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正如“亚洲”一样,是一种来自外部建构的概念,中国古代与“东亚”概念很为接近的一个词是“海东”。大唐作为一个巨型政治体,其与周边世界内容丰富的文化交流和多元复杂的政治关系构成了半部优选史。处于极东位置的东亚诸国,背靠地球上面积很大的海洋,其主要甚至专享的面向就是唐朝,这就构成了唐朝与东亚的关系。
本书主要讨论了唐代东亚贸易关系、汉字文化圈、唐代辽东地区统辖制度、中古东亚史学术史新问题等,观点鲜明、逻辑严谨、层次清晰、论述规范。作者致力于从学术史的视角探讨唐代东亚关系,对于推动古代朝鲜半岛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中韩关系和朝鲜史、东亚交通史等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学术价值。
国王、刺客与进士:渤海国与唐朝恩仇记
1、女皇派来的追兵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六月,在帝国边陲的营州(今辽宁朝阳),契丹部落举兵反唐,杀死营州都督,并迅速攻占不少城池,北方边地形势严峻,进而幽冀地区受到威胁。朝廷开始组织、调动军事力量进行反击。
营州是大唐帝国东北方的重镇,这里除契丹部落民外,还有另外一些内附唐朝的部族。其中比较重要的是“靺鞨之众”与“高丽余种”(高句丽遗民)。契丹叛唐自立,靺鞨人与高句丽遗民这两股力量各自在其首领的领导下,趁乱向东奔逃,脱离了唐朝的管控。靺鞨人首领是乞四比羽,高句丽遗民首领是大祚荣的父亲乞乞仲象。
乞乞仲象与乞四比羽的目标无疑也是脱唐自立,因此他们率部渡过辽河,向东到达太白山东北,凭借奥娄河天险,树壁自固。在契丹叛军势力正嚣时期,唐廷对靺鞨人只能采取安抚政策,于是封乞四比羽为“许国公”,乞乞仲象为“震国公”,一并赦免其罪。但是乞四比羽不受命,皇帝武曌在平定了契丹之后,下诏让大将军李楷固、中郎将索仇率军击杀之。
唐军先破斩乞四比羽,乞乞仲象亦亡故,大祚荣遂将高句丽和靺鞨之众合并,继续遁逃。李楷固大军穷追不舍,度过天门岭,大祚荣于是与唐军展开决战,唐军大败,将军李楷固脱身而还。当时东北的形势是契丹、奚等全都降附突厥,道路阻绝,唐廷无法再讨伐大祚荣。“天高皇帝远”的大祚荣,进入牡丹江流域,筑城自卫,逐渐吸纳辽东地区的其他靺鞨部族以及高句丽遗民,*终建立了国家。可能是因袭了其父乞乞仲象受封唐朝的爵号“震国公”,因此大祚荣的政权*初称为“震(振)国”,抑或“靺鞨国”。
成功建国的大祚荣,再未遭遇女皇派来的追兵,反而接获了新皇帝的善意。
唐中宗即位后,遣侍御史张行岌前往靺鞨国招慰。这是帝国东北方政策的良性转变,扭转了武曌时期四处树敌、蔑视北族的不智行为。大祚荣也迅速做出回应,派遣自己的儿子大门艺入侍,这相当于一种留在唐都的“人质”,表示臣属于唐朝。唐朝本欲遣使去册封大祚荣,却因契丹与突厥连岁寇边,交通中断,使节难以抵达。
直到睿宗先天二年(713),大唐终于遣郎将崔忻渡海,绕开陆路威胁,前往大祚荣的都城旧国(今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境内),册拜大祚荣为左骁卫员外大将军、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仍以其所统为忽汗州。自此以后,大祚荣所建立的国家开始向大唐遣使朝贡,并改称为“渤海国”。
2、皇城刺杀令
渤海国从一开始就极为重视与唐朝的关系。然而,第二代王大武艺时期,渤海国对唐关系出现了严重问题。
大祚荣死后,其嫡子大武艺继承大统,唐朝皇帝也继续予以册封。但他表现出明显的自尊意识:其一,打破藩臣谥号规定,未经唐朝安排,谥大祚荣为“高王”。其二,有违唐朝正朔,自设“仁安”年号。其三,在开疆拓土的同时,打算出兵教训亲近唐朝而疏远渤海国的黑水靺鞨。特别是备战黑水靺鞨,引发了一系列矛盾。
