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是陆小曼回忆徐志摩的文章, 以及日记、书信和访谈等。内容包括《小曼日记》《悼志摩挽联》、《哭摩》《癸酉清明回硖扫墓有感》《中秋夜感》《泰戈尔在我家》《泰戈尔在我家做客 —— 兼忆志摩》《遗文编就答君心 —— 记《<志摩全集>编排经过》《<云游>序》《<爱眉小札>序 (一) 》等。
《云游(陆小曼回忆徐志摩纪念徐志摩诞辰120周年)》介绍了,在情感上,陆小曼和徐志摩是相互依恋的,以致徐志摩的离世对陆小曼造成了苍天不可知的痛苦和悲伤。她在《悼志摩挽联》中写道:多少前尘成噩梦,五载哀欢,匆匆永诀,天道复奚论,欲死未能因母老;万千别恨向谁言,一身愁病,渺渺离魂,人间应不久,遗文编就答君心。陆小曼虽说她并不是一提笔就离不开志摩,可是手里的笔就是不听使唤,尤其在寂寥面前更是如此。是徐志摩带陆小曼认识了笔的神秘,使她感觉到这一支笔的确是人的一个唯一的良伴:它可以发泄你满腹的幽怨,又可以将不能说的不能告人的话诉给纸笔,吐一口胸中的积闷。正因如此,读者才得以有幸看到这一篇篇感人肺腑的文字,一幕幕如临其境的画面。
《云游:陆小曼回忆徐志摩(纪念徐志摩诞辰120周年)》:一个月之前我就动了写日记的心,因为听得“先生”们讲各国大文豪写日记的趣事,我心里就决定来写一本玩玩,可是我不记气候,不写每日身体的动作,我只把我每天的内心感想,不敢向人说的,不能对人讲的,借着一支笔和几张纸来留一点痕迹。不过想了许久老没有实行,一直到昨天摩叫我当信一样地写,将我心里所想的,不要遗漏一字地都写了上去,我才决心如此地做了,等摩回来时再给他当信看,这一下我倒有了生路了。本来我心里的痛苦同愁闷一向逼闷在心里的,有时候逼得真难受,说又没有地方去说;这以后好了,我真感谢你,借你的力量我可以一泄我的冤恨,松一松我的胸襟了。以后我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反正写出来也不碍事,不给别人看就是了。本来人的思想往往是一会儿就跑去的,想过就完,现在我可要留住它了,不论什么事想着就写,只要认定一个真字,以前的一切我都感觉到假,为什么一个人先要以假对人呢?大约为的是有许多真的话说出来反而要受人的讥笑,招人的批评,所以吓得一般人都迎着假往前走,结果真纯的思想反让假的给赶走了。我若再不遇着摩,我自问也要变成那样的,自从我认识了你的真,摩,我自己羞愧死了,从此我也要走上真的路了。希望你能帮助我,志摩。昨天志摩出国,我本不想去车站送他,可是又不能不去,在人群中又不能流露出十分难受的样子,还只是笑嘻嘻地谈话,恍惚满不在意似的。在许多人的目光之下,又不能容我们单独地讲几句话。这时候我又感觉到假的可恶,为什么要顾虑这许多,为什么不能要说什么就说什么呢?我几次想离开众人,过去说几句真话,可是说也惭愧,平时的勇气和决心,不知都往哪里跑了,只会泪汪汪地看着他,连话都说不出口来。自己急得骂我自己,再不过去说话,车可要开了;那时我却盼望他能过来带我走出众人眼光之下,说几句*后的话,谁知他也是一样的没有勇气。一双泪汪汪的眼睛只对着我发怔,我明知道他要安慰我,要我知道他为什么才弃我远去,他有许多许多真话,真的意思,都让社会的假给碰回去了,便只好大家用假话来敷衍。那时他还走过来握我的手,我也只能苦笑着对他说:“一路顺风。”我低头不敢向他看,也不敢向别人看,一直到车开,我还看见他站在车头上向我们送手吻。(我知道一定是给我一个人的。)我直着眼看,只见他的人影一点一点糊涂起来,我眼前好像有一层东西隔着,慢慢地连人影都不见了,心里也说不出是什么味儿,好像一点知觉都没有了似的,一直等到耳边有人对我说:“不要看了,车走远了。”我才像梦醒似的回头看见人家都在向着我笑,我才很无味地回头就走。走进车子才知道我身旁还有一个人坐着。他冷冷对我说:“为什么你眼睛红了?哭么?”咳!他明知道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难受,还要假意儿问我,怄我;我知道他乐了,走了我的知己,他还不乐?回家走进了屋子,四面都露出一种清冷的静,好像连钟都不走了似的,一切都无声无息了。我坐到书桌上,看见他给我的信,东西,日记,我拿在手里发怔,也不敢去看,也不想开口,只是呆坐着,也不知道自己要做点什么才好。在这静默空气里我反觉得很有趣起来,我希望永远不要有人来打断我的静,让我永远这样地静坐下去。昨天家里在广济寺做佛事,全家都去的,我当然是不能少的了,可是这几天我心里正在说不出的难过,还要我去应酬那些亲友们,叫我怎能忍受?没有法子,得一个机会我一个人躲到后边大院里去清静一下。走进大院看见一片如白画的月光,照得栏杆、花、木、石桌,样样清清楚楚,静悄悄一个人都没,可爱极了。那一片的静,真使人能忘却了一切的一切,我那时也不觉得怕了,一个人走过石桥在栏杆上坐着,耳边一阵阵送过别院的经声,钟声,禅声,那一种音调真凄凉极了。我到那个时光,几天要流不敢流的眼泪便像潮水般地涌了出来,我哭了半天也不知道是哭的什么,心里也如同一把乱麻,无从说起。……
陆小曼(1903—1965年),江苏常州人,近代女画家。师从刘海粟、陈半丁、贺天健等名家,晚年被吸收为上海中国画院专业画师。曾参加新中国靠前次和第二次全国画展。陆小曼擅长戏剧,曾与徐志摩合作创作五幕话剧《卞昆冈》。她还谙昆曲,也能演皮黄,写得一手好文章,有深厚的古文功底和扎实的文字修饰能力。因与徐志摩的婚恋而成为有名近代人物。
闲花 本书特色 “大自然造物神奇,我谨致追慕之意”,《闲花 (精)》的作者这句话道出了所有爱花草之人的心声 。作者沈胜衣以写作花木、书话见长。他考辨流行歌...
