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国屋怪谈
近来,津国屋祸事不断,众人皆在附近见过一个穿着白色浴衣的小姑娘,小姑娘长得很像死去多年的老板的女儿。一天下雨,女佣阿米从澡堂回家,油纸伞边突然出现一个女孩子的脸,幽幽地说:“津国屋要完了。”
★艺人与鬼婴
半七接到报案,有人在神田桥御门外发现了一具男尸,男尸怀里抱着一个女婴。半七检查过后,发现男尸怀里的女婴很是奇怪,明明看起来只有两三个月大,但她的嘴里却已经长出了两颗牙齿——在民间,人们把这种婴儿称作“鬼婴”。
★向岛蛇宅
阿通在向岛别墅做女佣,待遇优厚,但工作内容却很简单——一日三餐按时给仓房送饭。人们都说,仓房里供奉着一条大蛇,是镇宅的蛇神。阿通跑去偷看,却发现仓房中住着一位如幽灵般的女子,还有一条浅绿色的大蛇……
★小女郎狐
五个年轻人在茅屋里离奇暴毙,死因蹊跷。死前,那五个人曾经在山上的陷阱里捉到一只小狐,为了取乐,便把小狐熏死。人们私下议论纷纷,都说这五人的死是遭到了狐狸精——小女郎狐的报复。然而事情并没有结束,没多久,五个人的墓地再次遭到了破坏。一时间,民间谣言四起,百姓谈狐色变。
★妖银杏
松圆寺里有一棵大银杏树,这棵树有着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传说。人们都说,这棵妖银杏在深夜之时会幻化为人形,把路人的人绊倒,甚至甩出去。一天晚上,忠三郎路过此处,突然感觉背后有人抓住了他的衣领,把他甩了出去。这件事情还没平息,妖银杏下面又发生了一起怪事。
久远神秘的日本江户时代,城中怪事频发,一件又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出现在人们面前,搅得百姓人心惶惶、寝食难安。在这个时候,半七挺身而出,带领自己的部下一步步查清事实真相,破解了一连串的谜题。小说以民间传闻逸事为基础,忠实地还原了一个遥远却让人回味的年代,全景式展现了江户时期的风土人情,讲述了一个又一个奇妙怪诞的故事。
适读人群 :大众
1.鬼宅奇闻、妖树传说、小女郎狐、长牙鬼婴……日本江户末期怪谈小说,每一个故事都让人欲罢不能,肾上腺素激升!
2.“捕物文学始祖”冈本绮堂传世经典之作,历经二十余年创作完成。小说一经发表,各大报刊争相报道,日本刮起“捕物帐文学”创作热潮,对后市影响重大。
3.全景式记录日本江户时代的风物故事,文中呈现出浓浓的人情味儿,展现绮丽的江户魅力。让人在一个个刺激紧张的故事中,感受不一样的江户风情余韵。
4.神出鬼没的白衣女孩、仓房里供奉的蛇神、笔墨铺发生的惊天凶案……怪事频发的江户城中,半七老人如何抽丝剥茧,找出真相?
半七老人真是有着十分独特的魅力,让人总忍不住想去见他。当然,这也许也是因为他太会讲故事了,每次都能将故事讲得绘声绘色,引人入胜。
听完蝴蝶合战的故事,没过两天,我又想去见他了。不过,那天的天气不太好,一直没有阳光,风也有点凉,就连他家院子里的植物也没精打采的,只是有气无力地垂着叶子。
“看你这运气,每次都赶上天气不好的时候出门。今天这种天气,要不了多久就会下雨的。”半七老人见我来了,一边给金鱼换水,一边打趣似的对我说,“恐怕你又要被淋湿了。”
“那也没办法啊,梅雨季节不就是这样吗?”我做出一副无奈的样子,目光落到缸里的金鱼上,“不过,听说这时候的金鱼很难侍弄,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还好吧。”老人含糊地答着,“哎呀,实在是过去太久了,都记不清到底是什么时候的事了。让我想想……”
半七老人停了停,还没等我提出要听故事,就主动讲了起来。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庆应三年夏天的事。具体的时间,也许是八月,毕竟当时天气还很热,所以不可能是别的季节。我之所以确定是那年,是因为那时候太郎神还很流行——就在浅草田圃那里。本来它已经衰落一阵子了,不知道为什么又突然流行起来,连带着太郎稻荷神社也兴旺了,一些铺子、茶馆啊,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每天,整条街都人来人往的,热闹非凡。说起来,那时候的神明竟然也和别的东西差不多,有时候流行,有时候衰落,真是很有意思的事啊。也正是在那个时候,下谷那边发生了一件离奇的案子。下谷那个地方,你应该也知道,向来就有很多寺庙。相应的,寺庙旁边自然也有很多卖僧袍、念珠之类东西的铺子。当然,卖笔墨的铺子也是有的,虽然不多,但是其中有一家叫东山堂的,特别有名。他家生意特别好,比其他铺子都好。不仅附近的和尚,就连住得很远的武士,也都会为了买他家的笔,不惜走上很远来这里买。”
