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外传/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张恨水卷》原载于上海《新闻日报》副刊《人民广场》,共三十回。全书用报社记者的眼光看社会,从大的时局到小的社会现象和人物,描写细致入微、针砭时弊,是一部集文学性与可读性于一身的长篇小说。
张恨水著的《记者外传》是一部长篇小说,是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张恨水卷之一。张恨水作品上承章回小说,下启通俗小说,雅俗共赏,“现代性”强,能够与时俱进,同时他对章回小说进行了革新,促进了新文学与通俗文学的交融。张恨水在民国通俗小说史上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大作家,他不仅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他一生的探索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可贵的经验。
《记者外传/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张恨水卷》:**回 四海为家轮凝今日 雨三星在户鼓乐满城秋那铁制的车轮打着钢轨,一下比一下慢,那是火车已经告诉你,到了车站了。这个车站就是北京东车站。何以叫东车站呢?那时北京有三个总站,在前门东方的叫东车站,通到上海或者沈阳。在西方的叫西车站,通到汉口。还有一个,在西直门外叫西直门车站,通到包头。刚才要到东车站的火车,是由浦口北来,走了约有三十多个钟点,到达的时候已经很晚,十一点多钟了。这节三等车里,有一位杨止波,他还只有二十四岁。那个时候,穿了一件灰布夹袍,外罩一件青布夹马褂,人是清瘦,不过脸是圆的,五官倒也端正。他从没有到过北京,所以都很陌生。在车上遇到一位苍白胡须的老先生,就向老人请教一切。老先生道:“现在已经半夜了,当然不能去会朋友。我也是如此,打算在前门外找一家旅馆歇一晚,明早再去找朋友。你就同我一路去找家旅馆,好吗?”杨止波道:“有老先生指点,自然愿意跟随。”老先生听说,就点点头。杨止波和老先生同坐一把椅子,车子经过天津,已经上满了客。在杨止波和老先生的座位对面,有一位中年男子,穿着哔叽袍子,留着一圈小胡子,有一点儿政客的模样。没有人和他说话,他就在袋里拿出火柴盒,取着一根火柴,在窗户玻璃上画了一个圈圈,又画一个圈圈,又在玻璃上呵了一口气,趁着玻璃板上有了块白色,就写“靳阁不易维持,学潮扩大”,这样写了又写。杨止波想着:这人是同行吧?这也可见,一人出门多么无聊呢!当!当!听见钟响,火车停了。这就看到火车上人纷纷乱动。老先生向他摇着手道:“不用忙,火车已经到了,慢慢下去不妨。”杨止波答应“是”。火车的玻璃窗全都打开了。这时,旅馆还有接客的店友打着灯笼,灯笼上用黑的或红的写着各旅馆的招牌。老先生就招着手,叫了一位接客的前来。那灯笼上写着“千祥旅馆”,于是把行李从窗户里递过去,叫运夫把行李扛着,两人下车,跟着一盏灯笼慢慢地走出站。杨止波这时没有了累赘,随了大伙儿走,对站里站外仔细一看。站里是很长的月台,月台靠里是一堵城墙。再往上瞧,没有灯火,却看不清楚。缓缓走出车站,猛然看去,就不免一惊。因为站外,由东往西是很大的广场,广场上浩浩荡荡的一片。在广场两头是一截街道,街道旁边却突立着四丈余高的城墙,将栏杆石坡曲折地围住。再上去,又立了五层高的箭楼,那箭楼非常地壮丽伟大。箭楼西边,那就是西站,同东边一样有广场,有车站。这在从前,也听到人说过,前门箭楼很伟大,今天站在箭楼下一望,真是几十万户人家拱卫伟大的国门,使这里生色不少。广场上有很多的车子。当年汽车很少,有也就是几辆。却是马车、人力车、搬东西的排子车,几乎填满空场。老先生雇了两辆人力车,把行李住上一搬,人也坐上。旅馆里那位接客的,打着灯笼在前引路,两辆人力车在后跟随。杨止波这时要看一看北京的街市。那天正是前门街上夜市。两边街上摆了无数的地摊,这些地摊连环地摆着。前门大街本来是很宽很长的,站在箭楼下一望,只见无数的灯火、不尽的人影活动,发展到看着模糊的地方方才停止。那时虽已有电灯,可是来电以后,像鬼火一样,而且根本不供给夜市。