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精选何葆国近年来创作发表的土楼题材的中短篇小说10篇, 以生动、细腻的笔墨展示了一幅土楼人的生活画卷, 在他的笔下, 土楼和土楼人都是重要的角色, 二者之间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 人物的命运因为土楼的背景而显得丰富, 土楼的内涵因为有人物的演绎而更加深厚。
土楼和土楼人,一生血肉相连。他们的故事,就是土楼活的传奇。 闽南知名作家、中国作协会员何葆国中短篇小说精选集,他凭借多年行走土楼的经历,以生动细腻的笔墨,再现土楼人的生活画卷。 谨以此书献给福建南靖土楼申遗成功十周年。
缓期执行他本想打个盹儿,但却混混沌沌地睡了过去。班车在山间公路上跑得欢快,这是新开的旅游公路,早已不是十多年前那盘旋而上的“天路”,现在的路平坦得让他眼光发直,一会儿高架桥,一会儿隧道,以前回家坐的虽然是轿车,哪一次不是颠得肠子都要吐出来?现在的路居然修得这么好,看来政府为了搞土楼旅游开发,确实下了大本钱。路阔气了,车子平稳了,瞌睡虫就爬了上来,他实在太困了,这些天几乎就没合过眼,当眼皮耷拉着要合上时,那些陈年旧事就从脑子里跳出来,影影绰绰的有许多人上蹿下跳,好像有人支起木棍把他的眼皮撑开一样…… “哎,到啦,下车,下!”他被人拍着肩膀叫醒,睁开迷糊的双眼看着面前的女售票员。 “杨坑,往前走就是了。”女售票员往车窗外比画一下。他下意识地“哦”了一声,像是从梦里醒过来一样,连忙起身往下走。双脚刚在地上站稳,眼光还没有适应面前的一切,一个写着旅行社名字的提包“砰”地从车上扔在他脚边,这辆过路班车“噌”地又开走了,卷起一股烟尘。 这是他的行李包,他弯腰提了起来,迟疑地往前走去。这就是老家杨坑吗?原来熟悉的景象早已不复存在,一切都变得如此陌生。脚下的水泥路反射着阳光,他感觉到一阵眩晕,身后突然响起尖厉的汽车喇叭声,嘀——嘀——嘀,把他吓了一跳,他慌忙躲到路边。一辆旅游大巴从他身旁开了过去,接着是几辆小车,它们都是来杨坑的。他想起许多年前他坐着一辆除了喇叭不响哪里都响的老吉普车回到杨坑,土楼里许多足不出户的老人都颤颤巍巍地过来看稀奇,那不知是多少杨坑人*次看到真的汽车……当然那至少也是30年前的事了,那时他刚刚从乡里调到县里,现在一条笔直的水泥公路就通往了杨坑,身旁又驶过了三四辆车。尽管这些年一直在高墙大院里,但他也是知道的,土楼成了世界文化遗产,杨坑也搞起了旅游。 前面一棵大榕树,这就是他再也熟悉不过的风水树了,它在村口已耸立数百年,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归来的游子,他不由得加快了脚步。大榕树左侧建了一个停车场,右边则是一排红砖瓦房,房间里走出两个穿保安制服的年轻人,其中一个脸上长满青春痘的像交警似的做了个停的手势,说:“买票,买票。” 他顿了一下,方才明白这是对他说话,便张嘴说:“我是,我来是……”他本想用客家话说,不知为什么,一开腔却是普通话,他感觉舌头硬邦邦的,声音被堵在喉咙里。 “这里是旅游景区,参观游览都要买门票,你有老人证吗?可以打五折。”那青春痘向他走了过来。 他佝偻着背一时说不出话,那房间门上钉着一块木牌,写着“售票处”三个字,下端还有一张图表,看不清上面的字,里面又走出来一个人,这是个长条脸的中年人,盯着他看了看,挥手对那两个年轻人说:“让他进去。” 他想不起这人是谁,但可以肯定是他侄子外甥辈,他喉咙里咕咚响了几声,觉得还是应该说句话,脑子里搜索到了一些客家语词,但说出来还是客家话和闽南话混杂的腔调:“我回来了,杨坑变得让人认不出来了……”他还在说着,那中年人和两个年轻人已经扭头走进了房间,他们显然没兴趣听他说话,看着他们冷漠的背影,他的心开始往下坠…… 其实,所有的一切,杨怀荣早在出狱前就已经料想到了,只是他在城里早已没有立锥之地,而且他觉得自己年纪也大了,杨坑毕竟是老家,在立本楼里好歹还有一间他的房,可以开点荒地种点菜,了此残生,在城里他能干些什么?那个叫作柯岚的女人在他刚刚被纪检立案调查时就人间蒸发了,他也算不清她通过他的关系捞了多少信息费和中介费,这20年间偶尔会想起她,她就像一团飘忽不定的影子,越来越模糊了,她的声音却还是当年那股媚劲儿,“杨副,下半辈子我就陪你好好过了”,这声音在耳边响起时,他总要惊出一个哆嗦。 杨怀荣一脚跨进立本楼时,恍然觉得整座楼晃了一下,其实这是他内心的震颤,土楼何等坚固,数百年来风雨不动安如山。他*眼就看到了天井货摊上的晓红,那活脱脱就是她母亲的翻版,他心里快速算出晓红今年应该是45岁,却让他看到了自己老婆55岁的样子,她老得也太快了。老婆和他同岁小几个月,在他坐牢不久后就病逝了,那年也就55岁,他*后一次看到的就是她55岁时的样子,现在,她的愁容似乎无一遗漏地复制到了女儿脸上。他早已麻木的心突然有了一丝灼痛感。 晓红扭头也看到了杨怀荣,脸上就像一潭死水似的没有任何表情,默不作声地从天井走上廊道,向楼梯口走去。这时,立本楼里游客不多,楼门厅一个穿着时髦的卖茶叶的女孩冲着杨怀荣说:“这位老先生,坐下来喝杯铁观音吧。”杨怀荣望着女儿的背影,迈着不大利索的步子沿廊道走去,楼梯口过去第三间,那是他家的灶间,又好像不是,他感觉像是在梦游。
何葆国,男,1966年冬生于闽南,毕业于福建师大中文系,现为职业作家,中国作协会员,已出版长篇小说《山坳上的土楼》《石壁苍茫》《冲动》《同学》《土楼》《水仙》等,中短篇小说集《土楼梦游》《寂寞山城人老也》《爬墙回家》等,长篇散文《永远的家园》《驿站》以及散文集《修一个朋友要多少年》《土楼秘境》等30部。其中长篇散文《永远的家园》翻译成英文出版。曾获福建省优秀文学奖一等奖、国家优秀艺术图书奖、福建省百花文艺奖、冰心儿童图书奖、全国梁斌小说奖、华东地区优秀文艺图书奖等。
放翁词编年笺注(增订本) 内容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人(今浙江绍兴),南宋*名诗人,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作。他的词也...
