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丽达·贝克曼(Frida Beckman),现任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英语系副教授。其著作包括《文化控制批判:关于阅读此时的寓言》(Culture Control Critique: Allegories of Reading the Present, 2016 )与《欲望与欢愉之间:关于性存在的德勒兹式理论》(Between Desire and Pleasure: A Deleuzian Theory of Sexuality, 2013);同时还是《德勒兹与性》(Deleuze and Sex, 2011)的编者。
译者 夏开伟,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国当代文学与后结构主义。
芙丽达·贝克曼(Frida Beckman),现任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英语系副教授。其著作包括《文化控制批判:关于阅读此时的寓言》(Culture Control Critique: Allegories of Reading the Present, 2016 )与《欲望与欢愉之间:关于性存在的德勒兹式理论》(Between Desire and Pleasure: A Deleuzian Theory of Sexuality, 2013);同时还是《德勒兹与性》(Deleuze and Sex, 2011)的编者。
译者 夏开伟,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国当代文学与后结构主义。
回顾德勒兹的青少年岁月,从其孩提时代到哲学人门,我们务必要谨慎,不要过于简单地在其童年事件、早期影响和写作之间画上等号。德勒兹关于记忆的设想受到柏格森著作的深远影响,德勒兹的这一观点提醒我们,在面对一种更为丰富和多层次的存在之时,不要建构一种个体、线性的历史,也不要固执于一种肤浅而又有限的因果关系。在《电影》(Cinema)两卷本中的一卷里,德勒兹写道:“记忆不在我们之内;而是我们自己辗转于一种存在一记忆(being-memory)之中,一种世界ー记忆(world-memory)之中。”可能记忆看上去像是按时间顺序编排的“我的童年、青少年、成年等时期也的确是一个接着另一个依次出现”一但是,过去的确又是“一种概略;往事种种,均可一齐绽放”。此处,他又授引意大利电影导演费德里科・费里尼(FedericoFellini)来证明自己的论点:“费里尼所言正表明了他是个柏格森主义者,“我们于记忆中被建构,我们同时处于童年、青少年、老年和成熟期”。”对德勒兹而言,时间并非是按线性编织的;过去的存在如同白纸,如同圆环,邂近现在,不断膨胀,不断收缩。于此时之中,在感知或记忆差异结构中的诸多重复时,我们的主体性恰好在这个过程中被生产出来依德勒兹之见,我们也将看到,并不存在同一性之重复,但记忆的功能便是帮助我们建构一种连续感。故而,记忆包含允诺的能力,同时又具备限制的功能。记忆就是一种先行条件,它可以允诺我们一种自我感,但又有可能封闭我们生成的潜能。这种可能性取决于我们是否将历史看作一种绝对的纪年体叙事,不论它是我们个人的过去,还是宏观层面上的历史。凡是如此,我们的主体性便囿于一条线性的轨道,于此,我们毫无逃逸的可能:“我曾有那般的童年,故而我现在应有这般境地。”倘若我们从另一端出发将过去视为非线性的白纸,将其当作圆环,记忆和主体性便得到敞开,朝向相异且特异的轨道。只有忘记记忆之时(因...
——引自章节:1一个孩童
他从康德、斯宾诺莎、尼采和马克思那里拾起一些灵感,以此构造出一个欲望的概念,它生产真实,但并不诉诸先验法则,并将它从个体的场域里解放出来。在精神分析学说中,欲望源自一种驻于个体内部的力,这个个体总是缺乏某物;而对欲望的重新思考则走出了精神分析学说,进而认为欲望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力,这个驱力突出并生产我们随后要理解成个体的东西。这种重新思考不仅需要对欲望自身进行彻底地重新概念化,而且还需要对什么是个体的问题进行重新概念化。个体并非欲望之源,而是其产生出的短暂效果。德勒兹与瓜塔利采用机器的概念解释道,我们可能以为是个体主体的事物只不过是一组零件,它们被投入相对稳定的配置中进行运作,而这些配置则依靠欲望——即欲望机器(desiring-machines)——运转。这里所勾勒出的众多友谊都是些欲望机器。我所试图描绘的共同思考浮现于一个连接性的过程,这个过程将已然“十分拥挤”的实体聚在一起,并将它们投人运作。这类配置不仅运作于思考的生产,而且还组成了一种力以反对精神分析学说和资本主义的淫威。通常而言,精神分析学说鼓励的个体之生产和其与家庭的关系不仅仅是对欲望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的约束,而且还是对欲望生产(desiring-production)和主体性的模式的强化,而这两种模式的运作又恰好为资本主义所操控。将欲望锁入家庭的三角结构一一爹地-妈咪-宝宝一一便是将欲望划入固定的结构之中,这也生产出了一批匮乏的主体,他们个体的欲望正是资本主义根本性的依赖。可是,欲望“并不缺乏任何东西”,德勒兹与瓜塔利写道,“它不缺乏客体。相反,主体オ是欲望中所缺失的,或者说,缺乏一个固定主体的正是欲望;除非是在压抑的情况下,否则就不存在一个固定的主体”。
——引自章节:3一段友谊
一本书让你了解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强迫症、恐怖症、孤独症等各种异常心理的成因、诊断和治疗手段。异常心理和行为离我们并不遥远,它们就发生在我们身边……钱铭怡、桑志...
