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史诗”系列自2013年起由建筑学者王南在《读库》连载,内容涉及汉、唐、宋、元、明、清、东西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等古今中外的建筑,旨在用几万字的篇幅写透一座建筑或一组典型建筑,以及它的沿革、渊源及其血脉传承,进而向读者勾勒一幅恢弘的建筑史画卷。
《塔窟东来》是建筑史诗系列第一卷第三本,原载于《读库1401》,探讨了印度佛教建筑中的佛塔与石窟,以及各类佛教造像传入中土之后,中国古代匠师以高超的技艺与智慧,将其一一“翻译”成中国样式的历程。这些汉化建筑的蓬勃兴起发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被视作汉与唐两座建筑高峰之间的过渡时期。
天竺塔窟,一路东来,幻化出中国佛教千姿百态的建筑奇观。王南在本书中,力图展现两点,一是中国古代能工巧匠消化、吸收外来建筑样式,结合中华各地不同风土人情、文化习俗,创造出中国独特的佛教建筑、雕刻与绘画;二是中印两大古老文明,在塑造相似的佛教艺术象征主题时呈现出的迥然不同的艺术气质与追求,可谓同归而殊途。
王南,任教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长期从事中国古建筑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著有《北京古建筑地图》(上、中、下三册,与他人合著)、《古都北京》、《规矩方圆 天地之和——中国古代都城、建筑群及单体建筑之构图比例研究》、《农禅寺:水月》(与袁牧合著)、《乌镇剧院:并蒂》(与袁牧合著)等。
我们可以尝试在这幅画面之前闭目想象:北魏的大匠们起初对着这面原始的峭壁,脑海中已如米开朗基罗所言,在石壁后方看到了大佛的造型和洞窟的空间形象,只是盘算如何把多余的石块凿去而已;于是他们在壁面先凿出高处的方形窗洞,进而进洞开凿大佛头部周边的空间,小心翼翼留出大佛头部的轮廓,以备继续对其精雕细刻,碎石粉末飞扬四溅,一堆堆废料从窗口运出;随着时光流逝,工匠们所在的地面由高处逐渐降低,周边空间越来越宽敞,可容更多人一起劳作,大佛的头部与上半身逐渐“浮出石面”,碎石开始由窗洞下方开凿的门洞输出。直至数年艰辛砍凿后的一日,最后一批碎石渣由大门移出,大佛雏形最终呈现于巨大的洞窟中,当然这些巨大的石胚仍等待着被顶级匠师们雕琢出肉、面庞、耳垂、躯体,以及来自西域或中原风格的衣纹、微妙地反映出内心世界的手势背光中各色华丽的装饰,最关键的是,还要用最瑰丽明亮的石块安在眼眸位置上进行“画龙点睛”……此时此刻,由高大的方窗与门洞射进神秘莫测的光线,照着依旧烟尘弥漫的黑暗窟室,原来只在统领大匠脑海中那峭壁后面大气磅礴的巨像终于在数十万工时一锤一凿的奋战后,呈现在所有汗流浃背、几乎睁不开眼的匠师们眼前……那一瞬间他们所感到的心灵震撼,应当远在今天匆匆过往、走马观花的游人之上吧?
——引自章节:云冈凿岩………………81
所谓“重楼”,即中国古代楼阁,至迟在西汉时期中国已有大量楼阁建筑,西汉长安未央宫、建章宫皆有楼台林立,尤其汉武帝因受方士蛊惑,认为“仙人好楼居”,故大起楼阁建筑以迎仙。民间求仙思想也极盛,在汉墓画像砖石和建筑明器中均有大量楼阁即重楼的形象,类型包括仓楼、望楼、水榭、百戏楼等等,为汉代建筑一大特色。从大同云网石窟中的佛塔造型,也可清楚地看到累金盘,下为重楼”的例子,其中包括一层、三层、五层和七层的佛塔,这些佛塔的下部为一、三、五、七层的中国木结构建筑,上部的塔刹其实就是一个缩小的印度窣波:台基、覆钵、宝匣、相轮一应俱全,甚至在覆钵外特意雕饰了山花蕉叶作为装饰,看来中国匠师实在不太习惯覆钵这一造型,于是对其进行了修饰。(2-3~2-4)笮融所建浮图寺应是以楼阁式佛塔为中心,四周环以阁道(亦称复道,即两层高的廊道),可容三千人礼拜,规模已十分可观。后世随着佛寺规模的扩大,功能的増加,佛寺格局逐渐发展为前塔后堂(即讲堂)的平面格局。(2-6)而随着中国南朝“舍宅为寺”(即富贵人家以宅第改建为佛寺)之风的兴盛,按照中国传统建筑群庭院式、南北中轴线布局建造的佛寺逐渐取代中心塔式布局的佛寺,佛塔在佛寺之中虽然仍是高出建筑群天际线的标志,然面已不再居于中心地位。此为中国佛寺建筑群布局变化的总体趋势,这一变化趋势在石窟寺的窟室布局中亦将再现。
——引自章节:浮图千尺………………39
《深度学习进阶:自然语言处理》是《深度学习入门:基于Python 的理论与实现》的续作,围绕自然语言处理和时序数据处理,介绍深度学习中的重要技术,包括word2...
