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朱光潜先生阐发人生修养途径的经典著作,作者以诚挚的态度与读者谈心,谈来谈去都是做人的道理。全书着眼于人生与修养两大主题展开,集中体现了其关于人生的诸多极精微又极精明的见解。作者以其心理学的专长和对思想文化的探究,把握个人心性与社群国族之间的互动,道破种种心性的困惑和社会蔽障,引导人生走向美好与丰盈。
美学泰斗朱光潜修养丛谈谈修养+人生与修养生活枯燥无聊,因为缺乏美感的修养欣赏新鲜有趣的人生世相,积蓄生命的喜悦与力量“知识即德行。”
☆一代大师朱光潜写给青年的人生启示录!
☆迄今已畅销70年的青少年成长必读书!
☆解开青年人普遍面对的人生困惑,帮助你沉淀心灵实现自我的成长。
☆极富有精妙而切实的见解,是提高个人修养必读的书之一。
十年前我替开明书店写了一本小册子,叫做《给青年的十二封信》。那时候我还在欧洲读书,自己还是一个青年,就个人在做人读书各方面所得的感触,写成书信寄回给国内青年朋友们,与其说存心教训,毋宁说是谈心。我原来没有希望它能发生多大的影响,不料印行之后,它成为一种销路*广的书,里面一部分文章被采入国文课本,许多中小学校把它列入课外读物。上海广州都发现这本书的盗印本,还有一位作者用“朱光潸”的名字印行一本《给青年十三封信》,前三四年在成都的书店里还可以看到。我于是以《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作者见知于世,知我者固多,罪我者亦复不少。这一切,我刚才说,都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坦白地说,这样乘其不意地被人注视,我心里很有些不愉快。那是一本不成熟的处女作,不能表现我的成年的面目,而且掩盖了后来我比较用心写成的作品。尤其使我懊恼的是被人看作一个欢喜教训人的人。我一向没有自己能教训人的错觉,不过我对于实际人生问题爱思想,爱体验,同时,我怕寂寞,我需要同情心,所以心里有所感触,便希望拿来和朋友谈,以便彼此印证。我仿佛向一个伙伴说:“关于这一点,我是这样想,你呢?”我希望看他点一个头,或是指出另一个看法。假如我口齿俐朗,加上身边常有可谈的朋友,我就宁愿对面倾心畅谈,决不愿写文章。无如我生来口齿钝,可谈的朋友又不常在身边,情感和思想需要发泄,于是就请读者做想象的朋友,和他作笔谈。我用“谈” 字毫不苟且,既是“谈”就要诚恳亲切。假如我的早年那本小册子略有可取处,大概也就在此。
这是十年前的话。过去几年中很有几家书店和杂志为着贪图销路,要求我再写给青年信那一类的文章,我心里未尝不想说话,却极力拒绝这些引诱,因为做冯妇向来不是一件惬意的事。于今我毕竟为《中央周刊》破戒,也有一个缘故。从前在那部处女作里所说的话很有些青年人的稚气,写时不免为一时热情所驱遣,有失检点,现在回想,颇有些羞愧。于今多吃了十年饭,多读了几部书,多接触了一些人情世故,也多用了一些思考体验,觉得旧话虽不必重提,漏洞却须填补。因此,《中央周刊》约我写稿,我就利用这个机会,陆续写成这部小册子中的二十来篇文章,其中也有几篇是替旁的刊物写的或没有发表的,因为性质类似,也就把它们集在一起。
读者有人写信问我:这些文章有没有一个系统? 有没有一个中心思想? 我回答说:在写时我只随便闲谈,不曾想把它写成一部教科书,并没有预定的系统或中心思想。
不过它不能说是完全没有系统。这些年来我在学校里教书任职,和青年人接触的机会多,关于修养的许多实际问题引起在这本小册子里所发表的一些感想。问题自身有些联络,我的感想也随之有些联络。万变不离宗,谈来谈去,都归结到做人的道理。
也不能说是完全没有中心思想。我的先天的资禀与后天的陶冶所组成的人格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我的每篇文章都是这有机体所放射的花花絮絮。我的个性就是这些文章的中心。如果向旁人检讨自己不是一桩罪过,我可以说:我大体上欢喜冷静、沉着、稳重、刚毅,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业,尊崇理性和意志,却也不菲薄情感和想象。我的思想就抱着这个中心旋转,我不另找玄学或形而上学的基础。我信赖我的四十余年的积蓄,不向主义铸造者举债。
这些文章大半是在匆迫中写成的。我每天要到校办公、上课、开会、和同事同学们搬唇舌、写信、预备功课。到晚来精疲力竭走回来,和妻子、女孩、女仆挤在一间卧室兼书房里,谈笑了一阵后,已是八九点钟,家人都去睡了,我才开始做我的工作,看书或是作文。这些文章就是这样在深夜里听着妻女打呼鼾写成的。因为体质素弱,精力不济,每夜至多只能写两小时,所以每篇文章随断随续,要两三夜才写成,运思的工夫还不在内。我虽然相当用心,文字终不免有些懈怠和草率。关于这一点,我对自己颇不满,同时也羡慕有闲暇著述的人们的幸福。
目前许多作者写书,尝自认想对建国万年大业有所贡献,摇一支笔杆,开一代宗风。我没有这种学问,也没有这种野心或错觉。这本小册子,我知道,像一朵浮云,片时出现,片时消失。但是我希望它在这片时间能借读者的晶莹的心灵,如同浮云借晶莹的潭水一般,呈现一片灿烂的光影。精神不灭,这影响尽管微细,也可以蔓延无穷。
精彩书评
他写过为什么要研究美学,美无形无迹,但是“它伸展同情,扩充想象,增加对于人情物理的深广真确的认识。这三件事是一切真正道德的基础”。
——记者 柴静
即便是阐述艰深费解的美学问题和哲学问题,也都是以极其晓畅通俗的笔调在和读者谈心。接触过他的人也同样感到,在生活中,他喜爱和朋友、学生随意交谈。亲切随和的谈心,汩汩地流入他露珠似的深邃思想和为人为文的品格。
