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神秘的中世纪骑士的头盔,还原血肉之躯的真实。
一个复杂多面的骑士团,流转于耶路撒冷、阿卡、罗德岛、马耳他,走过九百多年的波澜壮阔后,存续至今。
★ 16开平装,台海出版社出版
★ 书中包含大量彩色插画、照片、地图等,与文字相得益彰
★ 医院骑士团(又名圣约翰骑士团、马耳他骑士团),原为以耶路撒冷圣约翰医院为核心、以保护救济朝圣者为目的组建的天主教修道会,随着十字军运动兴起而发展为军事组织,为西方三大骑士团之一,并存续至今
★ 自1798年被迫离开马耳他后,医院骑士团的军事色彩已不断淡化,但它作为古老的国际公益、慈善、医疗组织在现代社会依旧发挥着作用
医院骑士团(Order of Hospitallers),官方全称为耶路撒冷、罗德、马耳他圣约翰医院主权骑士团(Sovereign Military Hospitaller Order of Saint John of Jerusalem of Rhodes and of Malta),与圣殿骑士团、条顿骑士团并列为欧洲三大骑士团之一,并存续至今。它的前身为11世纪中期一批意大利阿马尔菲商人在耶路撒冷圣墓教堂旁创立的圣约翰医院及附属修士团体。其创始人“被祝福的”杰拉尔德把握住**次十字军东征的机遇,令它发展壮大,并于1113年获得了教皇帕斯夏二世的官方册封。
在风起云涌的十字军东征时期,医院骑士团在医疗慈善事务以外,也开始担负起军事职责。其成员不仅骁勇善战,而且善于运筹帷幄、合纵连横,很快成为十字军诸国君主信赖的左膀右臂。当十字军运动陷入低潮,耶路撒冷与阿卡相继沦陷后,医院骑士团迁至罗德岛,续写着自己的传奇。它将一座近乎荒芜、强盗出没的岛屿,打造为地中海东部繁华的贸易口岸和*坚固的要塞,在15世纪至16世纪初独自抵御了马穆鲁克苏丹国与奥斯曼帝国的三次围攻。1523年被迫撤离罗德岛后,骑士团在地中海中部的马耳他岛安家落户。1565年荡气回肠的马耳他保卫战击碎了苏莱曼一世无敌的神话,令全欧洲为之惊叹,骑士团也因此获得了“欧洲之盾”的美誉。定居马耳他期间,骑士团以海为家,孤独而执着地继续着“圣战”事业。其精锐的海军对穆斯林商船的长期袭扰抑制了奥斯曼人对地中海的控制,它对穆斯林海盗的打击也为基督教世界的贸易安全提供了保障(虽然骑士团本身也从事着海盗的勾当)。单凭一己之力,医院骑士团或许未能阻止穆斯林势力的扩张,但的确延缓了这一进程,马耳他岛长期扮演着意大利与西班牙的安全屏障。1798年被拿破仑一世逐出马耳他后,骑士团回归初心,渐渐淡化军事色彩,重新以医疗慈善事业为**要务。
19世纪后期以来,它终于脱胎换骨,并赢得了世人广泛的尊重。虽然从领土上看,医院骑士团似乎微不足道,但它仍与超过100个国家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并在50余国设有分支机构。它的成员遍布五湖四海,依旧实践着“守卫信仰,拯救苦难”的古训。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医院骑士团九百年》涵盖了从11世纪圣约翰医院建立至2015年尼泊尔地震,共约37万字,希望能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梳理出骑士团九百年历史的脉络,令国内读者能够了解医院骑士团的全貌。限于篇幅,本书主要以骑士团总部的发展变迁为线索,对于它星罗棋布的各地分团,只能点到即止,无法详述。
本书涉及的外国人名、地名、术语,作者尽量采用《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世界地名翻译大辞典》《大英百科全书中文版》《大美百科全书中文版》《基督教大辞典》等工具书的译法,个别冷僻的专有名词,则采用作者认为常见、自然的形式。初次出现的重要国外专有名词,书中会列出原文拼写,以方便读者查询。
