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奥斯汀(1775-1817),英国著名女性小说家。奥斯汀出生于乡村小镇斯蒂文顿,她的父亲是当地教区牧师。奥斯汀没有上过正规学校,但受过较好的家庭教育,主要教材就是父亲的文学藏书。奥斯汀一家爱读流行小说,其中多半是庸俗的消遣品。奥斯汀少女时期的习作就是对这类流行小说的滑稽模仿,也因此形成了她作品中嘲讽的基调。奥斯汀20岁左右开始写作,共发表了6部长篇小说。1811年出版的《理智与情感》是她的处女作,她随后又接连发表了《傲慢与偏见》《曼斯菲尔德花园》《爱玛》《诺桑觉寺》(又名《诺桑觉修道院》)和《劝导》两篇是在她去世后第二年发表的,并署上了她的真名。书中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出身于小地主家庭,为富豪子弟达西所热爱。达西不顾门第和财富的差距,向伊丽莎白求婚,却遭到她的拒绝。伊丽莎白之所以拒绝达西,主要原因是她讨厌他的傲慢。后来通过与达西的来往,伊丽莎白了解了达西为人处世的态度,特别是看到他改变了过去那种骄傲自负的神态时,伊丽莎白逐渐消除了对达西的误会和偏见,*终与他缔结了美满的姻缘。伊丽莎白对达西先后两次求婚的不同态度,实际上反映了女性对人格独立和平等权利的追求。奥斯汀家道小康,但终身未婚。由于居住在乡村小镇,接触到的是中小地主、牧师等人物以及他们恬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因此她的作品里没有表现重大的社会矛盾。奥斯汀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真实地描绘了她周围世界的小天地,尤其是绅士淑女间的婚姻和爱情风波。奥斯汀的作品格调轻松诙谐,富有喜剧性冲突,深受读者欢迎。《傲慢与偏见》是奥斯汀完成的作品之一,她在1796年开始动笔,取名为《*初的印象》,1797年8月完成。她的父亲看完作品后很感动,特意拿给出版商,但遭到对方回绝。后来,奥斯汀重写了《*初的印象》,并将之改名为《傲慢与偏见》,后来于1813年1月出版。《傲慢与偏见》以日常生活为素材,一反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感伤小说的表现内容和矫揉造作的写作方法,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的生活和世态人情。
★阅读好的翻译作品,使我又一次相信,和作品的交流旱在它被翻译过来之前就进行过,也许使用了语言,也许就在一个深夜,我的灵魂,或者作品的灵魂,骤然照耀过对方。——冯秋子★经典有足够的理由得到敬重,而非敬而远之。以平常心进入大师们的构造世界,调动我们的人生经验进行隐秘地交流,日常生活会在某些瞬间被反复照亮。——陈东捷★在生命中,每个人都无法摆脱衰老、疾病和死亡的困扰,只有通过阅读经典,与伟大的心灵对话,才能走向成熟,才能抵御虚无和孤独。——宗仁发★眼前的世界是摇晃的,一去不返的,只有书里的世界是稳定的,可以看清楚的,并且是可以一次次重返的。文字或者图书,是我们栖息的精神家园。读书,读好书,就是进入美好的世界。——格致
