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举要》本书为钱基博所撰有关中国古代典籍著作,原书名《后东塾读书记》,乃钱基博读《东塾读书记》时随记而成的。本书共分十七卷,主要内容包括孝经、论语、孟子、周易、尚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小学、诸子、西汉、郑学、三国、朱子。
适读人群 :文学爱好者★《古籍举要》者,当世之《东塾读书记》也。
卷二 论语 阅《东塾读书记》第二卷《论语》,提要钩玄,观于会通,不为汉儒训诂琐细之谈,亦不作宋学心性杳冥之论。一引《朱子语类》,谓:“《论语》一部,自《学而时习之》至《尧日》,都是实地做工夫处。”再引《伊川语录》日:“将《论语》诸弟子问处,便作己问;将圣人答处,便作今日耳闻,自然有得。”大处落墨,小处着想,亦平实,亦闳通,异于章句小儒。 《论语》二十篇,开宗明义**章提一个“学”字,第二章说一个“仁”字,*有意思。学之为言觉也;仁之为言人也。且先教学者觉到自己是个人,做入从何做起,可谓顶门一针,当头一棒。《苟子·劝学》以为:“学恶乎始?恶乎终?日: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殁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亦归根一“人”字。“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学也。陈澧云:“学者何,读书也。”“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其为人也。“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殁而后止”,亦勉人以时习之意也。义正相发。 《论语》二十,始《学而》,终《尧曰》,内圣而外王也。内圣之功,以“学而时习”策之于始;外王之治,以“四海困穷”儆之于终,旨深哉。 《论语》一书,标“仁”字以立人道之极,揭“君子”以示人伦之范。子者,男子之通称;君者,善群者也。君子之言,善群者之男子也,故日:“君子群而不党。”群而不党,斯人之所由以耦①俱无猜,而讲信修睦,示民之有常者也。仁孰大乎是?《中庸》:“仁者,人也。”郑注:“人也,读如相人偶之人。”党则有偶有不偶,群则无之而不偶。含宏光大,仁之至也。然谓仁因人偶而见则可,谓非人偶无以见仁则不可。谓人偶可借以便宜说明仁之见端则可,谓人偶可附会以释《说文》“仁从人从二”之义则不可。阮文达公以《中庸》“仁者人也”郑注“读如相人偶之人”,遂从《说文》“人二”之义。徐鼎臣说:“仁者兼爱,故从二人。”及《曾子制言》“人非人不济”语,以为:“独则无偶,偶则相亲。孔门所谓仁也者,以此一人与彼一人相人偶,而尽其敬礼忠恕之谓也。凡仁必于身所行者验之而始见,亦必有二人而仁乃见。若一人闭户斋居,瞑目静坐,虽有德理在心,终不得指为圣门所谓之仁”,而以驳朱子“仁者心之德,爱之理”,斯则拘虚之谈,未免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不知《中庸》“仁者,人也”,犹言人之所以为人也,与《孟子》“仁,人心也”语势正同。《孟子》加一“心”字,则所以释夫此句者既明矣。牝牡亲子之爱,犬马之所同;立人达人之仁,唯人所独。故日“仁,人心也”,而非所语于爱。《说文》:“仁,亲也。从人从二。”小徐《系传》:“从人,二声。”按此当从《系传》。二与仁双声,皆日母字,《说文》有以双声字为声者,故仁从二得声。古文仁作忎。制字之初,忎本从心,安得借口篆文从人二以难朱子?仁者心之德,《礼·表记》:“仁者,人也”,其下文云:“中心惨怛,爱人之仁也。”孔、孟时小篆未兴,但有从干从心之忎,安有从人从二之仁?言仁必以孔、孟为归,《论语》“其心三月不违仁”,《孟子》“仁,人心也”,“君子以仁存心”,皆以心之德为说,初未尝以相人偶为仁也。必待相人偶而后仁,将独居之时,仁理灭绝乎?夷、齐西山,其意不求人偶,而《论语》“求仁得仁”,又何解也?“我欲仁,斯仁至矣。”“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何人偶之有?如必待人偶而后仁,是仁乃外来之物。告子以义为外,今更欲以仁为外乎?抑仁有相人偶之义,而郑注读如相人偶之人,只是拟其音,而未诂其义。盖郑注读如之例,与《说文》不同。《说文》字书,其所举者制字之本义,故读如之字,往往义寓于声,可寻声以得义。郑注乃训诂之书,凡读如者,皆拟其音,非释其义,义则别有训释以明之。段玉裁《周礼郑读考》所立三例至确,如郑注以人相偶为解,当云“仁读为”,不当云“仁读如”。读如者,拟其音也。古无反语,故为比方之词。读为者,易其字也。易之以音相近之字,故为变化之词。比方主乎音,变化主乎义。比方不易字,故下文仍举经之本字。变化字已易,故下文辄举已易之字。注经必兼兹二者,故有读如,有读为。字书不言变化,故有读如,无读为。有言读如某读为某而某仍本字者,如以别其音,为以别其义。段玉裁说。云读如,第谓与相人偶之人字同音耳,曷尝以相人偶为仁?郑君注《礼》笺《诗》,屡言人偶,其所取义,皆与仁无涉,朱一新《无邪堂答问》辨之析矣。然必谓仁不可以相人偶为解,则亦近于拘虚。 ……
钱基博(1887~1957),江苏无锡人,我国近现代著名国学家、教育家;辛亥革命时期曾一度投笔从戎,后汲汲于教育事业,言传身教,诲人不倦。其一生学贯四部、著述等身,代表作如《中国文学史》《现代中国文学史》《版本通义》《古籍举要》《周易解题及其读法》《四书解题及其读法》等。銭钟书先生举贤不避亲,赞乃父曰:“先君遗着有独绝处。”
我将红尘里的江山看了一场,不过是起落浮沉数年的时光;朱红的新纱覆了落尘的旧梦,年少的女子爱上年少的郎。我将红尘里的江山看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内容简介 本书共有9章,包括:“中国土地 炎黄子孙:台湾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透视”、“中央王朝体制下的台湾历史沿革”、“沦丧与光复...
