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自闲行》是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李国文的精选散文集。散文集共分四辑,分别是“淡之美”“自然说”“风物谈”“世间事”,收录了李国文谈生活、品人生的经典文章,如《淡之美》《耕耘者说》《晚霞的赞美》《茶余琐话》等,透过这些真性情的文字,读者可以全面深刻地了解作者的处世智慧,收获丰富的人生启迪。
1.文坛常青树李国文讲述人生与生活感悟的随笔散文集,全新诚意推出!
2.李国文是当代文坛风格独树一帜的作家,他以平常心写作,嬉笑怒骂,从心所欲不逾矩。对生活的磨难,他有坦然面对的勇气;对自然的馈赠,他含着本能的敬畏;对自古而然的积习,他敢于质疑;对世间不平之事,他毫不留情地批判指责。
3. 至情至性之文字,辛辣、睿智,直面人生百态。
4.生活本就是一场辽远的跋涉,因走过很多很多的路,看过很多很多的风景,才能找到远行的答案。
辑一淡之美
淡之美
淡,是一种至美的境界。
一个年轻的女孩子,在你眼前走过,虽是惊鸿一瞥,但她那淡淡的妆,更接近于本色和自然,好像春天早晨一股清新的风,给人留下一种纯净的感觉。
如果浓妆艳抹的话,除了这个女孩表面上的光丽之外,就不大会产生更多的有韵味的遐想来了。
其实,浓妆加上艳抹,这四个字本身已经多少带有一丝乏意。
淡比之浓,或许由于接近天然,似春雨,润地无声,容易被人接受。
苏东坡写西湖,有一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其实他这首诗所赞美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也是大自然的西湖。虽然苏东坡时代的西湖,并不是现在这种样子的,但真正懂得欣赏西湖的游客,对那些大红大绿的、人工雕琢的、市廛云集的、车水马龙的浓丽景色,未必多么感兴趣。
识得西湖的人,都知道只有在那早春时节,在那细雨、碧水、微风、柳枝、桨声、船影、淡雾、山岚之中的西湖,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展现在你眼前的西湖,才是*美的西湖。
水墨画,就是深得淡之美的一种艺术。
在中国画中,浓得化不开的工笔重彩,毫无疑义,是美。但在一张玉版宣上,寥寥数笔便经营出一个意境,当然也是美。前者,统统呈现在你眼前,一览无余。后者,是一种省略的艺术,墨色有时淡得接近于无。可表面的无并不等于观众眼中的无,作者心中的无,那大片大片的白,其实是给你留下的想象空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没画出来的要比画出来的更耐思索。
西方的油画多浓重,每一种色彩都唯恐不突出地表现自己,而中国的水墨画则以淡见长,能省一笔,决不赘语,所谓“惜墨如金”者也。
一般说,浓到好处,不易;不过,淡而韵味犹存,似乎更难。
咖啡是浓的,从色泽到给中枢神经的兴奋作用,以强烈为主调。有一种土耳其款式的咖啡,煮在杯里,酽黑如漆,饮在口中,苦香无比,杯小如豆,只一口,能使饮者彻夜不眠,不觉东方之既白。茶则是淡的了,尤其新摘的龙井,就更淡了。一杯在手,嫩蕊舒展,上下浮沉,水色微碧,近乎透明,那种感官的怡悦,心胸的熨帖,腋下似有风生的惬意,也非笔墨所能形容。所以,咖啡和茶,是无法加以比较的。
但是,若我而言,宁可倾向于淡。强劲持久的兴奋,总是会产生负面效应。
人生,其实也是这个道理。浓是一种生存方式,淡也是一种生存方式。两者因人而异,不能简单地以是或非来判断。我呢,觉得淡一点儿,于身心似乎更有裨益。
因此,持浓烈人生哲学者,自然是积极主义了;但执恬淡生活观者,也不能说是消极主义。奋斗者可敬,进取者可钦,所向披靡者可佩,热烈拥抱生活者可亲;但是,从容而不急趋,自如而不窘迫,审慎而不狷躁,恬淡而不凡庸,也未始不是又一种的积极。
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不管你是举足轻重的大人物,还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只要有人存在于你的周围,你就会成为坐标中的一个点,而这个点必然有着纵向和横向的联系。于是,这就构成了家庭、邻里、单位、社会中的各式各样繁复的感情关系。夫妻也好,儿女也好,亲戚、朋友也好,邻居、同事也好,你把你在这个坐标系上的点看得浓一点儿,你的感情负担自然也就重一些;看得淡一点儿,你也许可以洒脱些、轻松些。
譬如交朋友,好得像穿一条裤子,自然是够浓的了。“君子之交淡如水”,肯定是百分之百的淡了。不过,密如胶漆的朋友反目成仇,又何其多呢?倒不如像水一样淡然相处,无昵无隙,彼此更融洽些。
近莫近乎夫妇,亲莫亲于子女,其道理也应该这样。太浓烈了,便有求全之毁,不虞之隙。
尤其落到头上,一旦要给自己画一张什么图画时,倒是宁可淡一点儿的好。
物质的欲望,固然是人的本能,占有和谋取,追求和获得,大概是与生俱来的。清教徒当然也无必要,但欲望膨胀到无限大,或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或欲壑难填,无有穷期,或不甘寂寞,生怕冷落,或欺世盗名,招摇过市。得则大欣喜,大快活,不得则大懊丧,大失落。神经像淬火一般地经受极热与极冷的考验,难免要濒临崩溃,疲于奔命的劳累争斗,保不准*后落一个身心俱瘁的结果,活得也实在是不轻松啊!其实,看得淡一点儿,可为而为之,不可为而不强为之的话,那么,得和失,成和败,就能够淡然处之,而免掉许多不必要的烦恼。
淡之美,某种程度近乎古人所说的禅,而那些禅偈中所展示的智慧,实际上是在追求这种淡之美的境界。
禅,说到底,其实,就是一个“淡”字。
人生在世,求淡之美,得禅趣,不亦乐乎?
