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客家村落社会研究》采用历史学与人类学、社会学科际整合的方法,将文献的记载与鲜活的口头传统有机地结合起来,力图从村落地名、空间结构、巨姓大族、小姓弱房、衣食住行、婚丧节庆、消闲娱乐和女性社会、纷争处理、科举应试等视角,以及神明崇拜、风水观念等层面展开对传统客家村落社会的崭新探索,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前人研究的不足。
《传统客家村落社会研究》:和祠堂结构一样,神坛的空间布局也可看出村落的发展历程,如湘湖村的公王除了全村共有的水口公王外,在四个大的聚居区之间分界的显著位置还分别设立了黄屋公王、白竹公王、寨上公王等,这是因为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历史的发展,形成了多个新的聚居区,于是就产生了新的公王,而原有的公王仍为当地人所重视。由此可见,武北村落的总祠与分祠、老公王与新公王的布局表现了村落空间形态的发展如叠砖块,随时间发展而不断地叠加。不仅如此,武北村落的空间结构还明显地透露出当地村落宗族力量的对比。前述小姓弱族居住在当地村落的边缘或一个独立的小自然村的现象,当地人大都用风水加以解释,如龙坑村一位巫姓报告人对我们说:“巫姓之所以一直住在水口边,主要是巫姓祖先做祠堂时没有占领全村的好风水,如果他们也像刘姓人一样占领了蛇形祠,那么现在的情况就不是这样的了,祖先要那么笨有什么办法!我们只好住在这个角落里了。”我们在小澜村调查时又听到一位邓姓报告人发表类似的看法,他不无伤感地说:“我们祠堂没有占到正穴,人丁少,只好住在神坛边的这个角落里。”这样的解释用科学的观点来看应属无稽,实际上,小姓弱族居住在村落边缘的原因与他们在当地村落所处的社会地位密切相关。在姓氏斗争中,小姓弱族自然处于劣势。一方面,如果小姓弱族历史上曾经居住在村落的中心,伴随着强宗大姓的兴起或自身的衰落,它必然遭到排挤,逐渐退居到村落的边缘;另一方面,如果小姓弱族本来就居住在村落边缘或外迁而来,那么,在巨姓大族面前它更无法抢占富于发展空间的有利地形。关于这些,劳格文的《湖坑李氏宗族研究》一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佐证,他在文章中说,湖坑乡李氏宗族的一支定居在主要河谷的中部,他们在明初时已在地方上享有名声,而在明末时又产生了**个县级士人,并进一步与邻近上杭县由李火德开基且较显赫的一支结成网络。他们逐渐将其他宗族挤到上述河谷的边沿地区,而且据有当地的主要庙宇。①我们在湘村调查时也发现了同样的现象,湘村的陈姓*早居住在该村下村的中部回栏馆周围的大部分地区,但到了清初,随着刘氏宗族的迅速崛起和陈氏的衰落,陈姓被逐渐排挤,*后只能居住在下村的边缘——岐山下。武北村落的空间结构亦多反映了当地居民的社会观念。上述村落、祠堂、厅堂、祖坟、寺庙,以及民居的选址与朝向,显然与当地人的风水观念有关,如祠堂、厅堂特别注重龙脉和形局,翻开武北村落姓氏的族谱常常有祠堂、厅堂“发脉于……”的记载,而当访问当地人关于他们祠堂、厅堂形局时,大多数人都能绘声绘色地讲述他们的祠堂、厅堂在风水学上的象征地形,如龙坑刘氏的“蛇形祠”,湘村可纯公在龙坑的“象形祠”,小澜张氏的“粪门穴”,江坑蓝氏、店厦罗屋、小坪坑邓氏的“虎形祠”、湘坑何氏的“牛形”等。在武北村落,几乎所有的空间构成都与风水有关,没有一座房子、没有一个丘陵、没有几棵树、没有一条河置于风水的解释之外。“水口”在武北村落居民的观念里是极为重要的部位。水口的本义是指一村之水流入和流出的地方。但在武北村落,水口主要是指水流出口处,在当地人看来水口把得紧不紧关系到全村财富是否会流失的问题,以及关系到居民的生命、财产、荣辱、兴衰等问题,故在全村的水口(水流出口处)设立神坛、建立寺庙、安葬祖坟等象征资源,以免财富、地位等流失。如果说祠堂、厅堂、水口的空间结构反映的是当地人的风水观念,那么寺庙和神坛的布局更多的是反映了当地人的宗教观念,如武北村落中既有定光寺、观音堂,也有妈祖庙、仙师宫、三官堂,还有文庙、武庙,以及名目繁多的公王、社公、伯公等神坛,这些不同教派、不同信仰的建筑同时出现在同一村落,显然与当地人宗教信仰方面的多神崇拜观念密切相关。……
刘大可(1968-),福建省武平县人。历史学博士,先后在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社会历史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任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副校长、福建行政学院副院长,教授。2002年被评为福建省优秀青年社会科学专家,2004年入选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2008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出版《中心与边缘:客家民众的生活世界》《传统与变迁:福建民众的信仰世界》《闽台地域社会与族群文化新探》《闽台地域人群与民间信仰研究》《田野中的地域社会与文化》等专著9部,在《民族研究》《世界宗教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获省部级以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1项,其中《传统与变迁:福建民众的信仰世界》《中心与边缘:客家民众的生活世界》分别获得福建省第九届、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直播幕后-电视突发直播一线手记 本书特色 突发直播,40多年前,是电视异军突起的秘密武器,40多年后,是电视求生图存的看家本领。从cnn9.11袭击直播到nhk...
