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帖法书,历代经典,沾溉我辈学书者;美文妙墨,书苑英华,绵延唯美中国风。 “中国书法经典”丛书初定出版40种。丛书特点有四:一、作品经典:所收作品皆为中国书法史上影响巨大的经典之作。二、版本精良:所收拓本拓制时间早而且拓制精,所选墨迹来自各大博物馆馆藏之原作,这些版本题跋齐全,流传有序,精美绝伦,具有极高的版本价值。三、释文严谨:采用训诂学的方法,按原作之字形以繁体字(或异体字)为作品加注释文,利于读者在欣赏作品之余提高文字学的修养。四、原色呈现:全部彩色印制,完美呈现原作的韵致。
在中国历史上,纸张普遍使用之前,文字的书写材料,除了金石缯帛,*便利也*流行的是竹简和木牍。一枚竹简大多只能书写一行文字,为了容纳更多的文字内容,人们开始使用比之竹简更宽的木板,而写有文字的木板,人们称之为牍。《说文》云:『牍,书版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曰:『李贤《蔡邕传》注引《说文》而曰长一尺。按汉人多云尺牍。』东晋时,桓玄下令废止竹简和木牍,此后书信全用纸张书写。书写的介质与此前不同了,但名称却被沿用下来,称作尺牍。
魏晋时代,尺牍既是一种文体,更是书法创作的一种样式,其代表书家当然首推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欧阳修在其《集古录跋尾》中说道:『余尝喜览魏晋以来笔墨遗迹,而想前人之高致也。所谓法帖者,其事率皆吊哀候病,叙睽离,通讯问,施于家人朋友之间,不过数行而已。盖其初非用意,而逸笔余兴,淋漓挥洒,或妍或丑,百态横生,披卷发函,灿然在目,使骤见惊绝,徐而视之,其意态如无穷尽,使后世得之,以为奇观,而想见其为人也。』二王留给后人的尺牍正是这种具有高度艺术性的法帖。在中国历史上,纸张普遍使用之前,文字的书写材料,除了金石缯帛,*便利也*流行的是竹简和木牍。一枚竹简大多只能书写一行文字,为了容纳更多的文字内容,人们开始使用比之竹简更宽的木板,而写有文字的木板,人们称之为牍。《说文》云:『牍,书版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曰:『李贤《蔡邕传》注引《说文》而曰长一尺。按汉人多云尺牍。』东晋时,桓玄下令废止竹简和木牍,此后书信全用纸张书写。书写的介质与此前不同了,但名称却被沿用下来,称作尺牍。魏晋时代,尺牍既是一种文体,更是书法创作的一种样式,其代表书家当然首推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欧阳修在其《集古录跋尾》中说道:『余尝喜览魏晋以来笔墨遗迹,而想前人之高致也。所谓法帖者,其事率皆吊哀候病,叙睽离,通讯问,施于家人朋友之间,不过数行而已。盖其初非用意,而逸笔余兴,淋漓挥洒,或妍或丑,百态横生,披卷发函,灿然在目,使骤见惊绝,徐而视之,其意态如无穷尽,使后世得之,以为奇观,而想见其为人也。』二王留给后人的尺牍正是这种具有高度艺术性的法帖。在本册中我们辑入了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姨母帖》《初月帖》《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行穰帖》《丧乱帖》《二谢帖》《得示帖》《频有哀祸帖》《孔侍中帖》《忧悬帖》《妹至帖》《寒切帖》《游目帖》《旃罽胡桃帖》《远宦帖》《七月帖》《都下帖》《上虞帖》《雨后帖》《大道帖》等二十三通尺牍墨迹,王献之的《廿九日帖》《鸭头丸帖》《中秋帖》《送梨帖》《地黄汤帖》《东山松帖》等六通尺牍墨迹。虽然这些传本尺牍墨迹皆非原作,但其双钩廓填技艺精绝,皆可谓『下真迹一等』,因而仍能让我们领略二王行草书的艺术风采。这二十九通尺牍的尺寸及馆藏情况如下:《快雪时晴帖》,纵23厘米,横14.8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姨母帖》《初月帖》《廿九日帖》,载于《万岁通天帖》(又称《王羲之一门书翰》),整帖纵26.3厘米,横253.8厘米,现藏辽宁省博物馆。《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三帖合装,纵24.7厘米,横46.8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行穰帖》,纵24.4厘米,横8.9厘米,现藏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丧乱帖》《二谢帖》《得示帖》三帖合装,纵28.7厘米,横58.4厘米,现藏日本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频有哀祸帖》《孔侍中帖》《忧悬帖》三帖合装,纵24.8厘米,横41.8厘米,现藏日本东京前田育德会。《妹至帖》,纵25.3厘米,横5.3厘米,日本中村富次郎收藏。《寒切帖》,纵25.6厘米,横21.5厘米,现藏天津博物馆。《游目帖》,11行,102字,其*后的收藏者是日本广岛的安达万藏,墨迹本于一九四五年毁于原子弹爆炸,现有安达氏珂罗版黑白影印本,本册收入的是文物出版社与日本二玄社依据珂罗版黑白影印本合作使用数字技术复原的彩色版本。《旃罽胡桃帖》,纵25.2厘米,横20.5厘米,现藏英国大英图书馆。《远宦帖》,纵24.8厘米,横21.3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七月帖》,纵27.7厘米,横25.8厘米;《都下帖》,纵27.9厘米,横25.2厘米;此二帖合装为一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上虞帖》,纵23.5厘米,横26厘米,现藏上海博物馆。《雨后帖》,纵25.7厘米,横14.9厘米,现藏故宫博物院。《大道帖》,纵27.7厘,横7.9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鸭头丸帖》,纵26.1厘米,横26.9厘米,现藏上海博物馆。《中秋帖》,纵27厘米,横11.9厘米,现藏故宫博物院。《送梨帖》,2行,包括所缺“送”字共11字,曾入清内府,今不知所终。《地黄汤帖》,纵25.3厘米,横24厘米,现藏日本东京台东区立书道博物馆。《东山松帖》,纵22.8厘米,横22.3厘米,现藏故宫博物院。此次我们即以各馆藏原本(或复原彩色本)为底本加以影印出版,供广大书法爱好者临习鉴赏。二〇一七年九月二十八日