——散文家 吴泰昌
一个理想的人须是有德有学有才。德与学需要冷静,如上所述,才也不是例外。才是处事的能力。一件事常有许多错综复杂的关系,头脑不冷静的人处之,便如置身五里雾中,觉得需要处理的是一团乱丝,处处是纠纷困难。他不是束手无策,就是考虑不周到,布置不缜密,一个困难未解决,又横生枝节,把事情弄得更糟。冷静的人便能运用科学的眼光,把目前复杂情形全盘一看,看出其中关系条理与轻重要害,在种种可能的办法之中选择一个合理的,于是一切纠纷便如庖丁解牛,迎刃而解。治个人私事如此,治军国大事也是如此,能冷静的人必能谋定后动,动无不成。
——朱光潜
朱光潜(1897—1986),字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人。中国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192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1925年留学英国爱丁堡大学,致力于文学、心理学与哲学的学习与研究,后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教授。1946年后一直在北京大学任教,讲授美学与西方文学。主要著作有《谈美》《谈美书简》《谈修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悲剧心理学》《西方美学史》等。
我自己走过的路 本书特色 冰心佚文的发现几乎是紧随《冰心全集》的出版而来,目前发现的冰心佚文遗稿,总共有60余万字,而本书只是个选本。目前发现并出版的佚文遗稿,...
树跟鸟跑了 本书特色 《树跟鸟跑了》收录了浙江青年散文家干亚群*的15篇散文。这些散文在主题上继续将农村与城市进行对比,表达了她以异乡人的身份对农村与城市的思考...
如果这是世上最后一首诗:另一个安徒生的诗集 本书特色 如果这是世上*后一首诗我会拒绝写下它至少是尽可能快地停下比如说,就在这里停下如果这是世上最后一首诗:另一个...
名家学术经典--唐诗杂论 本书特色 《唐诗杂论》为名家学术经典之一。名家学术经典--唐诗杂论 内容简介 《唐诗杂论》是闻一多先生站在一个崭新的高度,以历史的眼光...
《千姿百态简笔动物绘一本就够》内容简介:这是一本生动活泼的简笔动物画教程,针对零基础的绘画初学者,内容十分丰富。书中共有81
巴黎圣母院 本书特色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一部引起轰动效应的浪漫派小说。小说以十五世纪路易十一统治下的法国为背景,通过一个纯洁无辜...
外国文学作品选.第三卷 本书特色 本教材主要作为综合性大学、师范大学、师范学院“外国文学史”课程的辅助教材,根据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并参考中外有关资料编选。 本教...
老舍散文集 本书特色 1.老舍的散文内容丰富,题材各异,构思精巧,雅俗共赏。具有通俗性、大众化、民族色彩浓厚等特点,并深受广大民众喜爱。 2.老舍的文字内蕴深厚...
中国.特色 本书特色 2013年出版《徒步中国》之后,雷克在微博上爆红,先后为《新京报》、《南方都市报》等报刊、杂志撰写专栏,本书即为雷克在中国多家媒体的专栏结...
《南渡记、东藏记(全2册)》小说总体不离战争的大时代背景,事关人类命运前途,作者笔下不时流出带有些哲理的感慨。如在众人议论日本侵略军的被俘士兵时,孟弗之说:“他...
戴望舒精选集:世纪文学60家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戴望舒各个时期不同体裁、风格的代表作品。戴望舒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
《韩愈诗选》内容简介:韩愈是继李白、杜甫之后的唐代又一重要诗人。韩愈诗有两大突出特点,一是“狠、重、奇、险”的艺术境界;一
容忍与自由-胡适作品精选-图文珍藏本 本书特色 一个从不标榜自己是领袖的人,一个简单至纯的人,一个享有国际声誉的文化巨人,这个人就是胡适。他学识渊博,博古通今,...
胡适的声音(1919~1960)胡适演讲集 本书特色 胡先生雅擅言词,而且善于恭维人,国语虽不标准,而表情非常凝重,说到沉痛处辄咬牙切齿地一个字一个字地吐出来,...
名诗名译插图本--自由颂 本书特色 普希金是一个特殊的现象,……在他身上,俄国大自然,俄国灵魂,俄国语言,俄罗斯人的性格反映得如此明晰,如此纯美,就像景物反映在...
旧时勾当-提前怀旧续编 本书特色 本书为《提前怀旧》续编,多曾在《万象》杂志所开专栏“提前怀旧”发表。该系列刊出后在读者中有较好的反响。所写多为作者儿时经历,意...
《吃酒!吃酒!》内容简介:本书精选70位中国现当代作家、学人谈论饮食文化的散文、随笔一百多篇。在这本书里,我们跟随着梁实秋、
《深歌与谣曲》内容简介:费德里戈·加西亚·洛尔卡(1898-1936),20世纪最伟大的西班牙诗人、“二七年一代”诗人群体的代表人物。
苑峰杂著-张政烺文集 内容简介 《张政烺文集》第五卷《苑峰杂着》,收录张政烺先生自述、纪念文章、序跋、书评、书信、讲话以及其他一些文字。此次新搜集到的未见...
上海女性 本书特色 王安忆是中国当代作家中的代表性人物。女作家方方说:“就综合实力,我认为中国当今女作家中王安忆是排在**位的。”就其作品数量之多,质量之高,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