今天前往罗马的中国游客想必不会错过当地名胜——西班牙广场与西班牙阶梯,奥黛丽·赫本的《罗马假日》曾在此取景拍摄。站在西班牙阶梯的顶端望去,一条狭窄但繁华的步行街映入眼帘,这就是孔多蒂街(Viadei Condotti),罗马时尚购物中心之一,自1905年以来便云集着宝格丽、爱马仕、阿玛尼、卡地亚、香奈儿等奢侈品牌的店铺,游览过西班牙阶梯之后,去这里体验一番购物的乐趣,也算顺理成章。不过,孔多蒂街并非只是购物天堂。喜爱文艺的游客不会错过罗马历史最悠久的古希腊咖啡馆(Antico Caffè Greco),司汤达、歌德、拜伦、济慈等文豪都曾是它的顾客;孔多蒂街11号则是古列尔莫·马可尼(Guglielmo Marconi)的故居。但恐怕多数游客不会注意到孔多蒂街68号那座不起眼的黄色三层建筑,门外悬挂的红底白十字旗帜或许还会被部分国人误以为是丹麦国旗。但在罗马人的心中,它却有一个响亮的名字——“马耳他宫”(Palazzo Malta)。这里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天主教骑士团医院骑士团的总部及大团长官邸所在地。
医院骑士团(Order of Hospitallers),官方全称为耶路撒冷、罗德、马耳他圣约翰医院主权骑士团(Sovereign Military Hospitaller Order of Saint John of Jerusalem of Rhodes and of Malta),与圣殿骑士团、条顿骑士团并列为欧洲三大骑士团之一,并存续至今。它的前身为11世纪中期一批意大利阿马尔菲商人在耶路撒冷圣墓教堂旁创立的圣约翰医院及附属修士团体。其创始人“被祝福的”杰拉尔德把握住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机遇,令它发展壮大,并于1113年获得了教皇帕斯夏二世的官方册封。在风起云涌的十字军东征时期,医院骑士团在医疗慈善事务以外,也开始担负起军事职责。其成员不仅骁勇善战,而且善于运筹帷幄、合纵连横,很快成为十字军诸国君主信赖的左膀右臂。当十字军运动陷入低潮,耶路撒冷与阿卡相继沦陷后,医院骑士团迁至罗德岛,续写着自己的传奇。它将一座近乎荒芜、强盗出没的岛屿,打造为地中海东部繁华的贸易口岸和最坚固的要塞,在15世纪至16世纪初独自抵御了马穆鲁克苏丹国与奥斯曼帝国的三次围攻。1523年被迫撤离罗德岛后,骑士团在地中海中部的马耳他岛安家落户。1565年荡气回肠的马耳他保卫战击碎了苏莱曼一世无敌的神话,令全欧洲为之惊叹,骑士团也因此获得了“欧洲之盾”的美誉。定居马耳他期间,骑士团以海为家,孤独而执着地继续着“圣战”事业。其精锐的海军对穆斯林商船的长期袭扰抑制了奥斯曼人对地中海的控制,它对穆斯林海盗的打击也为基督教世界的贸易安全提供了保障(虽然骑士团本身也从事着海盗的勾当)。单凭一己之力,医院骑士团或许未能阻止穆斯林势力的扩张,但的确延缓了这一进程,马耳他岛长期扮演着意大利与西班牙的安全屏障。1798年被拿破仑一世逐出马耳他后,骑士团回归初心,渐渐淡化军事色彩,重新以医疗慈善事业为第一要务。19世纪后期以来,它终于脱胎换骨,并赢得了世人广泛的尊重。虽然从领土上看,医院骑士团似乎微不足道,但它仍与超过100个国家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并在50余国设有分支机构。它的成员遍布五湖四海,依旧实践着“守卫信仰,拯救苦难”的古训。