尤前,不萌就会SHI星人,既宅又腐前途未卜,一屋一猫一电脑过一生。小个子有大能量,不服来战!已出版《我家徒弟又挂了》
"WhatifabelieverinGodwantstoadopttheatheisticteachingsofNietzsche?"GolanshowsNie...
陈寿(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人。三国时蜀汉及西晋时著名史学家。陈寿少时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
1790年,美国外交家和政冶活动家古维诺尔?莫里斯对法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做了一番比较,他认为法国“以天才人物取代理性作为革全命的指导,以实验代替经验,在闪电和阳光...
我们生活在标志的世界里,在标志学习和探索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去了解那些在标志设计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掌握设计标志所需要的理
《英文科技论文写作与发表》内容简介:本书较为详细地介绍如何用英文撰写科技论文,如何投稿和修改论文,使其最大可能地被录用。作
陆蓉“得到”App课程“陆蓉·行为金融学”主理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市“曙光学者”,连续破格晋升为博士生导师和教授。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讲席(首席)教...
史景迁,世界著名汉学家。1936年生于英国,曾受教于温切斯特大学和剑桥大学。1965年获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学位,现为耶鲁大学教授。史氏以研究中国历史见长。他以独特...
嘎玛仁波切(祖古颜班·希热将参),现任宁玛巴昌列寺(位于川藏马尔康县)住持。一九六八年生,自幼聪颖非凡,成熟稳重,极具语言及翻译才华,在大堪布土登曲吉扎巴足前受...
大数据环境下城市交通分析技术 本书特色 面对城市交通领域日益复杂的分析需求,各种新技术得以激起层层波澜。大数据浪潮冲击带来躁动的同时,也促使我们思考如何与本领域...
林达为两名作者合用的笔名。他们都于1952年出生在上海,1978年进入大学。现居美国。作品有“近距离看美国”系列:《历史深处的忧虑》、《总统是靠不住的》、《我也...
伤寒论--中医学专业本科自学考试同步训练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伤寒论》(中医学——本科)的配套辅导用书。本书的编写依据:1.全国高等教...
作品目录引言:关于《圣经》中的比喻1 混沌2 要有光3 神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人4 七5 伊甸园6 生命树7 智慧树(禁果)8 一个人独居不
布赖恩·费根教授是世界顶级的考古学家之一,也是国际公认的世界史前研究权威。他曾在剑桥大学潘布罗克学院学习考古学,先后在撒哈拉以南、赞比亚、东非地区发掘最早的农业...
作品目录1 星火燎原2 一别如雨3 长街喋血4 暗夜杀机5 重回帝都6 人面桃花7 锋芒再展8 愚民暴民9 不义之降· · · · · ·
郑永年(1962—),浙江省余姚人。中国政治、社会问题与国际关系专家,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中国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国际中国...
作品目录总序(谈锡永)序言科判正文汉译说明秘密藏续释论·十方除暗总义·光明藏前分正分甲一 说续之“大”甲二 诠说续义乙一 广
安房直子生平1943年1月5日作为藤泽喜久郎(父)与英子(母)的四女,出生于东京都新宿区。1944年1岁成为安房喜代年(养父)与久子(养母?亲生母亲的妹妹)的养...
复旦-哈佛医学人类学合作研究中心副主任,《东亚科学、技术与社会》杂志编委。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人类学博士。主要从事医学人类学、科学技术人类学研究,尤其是从人类学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