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以其对于中国文化的追寻而闻名。他的代表作《空谷幽兰》,就是深入名山寻访中国当今隐士的作品。而在《一念桃花源》中,他则试图追寻中国人心中千百年以来的理想世界——桃花源。
在书中,波特踏着陶渊明与苏东坡的足迹,经扬州一路向南至惠州、雷州,直到天涯海角的儋州、琼州,再回溯到陶渊明的故里庐山。陶渊明、苏东坡、王安石等人遗留至今的遗迹、当时当地的处境、心态以及随之而生的诗歌、理想,在波特优美流畅、明白如话的文字中自然浮现,还有手绘的路线图、地图和实地拍摄的照片,一起把我们带入古代文人的世界。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古人的遭遇与恬淡自然的心态,返照自身,安放我们当下的心灵。就在我们身处的滚滚红尘之中,在我们心中,找到自己所属的世外桃源。
------------
【编辑推荐】
《空谷幽兰》作者比尔·波特新作;樊登作序,俞敏洪、蒋方舟、胡德夫推荐;桃花源就在我们心里某个地方,追寻桃花源,就像重回故乡
-------
一个有趣的作者
比尔·波特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原来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人类学博士。他在纽约遇到来自中国无锡的法师寿冶后,开始跟法师学习打坐。然后觉得修行比上学好,就放弃继续念博士,去了台湾,开始在寺院生活。
-------
一些有趣的作品
波特在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在中国大陆旅行,寻访传统文化,直到今天已有三十年。他把这些经历写成书在中美两国出版,受到很多人的欢迎。其中特别有名的是《空谷幽兰》,在我们常见的寺庙、道观之外,介绍了当代真正藏在深山里修行的隐士。这部书拍成了电影,受到庆山、梁文道和其他许多读者的喜爱,甚至出现在了电视剧《欢乐颂》之中。
-------
一个美丽的梦境
在《一念桃花源》这部新作品中,波特追寻了中国文化的终极理想——桃花源。
在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桃花源。它美丽、平和、超然物外、不入流俗,像一个美丽的梦。波特在这本书里,沿着苏东坡、陶渊明以及王安石、司马迁的足迹,去他们住过的地方,喝他们喝过的酒,念他们写的诗,去追寻桃花源的来处与去处,把这个梦境带入我们现实的生活之中。
-------
一本美丽的小书
有作者流畅自然、明白如话的文字;有大量的彩色照片和手绘地图;有大量留白的精心设计;有仿古书的裸脊装订。
-------
一些喜爱者的评价
蒋方舟:波特是一个美国人,但他又比许多中国人更深入地抵达了传统中华文化的核心。那里不仅有远去的诗歌和田园,还有闪亮的人格与风骨。
胡德夫:比尔在《一念桃花源》中用酒和诗跟千年前的诗人对话,把读者带到久远的年代前的桃花源般的诗境里。
俞敏洪:让我们随比尔·波特的《一念桃花源》,在田园诗歌中找到我们心里的桃花源。
樊登: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熟悉和痴迷远超于我,美国式的幽默和东方的禅意充满着整个旅程。
庆山:对于城市中的人来说,置身滚滚红尘浪滔天,每天面对无数欲望颠沛,若能保持自持修行的坚韧,遵循品德和良知,洁净恩慈,并以此化成心里一朵清香简单的兰花,即使不置身于幽深僻静的山谷,也能自留出一片清净天地。
--------------
【媒体推荐】
比尔·波特已成为翻译中国作品较多的翻译家之一,同时他也成为一位备受推崇的旅行作家。
——《纽约时报》
比尔·波特的旅行文学让他在中国名声大震,他的叙述口吻并非隐晦谨慎的,而是清晰明确的,字里行间充满了闪光的独白。
——《纽约书评》
比尔•波特(Bill Porter),字赤松,美国汉学家、作家和翻译家。
1970年,波特入哥伦比亚大学读人类学博士。有一天,他在纽约遇见了来自中国无锡的法师寿冶,并开始跟法师学习打坐。他觉得修行比上学好,于是就放弃继续念博士,带着仅有的两百多美元去台湾,开始了佛光山的寺院生活。
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波特在中国进行了多次旅行,实地探访诗人、隐士和高僧的住地;在中美两国出版了一系列阐述中国文化的书籍,并产生了广泛影响,代表作包括《空谷幽兰》《禅的行囊》及《寻人不遇》等。他还出版了佛学书籍《心经解读》和《六祖坛经解读》等,并将《寒山诗集》《石屋山居诗集》及王维、韦应物、柳宗元的诗作翻译成英文在美国出版。
这是一份内容丰富的跨学科研究。在本书中,卡恩认为:现代政治秩序的基础并不是社会契约,而是牺牲。自由主义向来依赖的社会契约理论,无法解释为何在全面核毁灭的威胁之下...
