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画史中的博物学文化》作者施錡围绕“宋元艺术史的博物学文化”进行理论论证,用实例剖析阐述,形成观点鲜明、论据充分的文章,图文并茂,内容涉及中外,延展古今。不是单一地就艺术论艺术,跨学科、跨地域地引用、论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文化内延出发,分析了艺术史中的博物学文化。
无论我们怎样给中国古代画史下定义,中国古代画史的内涵还是由形成于系谱的历代画家及其作品所构成的。中国美术史论界以往对中国古代画史的研究,其主要还是定位于绘画本体及其审美表现形式与技法风格的研究上,无非就是冠之于“史”的名义而已;而施錡博士则规避了以往研究的窠臼,调整了自己的研究观念,她把博物学(natural history)作为自己研究中国古代绘画的透镜,从而把中国古代画史研究还原于中国古代文化与历史的宏大背景中,以追问宋元两朝绘画与文史之间所交融的现象和本质之关系。
在施錡博士的研究视域中,中国古代绘画已不再是一种纯然的外在审美表现形式,施錡博士把画面形式本体所呈现的物象与人等诸种元素紧密地维系于中国古代文史传统中,通过透视中国古代官制、宗法、政治、、民俗、器物与服饰等文史成因,从而把中国古代画史研究向博物学领域拓宽与拓深。从学理上讲,施錡博士是籍助于中国古代画史研究,在博物学研究观念的策动下,有效地发现、思考与解决文史研究的新问题。因为,在施錡博士的研究视域中,画面所表现的物象与人等元素,其必然是对一个特定时期之文化与历史的审美记忆,这些元素反过来必然也可以成为对文史领域博物学研究的有效注解,而不仅仅是一个个纯然表现画家个人意境的审美元素了。然而,即便是画家个人的审美意境,其也必然把画家生存的文史背景投射在作品的形式本体上。这就是从一件古画看文化、看历史,而不再是囿限于一个狭小的视域,仅从一幅绘画看作品本身。以画论画的年代持续得太久了,当下是一个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时代,论画的博物学年代终于到来了。
施錡,女,视觉文化博士,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后,上海市曙光学者。现任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史论教研室副教授,曾任斯坦福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化系访问学者、台北故宫博物院书画处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宋元画史、中日视觉文化交流、中西视觉艺术比较。出版论著《画中之似:比较视野中重构的中国古代画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15年版)、《宋元画史中的博物学文化》等。曾在各类重要学术期刊,如《美术研究》、《中国博物馆馆刊》、《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民族艺术》、《装饰》、《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美术》、《中国美术研究》、《美术学报》、《(台北)故宫文物月刊》等期刊中发表艺术史论文30余篇,论文曾多次获复印资料全文和摘要转载,曾获第八届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年会论文奖、2016年《装饰》年度学术论文奖。目前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教育部后期资...
(展开全部)
中国书评-(第四辑) 本书特色 有人说当年的《中国书评》是那一代人的“学术图腾”,九年后复后的《中国书评》显然也有同样的追求。**辑于2005年4月出版,在学人...
世界文明图库--犹太之旅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犹太文明的形成和早期发展,近代以来犹太文明复兴之路,犹太人的宗教生活,犹太人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犹太人的教育、...
《学人文存李零自选集》内容简介:一代有一代之学术,一代有一代之学人。学术所依托者,学人也。学人须由学殖养成,非纯由天资铸就。学殖者渐,天资者顿,而学术的规律是“...
美国文化选本(上、下册英汉对照) 内容简介 本书为目前国内唯一英汉对照的美国文化选本,选收了约翰逊雷诺兹、吉本,怀特海德、伯林等五十余位名家的文章,涉及人文学科...
中华歇后语 内容简介 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是汉语语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独特的结构、生动的表现形式和妙趣横生的表达效果,为...
秦晋两省沿河方言比较研究 本书特色 秦晋地理相接,语言相近。秦晋文化相通,民风相从。秦晋方言丰富,资源相连。流经秦晋的黄河为两岸方言的比较研究带来非同一般的价值...
跨文化交际学 内容简介 跨文化交际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这门学科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书以主题方式叙述,突出跨文化技巧或技术的方法与知识,亦强...
城市学:香港文化笔记 内容简介 “文化浪荡者”潘国灵近年来踏着细碎的脚步,游走于香港的大路小路,弯路直路,以迷失而又清醒、投入而又疏离的目光看着这座城市,更把晃...
中国古代家训-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文化系列 本书特色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文化系列:中国古代家训》除简单地阐述和摘录有关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思想外,还从家训教化实践...
中国汉字智慧金典 本书特色 一笔一画一世界,一张一驰一智慧,落墨千年香如故,前世今生藏性灵汉字溯源挖掘汉字背后的思想与内涵,精妙故事解读社会民生的密码与智慧循着...
钱基博-国学必读-(全二册)-典藏 本书特色 本书在20世纪20年代曾作为教科书印行出版,分上下两册,上册为“文学通论”,凡收录三十七家文章四十四篇,杂记七十五...
中华拼板文化—中华十五巧艺术 本书特色 现在汉字简化,为十五巧汉字的拼玩提供了有利条件。为了弘扬我国十五巧文化,为十五巧艺术增光添彩,为少儿启智及休闲娱老,林星...
水族双歌 内容简介 水族的民间文学样式很多,其中的双歌,别具特色,格外引入注目。 本书所选的水族双歌,包含了非寓言式和寓言式两大类,而其中尤以语言含蓄、情趣幽默...
楹联丛话(附新话) 本书特色 《楹联丛话》十二卷、《楹联续话》四卷、《楹联三话》二卷,均为清梁章钜编《楹联四话》六卷,是梁章钜的第三子梁恭辰所编。梁章巨子闳中,...
-韓國江陵大學產業工藝科畢業-現經營個人網站Evens Diary(www.evenstory.com)-同時於網路、日常生活中教授書籍藝術-著有《生活中的書籍...
周浩暉男,1977年11月16日出生於江蘇省揚州市。少時偏科,精通數理化,唯懼語文,尤其視作文課為心中大患,每得命題,搜腸刮肚,擠文鑿字,苦不堪言。後考入清華大...
燕京岁时记外六种 本书特色 再现明清北京岁时文化的*基础文献,上至皇家贵戚的节日礼仪,下到市井民众的饮食游乐风气等,皆可从本书中找到丰富的材料。带你穿越回明清时...
香料在丝绸的路上浮香 本书特色 由许晖所*的《香料在丝绸的路上浮香》将告诉你*初用于娱神的香料,由神而人,由神界而人间,由宗教礼仪一变而为人类的世俗享受。本书选...
札朴-学术笔记丛刊 内容简介 清代小学大盛,素有说文四大家之称,桂馥即其中之一。他的说文义证五十卷,取许氏说文与诸经之义相疏证,为其毕生精力所萃。桂馥在札朴中亦...
《大唐兴亡三百年6》内容简介:唐朝是一个令后人无比向往的伟大朝代,但它近300年错综复杂的历史,也让人望而却步——正史《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