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举要》本书为钱基博所撰有关中国古代典籍著作,原书名《后东塾读书记》,乃钱基博读《东塾读书记》时随记而成的。本书共分十七卷,主要内容包括孝经、论语、孟子、周易、尚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小学、诸子、西汉、郑学、三国、朱子。
适读人群 :文学爱好者★《古籍举要》者,当世之《东塾读书记》也。
卷二 论语 阅《东塾读书记》第二卷《论语》,提要钩玄,观于会通,不为汉儒训诂琐细之谈,亦不作宋学心性杳冥之论。一引《朱子语类》,谓:“《论语》一部,自《学而时习之》至《尧日》,都是实地做工夫处。”再引《伊川语录》日:“将《论语》诸弟子问处,便作己问;将圣人答处,便作今日耳闻,自然有得。”大处落墨,小处着想,亦平实,亦闳通,异于章句小儒。 《论语》二十篇,开宗明义**章提一个“学”字,第二章说一个“仁”字,*有意思。学之为言觉也;仁之为言人也。且先教学者觉到自己是个人,做入从何做起,可谓顶门一针,当头一棒。《苟子·劝学》以为:“学恶乎始?恶乎终?日: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殁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亦归根一“人”字。“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学也。陈澧云:“学者何,读书也。”“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其为人也。“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殁而后止”,亦勉人以时习之意也。义正相发。 《论语》二十,始《学而》,终《尧曰》,内圣而外王也。内圣之功,以“学而时习”策之于始;外王之治,以“四海困穷”儆之于终,旨深哉。 《论语》一书,标“仁”字以立人道之极,揭“君子”以示人伦之范。子者,男子之通称;君者,善群者也。君子之言,善群者之男子也,故日:“君子群而不党。”群而不党,斯人之所由以耦①俱无猜,而讲信修睦,示民之有常者也。仁孰大乎是?《中庸》:“仁者,人也。”郑注:“人也,读如相人偶之人。”党则有偶有不偶,群则无之而不偶。含宏光大,仁之至也。然谓仁因人偶而见则可,谓非人偶无以见仁则不可。谓人偶可借以便宜说明仁之见端则可,谓人偶可附会以释《说文》“仁从人从二”之义则不可。阮文达公以《中庸》“仁者人也”郑注“读如相人偶之人”,遂从《说文》“人二”之义。徐鼎臣说:“仁者兼爱,故从二人。”及《曾子制言》“人非人不济”语,以为:“独则无偶,偶则相亲。孔门所谓仁也者,以此一人与彼一人相人偶,而尽其敬礼忠恕之谓也。凡仁必于身所行者验之而始见,亦必有二人而仁乃见。若一人闭户斋居,瞑目静坐,虽有德理在心,终不得指为圣门所谓之仁”,而以驳朱子“仁者心之德,爱之理”,斯则拘虚之谈,未免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不知《中庸》“仁者,人也”,犹言人之所以为人也,与《孟子》“仁,人心也”语势正同。《孟子》加一“心”字,则所以释夫此句者既明矣。牝牡亲子之爱,犬马之所同;立人达人之仁,唯人所独。故日“仁,人心也”,而非所语于爱。《说文》:“仁,亲也。从人从二。”小徐《系传》:“从人,二声。”按此当从《系传》。二与仁双声,皆日母字,《说文》有以双声字为声者,故仁从二得声。古文仁作忎。制字之初,忎本从心,安得借口篆文从人二以难朱子?仁者心之德,《礼·表记》:“仁者,人也”,其下文云:“中心惨怛,爱人之仁也。”孔、孟时小篆未兴,但有从干从心之忎,安有从人从二之仁?言仁必以孔、孟为归,《论语》“其心三月不违仁”,《孟子》“仁,人心也”,“君子以仁存心”,皆以心之德为说,初未尝以相人偶为仁也。必待相人偶而后仁,将独居之时,仁理灭绝乎?夷、齐西山,其意不求人偶,而《论语》“求仁得仁”,又何解也?“我欲仁,斯仁至矣。”“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何人偶之有?如必待人偶而后仁,是仁乃外来之物。告子以义为外,今更欲以仁为外乎?抑仁有相人偶之义,而郑注读如相人偶之人,只是拟其音,而未诂其义。盖郑注读如之例,与《说文》不同。《说文》字书,其所举者制字之本义,故读如之字,往往义寓于声,可寻声以得义。郑注乃训诂之书,凡读如者,皆拟其音,非释其义,义则别有训释以明之。段玉裁《周礼郑读考》所立三例至确,如郑注以人相偶为解,当云“仁读为”,不当云“仁读如”。读如者,拟其音也。古无反语,故为比方之词。读为者,易其字也。易之以音相近之字,故为变化之词。比方主乎音,变化主乎义。比方不易字,故下文仍举经之本字。变化字已易,故下文辄举已易之字。注经必兼兹二者,故有读如,有读为。字书不言变化,故有读如,无读为。有言读如某读为某而某仍本字者,如以别其音,为以别其义。段玉裁说。云读如,第谓与相人偶之人字同音耳,曷尝以相人偶为仁?郑君注《礼》笺《诗》,屡言人偶,其所取义,皆与仁无涉,朱一新《无邪堂答问》辨之析矣。然必谓仁不可以相人偶为解,则亦近于拘虚。 ……
钱基博(1887~1957),江苏无锡人,我国近现代著名国学家、教育家;辛亥革命时期曾一度投笔从戎,后汲汲于教育事业,言传身教,诲人不倦。其一生学贯四部、著述等身,代表作如《中国文学史》《现代中国文学史》《版本通义》《古籍举要》《周易解题及其读法》《四书解题及其读法》等。銭钟书先生举贤不避亲,赞乃父曰:“先君遗着有独绝处。”
毓老师讲笔记 本书特色 许仁图编*的《毓老师讲学记》乃总结一代大儒爱新觉罗·毓望在台六十多年来书院讲学之集大成之作,首次向读者阐述毓老的*学,其拯...
