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闲话》以笔记体考《三国演义》之故实,计193则。如:“按张飞能画,并非无稽之谈。《画髓元诠》有云,张飞喜画美人,善草书。又关公善写竹,载于《耕砚田斋笔记》,云公善写竹,有石刻画竹,凛凛刚正干霄。凡言画竹者,始自五代李夫人,不知实创自公也。又诸葛亮善书法,知者亦鲜。《华阳国志》云,《历代名画记》及《图绘宝鉴》云诸葛亮曾为南夷作图绘,天文地理,人物事实,时甚重之。善草书,工篆隶。其子瞻,亦工书画。”自有趣味,自有考证,是一部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闲话。
《三国闲话》是郑逸梅先生在所辑《三国演义资料大全》的基础上选编而成,兼具知识读物与资料脉络之功能。本次出版修订讹误,补充脱漏,对书中的人名、书名、引文等一一核对,各则增加编号与注释。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出版特邀郑逸梅先生的孙女郑有慧女士据1888年上海鸿文书局《增像全图三国演义》重新绘制了插图。
细细品读,或可从对三国历史的一知半解到兴味盎然,登堂入室。
郑逸梅(1895—1992),现当代掌故家,擅长撰写文史掌故类文章,被誉为“补白大王”。著有《人物品藻录》《逸梅小品》《孤芳集》《近代野乘》《逸梅丛谈》《南社丛谈》《花果小品》等。
文明的轮回-中国服饰文化的历程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包括:衣冠祭,多元品格——先秦服饰观,礼的殿堂——古代服饰的主流思想,生面别开——中国服饰的小传统,长带当风—...
愈是不甘凋零的花,愈要燦爛綻放。世上最美的,不過是無懼禁忌的女人。「這本推理小說了不起!」優秀獎作家──伽古屋圭市承襲連城三紀彥《花葬》之魂,寫盡為愛而生的甜美...
语义学导论:语言学系列教材 目录 **章 绪论1.1 语义学的研究对象与范畴1.2 语义学与其它邻近学科的关系第二章 语义学的几种模式:建立任何一种学科的理论体...
越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综论 目录 绪论一、越地的历史演变二、越地的社会、经济、文化三、本书的研究范畴、方法和意义**篇 越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分析(上)**章 口头...
世界文化产业经典案例 本书特色 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潮中,文化产业以其高创意性和低资源消耗性等特色,而成为了当今世界各国、各地区一种重要的发展手段。在这样一种总体...
庙堂卷-中国文化中有关古代建筑的100个趣味问题 本书特色 100个问题不是刻板的知识讲解,而是用故事的形式为读者呈现中国古代建筑的有趣之处,在故事中让读者领略...
不对称和标记论 本书特色本书借鉴语言类型学、语用学、篇章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用新的“标记理论”对汉语语法的各种对称和不对称现象做出统一的描写和解释,证...
二十世纪中国作家短篇小说的汉-英自译研究 本书特色 自译指翻译自己作品的行为或该行为的结果即自译文本。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翻译,自译和普通意义的翻译可以互为参照,...
丑陋的中国人研究:丑陋的中国人研究 郑南榕研究 你是景福门 本书特色 李敖是当代中国*具人格魅力、特立独行的知识分子之一。李敖先生的笔墨生涯历60余载,存世著述...
(精)性与中国文化 内容简介 本书重点阐述了性在人类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昨天的文化对今天的文化的影响。现在,虽说社会比过去开明得多、进步得多了,可是性的...
船-民俗文化 内容简介 一个人从胎中孕育直到死去,甚至到死去很久很久,都始终处于民俗的环境中。民俗像空气一样是人们须臾不能离开的。对于民众社会来说民俗又是沟通情...
《数字中国:洞察产业数字化发展新趋势》内容简介:建设数字中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时代前沿和战略全局高度做出的重
日用交谊尺牍-大家小书 本书特色 《日用交谊尺牍》将日常常用的书信分为通候、庆贺、延荐、介绍四大类,每类有一些雅致考究的例信可供套学。阅读本书既有助于我们理解古...
容闳 本书特色 容闳(1828年11月17日-1912年4月21日)字达萌,号纯甫,汉族广府人,广东香山县南屏村(今珠海市南屏镇)人,中国近代史上首位留学美国的...
《路易斯·康传》生动描绘了建筑大师路易斯·康的传奇人生。他超过半个世纪的职业生涯,串起美国20世纪的整个建筑史和文化史。1906年随家人从爱沙尼亚移民美国费城时...
公文写作速成 本书特色 标准的格式,现成的思路,规范的词语。现查现用,快速写成权威、规范、正确的公文。公文写作速成 目录 **章 公文的本质特性**节 宣志:应...
十四十四金陵人,自小喜愛讀書,曾被父母戲稱「只要紙上面有字都能看進去」。因看的故事衆多而萌發寫書欲望,到如今一發不可收拾。喜歡「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
中国古代戏曲 本书特色 王烨编著的这本《中国古代戏曲》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艺术系列丛书之一。全书共分六章,分别介绍了戏曲的孕育时期、形成时期、巅嶂时期,明清传奇与...
民间服饰 本书特色 一个人从在胎中孕育直到死去,甚至到死去很久很久,都始终处于民俗的环境中民俗像空气一样是人们须臾不能离开的,对于民众社会来说民俗又是沟通情感的...
胡适杂文选 本书特色本书辑录了《文学改良刍议》等胡适不同时期的杂文35篇,涉及求学、治学、哲学、文化、人权、时政等多个方面,集中反映了胡适从青年时代开始的对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