当初被父王派至长安入侍的王子大门艺,此时已回到渤海国,大武艺想要差遣这位弟弟统领大军前去攻打黑水靺鞨。大门艺颇知深浅,极力劝阻国王取消这次军事行动。他说,黑水与唐朝通使而我攻击它,是背唐。唐是大国,兵力是我万倍,与之结怨,我将自取灭亡。他还提到了几十年前高句丽全盛时,有兵士三十万,抗唐为敌,尚且都失败了;而今渤海兵力不过是高句丽的三分之一,岂可与唐朝为敌?国王没有听从这一意见。大门艺无奈,只得领兵出征,行军到黑水靺鞨边境时,他又一次写信劝谏王兄罢兵。
这次劝谏引得大武艺勃然大怒,国王派遣另一位将军取代了弟弟,并且下令召大门艺回京,意欲杀之。大门艺惧怕,但他当然不会引颈就戮,遂抄近路逃到了唐朝,玄宗皇帝于是册拜他为左骁卫将军。国王大武艺对弟弟这一“叛国”的行径,很难容忍。他首先通过外交途径,请求唐朝诛杀大门艺。
唐朝的反应颇有戏剧色彩,皇帝没有威压“渤海郡王”大武艺,反倒偷偷将大门艺安排到唐朝境内与渤海国距离遥远、方向相反的安西(今新疆库车),并派两名鸿胪寺官员前去通告渤海国说,大门艺不可杀,皇帝已将他流放到“恶地”岭南了。大武艺无疑有自己的情报来源,他了解到实情之后,强硬地表态,甚至斥责唐朝,“陛下不当以妄示天下”,执意杀大门艺而后快。对于大唐而言,渤海国王不过是一个僻远小国的君主,对皇帝如此不逊,绝对是不可能容忍之事。但或许是唐朝皇帝扯谎心虚,玄宗仅以泄露机密罪名,将鸿胪寺那两位官员贬谪,同时,还真的将大门艺转送岭南以安抚渤海国王。唐玄宗似乎既没有表现出大国应有的道义和公正,也没有坚定地维护“亲唐流亡者”的利益,在与渤海国的交锋中未占上风,从史书记载来看有示弱之嫌。
果然,六年之后(732),渤海国大武艺得寸进尺,从水陆两路大举发兵进犯唐朝边郡。
水路是由渤海国大将军张文休率“海贼”自辽东渡黄海进攻登州,袭杀了登州刺史韦俊,这还是唐朝州郡历史上**次遭到东方部族的入侵。陆路则由国王直接领兵攻至马都山(今河北青龙、宽甸之间的都山),大肆屠城。两路进犯都已深入唐境。特别是陆路进攻,实际上是渤海与突厥、契丹、奚等联合对唐朝作战。
唐朝立即反应,同时派遣左骁卫将军大门艺到幽州,太仆员外卿金思兰返回新罗,分别征兵抗击渤海。金思兰本是新罗王族,这次他带回皇帝加授新罗王为“开府仪同三司、宁海军使”的册封,以及要求新罗王发兵进攻渤海国南境的诏命。“宁海军使”中的“宁海”或许带有“平定渤海”或“平定海东”之意。然而,十万新罗大军因山路险阻,加上雪深丈余,士卒死者过半,无功而返。
渤海国王怨恨弟弟,于是秘密遣使到他所在的唐朝东都洛阳,买通了刺客,刺客在天津桥南暗杀大门艺,而天津桥就在皇城正门不远,是全城*热闹的交通要道。大门艺与刺客奋力格斗,幸免于难。唐朝廷闻讯震怒,诏令河南府全力搜捕渤海密使相关人等,尽杀之。
同一时期,唐军在东北取得了对突厥以及契丹和奚的军事胜利。室韦、黑水靺鞨等也相继向唐朝入贡,表示臣服。渤海国王大武艺因形势变化,不得不向唐朝皇帝上表请罪。大唐也接受了渤海的悔过。唐朝宰相张九龄的文集中保存了这位大文豪代皇帝所拟的给渤海王之敕书,其中说道:
敕渤海郡王、忽汗州大都督大武艺:……卿往年背德,已为祸阶,近能悔过,不失臣节。……奚及契丹,今既内属,而突厥私恨,欲仇此蕃。卿但不从,何妨有使,拟行执缚,义所不然,此是人情。
便是渤海断绝突厥关系,倒向唐朝一方的明证。
冯立君,历史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暨东亚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访问学者;兼任中国朝鲜史研究会理事、《中国与域外》集刊主编等职。
重建中国上古史的探索 本书特色 本书是历史学者王震中的一部有关中国上古史的富有学术创新的著作。也是王震中采用三重证据法,将历史学与考古学和民族学相结合,以文明和...
