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包括余光中、张晓风、王鼎钧等35位台湾地区当代名家,精选了他们近几年内发表的优秀散文,这些散文或叙亲情、师道,或叙文艺、环保、旅游,此中呈现的是促膝夜话、把盏叙旧的情景。三十多位作者的散文,其人、其事、其物、其情、其理、其修辞技艺,也是说不完的。让人感受到的是种种的亲切、亲善和亲爱。读者亲近作家笔下的人事山事,除了可助洞明世事、练达人情之外,还可鉴赏美文,并有助于语文能力的提升。
散文三大家领衔:余光中、张晓风、王鼎钧,各具特色,余体:大品散文的典范;王道:讲究修辞,手法灵活;张风:感性充盈、仁善深挚。作者年龄涵括老中青,多是台湾独当一面的散文名家。他们或自出机杼,或踵武前贤,莫不才华毕现,汇合起来佳作盈卷。写母亲、父亲、师恩,感情真挚,有种种不同的形象,谈文说艺、谈旅行,有说不完的奇遇和奇想。
爱情无疆界
赵淑侠
我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有人见过两三面便知是可以交心的知己,有的认识三十年却也还只是个相识者。”被朋友们谬赞为名言,因他们几乎都有同样经验。我与元莲相识就属于“三面交心”的一类。
初次见面是在1993年,欧华作协在瑞士开二届年会。当初筹组欧洲华文作家协会时,北欧诸国给我的回答是:“此地没有华文作家”。后来得知丹麦居然有一位,于是立刻设法电话联系,诚恳地邀请来出席会议。穿着入时态度优雅的她真就坐着飞机按时来了。
“我就是丹麦的池元莲。”她笑眯眯地自我介绍。入会申请书上的资料我记得很清楚:祖籍广东,生于香港,台大外文系毕业,留学德国慕尼黑研读德国语文。再赴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进修,获英美文学硕士。1970年代开始写作,出版过英文长短篇小说。
“欢迎你成为欧华大家庭的一员。可是你怎么会住丹麦呢?”我忍不住好奇地问。“住丹麦,因为丈夫是丹麦人。以前我只用英文写作,现在我要回归中华文化,以后只用华文写作。”她态度坦然,言词直爽,立刻拉近了两人的距离。
1994年,大陆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与华中师范大学,在武汉联合举办“赵淑侠作品国际研讨会”。因路途太远,文友们又大半是上班族,根本走不开,我便没敢透露这件事。但元莲听说了,向我证实后决心放下工作去出席。旅行的三个多星期,朝夕相处,两人无话不谈。越谈越投缘,很快地成了好朋友。
“这么多年一个华人朋友都没有,不觉得寂寞吗?”在我印象里:丹麦地处冷僻的北欧,根本没啥华人。
“不觉得呢!我和我的丹麦人,是夫妻也是朋友,永远有说不完的话。我们拥有彼此,够了。”元莲给我的答复很让我震撼,夫妻之间可以和谐融洽,了解相爱到这个程度!
“你*欣赏你那丹麦人的是什么呢?”我玩笑地问。“我的丹麦人叫奥维。他温文善良,富幽默感,笑声总叫人开心!他的绅士本质是我*欣赏的。”元莲性格开朗,给我讲他们的罗曼史:故事是从海上开始。那年夏天,她结束了在慕尼黑的学业,乘火车到意大利热那亚,在那儿搭邮轮回香港。上船没多久就认识奥维。他刚在哥本哈根大学的企管系完成学业,要趁暑期到印度的姐姐家去度假:他姐夫在印度南部经营咖啡种植园。邮轮的名字叫: Asia(亚洲)。两人都年轻,很自然地谈起恋爱来。
邮轮的全程时间只一个月。海上的爱情很脆弱,常常是船靠岸时便终止。奥维与她上岸后也是各奔前程,但他们彼此并没忘记。
香港探亲后,元莲到美国柏克莱大学修学位,奥维继续在哥本哈根大学读企管硕士,二人远隔重洋却保持书信往还,每年相约聚面一次。经过五年牛郎织女式的恋爱:“我确定奥维是*适合做我丈夫的男人”。于是在那个寒冬季节,她从温暖的加州,飞到时冰天雪地的丹麦。在冰海边的古堡里面与奥维结成夫妻。“婚后这许多年,他能够完全接纳我,只有赞赏,体贴,从无批评或责备。无论我做什么,都全力支持,为我的成功而骄傲,为我的失望而心痛。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他永远在旁照应扶助。可以说他对我的爱是无条件的。”元莲说这番话的时候,语气中掩不住骄傲和深情。
“异国婚姻,你家人不反对吗?”我忍不住问。在1960年代“女儿要嫁给外国人”仍是一桩令父母心碎、国人侧目的怪事。
“我父母才不管,我有绝对的婚姻自由。我们家可说是*早西化的中国家庭。”经元莲解释我才明白:清朝末年,她的祖父就离开乡下到广州美国人办的教会学校读书,是中国*早一代的西医。他提倡女权,反对缠足,立妾。那个时代良家妇女是不准抛头露面的。她的祖母却带着一群“师奶”进茶楼。伙计们也拦阻不住。这件事是当年广州街头巷尾的丑闻。她祖父非但不阻止,反而公开支持。
“我父亲就在这样的家庭气氛下长大。他从一开始就受的是西洋教育。七岁那年进入德国人办的寄宿学校。十四岁便独自离家到天津,就读于德国人办的德华中学。大学进入教授大多用德语讲课的同济大学医科。后来又乘火车在西伯利亚大平原上走了整整一个月,到奥国的维也纳去留学。拿到医学博士证书。父亲从来不强迫我做任何事,任我自然发展,学习,希望我成为一个有学识的女人,过丰富安乐的一生。至于怎样走人生的路子,凭我自己的选择。”
元莲的话令我十分羡慕,因我的成长期家教森严,*缺的就是自由。看元莲认真又幸福的神态,我倒真希望能有幸见到奥维。就在第二年的初夏,元莲来电话说:奥维和她已定妥度假计划:将驾车南游,到意大利北部的湖泊区及法国的地中海沿岸。想特地经过瑞士,到苏黎世来看我。
“他听我把你形容得天仙一样,很好奇,也想见你。”她说着嘻嘻地笑。我答:“非常欢迎!只希望他别失望。”
余光中: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批评家、翻译家,代表作《乡愁》《听听那冷雨》等。
张晓风:台湾著名散文家,文笔优美,细腻感人,主要作品有《白手帕》《春之怀古》《地毯的那一端》《愁乡石》等。
王鼎钧:当代著名散文作家,更被誉为“当之无愧的散文大师”。著作近四十种。
《淘宝精准运营、策略营销与客户服务》内容简介:淘宝网作为电子商务模式的代表之一,在电子商务网站中具有相当广泛的影响力。一方
大家国学:顾随卷 本书特色 收入《大家国学:顾随》的文字是从《顾随全集》、《顾随诗词讲记》中选摘出来的。大量的有关古代词学、诗学、戏曲、小说、佛教文学、文章学、...
