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丛书编辑组编的《信仰的味道》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中国道路”这一核心主题,分为“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新中国成立后的持续探索”“近代以来的深刻总结”“中华悠久文明的传承”四个部分,从报刊、图书、网站等精选了数十篇很好文章汇编成册。所选的文章为2012年以后发表的新文章,能体现新时代的思想,有中国共产党担当使命的故事,有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故事,有展示新中国在航天、海洋、高铁、农业、医药等方面成就的故事,有反映中华文化传承的优美文章,有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通俗理论文章,等等。该书的文学性、可读性强,用一篇篇小故事、随笔、杂文等通俗生动地诠释“中国梦”,是一部宣传中国梦的通俗读本。
秉持《读者》“清新、隽永、朴实、平民”的风格和“真、善、美”的价值标准,用一个个好故事拨动我们这个时代的“心弦”,倾听我们这个时代的脉搏。 丛书以读者品牌为yinling,围绕“寻梦追梦、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人民梦想、实干兴邦”等主题,从各种图书、报刊、网站上精选了500多篇美文汇编成册。 《读者丛书·中国梦读本》是我们送给筑梦路上人们的美好希冀和前行的精神动力。当您打开这套丛书的时候,您可以看到仁人志士在寻梦路上用生命和鲜血书写的人生丰碑,也可以感受到几代科学家在强国路上的无私和献身精神;还可以看到普通人在追梦路上的辛勤汗水……
001读书苦乐/杨绛
004**件好事/陈小波
007我的姑姑伍若兰烈士/伍德和徐轶汝
011真理标准讨论40年:重温改革宣言/光明网评论员
014我们心中的父亲/邓楠
019改变命运的里程碑/海闻
023到**家个体餐馆尝一口“改革的味道”/李翀
026返乡笔记里的美丽新农村/舒圣祥
028诗词歌赋里的美丽中国/王凯
034古老的皮影戏/庄寄北
037中医针灸/闻广白
040蓝印花布/刘丽华
043彰显中华文化的格局与气度(上)/陈家兴
048彰显中华文化的格局与气度(下)/陈家兴
051我所经历的三次工业革命(上)/张维迎
057我所经历的三次工业革命(下)/张维迎
061让世界读懂当代中国/贾平凹
066改革印记:三代人的旅途变迁/刘天竺
068小粮票香故事大变迁/殷建光
070令人着迷的铜奔马/宋喜群蔺紫鸥
074笙的美学精神/吴彤
077汉字:中华文化的独特符号/王立军
082二十四节气/庄寄北
085唐诗与中国文化精神(节选)/胡晓明
088品味诗意端午培育家国情怀/付彪
090屠呦呦与青蒿素/佚名
093醉心于摘取数学皇冠上明珠的人/李盈盈
099航天功臣讲述钱学森鲜为人知的往事/高博陈瑜
104“海稻”来啦!86岁的袁隆平仍在改变世界/佚名
109“复兴号”实验:350公里时速下倒立矿泉水瓶不倒/佚名
112“海牛”是怎样牛起来的(上)/唐湘岳曾晓蓉尹承
117“海牛”是怎样牛起来的(下)/唐湘岳曾晓蓉尹承
123探测引力波:开放的中国傲立潮头/光明网评论员
126中国“入世印记”佑助全球共赢/傅云威
129中国崛起吹响海内外人才“集结号”/沈冰洁郝斐然
132开国大典天安门寻访记/梁天韵卢国强
135珍藏半个多世纪的民主记忆/夏莉娜
139亲历者讲述宪法背后的故事/吴光祥杨景宇董成美王汉斌
143国歌的故事与精神传承(上)/国歌展示馆
147国歌的故事与精神传承(下)/国歌展示馆
152信仰的味道:陈望道首译《共产党宣言》/邹伟农
155新中国石油战线的铁人王进喜/佚名
158关友江忆小岗改革/高巍
162改革开放的象征/吴春燕
165春天的故事永远在上演/彭勇
168在南湖红船上/袁亚平
171鲁迅解剖辛亥革命/那秋生
175中共二大:党史上的多个“**”/余玮
181南昌起义为何三易其时/张晓祺
184过雪山草地:铸就长征的不朽丰碑/龚自德
187遵义会议的那些历史细节(上)/褚银章世森晁华
192遵义会议的那些历史细节(下) /褚银章世森晁华
196一场重写历史的强渡/袁新文张璁
201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不容否定/龚云
2041949年周恩来因何事“失踪了”整整一星期/孟昭瑞
2081956年:思考和探索中国自己的路/佚名
210愿我们体面地老去/曲哲涵
213让更多“夹心层”实现安居梦 /王石川
216洋节崇拜该掂掂文化分量/李祥
218土地流转咋让大家都受益/夏祥宋从峰
221别在比较中丢了根本优势/叶帆
224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中国婚恋观变迁/谢樱帅才
227中国梦当有文化作为/饶宗颐
230中国道路的伦理底蕴与价值使命/靳凤林
233从大历史观看中国道路/李红岩
236激荡世界中的中国道路/郑汉根
