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亲身经历诺曼底登陆的人来说,1944年6月6日的清晨令人终身难忘。在此之前,他们从未经历过这样的场景——曚昽灰暗的晨光里,庞大的盟军舰队以庄严雄伟、令人生畏的气势,出现在诺曼底海滩的外围。来自英、美、法、加拿大等12个国家的年轻士兵,集结在这里,等候解放巴黎。与他们相对峙的,是希特勒用地雷、拒马、火炮阵地精心布排的“大西洋壁垒”。没人知道壁垒后方的战场会是什么模样,更没有人知道,这一天将对历史进程起到什么样的影响。
诺曼底登陆是二战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海上登陆作战,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关键转折点:盟军从西线反攻欧洲大陆,使得战争的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最长的一天》正是“关于诺曼底登陆不可超越的史诗”。作者科尼利厄斯•瑞恩用十余年时间寻找D日幸存者,在寻访几乎所有诺曼底登陆的幸存者和见证人之后,完成了这部二十万字“无一字无出处”的划时代杰作。他将战场上的无名个体放大到足够清晰的倍数,顺着他们的视线去看登陆作战的场景。这种将细节放大到无限,让历史足够真实的呈现方式,使读到本书的每个人都能沉浸其中。
这是一部关于命运和以勇气改变命运的战争史诗。在这里,你能看到弱小个体面对黑暗未知时的恐惧与茫然,体会到深陷绝境时的残酷与绝望;而置身其间的人们,又如何鼓起勇气去坚持、去战斗,最终迎来属于自己的胜利和荣耀。它将战争深深嵌入每个人的生命经验,陪伴我们在低沉暗淡的时光里找回希望。
【编辑推荐】
1、 了解诺曼底登陆不可替代的佳作,“犹如在诺曼底海滩安装了上万个摄像头”,D-Day幸存者与见证人,真实讲述诺曼底登陆的震撼经历。
2、 全新改版,将视角聚焦于参与战争的普通人,让历史的面孔足够清晰,诠释足够真实的二战。
3、 “站在新闻与历史写作路口的巨人”科尼利厄斯•瑞恩,讲述战争中人的故事,历时十余年,采访2000余人,“无一字无出处”的二战历史经典。
瑞恩亲历诺曼底登陆,历时十余年完成这部无一字无出处的历史。1959年该书面市,读者纷纷致信,感谢瑞恩让他们头一次知晓“自己的亲人、朋友、邻居,曾经在那个伟大的时刻经历过什么”。
4、 国内资深二战史研究者校译,修订内容几乎占全书的90%。
术语翻译专业,不再让读者不知所云;文字流畅易读,具有文学作品一样直指人心的力量。
5、 初版在20世纪60年代面市,立即引起战后世界的震动。
好莱坞斥巨资改编同名电影,美、法、西班牙官方提供武器装备和士兵群演,诺曼底登陆战役的指挥官本色出演,刚刚卸任总统的艾森豪威尔年逾七旬坚持上场出演自己,饱受二战创伤的国家以这种方式,在创伤未曾远离的时候反思二战。
6、 “我们精通战争远甚于和平,熟谙杀戮远甚于生存。” 战争的面目系列③,铭记二战,从这里对历史肃然起敬。
【媒体推荐】
我敢肯定在五十年之后,研究D日诺曼底登陆的历史,将极为倚重这本书。
——约翰•托兰(历史学家,《日本帝国的衰亡》作者)
无论你读没读过有关D日的内容,无论你是否参与过这场战争,你都会像我一样,被这本讲述这段光荣与悲剧历史的书深深震撼。
——詹姆斯•加文准将(诺曼底登陆战美军第82空降师副师长)
作者穷十年之功,完成了这本20万字的真实作品。每一个细节都经过证实,每一页都让人訇然心动。
——《时代》
战争不是赤裸裸的死亡游戏,更不是简单的武力征服,而是严酷的惊心动魄的搏斗。个人、世界就处在命运的紧要关头。其实它是一部关于命运及其转折点的作品,一本不仅仅是给军事爱好者读的书。
——《生活》
风格十分接近小说的战争史诗,至今依然是一部引人入胜的杰作。
——《今日美国报》
这部曲折动人的大师级作品,既是对那些死难者的生动纪念,也是一段扣人心弦、悬念丛生的惊险故事。
——《芝加哥星期日论坛报》
真实到令人恐惧地展现出了战争的模样。D日是英国和美国历史上伟大的作战行动,而瑞恩先生的这本书完全配得上它的主题。
——《观察家》
瑞恩为完成这部1959年出版的作品,从美国 、英国和德国的战争资料、将领日记以及对参与了作战的无数士兵和平民的访问中,搜集了大量信息。本书既是对这一历史事件的可靠记录,也是对经历过D日作战的人们的生动刻画。
——《图书馆杂志》
《最长的一天》是一项伟大的成就,备受评论和市场的宠爱。出版之后的几年内,这本书便被翻译成18种语言,销售达千万,更被好莱坞改编成电影,荣获多项奥斯卡奖项。它曾经引发过(新闻界)的革新。
——《哥伦比亚新闻评论》
科尼利厄斯·瑞恩(Cornelius Ryan,1920-1974)
但凡经历过战场,每个人都会对战争有着更为真切的思考,科尼利厄斯·瑞恩就是其中一位。
身为二战时期杰出的战地记者,瑞恩曾随同美国第8、第9空军参与14次轰炸行动,亲历诺曼底登陆,跟随巴顿将军的第3集团军挺进法国和德国,直至攻克柏林。在前线,瑞恩与成千上万的亲历者密切接触。不论是艾森豪威尔、巴顿、蒙哥马利这些军事天才,还是登陆诺曼底、参与市场—花园行动的年轻士兵,抑或纳粹将领海因里齐、沦陷区的柏林市民,都在他的笔下保留了当时历史的真实记忆。《时代》周刊评论道,科尼利厄斯·瑞恩以近距离观察战争的眼光,历经鲜血和死亡的灵魂,完成了普通作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战争带来的伤痛,曾经深深嵌入亲历者的生命,让他们重拾那段记忆并不容易。从1956年起,瑞恩陆续奔赴德、法、苏联,耗时8年寻找幸存者...
