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韩寒只的赛车自传,《就这么漂来漂去》描述了韩寒从一名菜鸟车手到全国双料冠军十余年赛车道路上的甜酸苦辣,赛场上的韩寒没有光环,只是一个追梦的普通青年。全新定本50%的图文内容,呈现200余幅精美照片,讲述韩寒赛车生涯的一个个传奇故事。转弯以一把倒车开始,不完美的开端并非预示着不完美的结局,且看书中韩寒如何怀着坚定的信念,创造酣畅的逆袭。正如他在书中写道:"打死也不能放弃,穷死也不能叹气,要让笑话你的人成为笑话"。
此外,本书特别收录广为流传的博文《6号赛车》。"它是车厂里的一台工程测试车,等待它的命运也许就是接受碰撞测试,然后报废",然而替补出场的它就如林书豪般惊艳全场,获得排位赛冠军,随后陪伴韩寒征战大小赛事所向披靡。在韩寒眼中,它的意义大过一辆赛车,"它曾让我万念俱灰,也曾让我欢欣沉醉;它会莫名脆弱,也会异常强大;我教它如何行驶,它教我如何坚持"
2018新版韩寒文集采用统一设计,极简的封面更符合韩寒一贯大气的风格,用纸更精心挑选,以日本进口的新罗纱纸配以内文瑞典进口的轻型纸,质感满分。
《就这么漂来漂去》是韩寒对自己2003至2014赛车生涯的回顾与总结,用充满激情的文字,描述了自己赛车生涯漂来漂去的日子,特立独行的生活岁月,充满艰难与快乐的赛车经历,以及他对人生的感悟和对青春的诠释。透过这本作品,读者可以看到一个真实的韩寒,一个为赛车热血而执著的韩寒。
★"要知道坚固的事物都要经过烈火的锤炼,这火光既不能温暖我身,也不能焚毁我心。"
★"每个人的身体,都有厚的地方,它们各不相同,有些人厚的是手上的老茧,有些人厚的是背上的污垢,有些人厚的是脸上的老皮,我愿自己厚的是心脏的肌肉。"
★"做事是你的原则,碎嘴是他人的权利,历史只会记得你的作品和荣誉,而不会留下一事无成者的闲言碎语。"
《就这么漂来漂去》图文并茂,将韩寒赛车多年来的故事一一道尽,从菜鸟车手到双料冠军,从一无所有到专属的6号赛车,通过一系列充满速度、激情、血性、梦想的文字与照片,为你细数韩寒车手生涯的辛酸苦辣,展现他一路追逐赛车梦的真实写照。掌声与光环,嘲笑与质疑,成绩是有力的回应。韩寒笔下描绘的不仅是他在成为一名专业车手道路上的所感所想,更是一种不屈逆境的人生态度。
01三环之王
几乎所有口口声声说在街上飙车危险想开快车就参加正式的赛车比赛的车手都是从街上飙车开始的,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衍生的关系,这点可以从美国赛车发展的历史中得到证实。
故事是这样的,在几十年前的美国,烟草和酒类走私十分猖獗,大批走私分子游走于加拿大、墨西哥与美国之间。不过同时,警察的打击力度也十分大,但那时候可能直升机还不是很流行,所以经常会出现犯罪分子驾车在两国边境山路上狂逃,后面一串警察狂追的情形。
后来美国放开了边境贸易,这批天天被警察追的犯罪分子一半成了车队技师,一半成了车手。那也正是美国赛车起步的时期。当然,中国赛车起步的时候,中国早已经改革开放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是中国内地比较富裕的地方。广州、深圳受香港影响比较多,香港则受日本影响比较多。这里要说一下日本,日本被称之为亚洲街头飞车的祖先。日本因为有几大车厂,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都纷纷出产闻名世界的高性能的跑车,富士的WRSSTI,三菱的LANCEREVO,本田的NSX和各种TYPE-R,尼桑的FAIRLADYZ、GT-R,丰田的SUPRA和CELICA,马自达的RX-7等等。当时日本本国经济发达,年轻人都很有钱,而且年轻人也多,所以撞死一些人国家也没损失,就开始风靡山路和东京环城高速的竞速。后来被某些热爱非法地下赛车之余还有点文化的人士改成一些诸如《头文字D》、《湾岸传说》、《首都高速》之类的漫画和PS游戏,开始风靡世界。