ついに宗一との同居にこぎつけた森永。めくるめく「ひとつ屋根」生活を妄想するも、肝心の宗一の部屋にはいまだ強固にカギがかか
王融与永明时代-南朝贵族及贵族文学的个案研究 本书特色 《王融与永明时代(南朝贵族及贵族文学的个案研究)》为作者林晓光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完善而成,分为“历...
《世纪文学60家:王安忆精选集》内容简介:在当今中国的女作家群中,王安忆的名字读者应该是非常熟悉的。她在文坛上是一个丰富而独
宋河北河东大郡守臣易替考 本书特色 本书是《宋代郡守通考》中的一册。书中收入了北宋河北、河东两路重要州郡的守臣易替年表,每个人名下均有简要的介绍。本书排列详密,...
劳伦斯论美国名著 内容简介 为什么本杰明·富兰克林树立了这个标准的美国公民模式?当然就他自己而言,他自以为自己表现十分真诚。他认为这不过是一个真正的理想。可是,...
刘咸炘学术思想研究 内容简介 通观全书,资料详赡,论证严谨,眼光敏锐,文笔流畅,的确是一部用力甚深用心甚苦的优秀学术著作。对于有兴趣从事刘咸炘研究或者四川学术与...
现代英国小说(1950~2000)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对战后英国小说进行了*为详尽的研究,囊括了100多位小说家以及大约200部小说。内容主要包括:国家与小说、...
温柔内敛美人攻VS暴躁精分……以及自以为攻的受。主角:赵云澜,沈巍围绕两主角的前世今生的种种开展开来,以四圣器为主线描述了
赵小春就算自己不去惹麻烦,麻烦也会主动找上他!在和雲傾高高興興回「娘家」神仙谷的路上,卻不小心救了被烏衣魔教追殺的可愛「
实用药源病学(精) 本书特色 本书重点介绍了药源性疾病的概念、诊断与治疗预防、遗传因素与药物异常反应的关系,药物过敏反应及药物过敏性休克的预防与抢救,各种药源性...
我认识的钱钟书 本书特色 去秋承惠过快晤,后来听说您身体不好,极念。我年老多病,渐渐体贴到生病的味道,不像年轻时缺乏切身境界,对朋友健康不甚关心。奉劝您注意劳逸...
柳宗元诗文十九种善本异文汇录 内容简介 本书汇录柳宗元全部诗文在十九种善本中校出的异文,是一部资料工具书性质的学术著作。 柳宗元著作版本很多,但都存在讹、脱、衍...
企鹅经典:恶之花 本书特色 《恶之花》于1857年首次出版,在当时的象征主义和现代主义运动中具有深远的意味。诗集中许多主题都与腐坏和色情有关,诗集一出版即遭到法...
中国花儿通论 内容简介 本书从唐、宋、元、明、清、民国以及新中国以来的纵向视角和古丝绸之路上多民族聚居地的横向视角,对中国“花儿”这一古老的民族艺苑奇葩进行了系...
在“迷惘的一代”最重要的成员之一的笔下,这一群体的冒险历程,以及他们对人生、对文学的态度,生动鲜活地再现在我们眼前。1920
诗言志辨 本书特色 《诗言志辨》编辑朱自清四篇论文:《诗言志》《比兴》《诗教》《正变》,均为作者*秀的诗论。书中所论上至春秋战国时的“诗言志”说,下至汉代的“诗...
曹雪芹祖籍在进贤考 本书特色 《曹雪芹祖籍在进贤考》为《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家世和祖籍的研究提供新的材料与重要信息,值得引起学术界和红学爱好者高度关注。曹雪芹祖籍...
本书是一本小说作品集,书中主要讲述的故事内容是狗日的粮食、白涡、虚证、伏羲伏羲、教育诗、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三X与一个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