媒体评论
他是当代将学识、性情和见解统一得*好的散文家之一,颇有法国作家蒙田之风。
——评论家谢有顺
李国文,当代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早期文学创作以小说为主,代表作有《月食》《冬天里的春天》《花园街五号》,近十几年来以散文为主,出版散文集《大雅村言》《中国文人的活法》《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等
2011-报告文学-21世纪年度报告文学选 本书特色 优秀的报告文学,是能够及时把脉时代、关注社会、折射现实、感动读者、启迪心智的。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著的《...
杜牧 内容简介 本书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介绍了晚唐诗人杜牧的诗词作品,每篇作品又分为题解、句解、评解三个部分。杜牧 目录 杜牧简介赠终南兰若僧赠别(其一)赠别(其二...
昨宵风雨 内容简介 本书记录了1957年那场整风反右运动的半程,即在城市干部、知识分子中开展大鸣、大放、大辩论的情况等内容。昨宵风雨 目录 上卷 70个日日夜夜...
《古代小说鉴赏辞典(上册)》收历代小说600篇,上起先秦,下迄晚清(截至于1911年),逐篇配以鉴赏文章,总篇幅300万字左右。分上
纪伯伦的散文-(汉英典藏版) 本书特色 纪伯伦的散文是年轻人心灵的初恋,也是长者历经世事、蓦然回首的感悟,无论何时打开,宛如开启了一扇通往心灵的窗口,让你领略到...
《好好告别》内容简介:30个临终故事,描述了每个人从容面对人生终点的可能;6件重要的事,描绘出英国知名姑息治疗专家献给每个家庭
季羡林散文全集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 《天竺心影》是作者正式印行的**部散文集,1980年9月由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收作者19...
睫闇诗钞 本书特色 《睫闇诗钞(繁体竖排版)(精)》是安徽近百年诗词名家丛书之一。睫闇诗钞 内容简介 时过境迁,当我们再来回顾这段历史的时候,除了致憾于这场运动...
热风 本书特色 《热风》收作者1918年至1924年所作杂文四十一篇。鲁迅在《新青年》的《随感录》中做些短评,还在这前一年,因为所评论的多是小问题,所...
对联问道 内容简介 对联文学特征是从古典诗歌及汉魏骈体赋中发展而来。对联经过漫长的演变过程,形成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文学形式,将诗、词、赋中明快、上口的对偶句独立...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105:以群 罗荪卷 本书特色 叶以群和孔罗荪都是著名的文艺评论家,又同在上海文联和作协工作,生前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因此。本卷把他们合编在...
朝花夕拾 本书特色 历来,评论界对鲁迅以"政治上的正确"给予他的作品褒扬、抬高,不可怀疑、不可反对,致使鲁迅作品的层次和人格魅力被过度简化,他本身丰富优美的用字...
开小差的狗 本书特色 《开小差的狗》共收录卡夫卡创作于不同时期的作品共五十四篇。其中包括一篇《内心独白》,这是卡夫卡自一九一一年十月十三日至一九二二年五月十九日...
窗外清音-池塘春草 内容简介 谢灵运(384-433),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一带)人,出身于名门望族。祖父谢玄,为东普名将,曾任淝水之战的前敌指挥之一,都督...
英译唐诗名作选 内容简介 作者:龚景浩选译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05 简介:译者有很高的英文水平,其译诗也颇有特色,他没有生硬地照搬英诗格律,而是...
花街十里:秦牧散文精选 本书特色 早在五六十年代我就是秦牧散文忠实的读者,他曾经是那个时代许多青年心目中的一块丰碑。后来,我在广东文艺界的各种文学活动中,曾多次...
2005中国年度诗歌 内容简介 由中国诗歌界权威选家从全国几百种文学刊物中精心选编的年度诗歌,关注发展,关注新人,关注优秀作品,旨在检阅当年度诗歌创作的实绩,公...
鲁迅哲理小品 本书特色 深刻的哲理性,是鲁迅散文小品的鲜明风格。《鲁迅哲理小品/大师小品》收入的都是鲁迅小品文中富有哲理的名篇,充满了鲁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对人...
最美的诗 本书特色 20世纪,中国现代诗的发展可大体分为20年代至30年代前期、40年代中后期和80年代至世纪末三个阶段。编者以这三个时期的诗人及其作品为基础,...
呼兰河传 本书特色 《呼兰河传》是萧红旅居香港时创作的一本回忆体长篇小说。本书以舒展自如的巡视式艺术手法,以情感的起伏为脉络,讲述作者的童年故事,再现了20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