“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他家的笔质量特别好?还是这家铺子有什么特别之处?”我好奇地问。
“当然了。你听我慢慢说——这家铺子有两个女儿,姐姐叫阿万,当时刚刚十八岁。妹妹叫阿年,比姐姐小两岁。姐妹两人长得白白嫩嫩的,特别可爱。不用说别的,只要两个人往铺子里一坐,路过的人看到她们,就算本来不想买笔,也未免想进去逛逛。更何况,她们在卖笔的时候,还有这样一个特殊的习惯——把笔递给客人之前,她们会先用舌尖把笔毛理顺,再套上笔套。你知道,那毛笔本来是白色的,这么一弄,她们嘴上的胭脂就会沾到笔上,看起来真是赏心悦目!久而久之,大家都把这家的毛笔称作‘舔笔’,甚至被公认为是附近的招牌特产。可是,有一天,姐姐阿万忽然死了,死得还很蹊跷,他家里人对外宣称,说阿万是食物中毒死的。但是大家都说,她其实——是被人下毒毒死的。”
二
半七的线人源次就住在附近,听说了这件事,打听了一下,来向半七报告。
“阿万是七月二十五日下午出事的。那天上午她还好好的,也没出门,就是像往常一样一边卖笔一边和客人说笑。后来她说肚子疼,家人还以为是吃坏了什么东西,给她吃了点药。没想到,晚上八点的时候,阿万非但没好,反而还吐血了,一直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十分痛苦的样子。家人见她这样,终于着急起来,赶紧请医生来看。不过等医生到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她已经死了。”
“她家都有什么人?”半七问。
“她父亲吉兵卫,母亲阿松,妹妹阿年,还有两个伙计,一个伙计十六岁,叫丰藏,一个伙计叫佐吉,十四岁。”
半七听过之后,也觉得有点不对。于是,他继续向上报告给八丁堀,希望能够延迟阿万的葬礼,派人前去验尸。八丁堀同意了。
验尸结果果然有问题。阿万确实不是死于食物中毒,而是死于毒药。不过,只凭这一点也不能说明什么,她既可能是被人下毒,也可能是服毒自杀。到底怎么回事,如今很难判断。如果是自杀还好,查明真相就算了;如果是他杀,就一定要抓出凶手,严惩不贷。
弄清死因后,阿万就入土为安了。因为是半七先去报的案,奉行所就把这个案子交给了半七。
半七接过了任务,又去找源次。两个人去了一家馆子,一边吃饭一边聊着。
“现在人已经死了,葬礼也办完了,简直就是死无对证,毫无头绪。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说来听听。”半七问源次。
“这个……应该和感情有关吧!大家都这么说。”源次想了很久,才这样答道。
“既然如此,你觉得她是自杀还是他杀?”
“不太可能是自杀。哪有人死前一点征兆都没有的,还和客人说笑?”
“那照你看,毒死她的是什么人?是家里人还是外人?”
“我猜是家里人。不过我也说不准,就是瞎猜的。如果真是家里人,不太可能是她父母,她妹妹的可能性更大一点。也许是她们姐妹看上了同一个男人,嫉妒心起,也许是她妹妹不想让姐姐招上门女婿,吞掉家产……都能说得通。”
“确实。但她妹妹才十六岁,毒药是从哪儿弄来的?一个十六岁的姑娘想要弄到这么厉害的毒药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虽然不简单,但也不是不可能的。”源次坚持道,“难道您不觉得,在这件事情上,东山堂的态度很奇怪吗?明明女儿是被毒死的,为什么要对外宣称是食物中毒呢?他们在掩饰什么?如果不是担心公开此事会同时失去两个女儿,又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如此说来,倒也很合理。那你接下来就调查一下阿年吧。”
“好的。”源次吃完饭就去了。
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饭,半七刚想再去下谷附近打听一下,源次就来报告了。
“弄错了,我猜错了。原来阿万是自杀!”
“真的吗?”
“应该不假。阿万死后第二天,附近有个叫善周的和尚也死了,死状和阿万一模一样。善周今年二十一岁,长得白白净净、斯斯文文,很招人喜欢。他从小在德法寺出家,还总去东山堂买笔。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偷偷喜欢上了阿万,破了戒,又没法娶她,只好一起自杀。之所以没在一个地方,是因为顾忌到善周的身份——一个出家人竟然为了一个女人自杀,死后不仅自己声名受累,也会连累到师父和所在的寺院。”
“如果真是这样,确实不用查了。”
不过,半七还是觉得哪里不对,于是继续问道:“只是,这件事是你从别处听来的,还是有切实的证据?难道善周死前写过遗书,把事情原原本本地讲出来了?”
“是听来的,善周没写遗书。既然他们都没在一起自杀,足以说明他重视声名,又怎么会把自杀的原因写给别人看呢?”
