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籍中有大量以书家的手迹上板者,在古籍和书法交叉处诞生的这一全新的领域,便是本书的研究范围。本书是这一领域开创性的著作,作者通过对古籍版刻书迹和书家传世作品的比照研究,来判断古籍版刻中书迹的真伪等问题,是对书法史资料的有益补充。全书分为“方法编”“例说编”“资料编”和“附录编”,通过详细的例举,将宋、元、明、清时期的古籍中所遗留的书家手迹择其精者,一一进行对照研究。书中另附有大量的古籍版刻和书法作品的插图,兼具学术性、资料性和欣赏性。
★ 大16开精装,布面书脊,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 中国书法家协会重点学术课题研究项目
★ 祁小春教授对于版刻书法研究的对象、意义与方法做了系统、概括的阐释,为书法史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观察角度,开拓了视野,启发了新的研究方法,将书法史研究与古籍版本研究联系起来,使后人对于传统文化以及古代文人的生活艺术能够有进一步的了解和感受
★ 著名书法家刘恒和日本书法研究学家杉村邦彦作序
★ 历代古籍中所见的序跋题赞等,往往都是邀请当时的名家撰文并书写,而这些人的书迹又可以通过书籍而保存下来
★ 古籍版刻书迹的书写者身份还包括各时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画家等,版刻书迹是书写者水平较高的,也是他们自己较为满意的代表之
在现存的版刻古籍中藴含着丰富的书迹资料,其中凡是古籍中手写上板的书迹都可称作「版刻书迹」。版刻书迹的数据非常丰富。一般来说,在宋元明清各时期书籍中使用的字体,与现今出版物的印刷字体不同,通常用手写体或手写体演化的刻书字体。特别是古籍中常见的附于卷前卷后的序跋题赞和歌等,其字体大部分是手写体,这些书迹多出自当时的名人或书家之手,而依靠古籍得以保存了下来。
中国古籍中有大量以书家的手迹上板者,在古籍和书法交叉处诞生的这一全新的领域,便是本书的研究范围。本书是这一领域开创性的著作,作者通过对古籍版刻书迹和书家传世作品的比照研究,来判断古籍版刻中书迹的真伪等问题,是对书法史资料的有益补充。全书分为“方法编”“例说编”“资料编”和“附录编”,通过详细的例举,将宋、元、明、清时期的古籍中所遗留的书家手迹择其精者,一一进行对照研究。书中另附有大量的古籍版刻和书法作品的插图,兼具学术性、资料性和欣赏性
名家点评
这一领域的研究,需要专门的知识、素养及经验,小春先生在这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他不仅受过古籍版本方面的学术训练,还曾对国内各大图书馆收藏的善本古籍做过系统调查,同时更是国内专门研究版刻书法的拓荒者。正因为拥有这些优势,本书所提出的版刻书法研究的对象、目的、方法等基本原则便显得具有指导性,高屋建瓴,视野开阔。
——刘恒(中国文联书法艺术中心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从古籍板刻中去发现和寻找书法史新资料这一想法,在中国似未见还有第二人,所以我说祁君是首倡者,应不为过。祁君之所以能有如此发现,应该与他曾亲自整理研究过大量古籍的经历有关,因为他又是书法史研究者,因而才能将此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做考察。于是,这一全新的研究领域就这样诞生了!