(展开全部)
情况就是这样。自隆美尔开始,高级军官在战斗前ター个接一个地离开了前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就像冥冥中那多舛的命运操纵着他们离去似的。
——引自章节:第1部等待1
里希特搜了一下死者的衣兜,找到了两张照片和一封信。温施记得,其中一幅照片是“这名士兵与一个姑娘并肩坐着,我们都认为那姑娘可能是他的妻子”,另一幅照片是“这对青年男女和一家子坐在阳台上,大概是小伙子的家人”。里希特把照片和信件往自己的衣兜里塞,温施问他:“你这是在干什么?”里希特说:“我想我应当在战后把这些东西按照信上的地址寄回去。”
——引自章节:第3部登陆日(D日)173
古今名医临证金鉴·肿瘤卷 本书特色 真知灼见,振聋发聩,一花一世界。于兹荟萃精华,指点迷津无遗蕴,叹为观止。灵机妙绪,启人尽扉,千叶千如来。且看熔治古今,临证活...
吴晓波,著名财经作家,“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上海交通大学、暨南大学EMBA课程教授,常年从事公司研究。2009年被《南方人物周刊》评为年度“中国青年领袖”。...
法律解释的本体与方法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解释学转向的理论背景下对传统法律解释的方法论范式所展开的系统反思,《法律解释的本体与方法》试图借用哲学解释学的理论资源对...
MUJI(无印良品)自20世纪80年代成立至今已有38年,从日本到全球,MUJI一路高歌,在全球开发700家门店、7000多种产品,成为全球零售业标杆。零售业风...
中泽圭子折纸建筑师。折纸建筑活动始于1983年,现在在朝日文化、西武社区大学、NHK文化中心、东急研讨班等地方担任讲师。所创作作品以花朵及动物等为主,并因华美、...
手的奥秘 内容简介 “对于手,您了解多少?”面对这个问题,恐怕很多人都难以回答。如果您不想再为此犯难,那就请您读一读您手中的这本《手的奥秘》,您将会有意想不到的...
黄奇帆,研究员,工商管理硕士,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学术顾问。曾任重庆市市长、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黄奇帆对经济体系的运行机制和政府经济...
LF精炼技术 本书特色 本书以LF精炼功能为主线,从钢液洁净度控制、温度控制及成分控制三方面对LF精炼技术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在钢液洁净度控制方面,重点介绍了钢中...
村上春树,日本著名作家,著有《挪威的森林》、《海边的卡夫卡》等著名小说。
【内容简介】本书为清乾嘉年间袁枚编撰的笔记小说,初名《子不语》,后见元人说部有雷同者,乃改为《新齐谐》。书中故事来源于民间传闻、亲朋口述、他人著说、现世生活及作...
小女孩理慧把跳绳忘在公园里了,等她回去寻找时,发现一只小狐狸正拿着她的跳绳和同伴玩,原来,小狐狸也叫理慧,她曾向神仙许过愿,希望有这样一根跳绳....谁是狐狸的...
《不平等的发展:论外围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内容简介:本书是埃及著名经济学家萨米尔·阿明教授的一部代表作,其副标题“论外围资
约翰·梅迪纳(John Medina)● 知名脑科学家、神经学家、发展分子生物学家、华盛顿大学生物工程学副教授、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他领导着两家大脑研究机构:西...
魏可风,女,台湾私立辅仁大学历史系毕业。曾任《联合文学》执行编辑,现专事写作。著有散文《于是,在世界的心头拈花微笑吧!》,长篇小说《临水照花人》。
一場宗教對話的典範,佳評如潮!前伊斯蘭極端主義份子vs.美國新無神論者,針對伊斯蘭議題的宗教性、公共性,所進行的一場迫切需要的對話:.伊斯蘭教是和平還是戰爭的宗...
为了获得独立和完整的自我,我们逃离沉闷的家庭、僵化的感情,逃离熟悉的人群、令人窒息的生活……为此,我们付出代价,遭受混乱,造成伤害2013年诺奖得主艾丽丝·门罗...
迈克尔•艾伦•吉莱斯皮(Michael Allen Gillespie, 1951—),美国杜克大学著名政治学和哲学教授,著有《尼采之前的虚无主义》《黑格尔、海...
唐鲁孙,本名葆森,鲁孙是他的字。1908年9月10日生于北京,1946年到台湾,1985年在台湾病逝。满族镶红旗后裔,珍妃的侄孙。毕业于北京崇德中学、财政商业学...
林满秋,台湾知名旅英作家,曾先后三次获得台湾金鼎奖。她的作品,温暖细致,而又深藏悬念,能够紧紧抓住少年读者的心,为他们奉上一次紧张而又痛快的阅读体验。阅读林满秋...
贺雪峰1968年生,湖北荆门人。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教授,长期从事乡村治理研究和乡村建设实验,在全国二十余省市区农村调查。主张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应当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