《中国南疆的区域历史与族群文化》为南疆广西地区的区域历史、历史人类学、族群文化的实地调查和研究,内容包括两汉时期岭南合浦
医案聊斋 本书特色 寥寥数行之医案,趣味盎然之故事。张大明先生继《小说中医》之后又一新作。医案聊斋 内容简介 中医文献中大量的古代医案可能是中医遗产中*为可贵的...
奈保尔爵士(1932-),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1932年出生于特里尼达岛上的一个印度移民家庭。1950年获奖学金进入牛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1953年取得...
彭 澎广西兴业人。从事媒体行业十余载,从南方到北方沈阳,再一路向西到拉萨,最后到北京。她的文笔畅快如刀锋之犀利,她所做的新闻调查被同行誉为“鬼子手”。2009年...
《天子的食单》是“故宫悦读”系列丛书之一。宫廷饮食所呈现的不仅是皇帝一人的味觉追求,其背后涉及政治集权、朝贡体系、经济活动、社会风尚等诸多层面问题。《天子的食单...
契诃夫(1860—1904),俄国作家,1860年1月29日生于罗斯托夫省塔甘罗格市。1879年进入莫斯科医科大学医学系,1884年毕业后在兹威尼哥罗德等地行医...
消化内科疾病诊疗指南 内容简介 《消化内科疾病诊疗指南》全书共12章,56篇,详细阐述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危重病的诊断、鉴别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法,重点是对疾病的明确...
临床肿瘤学(上下) 本书特色 临床肿瘤学(上下) 内容简介 此书集世界不同国家、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著名研究中心或专科医院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知名专家,对消化系统肿...
产科学手册 内容简介 本书共33章,包括:避孕、流产和不孕;产前监护;围生期用药;心血管系统并发症;肾脏并发症;血液系统并发症;呼吸系统合并症等。产科学手册 目...
狄更斯:英国小说家,出生于海军小职员家庭,10岁时全家被迫迁入负债者监狱,11岁就承担起繁重的家务劳动。曾在皮鞋作坊当学徒,16岁时在律师事务所当缮写员,后担任...
顾卫民:1961年12月生,上海市人。现为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教授、意大利历史科学委员会暨米兰国际关系史学会会员、中国宗教学会理事。著有《基督教与近代中国社会》...
明前雨后:知名小说作者。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热爱运动和旅行。已出版作品:《忽而今夏》(十年纪念版)《眼泪的上游》《再见,蔚蓝海岸》《思念人之屋》《直到春天过去》
冯象,上海人。少年负笈云南边疆,从兄弟民族受“再教育”凡九年成材,获北大英美文学硕士,哈佛中古文学博士(Ph.D),耶鲁法律博士(J.D)。现任北京清华大学梅汝...
罗伯特・斯莱特,赚写企业传记的高手。他曾是惟一能深入到通用电气内部了解实际运作的媒体记者,所写的《杰克・韦尔奇与通用之道》更是名噪一时的畅销书。他为《时代周刊》...
消费升级时代,“好”比“多”更重要。摆脱时尚潮流的束缚,建立并满足你真正的品位。精准购买,改变生活。-★火爆欧美的“精准购买”理念创始人★BuyMeOnce网站...
再生障碍贫血诊治 本书特色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难治性血液系统疾病。本书从中西医两个方面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本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护理和健康教育等方...
医学实验室质量体系文件范例 内容简介 该书系统地介绍了广东省中医院检验科ISO 15189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内部审核、管理评...
在本书中,阿伦特力图表明“积极生活”的三种活动——劳动、工作和行动——的区分是基于人的条件而做出的,她理解的人的“条件”,既不是所谓人的本质属性,也不是康德意义...
★ 梁文道、刘瑜、熊培云、许知远联袂主编——“理想国译丛”(MIRROR)系列之一(026)——保持开放性的思想和非功利的眼睛,看看世界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本书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