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倬云、王铭铭、罗丰、荣新江等倾情推荐 一部跨越历史学和人类学的经典之作
☆蒙古高原的匈奴| 高原河谷的西羌| 森林草原的鲜卑与乌桓
☆探察三大游牧社会及其与汉帝国的互动 重新理解族群及民族国家的发展轨迹
---------------
以人类学的游牧社会研究成果及思 考取径,结合历史学、文献学、地理学等所学科研究方法,王明珂教授对中国北方早期游牧社会——汉代的匈奴、西羌,以及鲜卑与乌桓——进行了考察。主要探究了三大游牧部落的环境生态、动物生态与饲养、经济活动、社会组织、游牧与定居人群关系等方面,以及在此基础上他们与汉帝国的交往互动。
游牧者们看似“自由”的抉择,乃是在一种生存境况下“不得已”的生存选择。族群的发展并不能以高低为论,而是一种基于环境、内部社会结构所呈现出来的状态。王明珂教授通过精细的史料梳理与辩证论述,希望以此形成对族群历史关系的新认知,重新理解族群及民族国家的发展轨迹。
---------------
名家评论
王明珂洞察族群认同与共同体意识之间微妙的关系,在中国民族学田野报告的传统方式之外,开阔了报道与阐释双管齐下的方法学。这是一本跨越历史学、人类学和地理学的作品,很有价值。
——许倬云
我们这个时代学术中最重要之事,莫过于指出,以定居的乡土格局来形容中国社会是有问题的。“中国乡土定居性理论”抹杀了我们历史经验中的许多“另类元素”。本书为我们呈现了汉代中国北方游牧社会的诸种形态,使长期被我们视作“他者”的匈奴、西羌、东胡及其后裔,成为我们的自我认识的一个步骤。
——王铭铭
没有哪个古代帝国的周边,拥有像中国那样多的游牧民族;也没有哪种文字中留下像汉文一样对于游牧民族的丰富记载;然而当下游牧民族研究却是西方、俄国或日本学者的领地。当读完这部非凡拔俗的著作后,我们可以略感自豪地宣称,游牧世界的研究中终于增添了一份中国经验——从理论到微观。
——罗丰
作者既解构了旧史家的片面记载,又谨慎地对待前人的研究成果,以使自己不要走过头。作者基于多年来对游牧社会的亲身观察和体验,加之对中国历史文献、考古材料的熟悉,本书可以说是王明珂一部更加宏观的著作,是一部跨越历史学和人类学的经典之作。
——荣新江
尽管历史事件,或者所谓“史实”并非不重要,但这本书中的“反思性研究”,却无意针对“历史事件的重建与其因果关系的安排”本身,而是要将一系列相关历史事件之由以展开的根源,追溯到中原王朝的资源边界与游牧各人群的不同人类经济生态,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诸方面。正由于这样高远的立意,本书才会写得新见迭出,引人入胜。
——姚大力
王明珂
著名历史人类学家,1952年出生于南台湾黄埔军校旁的眷村,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1983),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博士(1992),台湾“中研院”史语所所长,“中研院”第30届人文社会科学组院士。长期从事于结合华夏与华夏边缘,以及结合人类学田野与历史文献的中国民族研究,其 多点、移动的田野考察遍及青藏高原东缘羌、藏、彝族地区。主要著作有《华夏边缘》《羌在汉藏之间》《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游牧者的抉择》《反思史学与史学反思》,以及《寻羌》《父亲那场永不止息的战争》等田野杂记及随笔集。
“……约两千年来,由前汉到19世纪中,内亚与中国的整体历史可说是由两个循环圈——草原上部落分立与统一的循环,以及中国王朝一统与崩溃的循环——所构成,两者模式相异,但在历史过程上又彼此相互牵动。”“历史事件,无论它们符合或不符合一些历史发展模式,都是一些历史表象,它们产生于一些历史本相;更正确的说,它们产生于某种历史情境下人们的企图与行动抉择。”“由此角度来看,自战国至于明清,北方游牧世界与中原间所发生的历史事件都是一个历史本相的产物——这个历史本相便是华夏(或中原之人)的北方资源界线或边界。……由殷商到西周时期,移动化,畜牧化及武装化人群出现在黄土高原的北方边缘地带,并向南争夺宜于农牧之地。与此相应的是南方华夏认同逐渐形成,华夏诸国相聚以维护或扩张其领域资源。华夏向北扩张其资源领域,并筑长城以维护此领域,如此更促成华夏资源边界外的北方混合经济人群投入游牧生计之中。这条东西绵延的资源界线(长城是其具体表征),造成中原帝国与其北方,东北方诸游牧部族之间的互动,各方沿此界线展开历经两千余年争夺与维护生存资源的历史。”
——引自章节:华夏华夏
“……层层的自然环境都对人造成种种‘边界’……其次,利用种种生计手段利用环境资源,人类普遍以‘结群’方式来分配,争夺与保护资源领域,这又造成了一种‘边界’。这些共享与保护资源的人类社会群体,如家庭,家族,部落,部落联盟,国家,也造成家族与家族间,部落与部落间,国家与国家间的‘边界’。……各个人类群体还有性别与阶级边界。……即使在今日‘公民社会’在共享公民权利的人群中‘历史’仍造成意识形态上的边界,以区分谁是社会主流(主要民族或族群),谁是社会边缘(外来新移民,原住民与少数民族)。……相信‘历史’,生活在‘历史’中,也让我们接受‘历史’所造成的社会人群边界。……‘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
——引自章节:华夏华夏
★ 白岩松、俞敏洪、许宏、梁文道、许知远等人共同推荐的《史记》入门读本★ “看理想”口碑节目完整再现,看司马迁如何精准地捕捉人性的高光时刻★ 打破《史记》的顺序...
