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美国汉学发展的宏阔视域下系统评述美国汉学界苏轼研究的历史背景、阶段特征、主要成果、方法理路,并由此展开中美苏学比较,在中西诗学对话的层面进行深入探讨。美国汉学界对苏轼诗词、文赋、书画、政治哲学思想、文艺美学思想、贬谪心态均有独到见解,中美苏学在学术话语、理论视角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由此引发对中西文学研究方法的融合、以西方理论话语分析中国古典诗词的契合性、跨异质文明研究中的价值判断等问题的思考。
本书在美国汉学发展的宏阔视域下系统评述美国汉学界苏轼研究的历史背景、阶段特征、主要成果、方法理路,并由此展开中美苏学比较,在中西诗学对话的层面进行深入探讨。美国汉学界对苏轼诗词、文赋、书画、政治哲学思想、文艺美学思想、贬谪心态均有独到见解,中美苏学在学术话语、理论视角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由此引发对中西文学研究方法的融合、以西方理论话语分析中国古典诗词的契合性、跨异质文明研究中的价值判断等问题的思考。
万燚,女,四川广安人,1979年生。四川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四川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现为四川理工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理事。长期从事比较文学、外国文学与海外汉学的教研工作,主持或主研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十项,发表《英语世界的苏轼“因革”文学思想研究》《英语世界的苏轼研究综述》《东坡赋与中国酒文化》《韩南的中国文学研究析论》《弥纶群言?而研精一理——论艾朗诺的苏轼研究》等论文二十余篇。
在速朽世界里飞奔,在流沙世界里行走《GQ》2012年“年度人物之专栏作家”韩松落最新作品林奕华、李海鹏、廖伟棠、张晓舟、马良、
《股神巴菲特给儿女的忠告2》内容简介:《股神巴菲特给儿女的忠告2》内容简介::股神巴菲特因其卓越的投资成果而为世人所推崇。对其
中国象征主义百年史 内容简介 本书全方位讲述了20世纪西方象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史,中国作家的接受史、创作史,对中国文学界的影响及其历史命运。中国象征主义百年史 ...
戰亂之年,群雄割據,生靈塗炭,為解曲江之謎,傅長亭涉險入城,卻遭遇鬼魅韓蟬三度夜訪。來歷不明的鬼,性情偏激,變化多端,卻
王蒙(1934~)当代作家。河北南皮人,生于北平。上中学时参加中共领导的城市地下工作。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从事青年团
隶书二-书法字帖类编 内容简介 简介《书法字帖类编.隶书2》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隶书二-书法字帖类编 节选 《书法字帖类编.隶书2》内容简介:隶书是中国书法艺...
诚与真:诺顿演讲集,1969-1970年 内容简介 本书是特里林1970年在担任哈佛大学诺顿诗歌教授时的演讲集,书中通过对文学和社会发展的研究,以文学和哲学相结...
改革开放40年外国儿童文学译介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比较系统地总结了改革开放40年外国儿童文学的译介及其影响。本书从历史视角比较分析改革开放后的经典译本重译现象,...
红楼梦资料彙编(上,下册) 目录 卷一 敦诚寄怀曹雪芹赠曹雪芹佩刀质酒歌挽曹雪芹挽曹雪芹甲申荇庄过草堂命酒联句,即检案头闻笛集为题,是集乃余追念故人录辑其遗笔而...
股票作手回忆录 本书特色 从铿锵的历史中,寻找经典;从凝血的经典中,检索未来的通途!“华安基金·世界资典译丛”立意在纷繁的往昔中,披沙拾金,以*鲜活的语言,再现...
中国新时期乡族小说论 内容简介 本书由绪论、正文、结语三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总领全文,主要探讨了“乡土”小说的缘起、发展,阐述了新概念——“乡族小说”提出的必然...
揭秘时光隧道-特警酷酷大冒险 内容简介 “冒险乐翻天”游乐园中增设“时光隧道”娱乐项目,能让人看到未来和过去。副市长亲临“时光隧道”之后,“时光隧道”门票飞涨,...
终南山的变容(中唐文学论集) 内容简介 《终南山的变容》是京都大学杰出学者川合康三教授历年所作中唐文学研究论文的结集,也是他多年研究唐代文学的心血结晶,所收二十...
现代性与小说形式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探究现代性小说形式的内在关联,通过对现代西方小说理论的尊基之作青年卢卡奇《小说理论》的深入剖析,以及与本雅明、巴赫金和后期卢...
作为一本法学教程,本书具有普通法律教科书的特点。由于本书把宪法严格作为一门法律来对待,因此它在风格上和民法、刑法或行政法
中国文学叙事传统论稿 本书特色 内容简介:本书分三编,从中国诗歌的叙事问题、古典小说与叙事传统、中国古代文论与叙事三个角度对一贯被研究者忽视的中国古代文学的叙事...
如何帮助自闭症儿童心理治疗与教育方法-(第三版) 本书特色 面对自闭症儿童,理解他们的认知困难,向他们提供教育训练时,我们都需要完整而全面的理论方法。教育实践与...
谈文学 本书特色 《谈文学》是朱光潜先生专门写给青少年朋友的文学启蒙读物,较为详细地探讨了文学作品的内容、形式、表现、体裁、风格以及作者的态度等方面的问题。本书...
《电子信息工程概论(第3版)》内容简介:本书在第2版的基础上作了修改和完善,内容主要包括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史、传感器技术、电子
本书以“我”听朋友沈昭平讲述的方式来逐次铺排而出,以当代语言学家沈昭平的家族为中心,讲述了从晚清、民国、新中国建立及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