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林著的《书的故事(精)》是一本关于科学故事的儿童文学作品。
作者用一个又一个的小故事引出主题,或在知识的介绍中间穿插相关的故事,介绍了文字和书籍的发展史,例如文字是如何产生的,书籍是如何演变成今日我们所看的样子的。
全书分为“上篇”和“下篇”两部分。“上篇”从神话传说讲起,经过结绳记事,以物品、图画和符号来记录和传达意见,直至讲到文字的出现及其演变。“下篇”讲述书的载体、书写工具以及书籍制作的演变过程。人们先在石头与金属上刻字,后来发现了芦叶、蜡版、羊皮等新的载体,直到真正意义上的纸张的发明。
从人类结绳记事到今天的文字,从*初利用石头、兽骨为纸到如今真正的纸,从*早的手抄本到今天的印刷书籍,文字是如何演变的,纸张是如何发展的,书籍是如何变迁的……伊林著的《书的故事(精)》,凭借他那不可多得的才能,用散文的笔调、简练质朴的语言,向读者娓娓道来。
**章活的书
世界上的**本书长什么样子呢?
是在印刷厂印制的还是用羽毛笔写成的呢?是纸质的还是其他材质的呢?如果至今还存在这“**本书”,那可以在哪家图书馆找到呢?
据说,从前有一个怪人,为了找到**本书,他曾跑遍全世界所有的图书馆。他整天坐在堆积如山的书中,那些书早已发黄,散发着霉味儿。他的衣服和靴子都布满一层厚厚的灰,犹如风尘仆仆的旅人,沾满路上的尘埃。后来,他从紧靠书柜的一架高高的梯子上掉下来摔死了。但假如他再活一百年,也仍将一无所获,因为世界上的**本书,早在他出生前几千年,就已在泥土中腐烂了。
世界上的**本书跟现在的书完全不同。那本书有手有脚,不躺在书架上,它能说会道,甚至能唱歌。也就是说,那是一本活的书—人—书。
那时人们还不识字,也不会书写,既没有文字和纸张,也没有墨水和羽毛笔,古老的传说、法律和宗教信仰不是保存在书架上,而是在人类的记忆里。古人虽然死了,但传说却保留了下来。我们之所以把传说称为“传说”,是因为它们是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通过口口相传,这些传说会有一些差别,有些细节被添加了进来,有些细节被遗忘了。时间不断锤炼、打磨那些传说,宛如流水磨光石头。关于某个勇敢的首领的传说,变成了某个勇士的故事,那勇士既不怕箭,也不怕枪,能像狼一样在林中奔跑,像雄鹰一样在空中翱翔。
在我们这里,北方至今还生活着一些说书人,他们大都熟知那些无人记录的勇士故事。其他民族也曾有过类似的说书人。
在古希腊,人们就经常吟唱关于希腊人和特洛伊人之战的故事——《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许多年过去之后,这些故事才用文字记录下来。
说书人,希腊人又称之为说唱家,每逢宴会他们都是嘉宾。说书人背靠高高的柱子,坐在刻有花纹的椅子上,他的七弦琴则挂在头部上方的钉子上。宴会接近尾声时,一大盘肉和篮子里的面包都吃完了,人们把双耳金酒杯挪开后,吃饱喝足的客人们就等待着说唱家的表演。这时说唱家就取下七弦琴,拨动琴弦,开始吟唱明君奥德修斯和勇士阿喀琉斯的伟大故事。
说唱家的歌虽然优美,但我们的书更佳。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花几块钱在书店买到一本《伊利亚特》,而且书还很方便,可以放进口袋,它不求吃喝,也不会生病或死亡。
因此,我想起了一个故事。
活图书馆的故事
从前,罗马有一个腰缠万贯的商人,名叫伊采尔。关于他的财富,流传着许多奇闻异事。
他的宫殿大得能够装下整座城市。每天有三百人来伊采尔家做客,他家的餐桌不是一张,而是三十张。
伊采尔会用*美味的菜肴来款待客人,他们不仅可以享用美味佳肴,而且还可以相互间进行风趣诙谐的谈话。
伊采尔应有尽有,唯一缺的只是学识,他的阅读能力也极其糟糕。那些人在他家酒足饭饱后都偷偷嘲笑他。
饭桌上,伊采尔不懂得谈话的技巧。假如他偶然插话的话,他就会发现,客人们都在强忍着笑。
他虽然无法忍受这种情况,但却懒得坐下来读书,更不习惯于埋头苦读。伊采尔为改变现状思索良久,*后终于想出个办法。
伊林说得不错:“一本书都不是偶然的,因为书的生活断不能和人的生活分离。”从翻译上看来,也是如此。
——胡愈之
伊林的作品是给少年和大众的不可多得的精神上的粮食,所以总是抱着一颗热烈的心来翻译。我希望这样有益又有趣的书能够深入到大众里面。
伊林的作品,却是用散文的笔法,借具体的形象来描写事物的现象和道理,极其生动有趣,非常受人欢迎。他凭了他那不可多得的才能,把奥妙复杂的事物,简单明白地讲出来。
——董纯才
这本《书的故事》告诉我们说:书的观念不是那么狭窄,书的价值也不是那么简单。书的生活中,有喜剧,有悲剧,有冒险的事迹,有悲惨的遭遇,更有最美丽的逸事。它有时穿着雄伟的金装,受人们礼拜;有时被弃在尘垢之中,视同废物;有时默然在黑暗的地窖中度那悠久的岁月,有时忽然走出光明,诉述给我们古昔的可珍可贵的史实。
……
本书作者伊林,是一位有名的少年读物作家。他的作品在欧洲各国都受少年读者的热烈欢迎。在中国也已有了很好的印象。我希望这本书能不因我的译笔拙劣而减少读者的欣趣。
——张允和
书是我们精神上的伴侣,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书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苏联著名科普作家伊林,凭借自己的才能,把繁杂枯燥的历史讲得妙趣横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文字、字母和数字的变迁向我们娓娓道来。我希望,拙译《书的故事》能帮你走进书的世界,更加了解我们这位神奇的“伴侣”。
——王炳基
伊林(1896—1953),本名伊利亚·雅科甫列维奇·马尔夏克,俄罗斯“科学文艺”的创始人之一,也是全世界青少年所熟悉的科普作家。
代表作《十万个为什么》惠泽几代人,另著有《天气陛下》《大自然的文字》《人与自然》等,堪称优秀科普作品的典范,对我国科学普及和科普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其中《天气陛下》入选人教版初中语文,《大自然的文字》入选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苏联时期,伊林的作品在全世界已有译本近200种,语言44种,印数多达5亿册。
《跑猪噜噜》内容简介:在一次徒步旅行中,小妹妹楚碧意外地中了奖,奖品就是一头货真价实的小猪,小模样真招人爱:粉嘟嘟、清爽
彩图坊珍藏版-探索发现大百科 本书特色 从远古的回顾到今天的眺望,如果只选择停留在原点,便永远望不见地平线另一端的模样。成长,是一个过程,如果不能让脚步飞扬.那...