张中行(1909-2006)原名张璿,字仲衡。后以名字难认,改今名。1909年1月生于河北香河一农家。1929年毕业于通县师范,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
中国家庭基本藏书.名家选集卷范成大集 内容简介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南宋诗人。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父范雩,宣和五年进士,南宋绍兴十...
书海遇合 本书特色 冯至著桑农编的《书海遇合/开卷随笔文丛》是作者近年研究现代文学史上人和事的一部极富学术性、史料性的随笔集,集中不少文章具有独特的史料价值。这...
《日落九世纪》内容简介:本书揭示了大唐帝国的神奇之处:任何一个帝国在经历过“安史之乱”这样的重创之后,不是瘫痪就是死亡,然
《一生要读的国学经典》内容简介:汉武帝在位时,曾有人向他进献了一只奇异的鸟。可是不管朝臣们用什么东西喂它,它都不肯进食。当
你往哪里去 本书特色 《你往哪里去》是闫文盛近年创作的散文作品集,收录作品四十余篇。语言精到,意义符号丰满而有想象力。你往哪里去 内容简介 在大与小之间,有限和...
小窗幽记 本书特色 《小窗幽记》是明人陈继儒读史论经之余,摘句节段编成的一本关于修身、处世、养生的格言小品集。作者描绘的是一幅美好又富有情趣的生活理想、极简朴又...
孤独温暖的旅程-2015典藏散文 本书特色 本套书又名“中国好文学”,曾用名“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是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实绩的精华,是江苏文艺出版社文学板块的保...
可爱的洪水猛兽 本书特色 2008年是中国不折不扣的"大事年",在这样的时刻,韩寒独立、智慧的声音尤其显得卓尔不凡。本书汇集了他在2008大事年的博客文章,文章...
2007-中国年度散文 内容简介 余秋雨写殷墟和甲骨文,写数千年前中国的祖先以甲骨记事,写甲骨文在偶然中的被发现,写文化学者为保存和研究甲骨文的种种困苦,文章颇...
诗经 本书特色 《诗经》是我国史载的**部诗歌集,分风、雅、颂三大类。风乃国风,是一些诸侯国和地区带有地域色彩的诗歌,大部分是民歌,也有民歌色彩的贵族阶层作品;...
我的书缘 本书特色 一次饶有兴味的有关书缘的纸上行旅。董桥、杨苡、于光远、蓝英年……向你讲述他们与书的缘分。有太多的话要说,此时却无从谈起,就让我和大家一起作一...
《临水的纳蕤思:中国现代派诗歌的艺术母题》选择一系列母题意象作为研究现代派诗歌的微观化视角,通过对现代派诗歌派的文本细读
《外卖战略:抢占餐饮的下一个主战场》内容简介:聚焦餐饮外卖,服务外卖从业人员。围绕外卖主推拳头产品设计,品牌建设,包装设计
古诗名篇赏析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诗经、楚辞、汉诗、乐府民歌、古诗、魏诗、晋诗、南朝诗、北朝诗、乐府民歌、古诗等。古诗名篇赏析 目录 古诗名篇赏析:**卷诗...
嵇康集 本书特色 鲁迅辑校。据一九四一年鲁迅全集出版社刊本影印。十卷,其中*卷为诗六十余首;第二卷为《琴赋》、《与山巨源绝交书》、《与吕长悌绝交书》;第三卷为《...
你是我白天黑夜不落的星-莱蒙托夫经典诗歌插图珍藏本 本书特色 ★ 回忆激情燃烧的青葱岁月,回到为你读诗的时光。★ 名家权威译本。从事俄罗斯诗歌翻译、研究多年的黎...
青木正儿家藏中国近代名人尺牍 本书特色 ★ 大16开平装,配以精制插盒,印装精良,大象出版社出版★ 青木正儿,日本著名汉学家,日本汉学界京都学派的领袖之一,被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