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多诺是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核心人物,他自幼学习音乐,熟知西方音乐史,又钻研过西方各派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形成了以社会批判理论和否定的辩证法为主线的哲学思想,并用这种哲学思想去研究20世纪欧洲的新音乐,《新音乐的哲学》就是其成果之一。
本书包括三篇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论文,早的一篇是1940—1941年写成的《勋伯格与进步》,第二篇是时隔七年之后写成的《斯特拉文斯基与倒退》,后一篇是在两篇文章结集出版时(1948年)撰写的“导论”,目的是要说明为何要选择新音乐中的两个极端的代表人物作为论述的对象、概括论述新音乐总的发展趋势和特征以及《新音乐的哲学》所用的方法。
每当精神产品被遗弃并被放透到历史之中,纯粹的时间进程代替了现实事物发展的地位时,如下怀疑就得到了证实:那种精神产品并未被人们所熟悉和掌握,而且还受到了排斥。但《新音乐的哲学》所带有的锋芒却可能有益于现今的音乐状况。
西奥多·阿多诺(Theodor Wistuqrund Adorno,1903年9月11日—1969年8月6日)德国著名哲学家、美学家、社会学家。生于法兰克福一犹太酒商家庭,卒于瑞士菲斯普。1921年入法兰克福大学攻读哲学、心理学和音乐,1924年以论文《胡塞尔现象学对物体与意识的超越》获博士学位。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的主要代表人物,社会批判理论的理论奠基者。阿多诺深谙现代音乐,博士毕业后曾赴维也纳跟随勋伯格小组学习作曲。他的音乐批判理论是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中最具特色的。阿多诺一生著述甚丰,涉猎广泛,主要的哲学、美学著作有:《克尔凯郭尔:审美建构》(1933)、《启蒙辩证法:哲学片段》(1947)、《新音乐哲学》(1949)、《最低限度的道德:对受损害生活的反思》(1951)、《多棱镜:文化批判与社会》(1955)、《音乐社会学导论:十二篇理论讲座...
(展开全部)
从前所建立起来的一切东西的瓦解总的来说并没有导致自由地处置一切素材和技术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只能由一种无力的综合凭空臆造出来,而且甚至像马勒的《第八交响曲》那样辉煌的构思也因这种可能性的虚幻而遭到失败;更确切地说艺术家成了他自己的意图的单纯执行者,这种意图对他而言似乎是作为由他为之辛勤劳作的作品所提出的强制的异己的苛刻要求而与他相对抗黑格尔归之于作曲家的那种自由一一这种自由在贝多芬身上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实现,而贝多芬却被黑格尔完全忽视了一一必然与种早已存在的状况有关,在这种状况的框架内存在着多种可能性是显而易见的。反之,那种仅仅源于其自身并为自身而存在的东西,不可能不同于它已经存在那个样子,也不可能妨碍黑格尔曾指望成为器乐曲之幸运2的达成协调的操作。消除一切早已存在的东西,把音乐简化为绝对的单子,这会使音乐凝固化,并影响到它最内在的内容。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领域,它却承认通过划分为不同分支或阶层而组织起来的社会的合法性,并肯定了在个体的无利害关系的宜言背后可见其踪迹的部分人之利益的严酷统治。p128
——引自章节:激进的音乐也不是纯洁无瑕的/126
它在社会中的孤立一一这种孤立不能由艺术本身自行消除一一对它自已的成功构成了致命的危险。作为拒斥康德美学的结果而且也许正是因为他(黑格尔)与绝对音乐(纯音乐)一一这种音乐的最重要的作品水远是一种神秘的东西一一保持距离,黑格尔小心翼翼地表述了确实与艺术的存亡相关的东西。他的论证的核心并没有完全摆脱缺乏艺术感的自然质朴(状态),但仍然表达出在音乐符合其纯粹内在的本性时具有决定意义的要素,音乐本身的发展规律及其社会反响的失都驱使它回归这种纯粹内在的本质。黑格尔在《美学》一书论述“各门艺术的体系”那一部分中专论音乐的章节里写到,作曲家可能“毫不关心这样的内容,而主要关注的是他的作品的纯粹音乐上的结构和这种结构的精妙之处。但在这种情况下,音乐作品很容易变得完全没有思想、没有情感,这样的作品不需要任何教养和心灵方面的深刻意识。由于有这种内容上空洞的音乐作品,我们不仅看到了作曲家在幼小的年龄就展现出来的音乐天赋,而且也看到了很有才能的作曲家终其一生都是最缺乏意识,头脑最为空虚的人。因此,当作曲家在器乐曲的创作中,也把同样的注意力投向内容(即使真正是不确定的内容)的表现和音乐结构这两个方面时,音乐是最为深刻的,而且在这种情况下作曲家可以自由地把他的偏爱时而转向旋律,时而转向和声的深度和难点,时转向个性特征有时则把这些要素互相调和起来”。实际上,受到指责的“缺乏思想和情感”并没有通过节奏和材料的充实就轻易地被克服掉,而是由于艺术表现观念的瓦解却走向音乐本身的历史性的空虚。黑格尔不由自主地得到了正确的结论:历史的强制力远比《美学》一书所假设的走得更远。在事物现有的状态下,艺术家比黑格尔在自由主义时代初期所能想象的更缺乏自由。p127
——引自章节:激进的音乐也不是纯洁无瑕的/126
◎本書的主要目的是闡述德勒茲關於音樂與繪畫的思想,並將其放置在其整體美學理論的論述中。◎德勒茲最迷人也最苛求的地方在其論
肖邦钢琴协奏曲两首 内容简介 肖邦一生仅创作了两首钢琴协奏曲,而且都属于华沙时期之作。f小调(作品21)协奏曲写于一八二九年,出版于一八三六年。e小调协奏曲(作...
