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丏尊的一生始终处于时代与社会的变革当中,然而他并没有就此迷失,而是积极地寻找正确的方向,这个方向不仅是个人的人生方向,同时也是国家与民族救亡图存的方向。在这样的背景下,夏丏尊坚持笔耕,留下了《文艺论ABC》、《现代世界文学大纲》等代表作品。虽然过去的时代变革已经永远地停留在了历史的书页中,但是那些文字却始终值得人们去翻阅与感悟,因为那些文字就是一个一个时代的再现。读夏丏尊,倾听属于那个时代的呼喊
夏丏尊的一生处于时代与社会的变革当中,然而他并没有就此迷失,而是积极地寻找正确的方向,这个方向不仅是个人的人生方向,同时也是国家与民族救亡图存的方向。在这样的背景下,夏丏尊仍然坚持笔耕。《夏丏尊精品文集(精)》收录了其作品中具代表性的名篇佳作,读夏丏尊,倾听属于那个时代的呼喊。
《精彩阅读 夏丏尊精品文集》:长闲…他午睡醒来,见才拿在手中的一本《陶集》,皱折了倒在枕畔。午饭时还阴沉的天,忽快晴了,窗外柳丝摇曳,也和方才转过了方向。新鲜的阳光把隔湖诸山的皱折照得非常清澈,望去好像移近了一些。新绿杂在旧绿中,带着些黄味。他无识地微吟着“此中有深意,欲辨已忘言”,揉着倦饧饧的眼,走到吃饭问。见桌上并列地丢着两个书包,知道两个女儿已从小学散学回来了。屋内寂静无声,妻的针线笾里,松松地闲放着快做成的小孩罩衣,针子带了线斜定在纽结上。壁上时钟正指着四点三十分。他似乎一时想走入书斋去,终于不自禁地踱出廊下。见老女仆正在檐前揩抹预备腌菜的瓶坛,似才从河埠洗涤了来的。“先生起来了,要脸水吗?”“不要。”他躺在摆在檐头的藤椅上,燃起了卷烟。“今天就这样过去吧,且等到晚上再说了。”他在心里这样自语。躺了吸着烟,看看墙外的山,门前的水,又看看墙内外的花木,悠然了一会。忽然立起身来,从檐柱上取下挂在那里的小锯子,携了一条板凳,急急地跑出墙门外去。“又要去锯树了。先生回来以后,日日只是弄这些树木。”他听到女仆在背后这样带笑说。方出大门,见妻和两个女孩都在屋前园圃里:妻在摘桑,两个女孩在旁“这片大,这片大”地指着。“阿吉,阿满,你们看,爸爸又要锯树了。”妻笑着说。“这丫权太大了,再锯去它。小孩别过来!”他踏上凳去,把锯他坐在壁隅的藤椅子上,燃起卷烟,只沉默了对着这融然的光景。昨日在屋后山上采来的红杜鹃,已在壁间花插上怒放,屋外时而送入低而疏的蛙声,一切都使他感觉到春的烂熟。他觉得自己的全身心已沉浸在这气氛中,陶醉得无法自拔了。“为什么总是这样懒懒的!”他不觉这样自语。“今夜还做文章吗?春天是熬不得夜的,为什么日里不做些!日里不是睡觉,就是荡来荡去,换字画,换花盆,弄得忙煞。夜里每夜弄到一二点钟。”妻举起头来停了针线说。“夜里静些罗。”“要做也不在乎静不静。白马湖真是*静也没有了,从前在杭州,比这里不知要嘈杂得多少,不是也要做吗?无论什么生活,要坐牢了才做得出。我这几天为了几条蚕,采叶呀,什么呀,人坐不牢,别的生活就做不出。阿满这件衣服,本来早就该做好了的,你看,到今天还未完工呢。”妻的话,这时在他,真比什么“心能转境”等类的宗门警语还要痛切。觉得无可反对,只好逃避说:“日里不做夜里做,不是一样的吗?”“昨夜做了多少呢?我半夜醒来还听见你在天井里踱来踱去,口里念念着什么‘明日自有明日’哩。”“不是吗?我也听见的。”女仆羼人。“昨夜月色实在太好了,在书房里坐不牢。等到后半夜上云了,人也倦了,一点都不曾做啊。”他不禁苦笑了。“你看!那岂不是与灯油有仇?前个月才买来一箱火油,又快完了。去年你在教书的时候,一箱可点三个多月呢。——赵妈,不是吗?”妻说时向着女仆,似乎要叫她作证明。“火油用完了,横竖先生会买回来的,怕什么?嗄,满姑娘!”女仆拍着阿满笑着说。“洋油也是爸爸买来的,米也是爸爸买来的,阿吉的《小朋友》也是爸爸买来的,屋里的东西,都是爸爸买来的。”阿满把快要睡去的眼张开了说。女仆的笑谈,阿满的天真烂漫的稚气,引起了他生活上的忧虑。妻不知为了什么,也默然了,只是俯了头动着针子。一时沉默支配着一室。三个月来的经过,很迅速地在他心上舒展开了:三个月前,他弃了多年厌倦的教师生涯,决心凭了仅仅够支持半年的储蓄,回到白马湖家里来,把一向当做副业的笔墨工作改为正业,从文字上去开拓自己的新天地。“每月创作若干字,翻译若干字,余下来的工夫便去玩山看水。”当时的计划,不但自己得意,朋友都艳羡,妻也赞成。三个月来,书斋是打垒得很停当了,房子是装饰得很妥帖了,有可爱的盆栽,有安适的几案,日日想执笔,刻刻想执笔,终于无所成就。虽着手过若干短篇,自己也不满足,都是半途辍笔,或愤愤地撕碎了投入纸篓里。所有的时间都消磨在风景的留恋上。在他,朝日果然好看,夕阳也好看,新月是妩媚,满月是清澈,风来不禁倾耳到屋后的松籁,雨霁不禁放眼到墙外的山光,一切的一切,都把他牢牢地提住了。……
夏丏尊(1886年-1946年),文学家,语文学家。名铸,字勉旃,1912年改字丏尊,号闷庵。浙江绍兴上虞人。1886年6月15日出生。夏丏尊自幼从塾师读经书习学八股,清光绪二十七年考中秀才。本想沿着传统继续求仕,可是同年遭逢清廷变
《1984》内容简介:在20世纪的西方文学中,乔治·奥威尔可谓声名显赫。他凭着强烈的社会良知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生动地再现了极权主义
黑塞之中国 本书特色 赫尔曼·黑塞是德国后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黑塞在德国文坛上享有崇高的声誉,不仅因为他是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以及他个人鲜明的...
