的经典篇目,包括诗歌《秋别》、《云端一白鹤》,散文《华严泷下》、《窗外的春光》,小说《...
节庵先生遗诗 本书特色 清末民初文献丛刊(影印本):古有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近有民国大师百花齐放,西学东渐东西交融,尽享思想学术文化盛宴。 《节庵先生遗诗》 梁...
《江苏历代文化名人传·赵翼》内容简介:赵翼是江苏文脉传承的代表性人物,文史兼擅,著述宏富,为“乾隆三大家”“清代史学三大家
陆游诗 本书特色《民国国学文库》丛书原名《学生国学文库》,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商务印书馆王云五主编《万有文库》之子系,为突显其时代印记现易名为《民国国学文库》,...
蔡澜潮晒日本 本书特色 真正的日本通蔡澜先生,先後在东京、纽约、巴黎、汉城、台北、印度、巴塞罗拿和曼谷等地居住过,通晓多国语言,尤其深谙日语,对日本地道文化、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