该书是沃尔夫林晚期的最重要著作,对其前期观点有了很大发展和变革,一般艺术史家,尤其是国内的研究者只管住其前期的著作,翻译
桃花扇 内容简介 本剧与《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一起被誉为"四大名剧",它们体现了我国古代戏剧作品的*高成就,具有极大的文学艺术价值。本书有久负盛名的...
《智慧物流》内容简介: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本书立足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演化趋势,
“工艺美术”是什么?可以根据材质,粗分为丝绸等织物、陶瓷、玉石、金属、漆木及竹牙角玻璃等六类。这样,就能明白看出,其主体
大卫•伊斯曼(DAVID SUISMAN),耶鲁大学硕士、哥伦比亚大学博士。现任教于特拉华大学历史系,研究领域涵盖文化史、音乐史、美国消费资本主义等。与他人合著...
小提琴圣经 本书特色 杨清华编著的《小提琴圣经》为热爱小提琴教育、教学事业的教师学生编写。书中都是多年从事小提琴教学专家与小提琴演奏家的心得积累与讲课精华,也有...
《中国画基础教程:写意梅兰竹菊》内容简介:本书是“中国画基础教程”系列图书中的一本。内容针对零基础的写意画初学者,以细致的
獨立品牌ECM唯一專書??爵士迷的聖殿難以介定的好聲音因為這個世界有光、有愛、有寬容,因此讓寂靜之外,有了可以相互取暖的溫度。
北路梆子音乐研究 本书特色王泽民同志从一九六四年积累资料起,历时十九年,几经周折,至一九八二年五月,搜集编纂了一部《北路梆子音乐研究》,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
DespitetheimportanceofbooksandthewrittenwordinChinesesociety,thehistoryofthebook...
《卡车》内容简介:在巴黎街头女主人公拦下一辆卡车要搭车。女主人公上了卡车,便与司机滔滔不绝地聊了一小时二十分钟,无所不谈。
中国戏曲曲艺风格现代儿童钢琴曲集 本书特色 走进书店几乎很难找到为孩子们创作、适合孩子们演奏的、自己民族的钢琴音乐作品。为了丰富孩子们的演奏技巧,使他们从小就植...
在魏玛短训班里,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的音乐家们几年来一直携手演出,而人们认为两者之间不可能存在的友好和融洽通过音乐实现了。但这并不意味着音乐可以解决中东的所有问题...
葛饰北斋,日本浮世绘画家,1760年9月23日出生于江户(东京旧称)。6岁起就痴迷于绘画,很早就步入社会,当过学徒工。1778年,不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本书特色 ★许鞍华、汤唯、袁泉、姚晨、赵薇、关锦鹏、郝蕾推荐阅读;★李樯与许鞍华导演合作的《黄金时代》、《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同时出版,恢复了作...
心灵的回响:中外名曲赏析 内容简介 本书共二篇,**篇介绍了交响乐的常识;第二篇是巴罗克风格音乐、古典主义音乐、浪漫主义音乐、民族主义音乐等八种交响乐的名曲赏析...
《萨勒姆的女巫》内容简介:本书是被誉为“美国戏剧的良心”的著名戏剧家阿瑟·米勒代表作,1953年获得托尼奖最佳剧本奖。法国著名
维多利亚时代,约翰·罗斯金开拓了一个美学研究的新领域,力图把艺术从旧的观念和束缚中解放出来,倡导自然生命力的视觉概念,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