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塔,是中国建筑中少有向上延展的空间建筑,它蕴含着丰富的人文艺术信息,历朝历代留存下来的古塔,都记录着当时当地的历史风貌、匠心技艺。本书收录北京地区300余座古塔的档案资料,由一批古塔研究者经过数十年的拍摄和资深的古塔研究者精心写作而成,从3万余幅照片精选出近800多张原创高清照片、老照片、拓片、线条图、绘画等,书的末尾附上一份北京古塔的明细表格及北京古塔的方位示意图,是目前全面、完整的北京地区古塔档案梳理及影像资料。而在这数十年间,许多古塔不断地被损毁、移位,它们的踪影已不存于世,这本500余页的《北京古塔影像录》也是这些古塔*后的留影。 本书既有知识性和史料价值,又有观赏性和收藏价值。有助于挖掘和展示北京的历史文化,是打造北京历史文化名片一部重要典范性的著作。
十年打磨,300余座古塔档案,800多幅原创照片,记录北京古塔穿越古今之美。
塔,这种建筑类型源于古印度,原是埋葬佛祖释迦牟尼的舍利的佛教建筑,称为窣堵波。后来窣堵波被用于供奉或收藏佛骨舍利、佛像、佛经圣物等法身舍利以及僧人遗体等,成为佛教的重要建筑类型。汉代时佛教传入中国,随后窣堵波这种建筑类型也随之传到中国。 我国汉代建筑中,已经出现了“望楼”建筑类型,在汉画像石、画像砖和出土明器中,望楼多有出现。望楼的建筑形式多为正方形平面、多层、木构、四坡屋顶,形体瘦高,我在湖北枣阳“中国汉城”项目中,就设计了几座这样的汉代风格望楼。而我国唐代及唐代以前的木构楼阁式塔,其建筑主体具有望楼的全部上述特征。另外,我国古代这种木构楼阁式塔的塔刹形状 , 也与古印度窣堵波的形象相似,这些情况应该不会是巧合。据此我推测,古印度窣堵波传入中国之后,逐渐和我国汉代已经出现的望楼类型建筑相结合, 进行重构:下部基本采用方形平面的望楼形式,作为塔体;屋顶*上面采用古印度窣堵波的形状,形成塔刹;从而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早期中国古代木构多层楼阁式塔,我觉得这种推测应该是能够成立的。 随着岁月的推移,塔的平面形状后来出现了新的类型:八边形、六边形、 十二边形、圆形等。中国古塔的形象又出现了另外一种也颇具中国特色的密檐式砖塔。此外,那些与古印度佛塔造型接近的佛塔,如藏传覆钵式塔、金刚宝座塔等,在我国也有大量建造。就塔的功能来说,除去佛塔,宋代后出现了风水塔 , 现代又有景观塔问世。塔的建造材料,除去木塔外,又出现了砖塔、土塔、石塔、琉璃塔、金属塔(铜、铁、金塔),现代又出现了混凝土结构仿古塔、钢结构仿古塔等。 在中国古代,由于受建筑材料所限,建筑通常为横向发展,唯有塔是少有的向空中发展的高层建筑类型。就塔的众多类型来讲,*具中国特色的当属楼阁式塔和密檐塔,尤其是楼阁式塔,不仅其形象亭亭玉立,而且可以登临远眺,更是受到自古以来人们的青睐。楼阁式塔这种建筑类型,为我国独创,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具特色的建筑。后来我国这种楼阁式塔的建筑类型, 随佛教还传播到了朝鲜半岛和日本等地。这种中国楼阁式塔,也容易融于现代人的生活。正因为上述原因,我在设计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标志性建筑雁栖塔时,首先想到的是,要采用独具中国特色的楼阁式塔形象,向与会的各国领导人和国际友人,展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魅力。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成为 2014 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 领导人峰会和 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的会址。基 于同样的考虑,在设计 2013 年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标志性建筑永定塔的时候,我也采取的是楼阁式塔的形象。之前设计的北京榆园(榆树庄公园)木结构文峰塔,也同样是楼阁式塔。这是因为,我认为中国楼阁式塔是中国古塔艺术传承的重要类型。塔,这种建筑具有很强的场感,对周围环境具有很大的视觉影响力,它很容易成为所在区域的视觉中心。雁栖塔已经成为北京怀柔雁栖湖的地标建筑,永定塔也成为北京西南部永定河畔园博园一带的地标,受到人们的喜爱。人们对塔的喜爱,反映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审美取向。塔的艺术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人类的共同文化遗产,应该传承下去。看到吴锴的《北京古塔影像录》书稿,很是赞赏和欣慰。吴锴是一位青年才俊,从小生活在清华大学校园里,直到由清华大学毕业去海外工作。他在国外工作生活的这十几年中,每年回国都执着地去全国各地调查古塔,拍摄了古塔的大量照片,查阅了海量的资料,收集到全国数千座古塔的资料信息,并且按地区做了详细的图文索引目录。其工作量之巨,实在难以想象。为调查中国古塔,吴锴达到了忘我的境界,其兴趣之浓、付出之巨,不言而喻。这也从另一个方面看到中国古塔艺术的魅力之大。吴锴的这本《北京古塔影像录》,有三个特色。一、资料极其丰富。不仅收集了那些知名的大型古塔,还将那些人们通常不太注意的、不知名的小型古塔,像僧人的灵台、墓塔等也收入了进来,并且附以相关资料,这是在一般关于塔的书籍中少见的。二、分类细致。人们对塔的形象分类一般较粗, 通常分为楼阁式塔、密檐塔、藏传覆钵式塔和金刚宝座塔等特征较为明显的几大类。而在这本《北京古塔影像录》中,吴锴做了更为细致的分类,归纳为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 3 支,共 13 类古塔。细分的结果,会让人们对不同类型古塔的特征更容易把握。三、特征表述到位。这与分类细致有直接关系,把不同类型古塔的特征总结得更深入具体。吴锴花大力做的这项工作十分有益,把我国现存的数千座古塔影象资料和文字资料,收集在一起,整理出版,传流后世,这些工作是中国古塔艺术研究与传承领域*重要的基础,功莫大焉。我很高兴为吴锴这本大作《北京古塔影像录》写下上面这些话,并且殷切期望吴锴收集的其他区域的古塔影像录也能早日问世。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纪怀禄 于清华大学荷清苑竹林深处 2017 年 5 月 21 日
