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归来/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张恨水卷》描写了四个男学生陪同一个女学生杨燕秋回西北寻亲的故事,书中记述了旅途中的西北的风土人情,同时了描写这四男一女之间微妙的情感纠葛。对人物心理的刻画非常出色,是一部贴近生活、有血有肉的优秀小说作品。
张恨水著的《燕归来》的开头采用倒叙的方式,由女主角讲叙了一段七年前甘肃的一场旱灾,一个小康之家沦为灾民,灾民之女卖身为丫头,丫头被收为富家义女,变成南京小姐进了学堂,那个人就是杨燕秋。而今,义父母已逝,燕子决定回甘寻父母兄弟,建设家乡。四个男生在爱情的感召下一起高呼:我们愿意与你同行!四个男人在一声畅呼中走进爱情的角逐场,谁是幸运儿?
《燕归来/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张恨水卷》:第二回 掘草充饥求生到马粪 为民请命纳税舍豚儿我的历史,说起来是很可怜的,而且是很奇怪的。到现在为止,我的经过,是由大姑娘变为灾民,由灾民变成丫头,由丫头变成小姐,现在又要由小姐变成灾民了。这一段秘密,在我义父没有去世以前,我不能宣布。因为他很爱我,叫我爱惜羽毛。其实由灾民变成丫头,并不是我的罪恶。就是说出来了,也不至于有伤我的人格。只是我的义父,他不肯把将丫头收作义女的事暴露出来。我不愿他为了这小事伤心,我就竭力地隐忍下来了。现在,他已经死了。我那四位哥嫂,怕我外姓的人要分他们的财产,处处和我掣肘。我想我有我的故乡,我何必在他们面前讨厌呢?所以我突然变计,决定离开他们回到西北去。在回到西北去以前,我要把我的历史来说一说,设若我一去之后,或是死了,或是永无音信了,我的朋友可以把我的历史写了出来,当一篇苦情小说看。我这一段话帽子说完,现在可以言归正传了。我是甘肃静宁县人,我的父亲叫杨守一,是前清时代一个师范学生。为了在隆德当教员,把我和我两个哥哥也都带到隆德县城来住。隆德和静宁是邻县,旱路不过九十里,这也就算不得出门啦。在甘肃那地方,大概到现在中学校里还是男女不同学的;至于小学校呢,在前六七年前男女同学那也就是很少的事。不过我父亲是个师范生,我又只十岁左右,他和我母亲商量了几回,也就把我放在小学里读书。内地的小学,别的功课谈不到,唯有对国文一样特别注重,而且我们不一定念国文教科书,《四书》《五经》,甚至于连《三字经》《百家姓》《五言杂志》这一类的书,都可以听学生的便;你爱念什么,先生就得教什么。所以我在小学里,也像在私塾里念书一样,平常的知识可以说完全没有,不过糊里糊涂地把国文这条路就撞得有一线光明,这也就是我能够到现在还能在南京这首善之区读书的一个原因了。在我家移到隆德去的第四个年头上,大祸就临头了。我还记得是在头一个冬天,下过两场大雪;翻过春天来,天上可没有落下整场的雨,偶然洒两阵雨点,连尘土也没有打湿。我虽年纪不大,但是听到随时随地都有人说:旱灾来了,不得了!那个时候,我还不知道旱灾有多么厉害,依然天天念书,天天玩。由三四月里这样嚷到秋天,就有两件事让我知道旱灾实在有些厉害。**件呢,我们家里平常是过着极好的日子,虽不能够天天吃面条子,但是两天总要吃回黑面馍,其余也是吃锅盔。什么叫黑面馍呢?就是本地出的麦子,用土法磨出来的粉,这个叫黑面;本来也就黑,用这种黑面做的馒头,就叫馍。那馍并不是我们现时在馆子里吃的馒头既松又软,这馍可是又粗又硬的,但是甘肃老百姓吃着就是南方人吃肉了。什么叫锅盔呢?是用黑面在锅里硬烤出来的圆饼子,大概有碗口那样大,半寸来厚,烤好了放在家里,饿了就拿起来嚼着吃。这种东西,平常人家不大要菜,也不用什么油盐。我父亲是个念书人,吃得要考究些,常要炒一碟韭菜,再用辣椒粉浸上一点醋,又配上一碟。不吃韭菜呢,就是生萝卜切片蘸盐和辣椒醋吃。此外,我们还要喝点米汤,就是用一撮小米煮上一大罐子水,又可当茶喝,又可以当汤喝。