该书简介:“中华经典藏书书系”,内容经典,形式精美,全面体现“经典藏书”理念。《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
散文随笔选-巴金选集-8 本书特色 本书是《巴金选集》 第八卷,巴金的散文随笔精选。巴金从20多岁到40多岁的心路历程随着世事变迁光阴荏苒一一展现。本书从《海行...
7749-四十九个我试过/听过/想过的创作练习 本书特色 书稿繁体版于2011.7.15由香港亮光文化出版上市,是作者**本谈创意、谈创作的挚情散文,由清新的故...
赵益,1965年2月出生,祖籍江苏南通。文学博士。现为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古典文献学,古典文学及中国文化史相关专题。曾出版著作四种,发表学术论文...
报告文学回忆录卷-文学照亮人生-中国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选 本书特色 沈轩主编的《文学照亮人生--中国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选(报告文学回忆录卷)》的编排完全遵循着“...
楚辞:汉译英 内容简介 许渊冲先生是当代翻译大家,他毕生致力于中西文化的互译工作,已经在国内外出版中、英、法文著作一百二十余部,并提出了中国学派的文学翻译理论,...
屈骚探幽(修订本) 内容简介 本书以《离骚》为主,揭示屈原在诗歌艺术创造上所取得的成就与所达到的高度,说明屈原何以能登上世界文学史的高峰。全书分三编,前两编共收...
吉檀迦利:泰戈尔诗选 本书特色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诗集★《吉檀迦利》《飞鸟集》《园丁集》《新月集》《游思集》……经典诗作全部收入★冰心,石真,...
《移动产品设计实战宝典》内容简介:本书针对当前移动互联网行业对于互联网产品设计所提出的新要求提供了学习和解决方案。本书从移
李贺全集(汇校汇注汇评)(精装)—中国古典诗词校注评丛书 本书特色 《李贺全集》汇辑李贺诗全部作品,是目前李贺诗作全面的辑本。每篇均加以今注、简释,力求对李贺诗...
埃利蒂斯坚信想象的巨大力量,毫不留情地排斥用艺术重复再现生活的理念,明确地主张要以艺术手段创造出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他为
亲历历史 内容简介 张贤这见证的死刑和性,叶兆言的“文革”记忆,朱正琳的铁窗岁月,徐以渔的大串联,许志英的“五七干校”,邵燕祥妻子的生活碎片,杨宪益的四年牢狱生...
《朝花夕拾》内容简介: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然而委实不容易。目前是这么离奇,心里是这么芜杂。一个人做到只剩了回忆的
《超越追赶:中国创新之路》内容简介:中国式增长如何摆脱“中等收入陷阱”?中国企业“超越追赶”的路径与模式是什么?如何用创新
六朝抒情小赋概论 本书特色 六朝的抒情小赋,无论其思想内容或艺术成就都远远超越了汉大赋。然而,遗憾的是,过去由于受“五言之诗大行于魏晋而赋亡”等传统偏见的影响,...
《逻辑新引》内容简介:★殷海光教授花费13年3次修订,就为了能让逻辑学轻松有趣,零基础也能快速掌握 ★我们的逻辑常识教育是缺失
花街往事 本书特色 那些失落的、无奈的、穷困的、幸福的、平淡的、宁静的……普通生活;那些卑微的、疯狂的、纯洁的、勇敢的、怯懦的、猥琐的……各种爱情。花街往事 内...
最美不过童话-(1) 本书特色 菲利普·普尔曼著的《*美不过童话(1)》整理 了25则他*爱的格林童话,包括《青蛙王子》、《猫 与老鼠凑一家》、《离家...
中国当代名家精品必读散文:彩云新天遇有时 本书特色 与野人为善,成野人之美,感纯粹诗意之流转,想神圣华夏之道统,山水之爱,山水之心,野的行走,野的善美。他尝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