《傲慢与偏见(名家名译)》:“是吗?假如你果真不肯来介绍他,我只能自己亲自干了。”女儿们吃惊地看着父亲。本纳特太太说:“行了,别胡说了好不好,我现在一听到那个宾格莱先生的名字就难受。”“听这话我真是太遗憾了,可你为什么以前不告诉我?如果今天早晨我知道是这样,我当然不会跑去见他。现在去也去了,我们只能跟人家来往,这可太不幸了。”女士们惊诧的样子,正是本纳特先生所期望的。“你真好!我知道你疼女儿,就不会不办这件事。我太高兴了!你早就去拜访过了,怎么现在才提?这玩笑开得太棒了。”充分享受完太太的欣喜之后,本纳特先生离开了房间,临走时他说:“吉蒂,现在你可以放心地咳啦!”“姑娘们,看你们的父亲有多棒,我真不知道,你们怎么才能报答他的好意。说实话,到了我们这年纪,每天忙着社交也没有什么意思,可为了你们,我们什么都肯做。丽蒂亚,乖宝贝儿,别看你*小,下一个舞会,宾格莱先生准和你跳,我敢担保。”“当然啦!我*小,可我个儿*高,我才不会担心呢!”邻居卢卡斯太太的报道十分喜人:宾格莱先生非常年轻、相当漂亮、极为谦和,他将出现在即将举行的舞会上。没有什么能比这件事更令人兴奋。没几天,宾格莱先生回访了本纳特先生,他想看看年轻的女士们,对她们的美貌他早有耳闻,可他见到的却仅仅是她们的父亲。而姑娘们则方便得多,她们可以从上面的窗户向下看:他穿了一件蓝色的外衣,骑的是一匹黑马。赴晚宴的邀请很快就发出去了。本纳特太太已经计划好了饭菜,她将充分展示本纳特太太高超的家政管理水平。宾格莱先生有要紧事,第二天非进城不可,不能接受这份诚挚的邀请。本纳特太太既失望又不安,她担心宾格莱总是如此飘忽不定,永远不会在尼尔菲安下家来。卢卡斯夫人宽慰她,宾格莱先生之所以去伦敦,不过是邀些人来参加舞会;接踵而至的消息则说,宾格莱先生要带回7个男子和12位女士。姑娘们对于这么庞大的女子数字颇为不快,但当这群人步入舞厅时,她们欣慰地发现,所有的人加在一起,也不过5个:宾格莱先生,他的两个姐妹,姐夫以及另外一位年轻男子。宾格莱先生既漂亮又有绅士风度,两个姐妹优雅而新潮。姐夫看上去有点绅士的昧儿,不过没什么出众的地方。倒是达西先生魁伟高大的身材,高贵非凡的面孔,令所有人瞩目。有关他年收入1万英镑的说法,在他出现的5分钟内,就传遍了舞厅的每一个角落。这个晚上一半的时间里,人们都用羡慕的目光注视着他。后来,人们发现他的态度实在可恶,于是原先对他的敬仰也自然消失了。宾格莱先生很快便熟悉了在场的全部重要人物。每个曲子他都要跳,他不满意舞会散得那么早,并且谈到他要在尼尔菲的家中自己举行一次舞会。达西先生只跳了两次,一次和赫斯特夫人,另一次和宾格莱小姐。他拒绝被引见给任何一位女士,一晚上都在屋里踱来踱去。达西先生对本纳特府上的小姐表现出不屑一顾的样子,本纳特太太更讨厌他了。……
简·奥斯汀(1775-1817),英国著名女性小说家。她20岁左右开始写作,共发表了6部长篇小说。1811年出版的《理智与情感》是她的处女作,随后又接连发表了《傲慢与偏见》《曼斯菲尔德花园》《爱玛》《诺桑觉寺》和《劝导》等作品。奥斯汀出生于乡村小镇斯蒂文顿,她的父亲是当地教区牧师。她没有上过正规学校,但受过较好的家庭教育,主要教材就是父亲的文学藏书,培养了她写作的兴趣。她在十三四岁就开始写作品,并显示了她在语言表达方面的才能,使她从此走上了文学之路。
城南旧事-林海音儿童文学经典自传体小说集-全彩典藏纪念版 本书特色 唯一授权 作者逝世10周年 全彩典藏纪念版 30余幅精美插图全新演绎 36幅林海...
灰熊王-传世今典动物小说 本书特色 《传世今典.动物小说:灰熊王》的主人公灰熊托尔是落基山脉之王,它在那里过着自由的生活。但当猎人兰登来到落基山时,托尔的生活发...