因之在夜市里做买卖的人,点的是一种“电石灯”,或者叫“水月电灯”,各搁在摊子上。这个名字倒很有点儿诗意。人力车一拐,进了小胡同。那两旁人家,和江南一比,就矮得多。走了一会儿,到了千祥旅馆。老先生一切都打着经济算盘。他以为住一晚上,何必浪费,就在三等旅馆住一晚吧。所以这旅馆是三层四合房子,他与杨止波就挑了一间屋子住下。房间里就只有两副铺板、一张方桌,点上一盏带罩子的煤油灯,此外,什么东西都没有了。但是,这有一样东西却引起杨止波的注意。他坐车子刚到旅馆的时候,后面跟有一种车子,北方叫作骡车。这骡车是半节椭圆形的车棚,架子是木头的,上面蒙着蓝布。人要坐上这车子,就得将脚缩住,来一个盘腿式坐进这车身里面。车杠前绑了一匹骡子,杠子上坐了一位赶车子的车夫,还悬了一盏尿泡式的灯笼。那车子让骡子拉着慢慢地走。同时那车轮响起嘚儿隆咚、嘚儿隆咚的声音,非常地有节奏。杨止波下了车看着,简直忘了讲去了。老先生喊着:“房间开了,进去吧!”杨止波这才进去,心想,北京这地方确有风趣,所以在房里虽与老先生谈话,两只耳朵却常常对胡同里去听着。过了一会儿,有卖馄饨的经过。这还听得出来。卖馄饨的过去,有很尖厉的声音吆唤着过来。这有十二点钟了,是什么东西这样叫卖?老先生坐在铺上,看到他静听的样子,笑道:“你猜这是卖什么东西的?”杨止波道:“我正听不出来。”老先生道:“若论卖这样东西,时间尚早,要两个月后才卖,自然也有得着稍微早一点儿的就拿出去卖。这种东西是南方没有的,是卖一种受了风伤的花生,吆唤着‘半空,多给’。一个铜子儿,他能给你一大堆。他是推独轮大车卖的,也有背着一个口袋卖的。”杨止波这才明白,多谢老先生指点。次日早上,告别了老先生,便叫了一部车子,往顺治门外大街皖中会馆来。自己在车上,周围四顾,觉得会馆真多。自从科举停了,虽然没有应考的举子,但是那些当差事的人以及大学生,也照样住在里边,大概住会馆的人穷人为多。杨止波要找的人,叫王豪仁,在段祺瑞管的训练处里当一名小差事。杨止波到了皖中会馆,便把找王先生的意思告诉看会馆的长班。不一会儿,王豪仁接到门外。杨止波向他看去,见他穿一件灰布夹袍子,可是油腻了许多块,脸黄瘦着,虽然不是长脸,也瘦小得有一点儿尖了。王豪仁先道:“你来了,很好。那位邢先生问我,你什么时候来,已经好几次了。你不用找地方住,就在这里住下。”杨止波道:“我现在四海为家,到哪里住都可以。”于是叫长班去搬取行李。原来这皖中会馆,进门有三进院落。穿过一个大厅,又进一个大院子,王豪仁就住在正房里一间屋子。这屋子倒很大,只是东西太少,一副铺板、一张破了缝的桌子,另外两张木椅。这椅子只有靠背的地方,有一个木头圈儿。桌上将报纸垫了桌面,堆了二三十《记者外传/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张恨水卷》。杨止波便道:“这很可以,我只要一间聊避风雨的屋子就行了。”王豪仁道:“我平常总是在机关里住的,你一来,我这屋子全让给你了。”当时行李已经搬进了屋子,杨止波布置妥当。王豪仁道:“我这会馆长班,办得有伙食,九元钱一个月,我看你也在这儿搭伙食吧。”杨止波连说:“可以可以。”……
张恨水(1895-1967),原名张心远,原籍安徽潜山。著名通俗小说家,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一生创作了100多部小说和大量散文、诗词、游记等,共近4000万字,现代作家中无出其右者。其代表作有《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八十一梦》等。他不仅多产,而且是作品热销的作家。他的小说运用章回体而善为扬弃,使章回体延续了新生命;他的读者上有鸿儒,下至白丁,其作品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风靡全国,倾倒无数男女,有“中国大仲马”“民国第1写手”之称。
本書選錄蘇聯詩人曼傑利斯塔姆和祕魯詩人巴列霍兩位的詩作。蘇聯詩人曼傑利斯塔姆(OsipMandelstam,1891~1938),出生於波蘭華沙
快逃,河马来了 本书特色 《快逃河马来了》是作者何袜皮媒体专栏文章结集和部分未曾发表过的随笔,诙谐幽默,清新文艺,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思想的火花。作者目前在美国就读...