现在日本非法赛车越来越少,因为建了足够多的赛车场。赛车总是要容许失误和给你从头再来的机会,而大家可能已经意识到在街上失误的代价比较大,因为路灯、马路牙子、公共厕所之类障碍的存在,会导致修车费用不可预计地上升,而且在日本高性能跑车或者改装车保险费用都很高或者根本不让上保险,所以大家都开始纷纷去修车便宜的地方过瘾。
然后是中国人的地方开始了地下赛车。先是中国的香港和台湾。香港是弹丸之地,年轻人都给憋得不行,而且没有赛车场,地下飞车是人之常情。台湾自然不用说,台湾某些人哈日,如果他的车能直开肯定不是开到美国去而是径直开到日本南边,还要给自己起个日本名字招摇一下。某些年轻人千方百计模仿日本人的模样飞车,可是因为没人家那么不怕死,所以基本上速度都不快,越飙车越长寿,有人飙着飙着还做起改装生意,开始赚钱。台湾也有个赛车场,叫TIS,100马力的车说不定还能快过1000马力的车,说明了这个赛车场的细小,没有直线和颠簸。但是,台湾人自己动手的能力还是值得赞扬,虽然大部分都是假货次品,但是也有一些质量上可以媲美日本的东西,比如说挡泥板之类不能有电流或者汽油从中通过的产品。
终于,这样的潮流来到中国大陆几个先富起来的城市。先是广州有个山,这里的年轻人从摩托到汽车都纷纷以不慢的速度往上开,但是绝对不快,所以也只敢跟内地吹牛,假装在非法赛车。
深圳基本上就在街上,以胡开为主,以超过一票出租车为乐趣。同样的也发生在上海,因为上海没山,只有高架,所以只能在高架上小飙一下。在速度上,绝对是比台湾人还要慢,怎么能开得太危险啊,看看四下没车加速一段解解痒。当然也有一些比较快的,但是全可以归入"直线狂弯道亡"一类。因为上海高架上基本没什么转弯,难得有个弯如果超速了或者车的动态发生了一点不稳定之类下场几乎全是"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车"。
而在北京,我们就是祖先。
首先说,我们那时的技术其实是很差的,唯一可以拿出来在全球范围里炫耀的就是穿车当子的技术,绝对是小到连自己都不能想象,每次都以为车要卡在里面,还有时候居然能车漆没事但贴纸没了。
这方面的祖先是苏阳和王秀兰。苏阳是极速改装的老板,当时自己改了一辆富康;王秀兰原名王海涛,基本上是比较阳刚的人,但是如何获得了王秀兰这个外号我不知道,开一辆宝马Z3。两人绝对是闲的,每天傍晚四环开始堵车的时候从改装店出发,然后"飞街"去吃饭。饭店老板如果知道他们俩是这样一路高速争先恐后来吃饭的,肯定感动不已。话题基本上是"刚才你有没有看见一辆奥迪在后面跟我飙了一段后来已然被我废了",另一个肯定说"我在前头开太快了,实在没看见"。
但是不可否认,两人虽然不具备在赛道上将车游走在极限里的能力,但是在一堆车里钻已经是到达极致。后来坐了苏阳的车,学了关键所在,然后跟着到达极致的就是我。这其实和技术无关,当你做了一次,你就能做一万次。而且钻当子这事,存在永远的可能性,就是只要你大脑觉得能进去的,都能进去;如果你大脑觉得实在进不去了,还能进去;你的大脑觉得已然撞了,还能进去;基本上在街上因为变线出的事故都属于颤颤巍巍兢兢业业看了半天反光镜打了半天转向灯慢慢悠悠并进去,结果没看见有一车在反光镜盲区里"哐当"给撞了。
后来这个"飞街"的队伍扩大到OP、黄总、银朱、子建、陈龙,偶尔还有加入进来的老颓、于总、梁鸡等人。非常壮大,不以赌钱为目的,全是闲得蛋疼没事干,可以算是全球*友好的非法赛车组织。
