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以全球史的视角将中华文明和世界其他文明的发展纵向叙述并横向比较,具有全球史的视野,使读者在了解中国历史的同时,也清晰认识同时段的世界究竟发生了什么。提供了对历史重新认识和解读的另一途径。
1.相较于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和汤因比的《历史研究》等,本书更注重地域的全面性和时间的一致性
2.补充了大量西亚、中亚和西亚的信息,通过全景式展示,给读者呈现出一幅幅立体且相互衔接的历史画面。
3.语言精练但内容完整,信息量大
4.每章配有历史年表,提炼重点史实
美国当代著名全球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全球通史》中说,在过去的4000多年中,中国人在欧亚大陆的*东端发展起来一个独特的、自治的社会。尽管当葡萄牙人1514年出现在东南海面上时,中国人开始了与西方的频繁交往,但是中国人对“外部世界毫无兴趣”,“对欧洲和欧洲人一无所知”。直到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才使之受到了巨大的刺激,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与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今天我们看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融入世界的脚步在不断加快,中国融入世界的程度也越来越深,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在不断地扩大。在这一背景下,在这个全球史真正形成的时代,如何用宏观的视野了解中华文明的过去,尤其用中国人的角度、中国的历史观和文化观,去了解过去世界各种文明的兴衰起落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历史是我们*好的老师,人类的现在是什么,只有过去才能告诉你。因为,历史就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休止的问答交谈”
张禹先生的著作正是这样一本恰逢其时、我们所需要的书。更值得敬佩的是,张禹先生并不是一个专业的历史工作者,而是历史的业余爱好者。读过这本近40万字的沉甸甸的历史著作,我在其中发现了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现不揣浅陋,提供给读者诸君。
**,本书具有博大的宏观视野,是一部世界历史的全景图。近代以来,从宏观角度研究世界历史,一直是黑格尔、马克思、斯宾格勒、汤因比等著名学者孜孜不倦所做的工作。当代英国的著名历史学家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在其所著的《当代史学的主要趋势》一书中,把英国学者汤因比的《历史研究》和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等而视之,认为它们分别代表了两个时代,前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时代,是思辨的历史体系的*后一部代表性著作,后者是20世纪70、80年代以来,用全球观点并囊括全球文明进行编写世界史的代表性著作。显然,从本书的谋篇布局来看,是沿着当代全球史的编写思路进行的,是一种全景式展示性的著作,不仅视野庞大,而且所不同的是,本书所采取的文明视野,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不仅加入了中国历史的大量内容,而且还囊括了大量南亚、中亚、西亚甚至南美洲文明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站在东方角度看世界的历史全景图。
第二,本书具有总体历史的视野,是一部世界历史的断面图。现代的法国年鉴学派被称为是总体历史学派的开创者。当代西方的思辨史学认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人们如何创造历史而在于人们如何书写历史。意大利学者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都是当代人对过去的理解。英国学者科林伍德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因为“事实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意见却是不受拘束的”,因为历史中被注入了历史学家的思想。年鉴学派不仅注重历史的选择和意义,而且给我们提供了观察这种意义的方法。在年鉴学派的代表人物布罗代尔看来,历史运动有着三个不同的层次:在表层,是属于短时段的事件史;在中层,是以较慢速率变动的局势史;在深层,是以世纪量度的长时段的结构史。这就是构成历史速率三种基本单位的长时段、中时段、短时段,分别代表了结构的变化、周期性的波动和短时段的“事件”。而从本书的谋篇布局来看,我从中不仅似乎找到了法国年鉴学派的影子,而且作者更为大胆,以千年的变化为结构单位,分别以文明的晨曦、国家的兴起、春秋的烽火、帝国的荣耀、陆地与海洋和殖民的世界六个断面单位,描述了世界历史的大的切面,同时以“事件”相串,以千年寄语和千年历史纵横的方式进行总结,从而给我们带来了世界历史前所未有的整体性。
第三,本书具有比较的视野,是一部世界历史的相互联系图。本书几乎涉及了人类有史以来所创造的所有大的文明体系。全球史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曾经把人类的历史分为古代文明时期(前3500年到前1000年)、古典文明时期(前1000年到公元500年)、中世纪文明时期(公元500年到1500年)和1500年以后的世界。而本书不仅在所有的历史时段都有对当时文明的总结,而且把所有文明体系直接放在一起进行描述,甚至直接地进行对比研究,让读者能够更清楚地了解当时世界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比如在古代文明时期,也就是本书的国家的兴起部分,有“少康中兴与古巴比伦王朝称雄两河”的文章;在本书的春秋的烽火部分,有“盘庚迁殷与犹太人出逃埃及的世界”;在古典文明时期,也就是本书的帝国的荣耀部分,有“大秦的统一与后亚历山大帝国时代”;在中世纪文明时期,也就是本书的陆地与海洋部分,有“蒙元帝国的衰亡与奥斯曼帝国崛起”,等等。我们发现,本书所有的描述都是中外同时进行的,这无疑加深了我们对世界相互联系的认知。
