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举要》本书为钱基博所撰有关中国古代典籍著作,原书名《后东塾读书记》,乃钱基博读《东塾读书记》时随记而成的。本书共分十七卷,主要内容包括孝经、论语、孟子、周易、尚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小学、诸子、西汉、郑学、三国、朱子。
适读人群 :文学爱好者★《古籍举要》者,当世之《东塾读书记》也。
卷二 论语 阅《东塾读书记》第二卷《论语》,提要钩玄,观于会通,不为汉儒训诂琐细之谈,亦不作宋学心性杳冥之论。一引《朱子语类》,谓:“《论语》一部,自《学而时习之》至《尧日》,都是实地做工夫处。”再引《伊川语录》日:“将《论语》诸弟子问处,便作己问;将圣人答处,便作今日耳闻,自然有得。”大处落墨,小处着想,亦平实,亦闳通,异于章句小儒。 《论语》二十篇,开宗明义**章提一个“学”字,第二章说一个“仁”字,*有意思。学之为言觉也;仁之为言人也。且先教学者觉到自己是个人,做入从何做起,可谓顶门一针,当头一棒。《苟子·劝学》以为:“学恶乎始?恶乎终?日: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殁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亦归根一“人”字。“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学也。陈澧云:“学者何,读书也。”“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其为人也。“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殁而后止”,亦勉人以时习之意也。义正相发。 《论语》二十,始《学而》,终《尧曰》,内圣而外王也。内圣之功,以“学而时习”策之于始;外王之治,以“四海困穷”儆之于终,旨深哉。 《论语》一书,标“仁”字以立人道之极,揭“君子”以示人伦之范。子者,男子之通称;君者,善群者也。君子之言,善群者之男子也,故日:“君子群而不党。”群而不党,斯人之所由以耦①俱无猜,而讲信修睦,示民之有常者也。仁孰大乎是?《中庸》:“仁者,人也。”郑注:“人也,读如相人偶之人。”党则有偶有不偶,群则无之而不偶。含宏光大,仁之至也。然谓仁因人偶而见则可,谓非人偶无以见仁则不可。谓人偶可借以便宜说明仁之见端则可,谓人偶可附会以释《说文》“仁从人从二”之义则不可。阮文达公以《中庸》“仁者人也”郑注“读如相人偶之人”,遂从《说文》“人二”之义。徐鼎臣说:“仁者兼爱,故从二人。”及《曾子制言》“人非人不济”语,以为:“独则无偶,偶则相亲。孔门所谓仁也者,以此一人与彼一人相人偶,而尽其敬礼忠恕之谓也。凡仁必于身所行者验之而始见,亦必有二人而仁乃见。若一人闭户斋居,瞑目静坐,虽有德理在心,终不得指为圣门所谓之仁”,而以驳朱子“仁者心之德,爱之理”,斯则拘虚之谈,未免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不知《中庸》“仁者,人也”,犹言人之所以为人也,与《孟子》“仁,人心也”语势正同。《孟子》加一“心”字,则所以释夫此句者既明矣。牝牡亲子之爱,犬马之所同;立人达人之仁,唯人所独。故日“仁,人心也”,而非所语于爱。《说文》:“仁,亲也。从人从二。”小徐《系传》:“从人,二声。”按此当从《系传》。二与仁双声,皆日母字,《说文》有以双声字为声者,故仁从二得声。古文仁作忎。制字之初,忎本从心,安得借口篆文从人二以难朱子?仁者心之德,《礼·表记》:“仁者,人也”,其下文云:“中心惨怛,爱人之仁也。”孔、孟时小篆未兴,但有从干从心之忎,安有从人从二之仁?言仁必以孔、孟为归,《论语》“其心三月不违仁”,《孟子》“仁,人心也”,“君子以仁存心”,皆以心之德为说,初未尝以相人偶为仁也。必待相人偶而后仁,将独居之时,仁理灭绝乎?夷、齐西山,其意不求人偶,而《论语》“求仁得仁”,又何解也?“我欲仁,斯仁至矣。”“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何人偶之有?如必待人偶而后仁,是仁乃外来之物。告子以义为外,今更欲以仁为外乎?抑仁有相人偶之义,而郑注读如相人偶之人,只是拟其音,而未诂其义。盖郑注读如之例,与《说文》不同。《说文》字书,其所举者制字之本义,故读如之字,往往义寓于声,可寻声以得义。郑注乃训诂之书,凡读如者,皆拟其音,非释其义,义则别有训释以明之。段玉裁《周礼郑读考》所立三例至确,如郑注以人相偶为解,当云“仁读为”,不当云“仁读如”。读如者,拟其音也。古无反语,故为比方之词。读为者,易其字也。易之以音相近之字,故为变化之词。比方主乎音,变化主乎义。比方不易字,故下文仍举经之本字。变化字已易,故下文辄举已易之字。注经必兼兹二者,故有读如,有读为。字书不言变化,故有读如,无读为。有言读如某读为某而某仍本字者,如以别其音,为以别其义。段玉裁说。云读如,第谓与相人偶之人字同音耳,曷尝以相人偶为仁?郑君注《礼》笺《诗》,屡言人偶,其所取义,皆与仁无涉,朱一新《无邪堂答问》辨之析矣。然必谓仁不可以相人偶为解,则亦近于拘虚。 ……
钱基博(1887~1957),江苏无锡人,我国近现代著名国学家、教育家;辛亥革命时期曾一度投笔从戎,后汲汲于教育事业,言传身教,诲人不倦。其一生学贯四部、著述等身,代表作如《中国文学史》《现代中国文学史》《版本通义》《古籍举要》《周易解题及其读法》《四书解题及其读法》等。銭钟书先生举贤不避亲,赞乃父曰:“先君遗着有独绝处。”
这本书是王朔近年来的五部作品的合集,包括《我的千岁寒》、北京话版《金刚经》、《唯物论史纲》、《宫里的日子》以及剧本《梦想
钱锺书《谈艺录》读本 内容简介 《钱锺书谈艺录读本》分鉴赏论、创作论、作家作品论、文学评论、文体论、修辞、风格七个部分,选取《谈艺录》原文一百余则,将所论诗人、...