看图识野花-全新升级版 本书特色 本书有三大特点:帮你快速叫出野花名字,准确判断相似野花名称,多品种、海量图帮你认得广,看得爽。一、野花随处可见,可*的问题是见...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及固体照明 内容简介 固体照明用白光发光二极管由于可以节省能源减少污染且体积小、寿命长,因此已被全世界重视,中、美、日、韩及欧洲各国均积极参与研...
柴继军199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系,曾在中国青年报担任图片编辑、摄影记者10年,曾8次获中国新闻奖一、二、三等奖,以及“人民摄影报杯”年度杰出图片编辑奖...
消化系统内镜解剖与诊断图谱-(第二版) 本书特色 尉秀清、王天宝主编的新版《消化系统内镜解剖与诊断图谱(第2版)》修改了**版存在的不足或错误之处,更换图片20...
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1996),法国小说家、剧作家、电影导演,本名玛格丽特·多纳迪厄,出生于印度支那,十八岁后回法国定居。她以电影《广岛之恋》(1959...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手册-第二版 本书特色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手册(第2版)》可供从事大气污染控制的管理、研发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环境工程、热能与动...
Youwantaplaytobechallenging,ambitious,nuancedandcomplicated.Youalsowantittosellt...
方法卷-中国公共卫生 本书特色 《中国公共卫生?方法卷》涵盖流行病学与公共卫生、流行病学常用的测量指标,社会学研究方法在公共卫生中的应用,公共卫生监测和国家卫生...
作者简介:落落,最世超人气作家,在青春文学领域常与郭敬明并提,是青年女作家中的佼佼者,已出版:长篇小说《年华是无效信》、《尘埃星球》,散文集《不朽》《须臾》等。...
《视觉美食家》内容简介:这是一本带你走向职业美食摄影之路的书。在书中,作者用丰富的拍摄经验,详细分解商业美食摄影中食材选择
前言 / 2第一章 捷克开始了我新东欧的首航 / 2鸟枪换炮啦? / 6改革的速度还真不慢! / 10便宜到家的车票? / 15天下没有完美的男人,却可能有完美...
1942年6月初,求胜心切的日军在中途岛战役中损失惨重,速战速决的愿望彻底破灭,太平洋战争自此转入旷日持久的消耗战阶段。盟军吹响反攻的号角后,风光怡人的太平洋诸...
戈登·范·格尔德,是《奇幻与科幻》的知名出版人,曾两次获得雨果奖的最佳编辑奖项(短篇小说编辑奖),两次获得世界奇幻奖。他也是很多合集作品的编辑,其代表作品是《欢...
赵海峰,男,1974年出生,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人,现居北京,中国政法大学毕业,从学生时代喜欢历史,博览大量历史书籍,近年来致力于历史研究和写作。
1、冯骥才执笔50年小说精粹,亲自审定书名和篇目,成名作、代表作全收录。2、前半本书,带你读懂天津卫——一幅藏在市井烟火中的津门众生相。刷子李、泥人张、皮大嘴、...
古典建筑完全手册:中英双语版 本书特色 本书对西方世界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以及建筑的内外细部元素通过线描图的形式以及专业的文字说明进行了系统的解读。本书...
《自由主义与价值多元论》主要内容:价值多元论是与晚期以赛亚·伯林联系存一起的观念,这种观念认为,基本的人类价信是不可还原地多元的和不可公度的,诸如自由、平等和社...
VernonDeyreisasensitiveandbrilliantmusician,evenagenius.Butthereisahighpricetobe...
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与对策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对刑事诉讼法研究,包括观念更新与变革、基本原则、管辖、辩护制度、强制措施、证据、侦查、提起公诉与不起诉、**审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