清宫二年记 内容简介 一、回国二、宫中的**天三、御剧场四、和太后同餐五、接见俄国大使的夫人六、做了太后的侍从七、宫中的插曲八、宫眷们九、光绪皇帝十、温雅可亲的...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15辑沙乡年鉴 本书特色 《沙乡年鉴》是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生态伦理之父奥尔多·利奥波德一生观察、经历和思考的结晶。它是一本描述土地和...
阎崇年讲中国古代都市生活(彩图珍藏版) 内容简介 本书以都市居民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礼仪习俗、岁时节令、宗教祭祀、娱乐健身等生活为主,兼及其余,讲述都市生活的...
法国史 内容简介 本书以小见大——虽不算全面和详尽,但却能为读者提供法兰西民族历史上留下烙印的那些重大事件和重要时期的一个准确的总体印象。犹如一系列里程碑一样,...
《明隆庆六年初刻版《传习录》》内容简介:《传习录》是明代哲学宗师王阳明的论学语录和书信集,集中体现了阳明心学的核心观点,是
中法文化之旅:一战华工在法国 本书特色 **次世界大战期间,有十四万名中国劳工奔赴法国前线。长期以来,这段历史鲜为人知。十四万华工,在“一战”中做了些什么?他们...
长期以来,霍布斯所持有的极端的政治观点吸引了如此多的注意力,以至于完全遮蔽了其著作中有关语言、心智、推理、人格与团体构成
《东京梦华录》内容简介: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世界经济学家冈德·弗兰克亦说:“11世
滑铁卢:四天.三支大军和三场战役的历史 本书特色 《滑铁卢:四天、三支军队以及三场战斗的历史》是一个激动人心且扣人心弦的故事,讲述了英雄业绩和莫大悲剧,以及裁定...
时刻关注世界空难纪实 本书特色 《世界空难纪实/时刻关注》编著者时刻关注编委会。每天**有300多万人乘飞机旅行,然而空难从飞机诞生起就与之随行至今。空难又有其...
人民的主张:1789-1814法国革命史 本书特色 1.以*具代表性的名家名著解答历史疑问,全景展示大国在面临命运转折点时的抉择,这种选择不仅深刻影响了每个国家...
漫画中国历史 第十二卷 秦朝(一) 本书特色 纪连海作序,方成、金波、纪连海跨界推荐你*该读的一套好书。国家十二五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重点扶持项目《漫画中...
中日历史问题译丛-战争的记忆-日中两国的共鸣和争执 本书特色 伊香俊哉是有着人类良知和学术理性的日本学者,研究中日战争史经年,秉持严谨、客观的原则,追求历史真相...
刽子手世家 本书特色 《刽子手世家》:法国1794年41天1351人在断头台上身首异处桑松家族百年日记,全新视角记录法国大革命一幅香艳腐臭的巴黎市井图,一部鲜活...
李兴锐日记(增订本) 本书特色 李兴锐(1827-1904),字勉林,湖南浏阳人。清末重臣,1875年总办上海机器制造局。1885年参加查勘中越边界。后历任津梅...
两汉民族关系思想史 本书特色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民族关系思想史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有助于解决中国民族史及中国民族关系史研究中的若干理...
漫眼看历史:中华文化遗产图画书(全12册)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冰心儿童图书奖获奖作品★以12大具有传奇魅力和知名度的中国古代文化遗...
《企业现场管理实务(第二版)》内容简介:本书主要阐述了企业现场管理方面的理论和实务,具体内容包括现场管理概述、现场管理基本
二十四史故事:战争卷(上下册) 本书特色 “二十四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品牌”;它是古代中国的正史,大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