久违的星星 本书特色 《久违的星星》选取著名散文家周同宾有关乡情、乡愁的散文30余篇,这些散文构思精巧,语言凝练,意味隽永,具有浓烈的乡野风味和泥土气息,充满清...
切要-民国演讲典藏文库.章太炎卷-(上下) 内容简介 章太炎(1869-1936),中国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学者。名炳鳞,号太炎。浙江余杭(今杭州市余杭区)人。...
从异教徒到基督徒-林语堂自传-国学大师林语堂的信仰探险 本书特色 本书是林语堂探求宗教经验的记录,记述其在信仰上的迷惘与探索,对儒、道、佛的磋研,对先往圣哲言论...
普希金精作品精粹——世界文学博览 本书特色 世界文学博览 (共20册), 这套丛书还有《萨特作品精粹》,《艾特玛托夫作品精粹》,《卡夫卡作品精粹》,《屠格涅夫作...
中美建交纪实-解冻在1972(上) 本书特色 本书充分利用已经解密的中美两国*新档案,全面客观真实地记述了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决策访问中国并决定与中国发展...
敬惜字纸 本书特色 《敬惜字纸》是一本敢说真话的书。作者徐卫东认为,旧时中国流行已久的“敬惜字纸”这种传统是值得质疑和重新认识的,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虽然...
《安徒生童话:权威插图典藏版》内容简介:19世纪是西方文学艺术发展的高峰时期,儿童文学在这一时期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其中最杰
会议室与山丘 本书特色 ★谈笑风生,深思明辨。谈文学,也是谈生活。把评论写成美文,在批评中呈现性情。 ★著名批评家李敬泽再致理想读者,从众声喧哗的会议室到寂静的...
《高质量混改的力量》内容简介:本书紧密结合实际,特别是近年来的典型案例,如万科、绿地、中联重科、绿城、飞乐音响、中国联通、
《呀!面包!》内容简介:面包机已经成为家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款小家电。使用面包机亲手制作面包,食材透明,现做现吃,比在面包
宋词三百首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宴山亭》、《木兰花》、《苏幕遮》、《御街行》、《千秋岁》、《菩萨蛮》等宋词。宋词三百首 目录 况周颐原序宋徽宗 宴山亭钱惟演木...
巴金选集5.海的梦 春天里的秋天 憩园 本书特色 巴金是一个将热情、追求和艺术精神融为一体的作家,他像勇士丹柯一样,燃烧自己的心来照亮别人,穿越了二十世纪的历史...
越洋情书(上下) 内容简介 本书是西蒙娜·德·波伏娃写给美国作家纳尔逊·奥尔格伦的书信集,1997年法国伽里玛出版社首次出版。波伏娃1947年同萨特一起赴美讲学...
万能鉴定士Q的事件薄-1 本书特色 不断侵蚀东京23区,令人悚然的“力士贴纸”,是谁,为何而贴?探寻谜底的年轻周刊杂志记者小笠原,与拥有猫一般锐利魅惑双眸的美女...
只有一个人生-周国平经典散文生命感悟卷 本书特色 每个人都只有一个人生,她是一个对我们从一而终的女子。我们不妨尽自己的力量引导她,充实她,但是,不管她终于成个...
外国文学:白鲸 本书特色 《白鲸》是19世纪美国*重要的小说家之一赫尔曼·梅尔维尔于1851年发表的一篇海洋题材的小说。小说描写了亚哈船长为了追逐并杀死白鲸(实...
德米特里·格鲁霍夫斯基,1979年生,俄罗斯当代畅销书作家、记者。毕业于耶路撒冷大学新闻和国际关系系,主要作品有《地铁2033》(2005)、《黄昏》(2007...
一本书读懂赵玫——赵玫自选集 本书特色 赵玫的作品真切感人,深邃幽远,独具特色的心灵剖白方式和贯穿写作始终的浓郁抒情性,以及其挚爱生活的人文情怀,赋予了作品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