冈本绮堂(1872-1939)
冈本绮堂生于1872年,父亲是直属于德川幕府的下级武士。当时正是暗潮汹涌的明治初期,维新派掌握新政府大权,旧幕府派的武士阶级毫无立足之地。于是,冈本绮堂在12岁时便立志从事文学事业。冈本绮堂虽是明治时代的人,却生长在江户与明治时代新旧更迭的环境中,因此当他读到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时,便萌生了以江户时代为背景而创作文学作品的想法。他从1916年开始写作《半七捕物帐》,20年里,总计写出68篇《半七捕物帐》系列短篇小说,他本人也被日本推理界推崇为“日本推理小说始祖”。
捕物帐
江户时代,信息技术和医学知识落后,调查案子完全要凭捕快的直觉或推理才能找到凶手。“捕物帐”便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小说形式,这类小说里的主角通常不借助任何外力,纯粹用推理来侦破案件。冈本绮堂正是这类小说的始祖。《半七捕物帐》发表后,日本掀起了一股“捕物帐文学”的创作热潮。相比起现代推理小说里运用各类高科技手段来破案来说,“捕物帐”显然更贴近生活,有着浓浓的人情味,因此深得读者喜爱,直至今天依然保持着活力。
《敲响密室之门》内容简介:请问哪位才是侦探? 不好意思,我们两位都是。没有门铃只凭敲门拜访的侦探事务所,既是搭档又是对手的两
《回答不了》内容简介:感动百万读者的11个小故事。你有想过,当下你的生活里的难题,都应该如何解决吗? 对此你会给出怎样的答案?
《营养圣经(最新修订版)》内容简介:帕特里克·霍尔福德是国际最佳营养学会的创始人。本书是他根据多年研究成果撰写的营养学普及
魔桶 本书特色 《魔桶》收录了马拉默德的十三个短篇故事,地点有纽约也有罗马。他以强烈的城市现实主义色彩融合意第绪谚语和少许艺术魔力,诉说着鞋匠、鸡蛋对光检查员、...
东周列国志:精装典藏本 本书特色 《东周列国志》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依据史传对前人《列国志传》进行修订润色加工而成的,清代乾隆年间,蔡元放对此书又作了修改,定名为...
太空异客 本书特色 苔丝·格里森,华裔女作家。一九九六年出版的《宰割》是她的成名作。从那以后她的每本书都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迄今为止她已经出版了十八本...
三国演义 内容简介 《三国演义》是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中国小说由短篇发展至长篇的原因与说书有关。宋代讲故事的风气盛行,说书成为一种职业,说书人喜欢拿古代人物的故...
泯灭 本书特色 《泯灭》是著名作家梁晓声的代表作品之一。小说描写两个有手足之情的男孩儿共同生活在一条叫做脏街的胡同里:他们一个叫晓声,一个叫子卿。在人生信念方面...
风名事件簿 本书特色 风名市青鸿学院的一年级学生哥舒信,拥有一把会说话的铁刀,机缘巧合加入了东城精英办案组,成为了东城府衙昌龄营第五队的一名游骑,此后不断卷入各...
我的长生天 本书特色 《我的长生天》编辑推荐:这一天真的来到了。尽管它的方式是如此的猝不及防。我的长生天 节选 《我的长生天》内容简介:当我们做梦想着要离开时,...
夜不语诡秘档案-第3部(上) 本书特色《夜不语诡秘档案》是由作家夜不语(本名苏醒)创作的恐怖推理系列小说,小说共8部16本,小说主角是一个与诡异同行的名为夜不语...
无字-矛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全三册) 本书特色 《无字》以女作家吴为的人生经历为主线,讲述了她及其家族三代女性的婚姻故事,描摹了社会大动荡、大变革中各色人等...
默尔索案调查 本书特色“今天,妈妈死了。或者昨天,我不知道。”一九四二年,加缪在他的首部小说《局外人》开篇写下了这样著名的句子。七十年后...
国医高手4 本书特色 一部从草根医生到京都部委高官的成长史。《国医高手4》上演国医系列权利逆转大戏,权利、缠斗、金钱,佳人精彩不断。利益矛盾升级,斗争进入白热化...
黄河远上 本书特色 《名家散文自选集》精选精编中国当代现代散文大家的经典散文,旨在带给读者美文的感受,在字里行间体味岁月的悠长。作者秉承“散文就是同亲人谈心”的...
西西里人-教父-2 本书特色 黑手党的故土,教父的阴谋还在继续,你死我亡的较量正在上演。他们是有权势的男人、势均力敌的统治者;他们是浪漫的情人、勇猛的战士、忠诚...
《今天也是不想打工的一天》内容简介:打工人快乐秘籍,办公室“摸鱼”指南,超人气动漫博主“小蓝和他的朋友”首部职场打工人主题
严歌苓作品-金陵十三钗 本书特色 《金陵十三钗》改编后的本子,是我当导演二十年来碰到的*好剧本。这样一个本子捏在手里,我常有一种如获至宝的感觉。……我自己习惯和...
走向共和 内容简介 走向共和原本说的是国体变更;在专制国家,同样也是政体变更,即把专制政体转变为民主政体。这条路,在大清国,走得艰难,从戊戌变法开始,走了十三年...
小小说精品系列:俗世奇人(足本) 本书特色 “小小说精品系列”可谓小小说百花园中的一道靓丽风景,**辑收录六册,有冯骥才《俗世奇人》(足本)、孙方友《老店铺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