亨利猫和塔克鼠 本书特色没有人会相信,一只小猫和一只小鼠竟然能成为好朋友。然而,相似的遭遇与生活的窘境,让亨利猫与塔克鼠成为了*亲密的伙伴。他们一起穿越纽约的大...
蓝狐狸-寻找快乐岛 内容简介 《蓝狐狸:寻找快乐岛》主要内容:汤素兰的童话花园,是天天童话城堡里一个温暖、明亮而且充满生机的神奇世界……汤素兰童话花园的常客是小...
《纳闷集(闫妮领衔主演电视剧《外婆的新世界》原著漫画)》内容简介:后现代都市幽默,漫画市井长诗 继《回答不了》后匡扶摇全新作
閱讀瓦爾特.莫爾斯的作品,常常能得到很大的樂趣。不僅是因為他豐富的想像力,更因為他是一個說故事的高手。這兩本書,可以視為
森林报-我的第一套经典名著书 本书特色 关注动物,关注植物,关注森林中的一举一动,一部妙趣横生的百科全书,一部气势恢宏的童话史诗。一首深沉而嘹亮的生命进行曲,从...
50年代国防绿的小时候 本书特色 50年代,阳光灿烂的童年,一段纯真的岁月往事。这是一套儿童文学非虚构的纪实故事,往事悠悠、岁月悠悠,纯真而本真的文字写就100...
珍珠王子-印度童话集 本书特色 印度童话集?珍珠王子 印度是世界上有名的文明古国,和我国一般,在现存的各民族间,开化*早,可以成为世界文明的先导者。东方各民族的...
《汉代文学思想史》内容简介:王国维先生有云:“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历经数千年的中国文学,各种文体、流派、理论、思潮层出不
丛林之书-外国儿童文学经典100部 本书特色 老熊“巴鲁”,黑豹“巴赫拉”,萨蟒蛇“卡”,拉老孤狼“阿克拉”和因为身上不长毛而被叫作“小青蛙”的毛格利,只是这一...
《新潮演剧与话剧的发展》内容简介:本书是学界关于“新潮演剧”的研究成果的展示,从话剧发展史的角度关照“新潮演剧”的特征与实
《露露一定有办法》内容简介:对于现代社会“用完就丢”的现象,米拉·洛贝并没有采用传统道德灌输的方式,而是通过自己的奇思妙想
雨过天晴 本书特色 “小橘灯精品系列”的策划灵感来源于冰心先生的美文《小橘灯》,注重从日常生活中攫取含蕴丰富的细节,用朴素而流畅的文字,...
《一学就会的小魔术》内容简介:纸牌的表演戏法千变万化,一直很受大众欢迎。纸牌魔术表演和观众有着极大的互动性,很多纸牌魔术是
人鸦 内容简介 硕大的乌鸦念动咒语,满头金发、一鼻头雀斑的小男孩瑞夏德身子一抖竟变成了乌鸦。作为鸦中的人、人中的鸦,人鸦不断变换视角观察世界,在经历无数次的冒险...
精灵小鼠一家亲-中级 本书特色 莉莉在草丛里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东西,那是什么呢?原来是一个布娃娃。噢!布娃娃怎么会走路呢?他们是怎么摘到树上的野果子的呢?精灵小鼠...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经典彩绘故事全集-(下) 本书特色 郑春华有一支彩笔和一颗善感的心灵,自然如意地从常见的素材中提炼出意趣横生的故事,从平淡的故事中翻出无限的波...
老鼠记者-1-5册-全球版-附赠主题笔记本+明信片 本书特色 杰罗尼摩·斯蒂顿出生于老鼠岛的妙鼠城,地心善良,喜欢阅读和写作。他经营的《鼠民公报》...
本书讲述了鲁西西在家发现罐头里出来的小人所经历的奇特故事。他们的奇遇充满时代想像。本书为注音读物。小的时候很喜欢郑渊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