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为七辑, 主要内容包括一生知己是梅花、淡妆浓抹总相宜、云在青山月在天、多少楼台烟雨中、春花秋月何时了、*美人间四月天、流光容易把人抛。
《你途经过我倾城的时光》是白落梅十年散文精选,《电视诗歌散文》栏目美文荟萃。
这是散文抒情与诗情画意的美妙融合,它以诗意贯穿全篇,以清新脱俗的落梅心性,将文化、风景、诗词与烟火生活融合在一起,字里行间透露着一种诗意的生活方式和恬淡的人生态度。
白落梅如一个背着诗囊闲步在人生边上的女子,一低头,一回眸,便是诗情画意的涌现;当她俯身捡拾记忆里散落的美好,她那满满诗囊里的唐风宋雨便也倾泻而出了。
背上诗囊,与落梅相伴,同游人世风景,静看岁月往来。品味诗意栖居的落梅美学。
白落梅,一个带着梅花气息的女子,端雅天然,安静无争。江南人物,隐世之才。
其散文在CCTV-3《电视诗歌散文》栏目中播出三十余篇,读者盛赞其文“落梅风骨,秋水文章”。
她开创了“唯美传记”这一全新畅销书领域,成为极具影响力的畅销书作家。
其代表作有《你若安好 便是晴天》《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一剪宋朝的时光》《岁月静好 现世安稳》《因为懂得 所以慈悲》《一卷大唐的风华》等。
唐诗三百首全集 本书特色 《唐诗三百首》自问世以来,注家蜂起。编者们在学习、借鉴前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精心编著了这本诗集》。本书逐一对诗人的生平和诗歌的艺术成就...
未来的坐标: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科幻论集/微光.青年批评家集丛(第2辑) 本书特色 《未来的坐标——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科幻论集》是王瑶(笔名夏...
外国小说:草枕 本书特色 ★《草枕》是夏目漱石的前期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夏目漱石在与友人的通信中写道:“代表我的艺术观以及部分人生观的小说即将出版”。★夏目漱石的...
脱腔-阿城文集-之七 本书特色 散文随笔、谈话集。分为三个部分:**部分为作者任《华夏人文地理》主编期间为其所写文字的集结;第二部分主题为阅读,内容为阿城先生读...
《那些岁月,与你有关》内容简介:“每天读点好英文”系列升级版是专为有提高英文水平需要和兴趣的年轻朋友们量身打造的一套“超级
托芙·扬松(Tove Jansson,1914—2001)是芬兰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画家。她创作的“姆咪谷”故事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充满真诚、善良和美的新奇世界,深受...
2015年-诗歌选粹 本书特色 《2015年诗歌选粹》是继我社连续出版两期年选后第四期年选系列。本书致力于成为一本面向未来的诗歌年选,精选了2015年间优秀现代...
左手的掌纹 本书特色 《左手的掌纹》是余光中的散文作品。在台湾文坛上,在大陆广为人知、并为各界欣赏的作家大约只有余光中了。当年他仅凭一首小小的《乡愁》就赚得无数...
《FLL+WRO乐高机器人竞赛教程:机械、巡线与PID》内容简介:本书以乐高spike机器人和EV3机器人为载体进行编写,围绕FLL和WRO机器人
朱自强学术文集4:日本儿童文学论 本书特色 《朱自强学术文集(4日本儿童文学论)》为中国海洋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朱自强所著。该书首先该书对日...
《丰饶之海》四部曲,是三岛由纪夫生前最后写作的作品,包括《春雪》(1965)、《奔马》(1967)、《晓寺》(1968)和《天人五衰》(1970)。这部作品规模...
鲁迅作品---祝福 本书特色 如果说英国文学不能没有莎士比亚,那么我们的民族则不能没有鲁迅——他是现代中国的民族魂。发轫于“五四”时期的中国新文学,无论是语言形...
朱自清说诗 本书特色 《领导干部读经典》辑选晚近人文精粹,为领导踱索“价值”和“判断”提供治国理政的思想,是一套值得温故知新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丛书。《朱自清说...
《学习力:颠覆职场学习的高效方法》内容简介:有很多要学的内容,但工作忙得没时间学,怎么办? 工作了很多年,但知识支离破碎不成
田原诗选 内容简介 田原的每一首诗都像是一场美丽的文字冒险,清新与华丽婆娑共舞、忧伤与喜悦并翼翱翔,在抑扬顿挫的韵筆中诉说一种心情、铺陈一个想法、呈现一个风景,...
《地图册》内容简介:墨西哥诗人奥克塔维奥·帕斯说过:“博尔赫斯的创作涉及三类体裁,散文、诗歌和小说。他的散文读起来像小说;
将进酒梦如烟 目录 “将进酒”喝也不行,不喝也不行喝酒——喝也不行,不喝也不行谈微醺之意喝酒我的喝酒干一杯,再干一杯我与酒饮酒记谈酒戒酒饮酒烟酒酒信仰酒故酒喝醉...
始信昆仑别有山-海外游学日记选辑 内容简介 《始信昆仑别有山:海外游学日记选辑》作者自1983年首次访美以来,先后出国一十七次,浪迹五大洲,历国二十有八,居留海...
荷塘月色-国民阅读经典-最新点校本 本书特色 《荷塘月色(*新点校本)》:这触动灵魂的优美文字,源自文学大师的心灵深处,在岁月的长河中,如宝石般熠熠生辉,陪伴着...
本书是当代著名华文文学大师、散文大家王鼎钧先生对《古文观止》中二十四篇文章的精彩“化讲”。王鼎钧先生以作家和学者的双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