三大骑士团中,圣殿、条顿已先后式微,唯有医院骑士团经久不衰。在笔者看来,首先是定位、宗旨使然。自第一代大团长杰拉尔德以来,医院骑士团始终以救死扶伤、赈济穷苦为己任,即使在战争岁月中亦不改初衷。而圣殿骑士团致力于金融银行业,甚至一度为英法等国君主打理国库;条顿骑士团则希望在波罗的海开疆拓土。对普通民众而言,医生显然比银行家或殖民者更令人亲近与尊重。其次,医院骑士团具有更加务实、包容的处事原则。耶路撒冷圣约翰医院对基督徒、穆斯林、犹太人一视同仁;当蒙古人入侵中东时,三大骑士团中唯有它力主与旭烈兀及其后人联盟,以收复圣城;而当圣殿骑士团遭遇“黑色星期五”时,医院骑士团展现出睿智、灵活的外交手腕,令人赞叹……在漫长的历史中,医院骑士团也深谙人才的重要性。它不仅曾涌现出利勒亚当、瓦莱特、罗姆加等一代名将,还将卡拉瓦乔、洛佩·德·维加、马蒂亚·普雷蒂等艺术大师揽至帐下,甚至还拥有约瑟夫·巴尔特、德奥达·德·多洛米厄为代表的一流科学家。因此每每遭遇危机时,医院骑士团总能逢凶化吉。这也是骑士团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笔者与骑士团结缘始于学生时代读到的一篇期刊文章——它简要地介绍了1565年医院骑士团在马耳他抵抗苏莱曼大帝入侵之战,给笔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然而,数十年来,这样一个声名显赫的世界性骑士团,在国内竟无一本相关专著问世,中文医院骑士团史几乎一片空白。如今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医院骑士团九百年》涵盖了从11世纪圣约翰医院建立至2015年尼泊尔地震,共约37万字,希望能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梳理出骑士团九百年历史的脉络,令国内读者能够了解医院骑士团的全貌。限于篇幅,本书主要以骑士团总部的发展变迁为线索,对于它星罗棋布的各地分团,只能点到即止,无法详述。另一遗憾是受客观条件限制,笔者无法赴耶路撒冷、叙利亚骑士堡、罗德岛、马耳他等地实地考察骑士团遗迹,亦无缘前往孔多蒂街68号拜会、采访马修·费斯廷大团长。若本书将来得以再版,希望以上遗憾能够得到弥补。
本书涉及的外国人名、地名、术语,笔者尽量采用《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世界地名翻译大辞典》《大英百科全书中文版》《大美百科全书中文版》《基督教大辞典》等工具书的译法,个别冷僻的专有名词,则采用笔者个人认为常见、自然的形式。首次出现的重要国外专有名词,书中会列出原文拼写,以方便读者查询。医院骑士团虽为天主教修道团体,但《医院骑士团九百年》并非宗教书籍。作为历史读物,本书中大体沿用国内史学界的惯例:God一词翻译为“上帝”,而非“天主”;教皇名称采用新教译名,而非天主教译名(例如Gregorius译为“格列高利”而非“额我略”),敬请读者留意。《医院骑士团九百年》出版之际,首先要感谢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陈志强教授。自因翻译《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相识以来,陈教授对笔者在写作中遇到的疑难一直耐心点拨,并予以热情鼓励,使我有信心完成此书。指文文化独具慧眼确定选题,为作者的工作提供种种便利,令医院骑士团历史著作于国内出版,我在此敬表谢意。撰写过程中,承蒙彭琴华女士拨冗相助,不仅协助翻译资料,还提供了原创照片,使本书得以按时完稿。最后,作为一名普通高校教师,我还要感谢家人对我长期“不务正业”的理解与包容。
不自量力撰写本书,内容、注释、插图难免有谬误、欠妥之处,还望读者不吝指正。
马千:1981年生人,四川大学比较文学硕士,齐齐哈尔大学讲师,专注地中海历史。已出版译作《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即将翻译出版《十字军史》。
《勒热夫绞肉机:一个红军士兵的战争1942—1945》是二战苏联红军士兵鲍里斯•戈尔巴乔夫斯基的回忆录。本书记述了作者的三年战争生
胡适传 内容简介 胡适,一个相当复杂而又影响颇大的历史人物,他是新文化的战士,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代表。他的思想历久而弥新,他的影响在海峡两岸十分深远。本书易竹贤...