洛夫诗全集-(全二册) 本书特色国际著名诗人、世界华语诗坛泰斗洛夫先生60年创作之大成!本年度*厚重的汉语诗集!洛夫诗全集-(全二册) 内容简介洛夫,国际著名诗...
永远流传的情书-读者文摘-典藏版 本书特色 本书精选了民国时期文化名人的情书家书,是温婉细致的真情流露,是一个时代的风流,是永恒流传的经典佳作。永远流传的情书-...
名家自述--创作回忆录 目录 文学生活五十年(代序) 一 关于《春天里的秋天》 二 关于《长生塔》 三 关于《第四病室》 四 关于《海的梦》 五 关于《神·鬼·...
作品目录总论上编:顺康雍时期唐宋诗之争流变史绪论:清代“唐宋诗之争”研究述评第一章 明清之际宗唐之风的流布第一节 云间派的
长篇小说:红与黑 本书特色 《红与黑》是十九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作品。小说围绕主人公于连个人奋斗的经历与*终失败,尤其是他的两次爱情的描写,广泛地展现了十...
余事若觉-周振鹤随笔集 本书特色 周振鹤所著的《余事若觉(周振鹤随笔集)》收入周振鹤先生学术研究之外的随笔三十余篇,是周先生近些年对于学术与文化的一些反思。包括...
胡适作品精选 本书特色 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马辛)、嗣糜、字希疆,参加留美考试后改名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学者,历史学、文学家,哲学家。...
西潮 本书特色 在《西潮》的开篇章节中,作者蒋梦麟写道:“我所写下的有点像自传,有点像回忆录,也有点像近代史。不管它像什么,它记录了我心目中不可磨灭的景象,这些...
李戡戡乱记 本书特色 《李戡戡乱记》:李戡、李戡的爸爸李敖,我,读者你们,十七岁时也曾拿起一把无形的“刀”,从此人生砍成两半——陈文茜李戡戡乱记 内容简介作者李...
倒读与反写 本书特色 所谓“倒读”,其实是“乱翻书”的另外一种说法。这样的阅读自然不可能系统而富有条理,但往往可以发现一些常规逻辑难以发现的奇妙之处,其阅读引起...
《转型人:移动互联时代媒体人的迁徙式生存》内容简介:该书稿以东部地区N市的J报为例,从媒体人类学的视角切入,分析互联网时代融
赵丽宏卷-心灵的芦笛-中外名家随笔精华 本书特色 1. 以瑰丽文采、珠玑妙语展现文学之美,带领你走入文学的世界;以万千哲思、敏锐心灵来探讨艺术之妙,于畅谈艺文间...
上半场 本书特色从小到大,我用了很长时间才确立了一个目标,体育可以改变人生,改变中国。如今我又给自己的目标寻找到一个新的平台,那就是互联网。这的确是一个机会,而...
震撼(战地手记) 本书特色 我是一个比较消极、被动的人,但5月12日地震发生后,干这行这么多年我**次主动请缨。——敬一丹灾区需要我们更长久的关注和更持续的救助...
李锐六短篇 本书特色 《李锐六短篇》采用了一种被作者称为“超文本拼贴”的样式,图片和文字,文言和白话,史料和虚构,历史的诗意和现实的困境,都被拼贴在一起。这四部...
在文坛边缘上-(全二册)-(增订本) 本书特色 刘锡诚著的《在文坛边缘上(增订本上下)》是作者根据亲身经历撰写的反映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中国文坛情况...
《文明的边界》内容简介:《望春风》出版后,引发的对乡村文明衰落或城市化兴起的困惑与忧虑,余波犹在。2018年至2020年,格非在清
《在民国(修订版)》内容简介:作者描述了民国时期文化名人的故事,一批文人与狂士身处非常的时代,始终有一种独特的精神。作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