肯尼斯·格雷厄姆 (1859—1932)|英国儿童文学作家生于英国爱丁堡的一个律师之家20岁进入英格兰银行工作,与此同时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40岁结婚,与妻子埃尔...
沈复(1763—1822后),字三白,号梅逸,江苏长洲(今苏州)人,清代散文家。其性格爽直,落拓不羁,不事科举,以行商、书客、幕僚、名士终身。嘉庆中曾随齐鲲出使...
作者简介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和无政府主义者,伦敦大学戈德史密斯学院高级讲师。他曾为《哈珀斯》、《国家》、Mute杂志、《新左派评
徐贲,美国加州圣玛丽学院英文系教授,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兼职教授。著有《阅读经典:美国大学的人文教育》《明亮的对话:公共说理十八讲》《什么是好的公共生活》...
宿白,辽宁沈阳人。1922年生,1948年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肄业,并任职于该所考古学研究室。1952年任教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1978年任北京大学历史系...
康纳•奥克莱利(Conor O’Clery),曾为《爱尔兰时报》驻莫斯科、伦敦、北京、纽约、华盛顿通讯记者。因报道苏联解体和九一一事件,两次获选为爱尔兰年度最佳...
淡水珍珠高效生态养殖新技术 本书特色 李家乐、李应森等编著的《淡水珍珠高效生态养殖新技术(水产养殖新技术推广指导用书)》在介绍育珠蚌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的同时,重点...
生活中说大不大却“逼疯”爸爸妈妈的那些育儿琐事,只要转变沟通技巧就能迎刃而解;想将辛苦疲惫的育儿任务转化为幸福温馨的珍藏时刻吗?这些问题在本书中都能找到解决方案...
本书讲述了:斯多葛派的创立及该派的伦理;马克·奥勒留的童年、青少年与成年时期;罗马的学习环境;马克·奥勒留对修辞学的学习;朋友间通信;马克·奥勒留从修辞学走向哲...
建筑大师手绘与经典作品系列现代建筑形式语言的先驱:申克尔手绘建筑图集 本书特色 建筑大师手绘与经典作品系列 1.《现代建筑的巨匠:赖特手绘建筑图集(1893~1...
《马克笔街景绘》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讲解如何用马克笔画出特别又有趣的街景画的教程。全书共有5章。第1章为马克笔绘画基础知识,
作者:诺亚·霍利,美国好莱坞著名电影编剧、制作人、畅销作家,曾屡获艾美奖、金球奖、美国笔会文学奖、皮博迪奖、北美广播影评人协会奖等。他是美剧《冰血暴》的制作人、...
田晓菲,笔名宇文秋水,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学系教授。著有《秋水堂论金瓶梅》、《尘几录: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研究》、《烽火与流星:萧梁王朝的文学与文化》、《神游:早...
布坎南的這本《自由的界限》發表於1975年,是他少有的幾部獨立發表的專著。該書篇幅雖不大,卻系統總結了公共選擇理論的基本理念﹑思路和核心觀點,讀者不僅可以從中看...
肾病验方(最新高效病症验方丛书)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慢性肾盂肾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等肾病26种,验方170...
比一比手掌,原来北极熊的手掌那么大!碰一碰鼻子,原来巨嘴鸟的鼻子那么长!张一张嘴巴,原来老虎的嘴巴能张那么大!……翻开这本300×300mm的大书,来和世界上的...
《四部曲》内容简介:英宽记得他喜欢在她凝神工作的时候,拿一根发带,将她的散发扎起。她曾以为,这就是幸福。她曾以为,他就是她此生的唯一……可是,英宽突然失恋。他只...
作者簡介衣笠彰梧十一月出生的AB型。主要是擔任PC遊戲的企畫與劇本。代表作有《小惡魔緹莉與救世主!?》、《曉之護衛》和《レミニセンス》。插畫者簡介トモセシユンサ...
《抓住每分钱:洛克菲勒自传》内容简介:本书是洛克菲勒的自传,附录里还收录了他写给儿子的信。洛克菲勒在书中回顾了自己十六岁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