——杉村邦彦
書法史研究的新視角(代序)
對於書法史研究來説,除了研究方法的正確、得法之外,研究對象的選擇也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而書法史研究中*主要的對象或依據,就是歷代書家留下的書跡。在照相印刷技術問世以前,書法的複製傳播*常用的手段是鐫刻。説到鐫刻,以前研究者主要關注於碑版和法帖,如今祁小春教授的《古籍版刻書跡例説》又爲我們展示了一個長久以來被忽視的領域——古籍版刻中的書法。
從宋代開始,雕版印刷術普遍應用,雕刻書籍所使用的字形體勢,始終與書法藝術有着密切的聯繫。今天大家都習慣於把雕刻書版所用的字體稱爲「宋體字」,其實宋體字的*初源頭正是來自於唐代楷書名家歐陽詢、顔真卿等人的書法風格。另外,隨著雕版印刷業的繁榮,鐫刻技法及所用字體不斷豐富,將書寫者的手跡直接刻版印刷的做法也很快被普遍采用。這種現象不僅進一步擴展了書法藝術的傳播手段,同時也使得許多没有或極少有真跡流傳於世的書家、文人的書法面貌,借助雕版書籍而保存下來。然而由於中國古籍的研究是一項專門的學問,需要專業的知識、經驗及學術素養,所以大多數書法史研究者對這一領域鮮有涉及。
祁小春先生大學畢業後曾從事古籍整理研究的工作,在版本目録學上有扎實的基礎;又因工作需要,曾遍訪各大圖書館的古籍收藏,見識豐富。同時他還師從名家學習書法篆刻并從事書法史的研究,對搜集歷代名家的書跡資料十分留心。正是由於如此的學術基礎和背景,使他能夠將書法史研究與古籍版本研究結合起來,利用中國歷代古籍中保存下來的書跡資料,爲自己的書法史研究找到了一個獨特的切入點。
二十年前,正在日本留學、工作的小春先生曾出版了日文著作《中國古籍の板刻書法》,以圖版爲主,收録了大量宋元明清的版刻書法資料。而在該書篇幅不多的研究文字中,則討論了版刻書法研究的對象、目的、方法,以及與版本目録學和書法史學的關係,并對歷代版刻書法做了概括論述,可以説已經初步確立了作者版刻書法研究的思路和框架。如今的中文版《古籍版刻書跡例説》,圖版資料大大充實、豐富,研究文字則更爲完整、全面,特别是增加了大量對具體書籍版本、所刻書跡及作者的考證與解説,與前書相比,學術含量顯著增加,是一部更爲成熟和系統的研究成果。
在我看來,本書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作者對於版刻書法研究的對象、意義與方法做了系統、概括的闡釋。前面説過,這一領域的研究,需要專門的知識、素養及經驗,小春先生在這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他不僅受過古籍版本方面的學術訓練,還曾對國内各大圖書館收藏的善本古籍做過系統調查,同時更是國内專門研究版刻書法的拓荒者。正因爲擁有這些優勢,本書所提出的版刻書法研究的對象、目的、方法等基本原則便顯得具有權威性和指導性,高屋建瓴,視野開闊。其次,本書收録的大量宋元明清版刻書跡資料,爲書法史研究提供了一種新的觀察角度,開拓了視野,啓發了新的研究方法。古籍中的版刻書跡如果單獨來看,雖然有拾遺補闕的價值,但通常是個體的、零星的,而一旦將這些資料集中起來做全面考察,便可以發現這其實是一座書法「寶庫」。除了其中埋藏著許多不爲人知的書家、文人書跡,往往能令人有意外收穫之外,版刻書跡還與書法史上的碑刻、摹拓、刻帖等現象有著密切的聯繫,對其進行系統全面的梳理研究,可以大大補充有關書法史特别是書法複製傳播方式的認知。再次,對版刻書法的研究,還將書法史研究與古籍版本研究聯繫起來。書法史與古籍版本這兩個相對獨立的領域,由於書法藝術的連接,各自都得到了拓展、補充和豐富,從而使後人對於傳統文化以及古代文人的生活藝術能夠有進一步的瞭解和感受。
小春先生在本書的自序中説道,本著的體例偏重於介紹,許多具體問題都有待於今後的個案研究。可見他還將對版刻書法做持續、深入的研究,這讓我們有了更多的期待。我相信,這部著作面世後,一定會引起書法史研究者的關注,也會有同道者加入版刻書跡研究中來。隨著新的研究成果的出現,本書的引領、倡導意義將會越來越凸顯出來。
二〇一八年二月二十七日 劉 恒
这一领域的研究,需要专门的知识、素养及经验,小春先生在这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他不仅受过古籍版本方面的学术训练,还曾对国内各大图书馆收藏的善本古籍做过系统调查,同时更是国内专门研究版刻书法的拓荒者。正因为拥有这些优势,本书所提出的版刻书法研究的对象、目的、方法等基本原则便显得具有指导性,高屋建瓴,视野开阔。——刘恒(中国文联书法艺术中心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从古籍板刻中去发现和寻找书法史新资料这一想法,在中国似未见还有第二人,所以我说祁君是首倡者,应不为过。祁君之所以能有如此发现,应该与他曾亲自整理研究过大量古籍的经历有关,因为他又是书法史研究者,因而才能将此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做考察。于是,这一全新的研究领域就这样诞生了!——杉村邦彦
祁小春,江苏南京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1999-2002年历任立命馆大学等多所大学的兼职讲师,2002-2007年任佛教大学文学部中国学科专任讲师、助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邀访教授;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哲学系兼职教授;(日本)关西大学东西学术研究所客座研究员,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理论类专业教学指教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曾任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教授、书法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书法史论研究(尤以魏晋南北朝书法史、王羲之研究见长)。著有《中國古籍の板刻書法》日文版、《古籍版刻書跡例說 》、《山阴道上王羲之书迹研究丛札》等。
《唐诗的真相》内容简介:人人皆知唐诗好,唐诗读法各不同。本书作者通过几十年的摸索,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读法,并将他所看到的“真
邵亦杨,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人文学院副院长,外国美术史教研室主任,悉尼大学艺术史系硕士、博士,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西方现代视觉文化与艺术研究”负责人,...
