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讲述为何以及如何在乡下盖间房子并乐享生活其中的随笔集。作者是一个媒体人, 带着孩子, 回归山野, 在乡下盖了间房子, 建了一个有花有果的小院。全书分为四部分, 共计六十余篇随笔, 前两部分重在讲述为何要在乡间盖间房子、选址、建造、装修等小事, 后两部分重在讲述在乡间房子中的生活, 一派田园气象。
★逃离繁杂现实,回归恬静生活的梦想。 清风拂过,薄雾微光,满心欢喜。
★超俗的眼光,闲散的人生情怀。让读者不必亲自去盖一个房子,也能体会到明月清风。
★浓浓的亲情,乡情。
★文字好,一字一句,一句一段,都有很好的呼吸节奏,带你去体会南方。
PART1不如归去
另一种归乡
2015年春节,我带着儿子去弟弟家过年。父母在城里帮弟弟带儿子,跟所有进城的老人一样,带大了儿女辈,又要帮着带大孙子辈。
父亲是个北方老头儿,生活自理尚且无暇,更何况带孩子。无非,他是与在异乡的母亲做伴,好让她不至过于无聊。
老太太带孩子,只要一下楼,自然就有许多老太太上来搭话。有些关系好的,据说都要将母亲送至楼门口才分手告别。想来,大家的处境都一样,有个人说话,总算不至于变成哑巴。
这可苦了父亲。他每日几上几下楼,却无人搭话,只要久不开口,“嘴里就发臭了”。后来,他终于发现门口的保安其实是个闲人,于是有事没事就去搭讪,终于“嘴没那么臭了”。
有一次,父亲下楼,半路折返。母亲惊问其故,父亲不答,只顾抱头发闷。再问,却道不知将如何。看父亲如此寂寞、苦闷,母亲一阵凄惶,向壁垂泪。想父亲在老家吃东家喝西家,脚不沾自家门,好不快活;进得城来,不懂普通话,不懂城里风俗,到处搭话而不可得,堪若进了监狱。
这样的老人自然也不止父亲一人。那日弟弟去买菜,看到一陕西来的老太太拿着五毛钱买菜,可在海南这里,五毛钱连一颗辣椒都买不到。老太太气得大骂菜贩子欺负外地人。弟弟好心上前提醒老太太:这里的确是这个价。
海南的蔬菜多半自大陆运来,贵得一塌糊涂。父亲去买菜,只问不买,搞得那些卖菜的看到父亲,只装作没看见。父亲经常逛来逛去,只是搭不上话。连菜市场都拒绝父亲。
那日他在楼下拣纸箱,发现了一只别人丢弃的漂亮的花盆,赶紧拿回家来,却发现家里没有花草,花盆根本派不上用场。
母亲说,干脆向老家买些辣椒籽,种些在阳台上,也好摘来吃。
这便提醒了父亲。不几日,阳台上摆满了拣来的各色花盆,有一只是船形的,有一只是大茶壶,有一只是塑料大洗盆,形色各异,估计集中了全国各地不同风格的花盆。
小小的阳台上,父亲每日像检阅他的部队一样,精心伺弄。有只盆是专门的苗圃,等苗发出来之后,再移栽到其他盆里。有只盆里,是从老家连根带土拿来的草莓。草莓长得盛,又分出一盆新的来,只是直到现在,只看到草莓开花,却未见过草莓果。
种得*好的还是辣椒,以前结的果实多,吃不过来。现在这一批,估计是籽不行,只结了三枚果子,只开花不结果,剪了枝重长出来,还是如此。
去年五一节,我带女儿去海南。小孩子在家里闲得无聊,也与爷爷奶奶生疏,玩不起来。直到有一天,女儿发现爷爷在阳台上给辣椒浇水,赶紧冲上去帮助爷爷洒水。这下,爷孙终于找到了共同爱好。从起床开始,每隔一阵就浇一次水,我担心大太阳底下浇太多水辣椒会死掉,父亲却毫不在意,只要孙女喜欢,他就随时伺候。于是,爷爷在后面抬着水壶,孙女在前面负责洒到花草上,不亦乐乎。
这次去,侄子已经长大了。那天逛超市,我给他买了几只老虎、狮子的玩偶,这下可好了,侄子每日牵着他的狮子、老虎到辣椒盆里去吃菜,先是把土刨出来,被弟弟制止;接着,干脆把苗折断喂给老虎、狮子。
就这样,父亲辛辛苦苦养了几个月的苗,就这样被侄子一棵一棵地喂了老虎、狮子。我们当然提醒过他:老虎只吃肉,不吃辣椒,可他哪里能信呢。
更糟糕的是,我一岁半的儿子自从海边玩沙回来,看见沙样的东西就抓来玩,这些盆里的泥土,自然是遭了殃,撒得到处都是,菜根都露在外面。父亲发现了,心疼得不行,把苗一棵棵扶正,土一点一点地扫回去,重新培好。我觉得,那基本上是得复种了。
饶是如此,这方小小的菜圃,父亲还是伺弄得井井有条。也许,从来不在乡下种菜的他,在城里找到了唯一可以做成的事情。它让父亲的时间有了去处,也间接地让自己做了点贡献,哪怕只是半年长了三只辣椒。
有时静下来,月光下“察人可以知己”,就在想,再过二十年,我是否也会如父亲这般。
这并不是没有可能。我爷爷的亲弟弟,也就是二爷爷,与湖北籍的媳妇在新疆生活了大半生,*终回到湖北,在那里终老。据说他对老家田园的向往,无时无刻不在脑际萦回,却不得而终。
如果在江南的土地上,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田园,种上我小时候*喜欢的瓜果和鲜花,会不会让生活更美好?