近些年来,许多自然和其他方面的灾难以及令人惊奇的意外突然袭来,政府和社会对此毫无准备。许多预料之外的事件已经改变了、甚至重新定义了我们的生活,而“9·11事件”...
中国八零后调查-社会深刻变革下一代人的七情六欲 本书特色 大型社会纸上真人纪录片、社会深刻变革下一代人的七情六欲蒲巴甲、高晓?、马永红、林夕、杨纳、彭乃恒真实演...
晚报新闻学 内容简介 《晚报新闻学》是国内**本研究晚报新闻规律的专著。它初步构建了晚报新闻学的内容框架,探讨和总结了晚报新闻学的一些规律,出版后被权威人士誉为...
规训与惩罚-修订译本 本书特色 在我这一代对我们的时代进行诊断的哲学家圈子里,福柯是对时代精神影晌*持久的。——哈贝马斯规训与惩罚-修订译本 内容简介 《规训与...
传播学原来这么有趣-颠覆传统教学的18堂传播学课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介绍传播学大师及其思想精华的图书。它虚拟了18堂神秘课堂,每堂课都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并挑选一...
《东京塔》内容简介:√这本小说像清淡而回甘的饭团,让许多离乡到东京打拼的上班族在地铁上哽咽。√全日本书店店员一致推荐,2006
巴黎和会就其本身而论,只是一个纯粹的外交意义上的国际会议。但是,外交是内政的继续,在南北分裂、派系林立的特定条件下,外交不可避免地卷入政争……一时间,国内政潮陡...
社会学的理论逻辑(第一卷):实证主义.预设与当前的争论 本书特色 《社会学的理论逻辑》(第1卷)作者提出,在社会学研究中,一般性的理论逻辑与实验性的经验逻辑可能...
路易斯,26岁即在牛津大学教授中世纪文学,1954年被聘为剑桥大学英语文学教授,是20世纪西方基督教最重要的护教家之一。他既著有《返璞归真》《四种爱》等神学作品...
晚清新政时期图书出版业研究 内容简介 此等好去处,皆因书而存,因书而美,点石成金,皆因书缘。有书就有底气,傲视尘世喧攘,其奈我何?现为丛书之名,则山随书而扬名天...
北大老讲座 本书特色 《北大老讲座》,讲座是大学*别致的一道校园风景,讲座如果在大学里消失,校园文化便会成为戈壁上的涓涓细流、虽澄澈,但孱弱且短暂。本书将现代文...
客家迁移万里寻踪 本书特色 本书是《客家文化研究丛书》系列之一的《客家迁移万里寻踪》分册,书中具体包括了:《固始人改写了福建历史》、《客家精神城堡的坚守与超越》...
专家观点 本书特色 不论新农村还是旧农村,首先我们要确定阶段的问题是什么?是“三农问题”。新一届政府在2004年签发的“一号文件”中,把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
柳南随笔 续笔 内容简介 《柳南随笔》六卷、《续笔》四卷,清王应奎撰。应奎字东溆,号柳南,诸生,江苏常熟县人。生于康熙二十二年(一六八三),约卒於乾隆二十四、五...
世界社会科学高级讲坛讲演录-第一辑 本书特色 “世界社会科学高级讲坛”系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设立的常规性品牌论坛之一。该讲坛践行“学术为本、追求卓越”的学...
社会理想与精神追求-民族精神的实证研究 本书特色 《社会理想与精神追求:民族精神的实证研究》:民族精神研究丛书社会理想与精神追求-民族精神的实证研究 内容简介 ...
中国人观念与行为 本书特色 我们及身边的林林总总无时无刻不在揭示——许多中国人能做出任何言行不一的事情,观念和行为始终冲突不断。有“忠孝仁爱礼义廉耻”的传统德性...
御笔诏令说清史:影响清进程的重要档案文献 本书特色 ★ 16开布面精装,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出版★ 本书在中国历史档案馆现存的大量诏令文书中,选择其中重...
《Swift全解析:新式iOS实战开发》内容简介:本书从Swift的第四个版本开始,从基础全面的语法,到iOS11&iOS12的入门级App开发,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