青春心灵解码-(初中版) 内容简介 一个健康的现代人,不仅应该拥有健康的身体,还应有健康的心理,认识自我、主动科学地调试身心,不仅有利于身体的健康,还能让人形成...
文言语法(杨伯峻著) 本书特色 《文言语法》一书,是对文言文中常见的词法和句法作了系统的叙述和分析,并和现代语法相比较,可使读者大致了解我国语言一般变化的历史和...
王嚞丘处机评传 内容简介 本书以宗教改革为核心,系统地评述了著名宗教思想家、全真教创始人王吉、丘处机三教圆融思想、内丹心性理论、教义教制观、伦理道德、教育思想及...
东坡词编年笺证 内容简介 东坡词开创之功,世所公认,其影响于后世者,至为深远,而笺注寥寥,传世者包括宋人傅干残本,两家而己。今人龙榆生之《东坡乐府笺》,人称详备...
《重读:在咖啡馆遇见14个作家(新版)》内容简介:比无限清单更好的阅读,那就是重读 每一次我们重读一本书,这本书就与从前稍有不
时尚英语趣文--美丽加工业:健康人生 内容简介 互联网的出现尽管只有短短二三十年的时间,其普及和发展的速度却是前所未有的。今天,互联网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
有美才有美文 本书特色 本书分为上下编。上编着眼于美的事物在内容和形式方面的不同性质和特征,从崇高、悲、喜、优美、丑等方面介绍了不同类型的美的事物的内涵、特点及...
《幼学琼林》初为明人登吉编著,本名《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清人邹圣脉作了增补,改名为《幼学琼林》,也
李庄往事:抗战时期中国文化中心纪实 内容简介 本书以抗日战争为主线,围绕李庄这一特定环境下的文化中心,以纪实的手法,描述了李济、梁思成、林徽因、童第周等文化精英...
本书包含以下篇目钱钟书《上帝的梦》《猫》《灵感》《纪念》关露《新旧时代》沉樱《喜筵之后》《妩君》《女性》赵清阁《落叶无限
红楼解梦(红楼史诗) 本书特色 《红楼梦》一书犹如正反两面皆可照人的“风月宝楼”它既有正面(小说),又有背面(历史)。脂砚斋:“千万不可照正面,只照他的背面。”...
现代中国与少数民族文学 本书特色 《现代中国与少数民族文学》的作者是刘大先。 《现代中国与少数民族文学》:少数民族文学作为复杂而充满活力的边缘...
张贤亮,男,江苏盱眙县人,1936年12月生于南京。1955年中学毕业后至宁夏银川干部文化学校任教。1957年因在《延河》文学月刊上发
词学通论 本书特色 词学名家龙榆生吴梅专究南北曲,制谱、填词、按拍,一身兼擅,晚近无第二人也。掌故名家郑逸梅近代治曲学的,有两大家,一王国维,一吴梅。一般人大都...
故事写作大师班 本书特色 好莱坞首屈一指的故事写作顾问,约翰·特鲁比作家工作室创始人。先后在迪士尼、索尼、福克斯、BBC及HBO等多家机构担任故事写作顾问和“剧...
一口气读完日本史 目录 1.日本的起源/12.徐福的传说/73.邪马台国/114.大和国时代/165.推古改革/206.大化改新/237.律令社会/298.奈良...
聊斋志异图咏 内容简介 巾箱本者,蚄於南齋,盛於宋世,明清以降,代有新制。所谓巾箱,舊時随身小箧以巾帕这煩雜件者。古人行旅坐卧,不時而诵,书必随身,故小其规制,...
陈思和卷-当代文学与文化批评书系 本书特色 《当代文学与文化批评书系·陈思和卷》是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陈思和卷-当代文学与文化批评书系 目录 自序/1文...
对手 内容简介 对手,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是智慧与阴谋的比拼;是水火不容的冤家;是捍卫人民安全的生死之战。 蓝河市晨光明媚,商贸大厦落成典礼的省市参会领导已落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