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街/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张恨水卷》讲述的是以童老五为首的一帮丹凤街上自食其力的小菜贩、小酒保们,不畏强权,忍痛挨饿,甚至不惜倾家荡产,东奔西走,只为解救被舅舅卖给赵次长做姨太太的穷姑娘陈秀姐。在主人公们穷苦粗粝的外表之下,都包藏着坦荡、真诚、一诺千金的侠士精魂。这群人活得普普通通,又活得轰轰烈烈。从书名到故事内容以及书中方言口语,都充满了纯正的南京味。
张恨水著的《丹凤街》中,南京人义字当头的文化性格特征和民族大义,更是让人五体投地。从书名到故事内容以及书中方言口语,都充满了纯正的南京味。小说前期铺垫冗长而后期进展飞速,令静下心来沉浸于其故事的读者大呼过瘾。《丹凤街》在风俗画、风情画和风景画的描写上足见功力,是民国南京的“清明上河图”。
《丹凤街/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张恨水卷》:“领略六朝烟水气,莫愁湖畔结茅居。”二十年前,曾送朋友一首七绝,结句就是这十四个字;但到了前几年,我知道我这种思想是错误的。姑不问生于现代,我们是不是以领略烟水为事,而且六朝这个过去的时代,那些人民优柔闲逸、奢侈及空虚的自大感,并不值得我们歌颂。其实事隔千年,人民的性格也一切变迁,就是所谓带有烟水气的卖菜翁,也变成别一类的人物了。这话并非我出于武断,我是有些根据的。前几年我家住唱经楼,紧接着丹凤街。这楼名好像是很文雅,够得上些烟水气。可是这地方是一条菜市,当每日早晨天色一亮,满街泥汁淋漓,甚至不能下脚。在这条街上的人,也无非鸡鸣而起、孜孜为利之徒,说他们有铜臭气倒可以,说他们有烟水气,那就是笑话了。其初我是烦厌这个地方,但偶然到唱经楼后丹凤街去买两次鲜花,喝两回茶,用些早点,我又很感到兴趣了。唱经楼是条纯南方式的旧街,青石板铺的路面,不到一丈五尺宽,两旁店铺的屋檐只露了一线天空。现代化的商品也袭进了这老街,矮小的店面,加上大玻璃窗,已不调和,而两旁玻璃窗里猩红惨绿的陈列品,再加上屋檐外布制的红白大小市招,人在这里走像卷人颜料堆。街头一幢三方砖墙的小楼,已改为布店的庙宇,那是唱经楼。转过楼后,就是丹凤街了。**个异样的情调,便是由东穿出来的巷口,二三十张露天摊子,堆着老绿或嫩绿色的菜蔬。鲜鱼担子就摆在菜摊的前面。大小鱼像银制的梭,堆在夹篮里。有的将两只大水桶养了活鱼在内,鱼成排地在水面上露出青色的头。还有像一捆青布似的大鱼,放在长摊板上砍碎了来卖。恰好旁边就是一担子老姜和青葱,还很可以引起人的食欲。男女挽篮子的赶市者,侧着身子在这里挤。过去一连几家油盐杂货店,柜台外排队似的站了顾客。又过去是两家茶馆,里面送出哄然的声音,辨不出是什么言语,只是许多言语制成的声浪。带卖早点的茶馆门口,有锅灶叠着蒸屉,屉里阵阵刮着热气,这热气有包子味,有烧饼味,引着人向里挤。这里虽多半是男女佣工的场合,也有那勤俭的主妇,或善于烹饪的主妇,穿了半新旧的摩登服装,挽了个精致的小篮子,在来往的箩担堆里碰撞了走。年老的老太爷也携着孩子,向茶馆里进早餐。这是动乱的形态下,一点悠闲表现。这样的街道,有半华里长,天亮起直到十点钟,都为人和箩担所填塞。米店、柴炭店、酱坊、小百物店,都在这段空间里,抢这一个*忙时间的生意。过了十二点钟人少下来,现出丹凤街并不窄小,它也是旧街巷拆出的马路。但路面的小沙子,已被人脚板摩擦了去,露出鸡蛋或栗子大小的石子,这表现了是很少汽车经过,而被工务局忽略了的工程。菜叶子、水渍、干荷叶、稻草梗,或者肉骨与鱼鳞,撒了满地。两个打扫夫开始来清除这些。长柄竹扫帚刷着地面沙沙有声的时候,代表了午炮。这也就现出两旁店铺的那种古典意味。屋檐矮了的,敞着店门,里面横列了半剥落黑漆的柜台。这里人说话,也就多操土音,正像这些店铺,还很少受外来时代之浪的冲洗。正午以后,人稀少了,不带楼的矮店铺,夹了这条马路,就相当地清寂。人家屋后,或者露出一两株高柳,春天里飞着白柳花,秋天里飞着黄叶子,常飞到街头。再听听本地人的土音,你几乎不相信身在现代都市里了。这样我也就在午后,向这街南的茶馆里赏识赏识六朝烟水气。然而我是失败的。这茶馆不卖点心,就卖一碗清茶。两进店屋,都是瓦盖,没有楼与天花板,抬头望着瓦一行行地由上向下。横梁上挂了黑电线,悬着无罩的电灯泡。所有的桌凳全成了灰黑色。地面湿黏黏的,晴天也不会两样。卖午堂茶的时候,客人是不到十停的一二停,座位多半是空了,所有吃茶的客人全是短装。他们将空的夹篮放在门外,将兜带里面半日挣来的钱,不问银币铜圆钞票角票,一齐放在桌上,缓缓地来清理。这是他们每日*得意的时候。清理过款项之后,或回家,或另找事情去消磨下半日。我彻底观察了之后,这哪有什么卖菜翁有烟水气的形迹呢?可领略的,还是他们那些铜臭气吧?这话又说回来了,我们睁睁眼看任何都市里、任何乡村里,甚至深山大谷里,你睁开眼睛一看,谁的身上又不沾着铜臭气?各人身上没有铜臭气,这个世界是活不下去的。于是我又想得了一个短句:领略人间铜臭气,每朝一过唱经楼。我随拿面前的纸笔,写了一张字条,压在书桌上砚台下。不料骑牛撞见亲家公,这日来了一位风雅之士许樵隐先生,一见之下,便笑说:“岂有此理!唱经楼是一个名胜所在,虽然成为闹市,与这楼本身无干,你怎么将名胜打油一番?”……
张恨水(1895-1967),原名张心远,原籍安徽潜山。著名通俗小说家,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一生创作了100多部小说和大量散文、诗词、游记等,共近4000万字,现代作家中无出其右者。其代表作有《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八十一梦》等。他不仅多产,而且是作品畅销的作家。他的小说运用章回体而善为扬弃,使章回体延续了新生命;他的读者上有鸿儒,下至白丁,其作品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风靡全国,倾倒无数男女。
残雪文学回忆录 本书特色 《残雪文学回忆录》收录了中国著名作家残雪的文学回忆代表作。《残雪文学回忆录》叙事风格,有点点滴滴的回忆,有灵动的随笔,有随心所欲的创作...