(单张)宣纸手工雕版印刷--西厢记 本书特色 ★ 江苏省雕版印刷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李江民手工刷印★ 2014年8月16日,彭丽媛邀请出席青奥会闭幕式的外方领导人夫...
文论:文学评论经典(四色) 内容简介 中华文化也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各民族文化的总称,是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汇集而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
近年,香港公民社會中有不少關於香港的「核心價值」的討論。雖然不同人士和團體對於什麼是香港的「核心價值」的理解並不一致,但
中国传记艺术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研究、讲述中国古代传记文学的思想艺术的专著,它对我国古代*优秀的“史传”文学名著如《史记》、《汉书》、《后汉书》、《新五代史》,...
王维诗歌接受史研究 本书特色 《王维诗歌接受史研究》(作者袁晓薇)收录了唐人眼中的王维形象;王维诗歌与盛唐诗坛;王维诗歌与大历时期的社会心理;大历诗人对王维诗歌...
成就一生的16种欲望 内容简介 1998年6月15日,心理学家史蒂文·赖斯宣布了一项*新研究成果,这项报告马上被路透社和美联社采用,发布到全球报章杂志上。 究竟...
優柔不断な性格が災いして不倫という「過ち」を繰り返してきた恭−。ある日彼の前に妻から依頼された浮気調査員として現れたのは
作品目录写给教师的几句话 导论 文学与文学理论 第一节 文学是什么 第二节 文学理论是什么 第三节 怎样研究文学理论 第一编 文本
中医抗衰回春 目录 目 录一、气功回春术(一)《周易》吞津壮阳法(二)治疗阳萎气功术(三)强壮功(四)养阴功(五)吐纳固精法(六)治疗阳萎放松功(七)坐式内养壮...
儿童画技法教程-我爱画画 内容简介 《儿童画技法教程》就是作者这几年的研究成果。在这本书里,作者着重帮助儿童解决绘画中*常见的三个问题:色彩、构图和怎样进...
目击台海风云 本书特色 首次披露对台决策内幕20余位部长级高层领导口述实录目击台海风云 内容简介 变幻的风云后面有人,翻卷的波浪后面有事。人们对台湾海峡的关注,...
古代白话小说中的诗词韵文研究 本书特色 《古代白话小说中的诗词韵文研究》为作者的博士学位论文,由上编、下编两部分构成,共八章。上编主要从宏观角度研究古代白话小说...
秘密花园 本书特色 《秘密花园(畅销版)》:一本神奇的、充满糖果香味的书,一个关于大自然的魔法传奇,一个和人类美好心灵有关的故事,被不断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动画...
论雅俗共赏 内容简介 《论雅俗共赏》早是由观察杂志社于1948年上半年出版的,应该是佩弦师生前的一本书。书中共收文章十四篇,有三分之一是谈诗歌的,主要是谈朗诵诗...
夏志清,1921年生于上海浦东,原籍江苏吴县。上海沪江大学英文系毕业。抗战胜利后任教北京大学英文系。1948年考取北大文科留美奖
补天裂 内容简介 《补天裂》是一部历史小说,史料的搜集、辨识、论证不是工作的结束,而只是它的开始,历史小说要真实地反映历史,却又不能仅止罗列史料,它必须以人物和...
这是一个发生在智利边疆,感人至深的故事,是关于一个未识亲情、纯白如纸的男孩,在一个被通缉的杀人犯与一个浪荡富家子作家的抚
无字真经-连环漫画西游记4/4册 本书特色 《无字真经》是先锋艺术另类演绎古代神话经典,国际角度全新解读西游取经主题!中国首部全电脑绘制大型连环漫画《西游记》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