爱的教育-美绘本 本书特色 《爱的教育》全书以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恩里科的眼光,从10月份4年级开学**天开始写起!一直写到第二年7月份学年结束,共写了100篇...
雪线上的蛋花汤 本书特色 书中文章形态各异,体裁多样,包括小说、散文、童话。文章的主题十分丰富——绚烂多姿的校园故事、感人至深的...
《两生花》内容简介:双生姐妹,北漂爱情故事。传说有一种叫“两生花”的植物,扎根泥土或漂零水中。她们并蒂而生,其中一朵注定先
大作家小童书:古怪故事集 本书特色 忒修斯王子终于长大能搬起巨石,他拿到了父亲的鞋子和宝剑,从此带着它们与巨人和牛头怪物格斗;巨人安泰俄斯和小得出奇的俾格米人像...
爱丽丝梦游仙境 内容简介 《爱丽丝梦游仙境》以梦幻的形式,将你带入一个离奇的故事中,情节扑朔迷离,变幻莫测。表面看来荒诞不经,实际上却富有严密的逻辑性和深刻的内...
安徒生童话故事集-名著名译插图本·精华版 内容简介 本书收集了安徒生文学作品,主要包括海的女儿、邻居们、夜莺、丑小鸭、她是一个废物、豌豆上的公主、打火匣、皇帝的...
亨利、杰西、维莉和班尼四兄妹失去了双亲,四个孩子相互扶持,在一个废弃的棚车中安家,开始了他们的冒险生涯。而很不可思议的是
世界经典儿童故事:孤零少年 本书特色 《孤零少年》又译《苦儿流浪记》,是法国作家马洛*著名的作品,也是一本世界经典名著。故事的主人公小兰米是一个弃儿,善良的白勃...
夏日离歌-45度的忧伤-2 本书特色 故事在《45度的忧伤》的叙述时间线上延进,在保持原有家庭成员间的爱与温暖的基础之上,更侧重书写逐渐长大了的孩子们作...
2000-2006年全国优秀儿童文学(童话卷1) 内容简介 本套书精选2000-2006年儿童文学*新佳作,其*大特点是“新”。新老知名作家站在时代前沿,走进孩...
狼犬卡维克:传世今典动物小说 本书特色 沃尔特·莫雷是美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以写动物小说著称。曾荣获美国达顿动物文学奖、红杉图书奖、多萝西·坎菲尔德·费舍尔奖、...
小勇士贝贝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7-10岁(1) 让孩子学会独立阅读本书充分照顾到孩子的阅读落差,为不同年龄和不同语文能力的孩子,提供一座斜坡式的进阶桥梁,打...
海市蜃楼-世界华文优秀儿童文学精选 本书特色 《世界华文优秀儿童文学精选·海市蜃楼》:有一种力量,让成长充满审美。有一种力量,让青春刚柔并济。有一种力量,让梦想...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世界文学名著宝库-青少版 本书特色文学名著是人类精神花园里*芬芳的奇葩,是文学天空中*闪亮的群星,是全世界人民的无价之宝,是尤其值得少年儿童继...
“你用不着开枪打死我,”小狮子说,“我干脆就乖乖地做你的狮皮地毯,躺在你的壁炉前面,我连筋肉也一动不动,你可以坐在我身上
宫泽贤治童话 本书特色 宫泽贤治,日本诗人、童话作家、教育家。一八九六年出生于岩手县,辞世时年仅三十七岁。他虽然生命历程短暂,却被评选为“日本*受欢迎的作家”之...
长青藤国际大奖小说书系:晴天就去图书馆 本书特色 11岁的芊芊是个热爱阅读的女孩,一有时间就泡在图书馆里看书。原本是为了在书中探险的,她却在图书馆经历了一个又一...
《最后一课》内容简介:本书是都德经典短篇小说集,包括都德代表性的作品,如《最后一课》《柏林之围》《公社的阿尔及利亚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