这时候街上已经渐渐开始出现一些螃兵虾将,开着各种好车或者改装了几张贴纸和排气管的号称改装车,我们一旦遇到就群起而废之,并且导致交通的极度恐慌。这种心理是很奇怪的,我敢说,这里的大部分人都不以参加汽车比赛为目的,也不以锻炼技术为宗旨,只是希望在街上的大家都看我一眼,骂好赞好,都与我无关。
中国还是一个很新的地方,随着经济的发展,改装店的加多,肯定越来越多年轻人在街上飞车。我深知那是一种过程,过程往往是不可阻拦的一件事情。虽然危险,虽然影响他人,但只能让死的去死,让伤的去伤,让怕的去怕,让留下的去腻,让想明白的去参加比赛。这也是经济发展带来的必要东西。
后来大家都在街上慢了。如果没有目标,凡事都有腻的时候。有时候在街上开慢车忽然看到有各种改装车从身边快速过去,总会想到从前在北京三环上的夜半游荡,开着三四百马力的车不放过任何羞辱奔驰宝马的机会。虽然放眼世界,这是一个不大的马力,但是在中国这个刚刚起步的奇怪地方,一辆2.5升自然吸气的还是自动挡的宝马325已经在加速和操控上好过你能看见的绝大部分改装车。年轻人,谁都希望有速度。在街上,速度是车决定的而不是人决定的,所以在还没能拥有速度的时候,先给我感觉,给我排气管的声音,让我在半夜觉得自己仿佛是一个传说,让我在若干年后新结识一个朋友,聊天之中他说起,有天晚上下夜班开车在三环上,
开得也不慢,有个120吧,忽然有一个傻开着一个牌照是的不知道什么车从我身边过去,速度至少有250!然后我惊喜地说,这世界真小,那个二百五的傻就是我!
……
韩寒,1982年9月23日生于上海金山区亭林镇。他是年少成名的畅销书作家,十八年来始终保持在中国最畅销作家TOP之列,小说、散文作品总销量超2000万,主编《独唱团》畅销500万册;他也是乘风破浪的赛车选手,获得中国场地、拉力双冠职业车王殊荣;他还是优秀的歌手和词作者。 2014年凭借处女作《后会无期》跨入导演行列,获得第9届华语青年影像论坛年度新锐编剧奖,中国电影导演协会2014年度表彰大会“年度青年导演”提名,第二部作品《乘风破浪》电影票房破10亿。
韩寒大事记
1982年9月23日生于上海金山区亭林镇。
1997年在《少年文艺》发表作品;
1999年凭借《杯中窥人》获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次年蝉联;
2000年出版长篇小说《三重门》;
2001年出版文集《零下一度》;
2002年出版长篇小说《像少年啦飞驰》;
2003年出版杂文集《通稿2003》,同年开始职业赛车生涯;
2004年出版《五年文集》、长篇小说《长安乱》;
2005年出版赛车随笔《就这么漂来漂去》;
2006年出版长篇小说《一座城池》;
2007年出版长篇小说《光荣日》;
2008年出版《杂的文》;
2009年出版长篇小说《他的国》、文集《可爱的洪水猛兽》;
2009年拿下场地赛和拉力赛的双料年度总冠军;
2010年4月被评为“全球*影响力一百人”之一,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
2010年9月,出版长篇小说《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
2011年出版文集《青春》;
2013年出版文集《我所理解的生活》;
2014年拍摄电影《后会无期》;
2016年拍摄电影《乘风破浪》。
掷地有声-我不想改变世界.也不想被世界改变. 本书特色 ◎掷地有声※真能量※金星《掷地有声》是金星的态度,更是每一种精彩人生里需要的气场和姿态。《掷地有声》里有...