靳永,1970年出生于山东章丘,毕业于山东大学文学院,跟随蒋维崧教授、徐超教授攻读古文字与书法方向的研究生,获博士学位。著有《书法研究的多重证据法》《艺术之旅》《老子解说》《孟子译注》《古文观止译注》《杨沂孙篆书在昔篇》等著作,发表学术论文多篇。现为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学术委员会主任。曾获中国书法兰亭奖、泰山文艺奖、刘勰文艺奖、山东省“德艺双馨”艺术工作者称号。
《建筑与音乐》主要内容简介:打开书,绘图和图解仿佛立体地展现在眼前。漂浮的云彩无时无刻不映照在建成的建筑物上。在城市的夜
中国民间美术造型-修订本 本书特色 《中国民间美术造型(修订本)》是由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民间美术造型-修订本 目录 序 吕胜中绪论**章 民间美术造型分...
艺术美论 内容简介 转眼间,我从事大学书法教学已近二十年。其间,尽管我的学术视野大多放在中国书法史以及古代书论的研究上,但对于书法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却也认...
庞中华现代硬笔字帖 内容简介 本书是“庞中华现代硬笔书帖”之一,这是一本非常实用的硬笔字字帖。全书以庞中华的硬笔作品为题材。书中笔画刚劲有力,美观大方。您不妨跟...
破茧成蝶:李盾和他的音乐剧世界(中国音乐剧教父动情讲述,三宝、关山、郑云龙、谭维维等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记录了中国知名音乐剧制作人李盾的音乐剧故事。全书共分为...
隶书大字典 本书特色 本书为河南美术出版社重点打造的书法工具书系列之一,分为中国书法大字典,楷书大字典,草书大字典,隶书大字典,行书大字典,五体书法大字典,明清...
萧默,研究员,1938年生。湖南衡阳人。196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建筑历史与理
《会计:快学快用实操笔记》内容简介:本书从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入手,本着为实际工作服务的宗旨,为读者介绍了会计基础知识和基本
校园设计师手册-黑板报-4-畅销版 本书特色 黑板报是活跃在校园、工矿企业、乡村、部队、医院,社区、街道等单位一种常见的宣传形式,深受人们的喜爱。编绘黑板报既培...
WesAnderson’seighthfeaturefilm,TheGrandBudapestHotel,isthefullestexpressiontodat...
简媜,生于宜兰县冬山河畔,台湾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专事写作,为当代散文名家。她下笔一贯摇曳恣纵,言人之所不能言,自成风格,其血色旺盛过人,却始终维持着一种从容的学...
《王仲殊文集(套装共4册)》收录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学者王仲殊先生70余篇学术论文以及田野考古调查发掘报告。文集分4卷,
同行-设计:以考察的名义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中央美术学院设计教学经典丛书”系列之一的“同行(设计以考察的名义)”专册,书中只要包含了:照片·记忆、向左走、活动介...
《历史名城:常州》内容简介:常州是一座具有2560余年建邑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中华文明史上的地位尤为突出,素有“八邑名都、
消逝的花样-进宝斋伊德元剪纸 本书特色 此前我见过的剪纸大都朴实厚重,极具乡土味儿,头一次见到这种剪纸,很小的尺寸,清新灵透;尤其阳刻的线条,简洁又精细,婉转自...
一本完整梳理电影美术设计流程的基础创作指南由《狼图腾》《冲出亚马逊》美术指导全荣哲亲述电影美术设计思维与技巧运用........
史晨碑-中国历代碑刻整拓珍本-(第一辑) 本书特色 成品尺寸:碑阳:1816*926mm 碑阴:1816*926mm为著名的汉碑之一。传为蔡邕书。结字工整精细,...
中华传统书画珍藏---新编行草书法字典 内容简介 我国书法历史悠久,历代书家名人辈出,直到今天,依然为广大国人喜好而习练。其中尤以行书和草书影响*广,习者*众。...
广艺舟双楫(外一种)(国学基本文库) 本书特色 《国学基本文库·广艺舟双楫(外一种)》:沈子培劝勿言国事,宜以金石陶遣。时徙馆之汗漫舫,老树蔽天,日以读碑为事,...
人体美的表现与塑造 目录 **章人体美的标准与评价方法**节人体美的一般标准与评价方法一、人体美的定义二、人体美与身体美的异同三、人体美与美人的审美特征比较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