可是叫了几个月旱灾,这些东西我们家里就一天比一天少。到后来一齐都吃不着,改了专吃油炒面。这种东西,出了潼关就看不见了,是用像粟米一样的东西,叫糜子的,加上荞麦杂粮,磨成了粉,在锅里一炒,又焦又黄,干燥得像木头屑子一样。我们就拿瓦碗盛着,用手撮了吃。这倒不论顿数,饿了就吃。在那个时候,我虽做梦也想不到东南这样优美的生活,但是我天天吃那东西,把口里的津液都让这油炒面蘸干了。据我父亲说,粮食还是只管涨价,就是这种油炒面,将来也总有一天会买不起。这种东西没有得吃,还有什么可吃呢?我心里这就是**件可怪了。第二呢?西北挖井原是难事,井里挖到三四十丈深,有时也只是打些黄泥浆上来。这只有隆德这个县城奇怪,有几口很好的清水井,我们将别个地方一比较,这里就是天上了。可是闹了几个月旱灾,这井水也就变浑了,并不是水也因为天旱变了颜色,乃是井里的水也慢慢干了。放下去的桶一直落了井底,把里面的泥也挖了起来。经过了这两件事,我才知道大家叫着旱灾来了不得了,那并不是吓人的话。但是这还是**步,困难的日子慢慢地跟着来啦。在这年秋季开学的日子,同学忽然少了一半。父亲的薪水每个月原是十块钱,渐渐地也有些发不出来。在学堂里教书的时候倒也无所谓,每日回得家来,就皱着两道眉毛坐在椅子上,两手撑了他自己的大腿,低了头只管叹气。有时候,站在院子里向天空看看,就叹着气说:“咳!这个天!”这样的话,他每天也不知道说过多少次。天是让他越说越坏,每天抬起头来看,都是蓝的,一块桌面大的白云也没有。我听到说:小麦卖到两块一斗了。但是满城有二三百户人家,没有看到哪家是吃麦粉的,锅盔和黑馍都没有了,我们都是吃油炒面,可是这油炒面也贵得比以前的麦粉还要钱多。父亲没有进款,粮食倒贵起来,就是每天限制吃两餐炒面也发生了问题了。先是父亲催校长,校长催县长,一个月还可以讨两三块钱回来,后来县长索性不给,把学堂停办了。要说是借钱的话,哪个不穷?就是人家有几个钱,也留着自己买面食吃。至于稍微有钱的人,早是让人家借得不耐烦,逃到别处去了。父亲本来无心教书,而且也没有几个学生,学堂停办了,倒死了这条心;留着我们在隆德,自己带了我十七岁的大哥,回静宁去想法子。去了半个月,还不见来。我家里还剩娘儿三口啦,就只有几斤炒粉。这几斤炒粉,怎能吃半个月?我们餐餐用水和了煮着吃,一天只敢吃半斤,余外就是到城外山梁子上挖点草根,用刀剁碎了,煮得烂烂的,和着炒粉一块儿吃。这可到了凉秋九月了,就是下雨下雪也没有用,因为本年的粮食六月不下雨,就算收不着的。来年的粮食,有些是隔年秋天里下种,有些是春天下种。看看这情形,本年是用不着谈庄稼,都只好到来年再说的了。我们也是过一天算一天,谁也不望明年的事,只是天老不下雨雪,连山梁子上的草都干死了,草根也不容易挖到好的。自然,我们这个日子没有别的事,天天都是想法子要怎样地把肚子弄饱了。……
张恨水(1895-1967),原名张心远,原籍安徽潜山。著名通俗小说家,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一生创作了100多部小说和大量散文、诗词、游记等,共近4000万字,现代作家中无出其右者。其代表作有《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八十一梦》等。他不仅多产,而且是作品热销的作家。他的小说运用章回体而善为扬弃,使章回体延续了新生命;他的读者上有鸿儒,下至白丁,其作品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风靡全国,倾倒无数男女,有“中国大仲马”“民国第1写手”之称。
京城老泡儿 内容简介 本书叙述的事儿可以说是“老泡儿在北京江湖”的口述故事,讲述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北京一帮老泡儿的爱恨情仇。南城旱鸭子,北城柱子,西城大院子弟...