谈文说画 内容简介 刘熙载言:“人尚本色,诗文书画亦莫不然。”借用此言,无非是说明,“本色”,是本书的编选原则。即不管是作家谈文,还是画家谈画,选文的角度唯有“...
说谎这门艺术 本书特色这是幽默大师马克·吐温的随笔书信集。其中精选精编了马克·吐温*著名和*具代表性的演讲、随笔与书信,这些有才任性的文字,足以令人管窥这个世界...
在他乡 本书特色 《在他乡》是台湾摄影家阮义忠欧洲摄影随笔集 。一卷卷二十多年前拍完之后便束之高阁的底片,为 一段他乡之旅,揭开序幕。法国、西班牙、葡萄牙、 捷...
遥远的目光 内容简介 这些文章多为有关法国哲学思想及其人物的一些随笔文章,是作者平时在专业写作、备课、教学中所思、所感的片断记录。但它们却是作者很珍惜的,因为它...
春天已经触手可及-屠格涅夫散文选 本书特色 在他笔下,大自然散发出芬芳迷人的气息 他让异乡人理解了俄罗斯的草原、星空、河流和森林, 像在山林里畅快地奔跑和呼吸无...
秦牧散文:插图珍藏版 本书特色 美文与华照相得益彰,既是伴君品味欣赏之佳作,又为珍藏馈赠之上品。中华散文,源远流长。数千年的散文创作,或抒情、或言志、成状景、或...
《正午7:我们的生活》内容简介:《正午》第七期,发掘“名人”不被知晓的另一面,寻找乡野间被忽视的角落,捕捉时代中执拗的低音。
中国当代文学百家丛书--雷抒雁散文精品集 本书特色 雷抒雁,当代诗人,作家。1942年生,陕西省泾阳县人。1967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曾任工人日报社文艺部副...
本书以一个全新的角度,从人类的自由出发,选编了近代以来世界各国数十位诗人富有人文精神的诗作百余首。编者的视野十分开阔,选
窥视日本 本书特色 《窥视日本》是妹尾河童继《窥视印度》、《河童旅行素描本》之后,又一部构思新奇、视角独特的“画书”。作者这一次将视线聚焦于自己的祖国——日本,...
傅雷译莫罗阿名作集 本书特色 傅雷以其严谨的作风,广博的学识,穷毕生之精力,为文艺界读书界提供了十几部世界名著,繁荣我国的社会主义文艺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傅译以传...
徐子建,本书作者,徐静蕾的父亲。
J.K.罗琳,是畅销书“哈利·波特”系列的作者,该系列小说深受读者的喜爱,屡创销售纪录。迄今为止,“哈利·波特”系列销量已越450000000册,被翻译成78种...
媒体制造 内容简介 瞧,他们走来了(代总序)自序导言文学传媒与文学生态**部分文学期刊**章先锋文学与期刊分化一、从潜滋暗长到锦衣夜行二、从金蝉脱壳到假面狂欢第...
宗璞文学回忆录 本书特色 “读小说是件乐事,写小说可是件苦事。不过苦乐也难截然分开。下辈子选择职业,我还是要干这一行!”本书收录了当代著...
草原卷-水碗倒映整个天空 本书特色 《水碗倒映整个天空(草原卷)》内容有河对岸的星群、后退的月亮、激流河、寂静统治着山林、金莲花如石头压满大地、拎起裙子过河、苜...
穿越塔克拉玛干 本书特色 一百年前,英国人斯坦因来到中国,使沉寂的西域再一次变得热闹起来。1908年,斯坦因带着他的助手以及他满载文物的骆驼队,迎着风沙,沿着玄...
《中国经济2021》内容简介:原以为新冠疫情只是一场可以速战速决的“遭遇战”,却没想到在全球蔓延,成为影响世界经济最大的那只黑
天籁-散文中国精选 本书特色 《天籁(散文中国精选)》编著者郑晓红。郑晓红主编的《天籁(散文中国精选)》为近年来散文界一批新锐的*新作品。他们在近年来掀起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