238 致谢
读书钻研学问,当然得下苦功夫。为应考试、为写论文、为求学位,大概都得苦读。陶渊明好读书。如果他生于当今之世,要去考大学,或考研究院,或考什么“托福儿”,难免会有些困难吧?我只愁他政治经济学不能及格呢,这还不是因为他“不求甚解”。 我曾挨过几下“棍子”,说我读书“追求精神享受”。我当时只好低头认罪。 我也承认自己确实不是苦读。不过,乐在其中并不等于追求享受。这话可为知者言,不足为外人道也。 我觉得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 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找高明,和他对质。不问我们要拜见的主人住在国内国外,不问他属于现代古代,不问他什么专业,不问他讲正经大道理或聊天说笑,都可以挨近前去听个足够。我们可以恭恭敬敬旁听孔门弟子追述夫子遗言,也不妨淘气地笑问“言必称‘亦曰仁义而已矣’的孟夫子”,他如果生在我们同一个时代,会不会是一位马列主义老先生呀?我们可以在苏格拉底临刑前守在他身边,听他和一位朋友谈话;也可以对斯多葛派伊匹克悌忒斯(Epictetus)的《金玉良言》思考怀疑。我们可以倾听前朝列代的遗闻逸事,也可以领教当代*奥妙的创新理论或有意惊人的故作高论。反正话不投机或言不入耳,不妨抽身退场,甚至砰的一下推上大门———就是说,啪的一声合上书面———谁也不会嗔怪。这是书以外的世界里难得的自由! 壶公悬挂的一把壶里,别有天地日月。每一本书———不论小说、戏剧、传记、游记、日记,以至散文诗词,都别有天地,别有日月星辰,而且还有生存其间的人物。我们很不必巴巴地赶赴某地,花钱买门票去看些赝品或“栩栩如生”的替身,只要翻开一页书,走入真境,遇见真人,就可以亲亲切切地观赏一番。 说什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们连脚底下地球的那一面都看得见,而且顷刻可到。尽管古人把书说成“浩如烟海”,书的世界却是真正的“天涯若比邻”,这话绝不是唯心的比拟。世界再大,也没有阻隔。佛说“三千大千世界”,可算大极了。书的境地呢?“现在界”还加上“过去界”,也带上“未来界”,实在是包罗万象,贯通三界。而我们却可以足不出户,在这里随意阅历,随时拜师求教。谁说读书人目光短浅,不通人情,不关心世事呢?这里可得到丰富的经历,可认识各时各地、多种多样的人。经常在书里串门儿,至少也可以脱去几分愚昧,多长几个心眼儿吧?我们看到道貌岸然、满口豪言壮语的大人先生,不必气馁胆怯,因为他们本人家里尽管没开放门户,没让人闯入,他们的亲友家我们总到过,认识他们虚架子后面的真嘴脸。一次我乘汽车驰过巴黎塞纳河上宏伟的大桥,我看到了栖息在大桥底下那群捡垃圾为生、盖报纸取暖的穷苦人。不是我眼睛能拐弯儿,只因为我曾到那个地带去串过门儿啊。 ——杨绛《读书苦乐》
贾平凹 当代作家,1978年凭借《满月儿》,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2008年凭借《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11年凭借《古炉》,获得施耐庵文学奖。 杨绛 中国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由她翻译的《唐·吉诃德》被公认为优秀的翻译佳作,到2014年已累计发行70多万册;她早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六十多年,2014年还在公演;杨绛93岁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风靡海内外,再版达一百多万册,96岁成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102岁出版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 张维迎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前身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联合创始人、教授、北京大学网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经济学教授。他发表的有关中国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的观点经常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2006年3月他发表了《理性思考中国改革》的长文,将有关改革的争论推向了一个高潮。 ……
《张元幹词集》内容简介:此书系“词系列”丛书之一种。张元幹今存词180余首,题材广泛,风格多样,以豪放格调为主,是继苏轼、辛弃
中国当代文学百家丛书--王充闾散文精品集 本书特色 王充闾散文的审美代表了我国散文审美的高品位与创作的高水平。他的创作不哗众取宠,不玩味文化,而是潜心阅读、研究...