《洛丽塔:电影剧本》内容简介:文体大师纳博科夫最受争议的作品《洛丽塔》曾激发了两位导演的灵感,两度将其搬上大屏幕,也促使纳
人文旅行一 ——三国古今之旅 本书特色 一场饥民大暴动,引出了争夺天下的旷日血战。你死我活的逐杀,阴险毒辣的算计,欲擒先纵的权术,敦厚老诚的伪善…...
罗孚作品精选繁花时节怀故人 本书特色 编辑希望此书,与另外《北京十年》《燕山诗话》,组成一个“罗孚作品”小系列。不打丛书名,小精装。全书120千字,每本5000...
集外集 本书特色 《集外集》本书是作者1933年以前出版的杂文集中未曾编入的诗文的合集,包括《一九○三年》《斯巴达之魂》《一九一八年》等。集外集 内容...
我们伟大的母亲-(上.下) 本书特色《我们伟大的母亲》是一篇重量级的祭文,从一定意义上说,亦是有穿透性的檄文,也是一部站在民族文化复兴立场,呈现中华民族母亲伟大...
自杀与美好生活 内容简介 本书为“思想与社会研究系列”之一,对自杀行为作了深入的研究。全书共分古典德性的极限追求、上帝面前的神性和罪性、现代自杀问题的诞生等三个...
香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信纸文选粹(1950-2000):诗词曲篇 本书特色 从1950至2000年这50年间,中国古典文学在香港是如何发展的?香港在中国古典文学研...
(骆驼草)陈村作品精选 目录 短篇小说囚徒我曾经在这里生活F,F,F一个人死了初殿一天死我的前半生蓝色日出·印象回忆护照屋顶上的脚步黄昏话题琴声黄昏临终关怀中篇...
《人效冠军:高质量增长的先锋》内容简介:本书在中国企业人效管理现状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中国企业人效的核心要素,构建了德
雪冷血热-上 本书特色 作者张正隆历时20年,走访大半个中国、近千位抗日老战士,完成100万字长篇纪实巨著。 比《雪白血红》更尖锐! 比《枪杆子19...
小白鼠日记-我的实验式生活 本书特色 雅各布斯,美国超级畅销书作家、著名专栏作家,代表作有《智高无上》、《我的圣经狂想曲》等。其作品以实践各种看上去稀奇古怪,并...
北斗京华 本书特色 周汝昌所著的《北斗京华》在行文当中,在在透露出对于旧京风物的低回恋眷之情。举凡旧京岁时风物、风景胜迹、市廛风俗、饮食风尚、师友杂忆,毫不因历...
只愿无事常相见 本书特色 西方有情人节、感恩节、圣诞节。我们自己的节日,你还记得多少?我们有七夕,为誓言。秦观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我们有清明...
我知道你明天干了什么-柳文扬新潮科学随笔 本书特色 柳文扬从事写作多年,创作出大量优秀的科幻和奇幻作品。 本书收录了作者一系列颇具感染力的科学随笔汇集而成。文章...
经典国学读本:浮生六记 内容简介 国学经典。自传体随笔。共六卷,卷一闺房记乐,卷二闲情记趣,卷三坎坷记愁,卷四浪游记快,卷五中山记历,卷六养生记道。以作者夫妇生...
另一种存在-周国平散文·写作情怀篇 内容简介 《另一种存在:周国平散文》分六部分进行讲述,主要内容有探究存大之谜、平淡的境界、探究存在之谜、小说的智慧、简洁的力...
三五成群集 本书特色 这是本杂文随笔集。全书分为“本命年”“风雨小辑”两部分。内容丰富,语言犀利风趣,大多发自对世态、人生、文化的感触,慨叹时弊,令人深思回味。...
亲爱的三毛 本书特色 三毛——华文世界里的传奇女子,她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封面由台湾著名设计师聂永真倾情设计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展现了别样的三毛亲爱的三毛 内...
唐宋诗词鉴赏 目录 总序序唐诗鉴赏一、初唐诗二、盛唐诗(上)三、盛唐诗(下)四、李白五、杜甫六、中唐诗(上)七、中唐诗(下)八、白居易九、晚唐诗(上)十、晚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