陈忠实传 本书特色本书可谓是一部关于陈忠实的纸上纪录片,作者在陈忠实的前70 年人生历程中截取了20余个重要节点,客观地勾勒出一条线索简单明晰的“路线图”,饱满...
学生时代 内容简介 本书萨孟武先生回忆录的**部,作者用平实的语言,记述了他青少年时期耳闻目睹的种种人物和事件。每一篇故事都不长,虽然作者自云,平平凡凡的人写平...
《流浪狗奥利奥:光明牌解忧公司》内容简介:奥利奥在城郊流浪,邂逅了一只名叫斑子的黑白斑点狗。斑子惨遭车祸,幸得女孩燕子的救
陆游年谱-(于北山年谱著作三种之一) 内容简介 陆游年谱之作,前有清钱大昕《陆放翁先生年谱》和赵翼的《陆放翁年谱》,钱谱规模过小、赵谱事迹过略。本书在前人基础上...
生动地展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的一幅壮丽多姿的画卷。自从它在1955年以日文译本初版问世以来,全世界已先后出版了德、俄、
千古一后-北魏文明太后 本书特色 汉代的吕后是我国实行皇帝制度以来**位临朝称制的太后;唐代的武则天是历史上唯一得到普遍承认的女皇帝;慈禧是大清帝国的实际统治者...
有三位服装设计师大师的作品改变了女人的穿作,可可·香奈儿、伊夫·圣·洛朗、还有——李·亚历山大·麦昆《亚历山大•麦昆》Lee
《中老年人轻松玩转智能手机》内容简介:兼有无线通信和电脑功能的智能手机,借助形形色色的APP,完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本书简
文坛亦江湖-大师们的相重与相轻 本书特色 1.《文坛亦江湖》系作者汪兆骞继《民国清流》之后又一力作,以清丽优美的文笔,淡定的讲述与分析,翔实的史实与依据,讲述近...
总统画家徐世昌 本书特色 他是一位总统,是中国近代史上叱咤风云的政界人物,他是一位画家,是近代中国画学研究会的“后以中老板”。彩图版《总统画家徐世昌》,给您展开...
"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这句流传民间百年的经典谚语,深刻道出了一个洞悉中国传统内圣外王之术的名臣曾国藩和一个深
大明亡国史-崇祯皇帝传 本书特色 在明朝的历代帝中,亡国之君崇祯朱由检的个人素质并不算太差,他好学勤政、严于律已,也非常能干。但他生不逢时,正好赶在...
1949~1992-李先念传-(上.下) 目录 **章 建立和巩固湖北省人民政权第二章 恢复和发展湖北省国民经济(上)第三章 恢复和发展湖北省国民经济(下)第四...
永恒的信心 本书特色 《永活的信心》编辑推荐:政治与宗教如何分离,总统与信待能否合一?信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的信仰之路。《纽...
《平原的密码》内容简介:《平原的密码》是许辉先生的新一本散文精粹。全书由《平原的四季》展开叙述,以平原为地理单位,以四季为
劲草-冯英子自传 内容简介 1993年的秋天,我已经离休了,为了联系《从北部湾到渤海湾》的出书之事,编辑王为松先生来看我,同来的有文汇出版社的季桂保先生。 在谈...
为歌而生——王洛宾歌曲背后的故事 本书特色 2013年12月28日是人民艺术家王洛宾先生诞辰100周年的日子,先生享年83岁,离开我们已经17个年头了。当今的国...
史帝夫.鲍尔默传 本书特色 鲍尔默说:只有快鱼吃慢鱼,没有大鱼吃小鱼。鲍尔默说:高效团队应恪守六个准则:1、组织高度透明化;2、一定要有人全权做*后的决定;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