小寒大寒就过年 本书特色 端木大原所记录还原的先是20世纪50—60年代的北京,他所讲述的主要是当年北京城东一带。从他一段段的记叙里读者隐约可见旧貌旧影。本书带...
群蜂飞舞 本书特色 《群蜂飞舞》系汇集了众多当代一流名家自选的代表作品,专为文学爱好者量身打造,引领读者进入当代文学的中心地带。群蜂飞舞 内容简介 《群蜂飞舞》...
刘云若代表作:春风回梦记 本书特色 《春风回梦记》,曾经赚出我的眼泪……作品主题,无比明确;人物描写,形象鲜明;情节安排,紧凑细密。无论就思想性和艺术性哪方面说...
伪自由书 本书特色 《伪自由书》是鲁迅的一部杂文集,收录了鲁迅在1933年所写的杂文四十三篇,包括《观斗》《电的利弊》《赌咒》《从讽刺到幽默》《推背图》《中国人...
刘意青,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英语专业,并留校任教,后相继获得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本尼分校美国文学硕士学位和美国芝加哥大学英语系哲学博士学位。曾多次赴英、...
1968年8月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当时正逢浩劫,受尽屈辱,家破人亡,被迫赴农场劳动。学校复课后又参加过教材编写,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1983年之后,由...
刘醒龙自选集 本书特色 刘醒龙总是执着、谦逊地行走于他的艺术世界中,总是能够避开流淌于生活表面的泡沫,看取生活的真相,把民间底层人们的精神和灵魂真实地表现出来,...
春醪集 内容简介 梁遇春(1906~1932),福建闽侯人,1924年进入北京大学英文系学习。1928年秋毕业后曾到上海暨南大学任教。翌年返回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寿,后改为周树人。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鲁迅作品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野草》《坟》《热风》等...
周涛散文选--中国文库.文学类 目录 阳光容器/1一个牧人的姿态和几种方式/5二十四片犁铧/9红嘴鸦及其结局/15过河/19巩乃斯的马/22猛禽/29天似穹庐/...
古调今弹 本书特色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离退休人员开始了自己全新的生活,会经常出访、参加论坛或周游世界,此书为这漫长的旅途增添了无限乐趣...
不寄的信-倪匡散文集 本书特色 本书是倪匡心中的**批不寄的信,倪匡尝试诱过笔杆、透过信纸,将对自己、对男人、对女人、对情爱、对想像和现实的想法,与每一位读者分...
樱花正值最美时-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诗选-下卷 本书特色 《樱花正值*美时》在选诗上风格开始多样化,反映了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工业繁荣达到巅峰时,社会阶层和精神状态的急...
国球传奇 本书特色 《国球传奇》以独特新锐的视角、生动流畅的笔触、深沉饱满的情怀、睿智严谨的思辨,展示了中国乒乒球运动自传入以来的历程,抒写了乒乓球运动的辉煌,...
王鼎钧作品精选 本书特色 本书是当代著名华语文学大师王鼎钧的精选集,收录《那树》《旧曲》《红头绳儿》等名篇,并根据作品体裁分为“散文”“小说”“有关写作”三辑。...
假如失去了真诚-赵丽宏文学作品卷17-诗歌卷.诗歌情怀篇 本书特色 《假如失去了真诚》是诗人赵丽宏的诗歌精选集(1971年夏-1985年10月)。青年时代的赵丽...
春-巴金选集-二 节选 《巴金选集(2):春》内容简介:从一九二七年算起。我整整写了四十五年。并不是我算错。年浩劫中我就没有写过一篇文章。在这历史上少有的黑暗年...
《多元范式下的明清思想研究》内容简介:此论文集分为四个主题:一、纪念萧萐父先生;二、明清学术思想的发展脉络;三、明清思想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