吴锴,毕业于清华大学,先后获学士及硕士学位。虽是理科出身,却对古塔情有独钟,十余年来利用业余时间专程探访了全国各地的数百座古塔,并收集了数千座古塔的第一手资料,且在自己爱好的领域做了大量细致的归纳、整理工作。用“古塔寻踪”的笔名发表了百余篇古塔相关文章,在古建文化圈有着较高的知名度。
作品目录前 言第一部分谈话录一关于写作《回忆毛泽东》一书的设想(一)(1990年2月19日)二关于写作《回忆毛泽东》一书的设想(
栾加芹,笔名易医、食医、问医阁主人。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博士,师从针灸学著名前辈庄礼兴教授。已出版《不生病的智慧2》《不生病的智慧3——易经养生说明书》等大众健康...
墨书白,晋江超级积分作者,著有《山河枕》《长风渡》《长公主》《假贵族》等十部长篇小说作品,共计600余万字。文笔细腻,注重构建文字画面感,多关注于个人成长与世界...
古代流传下来介绍风筝工艺的著作不多,清代《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为了帮助朋友而写下的《南鹞北鸢考工志》便是其中难得的作品,鲜为人知。北京的孔祥泽是一个风筝专家,在...
【睽違十八年,小野主上再次推出十二國記長篇故事!】眾所期待泰麒與驍宗的旅程,會以什麼樣的形式抵達終點……全新版《十二國記》特點:1.小野主上親自重新修訂內容!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本书特色 九鼎重器,百炼乃成。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宪法修正案。这是时代大势所趋、事业发展所需、党心民心所向,是推进全...
西欧法律演变的社会根源 内容简介 本书从社会史的角度探讨西欧法律制度的社会根源及其发展的历程和条件。回顾了西欧法理学的希腊根源,罗马法的立法原则,分析了希腊法理...
瓦尔特·本雅明(1892—1940),德国文学家、思想家,因其博学和敏锐而享誉世界,被视为20世纪前半期德国最重要的文学评论家,被誉为“欧洲最后一位知识分子”。...
WinRunnerInSimpleStepsisabookdedicatedtofillingthegapinknowledgeinautomatedtesti...
内容简介:朋友们都问我:“你怎么什么事都能如愿以偿?怎么每天都有新事可做?”没有任何事是唾手可得的。我常常不断地去挑战,似乎每天都徘徊在迷宫中一般。但我从未放弃...
埃里克·拉尔森,1954年生于纽约布鲁克林,美国著名的纪实文学作家,曾在《华尔街日报》、《时代》杂志担任特写作家,并为《纽约客》《大西洋月刊》《哈珀》杂志撰写纪...
This book is meant to provide an introduction to vectors, matrices, and least sq...
【内容简介】本书是爆笑艺术史插画《艺术小料》系列作品第三弹,讲述了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的一生。列奥纳多·达·芬奇,是艺术
马西沙,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6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82年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82年至今,在中...
精彩摘录Lifecanpassyoubywhileyouareclingingontoawishthatcanneverbe—oughtnevertobe—fu...
在川渝地区,生活着这样一些人,他们看起来就像老汉,无所事事,没有追求,穿着拖鞋,套着老头衫,摇着破蒲扇,巴适得很。他们不是在闲喝茶,就是在痛饮酒,随时都能摆起龙...
Most books on data structures assume an imperative language such as C or C++.How...
作文描写词典 内容简介 一、本词典系作文描写词典,它的编写宗旨是:为它的阅读对象提供丰富的语汇,以帮助提高表达能力。 二、本词典从写作的需要出发,着重选收和写作...
夏萌,主任医师。先后就职于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北京安贞医院神经内科和营养科,曾任北京安贞医院营养科主任。现任北京三博脑科医院神经营养科主任医师。中国医院协会疾...
《策划人时代》重点论述为什么说当代艺术已经进入到"策划人时代",同时列举国际上成功的策划范例,也结合中国当代艺术的特点,谈到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策划人的经验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