第四,本书具有独特的编排体例,严谨的历史考证,内容浓缩、图文并茂,是一部别具一格的全球史著作。与所有的历史著作不同,本书既不是国别史的简单相加,也不是线性的历史排列,而是以“事件”串起来的世界史。本书用40多篇文章,数百件重大事件,将世界历史有机地串在了一起,从而既实现了对几乎所有重大历史事件的时空定位,又使每篇文章都能够单独成篇,极大地方便了读者阅读。本书考证严密、史实全面、叙事有序、富有思想。而且,本书的每篇文章在保持高强度信息量的同时,也在追求言简意赅,不着废话,达到历史的高度浓缩。另外,为进一步方便读者阅读,在每篇文章中,作者还标注了当时的重大历史事件,使我们能够更加有效和直观地阅读。
第五,本书具有独特的中国视野,是一部中国人看待全球文明发展的路线图,这也是本书的*大特色。我们说本书是一部东方人看待全球的世界全景图,尤其是中国人看待世界的全景图,这其中的体现有三个方面:一是在于本书的历史发展线索,是以中国历史的发展为主线进行的;二是本书是在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的比较中、在阐述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中完成的;三是本书是以中国人的天下观、文化观、历史观来理解这个世界的,例如对远古大洪水的描述,对世界奇迹的评论,对农业文明、海洋文明、游牧民族文明的理解,等等,不一而足。不仅可以帮助中国人理解世界,也可以帮助世界理解中国。
当然,本书也有瑕疵。例如本书前重后轻,在描述古代世界时用笔较多,而在描述近代以后的世界时则着墨较少。再如本书信息集中,言简意赅,但也因此导致阅读时少了轻松感。当然瑕不掩瑜,本书还是非常值得推荐给大家的。相信所有读过此书的人,一定会对我们所面临的这个世界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刘笑盈历史学博士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教授、博导,国际新闻研究所所长
2016年10月于北京定福庄
张禹,东北农业大学毕业,现就职于威海市财政局,高级农艺师。倾20年之力撰写此书,从历史学科局外人的角度看待历史,描绘历史。
郭大顺考古文集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部汇编作品,主要搜录了郭大顺先生曾经发表过的79篇考古学术论文。该书分上下册出版。上册主要是红山文化考古部分,下册主要是非红山...
故园一脉-施甸县布朗族村寨和文化考察 内容简介 《故园一脉:施甸县布朗族村寨和文化考察》以施甸布朗族村寨的制度文化、器物文化、观念文化为主要探讨对象,是一部颇具...
《从奥斯威辛集中营到澳大利亚:一位纳粹大屠杀幸存者的记忆》作者痛苦的经历与德国纳粹造成的浩劫紧密相连,作者的经历是我们了解
三国史话 内容简介 本书详细介绍了三国时代的重大事件、经济发展、民族关系、中外交流、社会生活、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科技发展等。三国史话 目录 开头语——略说三国...
新书--掠夺尼罗河—埃及的盗墓贼和考古学家 本书特色 **个金字塔入口是如何被人们发现的? 早期的考古学家竟然比盗墓贼还野蛮? 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破译者商博良,竟...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沙家浜镇》内容简介:沙家浜镇,位于江苏省常熟市东南隅。鱼米之乡的沙家浜镇,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SAI+Photoshop漫画/插画绘制技法全解析》内容简介:本书共11章,由浅入深地介绍了绘制漫画插画的技巧。从漫画、插画及人体结构的
绝代风流:西南联大生活录 本书特色 本书是西南联大三部曲中的*本,讲述*有生活气息的联大故事。本书关注联大师生的日常生活趣事和吃穿住行状况,集中呈现有温度有情怀...
《资本的终结:21世纪大众政治经济学》内容简介:曾经有人声称,历史已经终结了,资本主义就是人类最好的结局。事实恰恰相反,就在
民国作家的别材与别趣 本书特色 一个作家留给文坛的形象和呈献给读者作品,是其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多样才华的结晶——“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了大量的木材,结果却是一小块...
《美国政治传统及其缔造者》是美国著名史学家理查德·霍夫施塔特的代表作,初版于1948年。它通过对“代表美国政治情绪的主流”的
《道家文化研究(第三十二輯)》内容简介:三教关系问题在目前中国哲学史、思想史、宗教史等研究界受到高度关注,已成为学术界讨论
看版图学中国历史 本书特色 在《看版图学中国历史》中笔者注重地图、图片资料与文字资料的结合运用,使它们互相补充,以期达到对历史更好地表达效果。笔者提供了一张透明...
中国教育史:精装索引版 本书特色 本书内容包括实际与理论两方面。教育制度、教育实施状况及教育者生活等等,属于实际方面。政府的教育宗旨,学者的教育学说及时代的教育...
《湖州传:湖光山韵丝书远》内容简介:本书是“丝路百城传记”系列丛书之一。作者以诗意的笔触,写出作为丝路带上的文化名城湖州:
简介:在本书中,利奥·施特劳斯通过对马基雅维里的两部著作《君主论》、《李维史论》精细入微的考察,全面深刻地揭示了马基雅维
1936-1945-日本帝国衰亡史-(全4册) 本书特色 在这部“二战”史经典著作中,美国历史学家约翰?托兰描述了日本于1936—1945年间和希特勒的纳粹德国...
《史家说史》苍茫隋唐路 内容简介 隋唐时代是中国历史的鼎盛时期,了解它的盛衰兴亡史,感悟它的辉煌业绩与千古遗恨,对振兴今日中华民族大有裨益。全书包括:隋唐豪杰的...
唐宋史料笔记---师友谈记 曲洧旧闻 西塘集耆旧续闻 内容简介《师友谈记 曲洧旧闻 西塘集耆旧续闻》主要是以唐宋史料笔记为主,师友谈记 曲洧旧闻西塘集耆旧续闻,...
明史研究 目录 前言《明史》抉微《明史》编纂考略《明史》纂修考《明史》的纂修及史学思想万斯同《明史》修纂思想条辨论清初明史馆馆臣的史学思想宋明清儒学派别争论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