赵树理选集——中国文库 内容简介 “中国文库”主要收选20世纪以来我国出版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科学文化普及等方面的优秀著作和译著。这些著作和译著,...
三情书系-戏里戏外 内容简介 这本小书,很难定性:顺手拈来,谈表演者居多。而作者却认为:表演艺术贵在实践,没有更多更高深的理论。说多了,说玄了,反倒有蛊惑人心之...
一缄书札一扇窗(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名人日记书信经典) 本书特色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私人化的日记书信是人心灵深处思想情感*真实的袒露。名人的书札往...
文学照亮人生:中国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选:报告文学回忆录卷 本书特色 沈轩主编的《文学照亮人生--中国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选(报告文学回忆录卷)》是一本中国现、当代...
江西共大风云录 本书特色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是一座勤工俭学、半工半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大学。它曾是全国地方*大、学生*多,国家花钱*少的学...
毕淑敏散文经典温情疗愈系列-幸福的尺度 本书特色 1、毕淑敏执笔25年来*全、*新、读者*喜爱的名篇典藏套系。2、装帧时尚精美,并附赠象征幸福和希望的太阳花种子...
《彩画集》内容简介:兰波认为,诗人必须成为“通灵者”、“无比崇高的博学的科学家”,“通过长期、广泛和经过推理思考的过程,打
披风 本书特色 苏忠的诗,真诚而又敏感,直接而又委婉,有一种特殊的味道和感人的力量,更重要的是,有一种歌德所说的“诗之真”。他的这卷《披风》中的许多诗篇,如《乡...
醒后吐真言 本书特色 《四方风杂文文丛(第2辑):“醒”后吐真言》收录了中青年杂文家杨庆春近年来陆续发表的杂文60余篇。杨庆春的杂文,敏锐触角挟批判锋芒直指时代...
傲霜花 本书特色 张恨水著的《傲霜花》讲得是抗战时大后方重庆那些教授知识分子的穷苦生活。那是抗战年代,乱世社会。乱世社会到处是投机倒把的商人大发国难财。那些个暴...
灵魂只能独行-周国平经典散文心灵守望卷 本书特色 大学校园里一直流传着“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之说,周国平的散文以情理并茂、哲理和诗情交融著称...
旭日桐林-迦南文苑 本书特色 迦南老师的作品非常多,在文艺协会的文学网站上可读到她的新作或以前发表的文稿、出版的文集篇章、学术专著等,可见她之前已经默默笔耕了多...
乐府 内容简介 《乐府》收录了中国历代的诗歌名篇,诗歌孕育人的情感,又升华人的情感;诗歌陶冶人的性情,又提升人的境界;诗歌带给人美的享受,又慰藉人的情绪。这一切...
跟着诗词去旅行 本书特色 本书以诗词为“向导”,精选中国30余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山水风光与旅行胜地,让读者在诗词营造的唯美意境里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清婉与壮美,在...
元曲三百首诠注详析-插图本 本书特色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山粼粼。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透内阁香山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
请把美献给这个世界的荒凉 本书特色 本书为作者关于近年来图书、电影的评论集,左手妙论昆汀塔伦蒂诺、贾樟柯、陈凯歌、杜琪峰,右手辣评冯友兰、杜维明、翁贝托艾柯、萨...
答同代人 本书特色 正如任何随笔集一样,就算作者如何着力于建构系统性的思想,到*终还是会因为一时一地的写作情景而出现参差和矛盾。我宁愿把这些参差和矛盾视为自我内...
迪伦马特(1921-1990), 瑞士戏剧家、小说家。代表作有戏剧《老妇还乡》《罗慕路斯大帝》《密西西比先生的婚姻》,小说《隧道》《法官和他的刽子手》《诺言》等...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钟鼓楼》主要叙述的是1982年12月12日早晨5点至下午5点北京钟鼓楼一带发生的故事。一个古旧的四合院里,薛大娘一大早起来收拾东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