1872-1949-中国画报画刊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系统研究整理1872-1949年中国画报画刊出版的史书。该书展现了众多近现代的画报、画刊、照片等珍贵资料,有...
《第N种危机》内容简介:遵从游戏规则,还是制定游戏规则?无论是跨国企业,还是中国企业,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男人还是女人,危机
《城乡规划原理》内容简介:本书由经纬注考(北京)教研中心编写,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历年考试真题及解析,给出了2010—2014
《翁斌孙日记》内容简介:翁斌孙(1860—1922),字人豪,号韬夫,是常熟翁氏家族中一位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本书整理以翁氏7册日记
塔特科瓦 内容简介 “全球化”这词给我们这一时代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它早通过经济渗入了文化的每个角落,世界设计的地域性在快速消失,各民族国家的设计界限已无法区分。...
曹全碑-中国最具代表性书法作品-(第二版) 本书特色全国唯一一套品种*全、拓本选用*优、墨迹经折装订、原色印刷的中国书法观止。 本丛书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
米芾尺牍九种 本书特色 本书系“中国碑帖经典”丛书之一。向读者展示了米芾尺牍九种。本帖字迹匀称,笔势圆劲流丽,结构布局端庄秀美。本字帖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刘炳森书王羲之兰亭集序二种 本书特色 《刘炳森书王羲之兰亭集序二种》是由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的。刘炳森书王羲之兰亭集序二种 内容简介 纵观当今中国画坛,如日中天的...
《我们都是有歌的人》内容简介:窥探未来,探讨什么正在取代着传统广告。本书是危机中的广告营销世界的真实写照。广告界,过去的同
安迪·沃霍尔的哲学:波普启示录 本书特色 1.2008年是安迪·沃霍尔诞辰80周年,相关纪念活动正火热展开,本书作为沃霍尔的自传,其出版恰逢其时。...
历代名家碑帖临摹丛帖--颜真卿楷书毛笔字帖《多宝塔》偏旁部首 本书特色 书法在知识理论学习之外,*重要的就是狠下苦功,勤加练习。《历代名家碑帖临摹丛帖》本着学练...
文徵明(二)/历代名家小楷珍品 本书特色 文徵明在明代书画艺术上取得的成就非常巨大,书法上有“明人*”之誉。他诸体皆擅,尤精于行书和小楷...
《史学与红学》内容简介:唐德刚的大半生,见证了中国近现代以来的频繁战乱,又受过大量中西方典籍的学术洗礼,教读异邦之余,不时
明刻历代列女传 1-4卷 内容简介 神州文化,源远流长,古今载籍,浩如烟海,据腾资料统计,我国是世界上拥有典籍*多(红十万种左右)、图书类型*丰富的国家。我国古...
赵之谦印谱补遗 内容简介 作者赵之谦,自谓其篆刻[取法秦诏汉灯之间,为六百年来抚印家立一门户。]吴昌硕称之:[悲盒先生书不读秦汉以下,且深通古籀,而瓦甓瓴瓿文字...
喬大壮印蜕-中国印谱全书 本书特色 壮翁喬大壮先生,近代词学大家、书法篆刻家。是中国近代文化史上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其《为人治学,不造其极,则绝口不道》,生...
赵声良,198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同年到敦煌研究院工作。2003年获日本成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美术史专业)。曾先后受聘为东京艺术大学客座研究员、台南艺...
西汉(三)-漫画中国历史-第十六卷 本书特色 《漫画中国历史(靠前6卷):西汉3》由京鼎动漫斥重金打造,是青少年增进历史知识,了解古代历史人物的不错读物。西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