《做个刚刚好的女人》内容简介:这是一本女性话题书,写给在生活中找不到自己明确定位的女孩。书中涵盖了爱情、婚姻、家庭、事业等
倾听词心 内容简介 伴随着隋唐燕乐的促节繁弦,词以合乐歌辞的身份,由胡夷里巷而竞艳艺坛,从歌唱的音乐文学走向律化的新体诗。它兴于唐而于宋,以更富音乐性、更为心灵...
中国名老头--东拉西扯集 内容简介 韩羽先生的风格可概括为十二个字:痛痒传神,空灵洒脱,意趣盎然。他的画吸收了文人画的简练空灵、民间艺术的生动质朴和儿童艺术的稚...
《国学要义精讲读1》内容简介:于今而言,“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要素是什么?“国学”的要义在哪里?“斯文”又如何发扬光大?探究
《堤契诺之歌》内容简介:黑塞几乎像诗人一样也是个道地的画家。他的若干诗集里还包含复印的水彩画作,显然让诗歌的意义更为生动形
见自己 见天地 见众生-老舍散文精选集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老舍百余篇散文经典,有游记闲谈,有小品文论,有日记书信,或说景或写物或谈人或论事,无一不有情、有趣。他...
毕淑敏作品-毕淑敏作品精选-现当代名家作品精选-珍藏版 本书特色 愿有一束火红的玫瑰,伴我到天涯专。心的每一个犄角,都金光灿灿起来。没有愿望,必有一个死...
名人名家书系:我这两辈子 内容简介 萧乾,中国当代著名的作家和翻译家,一生写了大量小说、散文、笔记、随笔、特写、杂文、回忆录、文学评论和书信等作品。萧乾的作品,...
雾外的远音:英国作家与中国文化 内容简介 极西的英伦、远东的华夏,这是一个帝国眼中另一个帝国的斑斓光影:从飘渺如梦的“蛮子国”,到定格在画屏上的古典中国;那凝聚...
济慈诗选 内容简介 这部《济慈诗选》译本根据的英文原文选自加罗德(H.W.Garrod) 编的《济慈诗歌全集》(The Poetical Works of Jo...
书店风格 内容简介 本书是游记形式的欧洲、香港、东京三地读书笔记,其文章有:俄罗斯书店的细节、我眼中的香港书店、日本人的读书习性等。书店风格书店风格前言 两年前...
玲珑文抄 本书特色 《都门四记》系著名画家于非闇所撰《都门钓鱼记》、《都门蓺兰记》、《都门豢鸽记》和《都门蟋蟀记》的合集。按作者当初设想,作品拟由“形性...
老青岛(老城记) 本书特色 亲历老城风物,回忆市井街巷。寻觅舌尖文化,感受历史沧桑。去趟民国,打开尘封的记忆。穿越时空,细数那些晕染了,民国印记的老城风光。本书...
编辑推荐:本书是中国当代诗歌作品集。全书由二部分组成,分别收录了《曼陀罗河》、《为一首长诗所作的晚祷》、《蚂蚁》、《我梦
巴金全集24 作者简介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字芾甘,原名李尧棠。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
江西卷-星空肖像 内容简介 简介我血液的上游,是一条河流的出生地,它是我观看、审视这个世界的坐标原点虽然那里慢慢暮色四合,露水从草尖涌出,灵山低垂慵倦的额头木质...
江苏南京人。著名作家。著有长篇小说《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那个夏季,那个秋天》,小说集《慌乱的指头》、《祖宗》等。短篇小说《是谁在深夜里说话》获1995年《人...
消费社会与当代小说的文化变奏:1990后的中国小说批评 本书特色 《消费社会与当代小说的文化变奏(1990后的中国小说批评)》就是对消费主义与文学(主要是小说)...
火车快开 本书特色 《火车快开》为李娟首部诗集,收入她写下但从未发表过的诗歌作品。这是李娟*隐秘的文字。这些灵魂深处的喃喃低语,铭刻着李娟*初*深的感动,诉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