其实,岳母大人已经根据我的口味调整了菜谱,比如他们以前从来不吃的韭菜、辣椒,现在一日不落,气得岳父大人每顿饭都只吃一半。
那要是我老了,谁还照顾我的口味?
如果我能够在这里复制泉下老家的菜品,是否可以不再老来思归?毕竟,叶落归根的实质,有时候不过是叶落归舌。味蕾的满足,足以抵消对西北老家的想念。
想母亲一生的追求不过是拥有一个菜园,如今六十岁,竟无法实现。母亲的娘家在马家小湾,那里适宜种植,是个有山有水的地方。加之村小,每户都有一亩菜地在门口,自是一派田园自得。而自嫁到朱家,门口即悬崖,门前屋后连树都能干死,庄院挨家挨户,哪有地方落脚种菜?母亲念叨一生,奋斗一生,终未成就这个小小的梦想。在某种程度上,我是要圆母亲一生未了的一个心愿。
那么,归田,其实是另一种回归故乡、回归童年、回归农村的方式,只不过,这地方叫江南
朱子一,前南方报业、浙报集团媒体人,做过调查记者、报纸副总编辑,现为民宿主人、互联网公司创始人。曾求学于兰州大学、厦门大学,出版有《阳坡泉下》《江南世家》等作品。
邵燕祥散文选 内容简介 简介中华散文,源远流长。数千年的散文创作,或抒情、或言志、或状景、或怀人……莫不反映出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们的思想情感。中华散文的这些优良...
碎语文学-莫言文集 本书特色 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中国**位诺贝尔文学奖作家莫言的重要作品碎语文学-莫言文集 内容简介 这本书是一个对谈的整理,由知...
宋代篇-文人墨客诗生活 本书特色 “诗言志”是中国文化的正统,可以说诗歌历来便住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其文化身份的...
唐诗杂论 本书特色 《唐诗杂论》:检讨的范围是唐代开国后约略五十年,从高祖受禅(六一八)起,到高宗武后交割政权(六六〇)止。靠近那五十年的尾上,上官仪伏诛,算是...
青春诗会:家族简史 本书特色 青春诗会由诗刊社创办于1980年,至今已举办29届。青春诗会推出了众多的优秀青年诗人,其中一些诗人成为中国诗坛的代表人物,如...
《培根随笔》内容简介:400年前,弗朗西斯·培根写下59篇随笔,世事洞明的大智慧,让我们至今受益无穷。他论及爱情、婚姻、友谊、艺
八十天环游地球-插图典藏本 本书特色 ★国家教育部推荐读物 ★语文课外阅读书目 ★现代科幻小说之父的经典之作 ★世界上被翻译次数极多的文学作品 ★一次大胆离奇的...
扬子江上的美国人(从上海经华中到缅甸的旅行记录) 内容简介 简介威廉·埃德加·盖洛是20世纪初著名的旅行家和地理学家,他曾四次到中国长途旅行,对中国的长江、长城...
绝妙好词笺 目录 前言绝妙好词笺《绝妙好词》原序《绝妙好词笺》序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绝妙好词笺》七卷《绝妙好词》纪事卷一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洞庭青草)西江月...
《端午》内容简介:端午历史悠久,节俗丰富,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关于端午的起源,有屈原传说、伍子胥传说、曹娥传说、马援传
垂柳巷文辑 本书特色 无论是在逃亡,还是在安定的生活里,他总勤于写作。战争与和平、爱情与生命、诗与文学,归于一个人性的主题。他的遗稿如他生命所经历过的,真实而丰...
李煜 本书特色 “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书系”选取了历*具代表性的诗人、词人的优秀作品,单独成册,并加以详尽通俗的译注、评解,配以与诗词意...
读者文摘精华文丛(第二辑)励志卷 本书特色 本书由极具感染力的心灵美文精选汇编而成,书中精选的故事汇集了生活中*鲜活的点滴触,展现了世人追求未来的希望和勇气。真...
《西川的诗》内容简介:《西川的诗》是“蓝星诗库·典藏版”丛书中的一种。诗集收录了诗人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各个阶段有代表性的作
歌德诗选(德汉对照)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德国伟大诗人歌德(ja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1749-1832)的诗歌精粹选集,它带领读者...
你家的猫会写诗吗? 本书特色 本书分为家庭、工作、玩乐、存在四个章节。这个无耻、傲娇又爱卖萌的猫,写下了这些让人无法直视的诗歌,“我就要尿在这里”、“跪在我面前...
生命之歌-最受当代青年喜欢的精美散文 本书特色 共赏精美散文,透过名家笔触,感受唯美。翻开本书的那一瞬间将成为你生命中的一部分,享受阅读之乐、感知之乐、人生之乐...
《遗产》内容简介:善于以长篇小说编织人性史诗的菲利普·罗斯在1991年意外地出版了一部纪实作品。视线凝聚的焦点,不再是广阔的社
《用脑拿订单(经典版)》内容简介:《 用脑拿订单(经典版)》试图通过“中国资深销售顾问全脑销售博弈研究”项目中另外10个案例来
我的花园.我的城市和我 本书特色这本小书记录了一位25岁的伦敦姑娘偏居城市一角的生活乐趣。而真正的主角是卧室外那片不足三平米的屋顶阳台,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从作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