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不存在的行星
见证从牛顿力学到广义相对论的科学革命
入围 2016 年英国皇家学会科学图书奖终选名单
⭐ 编辑推荐
☆ 当前唯一一部讲述这颗人类想象中的行星的作品
☆ 从天王星到祝融星,从牛顿到爱因斯坦,从万有引力定律到相对论,从细微之处洞察科学如何进步
☆ 步入爱 因斯坦的世界,跟随爱因斯坦的视角,从头开始理解相对论,打开对宇宙的新认知
☆ 记述了历史上两次著名的日全食事件,回到历史现场,使读者切身感受人类在科学道路上永不畏惧、永不停息的精神
⭐ 内容简介
水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在几个世纪的观测中,人们发现水星轨道存在轻微的扰动。这与牛顿理论所预言的行星行为有些许偏差。为了解释这种现象,根据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法国天文学家勒威耶进行了计算,于 1859 年提出假设:水星轨道内尚有一颗未被人们发现的行星。他还以罗马神话中火神的名字(Vulcan)为之命名(对应中文译名即“祝融星”)。此后,人们开始疯狂地寻找这颗行星,但除了一位乡间业余天文学家声称目击了它之外,没人能再次证实它的存在。1915 年,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体系构建完成,首先解决的问题就是解释水星轨道的扰动现象。自此证实:祝融星并不存在。
⭐ 名人推荐
一部兼具可读性与启发性的作品,戏剧性地讲述了科学家如何寻找一颗不存在的行星,以及爱因斯坦如何用科学史上最美丽的理论解开了关于这颗行星谜团的传奇。这是一个鼓舞人心的故事,它关乎人们对探索的追求,以及在理解宇宙时所面临的挑战和所获得的喜悦。
—— 沃尔特·艾萨克森(Walter Isaacson)
《追捕祝融星》是我读过的最好的科学作品。作品架构精美,历史背景丰富,并且调研极具深度。最重要的是,它所讲述的故事很棒。利文森讲述了真实的科学事业图景,其中既有好的假设和坏的假设,也有一厢情愿的想法,还有激情、人类的自我价值,以及对于认识并理解我们身处其中的这个奇异而壮丽的宇宙的渴望。
——《偶然的宇宙》作者艾伦·莱特曼(Alan Lightman)
被遗忘的祝融星的故事再也不会不为人知了。托马斯·利文森告诉我们:它来自哪里,它如何消失,以及,为什么它的神韵在今天仍暗藏其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到的不仅仅是科学如何运作——无论成败。
—— 尼尔·德格拉斯·泰森(Neil deGrasse Tyson)
作为一名作家,托马斯·利文森的高超之处在于,将科学思想的演变放入适当的历史背景中,让我们看到它更为广泛的影响。在这本引人入胜、信息量丰富的书中,利文森优雅地让我们学习了物理定律和在物理学进步中不那么循规蹈矩的方法。
—— 莉萨·兰德尔(Lisa Randall)(哈佛大学物理学教授,《暗物质和恐龙》作者)
《追捕祝融星》是科学写作中的代表性作品。利文森向我们揭开了富有戏剧性的历史事件和现在被人们遗忘的祝融星背后的物理学,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科学在现实世界中是如何发展的。在此过程中,他还揭示了我们在努力时——即便是经验十足——无法避免自欺欺人对我们的影响。这本书不仅仅知识丰富、充满激情,并且诙谐风趣——这也是它的深刻之处。
—— 朱诺·迪亚斯(Junot Díaz)
托马斯·利文森精彩地讲述了牛顿、爱因斯坦和失踪的祝融星的故事,展现了在决定宇宙命运时观测和计算之间的冲突。
—— 肖恩·卡罗尔(Sean Carroll),《宇宙终极粒子》作者
⭐ 媒体推荐
精彩!这是一个迷人的故事,讲述了科学史上一个被人遗忘的事件。
——《华尔街日报》
迷人!这本来是一个关于科学如何发展的故事,但在托马斯·利文森浪漫的笔触下,它几乎成了小说。
——《华盛顿邮报》
作者精彩地讲述了祝融星的故事 —— 从艾萨克·牛顿开始,贯穿科学史,优雅地揭示了科学思想进化的本质和爱因斯坦所创造的革命性奇迹。
——《自然》
本书抓住了人们不懈追寻这个天体的激动人心之处。
——《科学》
这部作品是一个结构严谨、节奏明快的科学写作范例,精彩而又通俗地记述了数学和物理学与天文观测之间的相互作用。
——《科克斯书评》(星级评论)
利文森巧妙地吸引读者去探索科学家是如何思考和争论的,以及科学是如何发展的。
——《出版商周刊》
◎ 获奖信息
★入选《环球科学》2019年“最美科学阅读”榜单
托马斯·利文森(Thomas Levenson),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生科学写作项目的教授和主任。他还为美国公共广播公司(PBS)、英国广播公司(BBC)和其他媒体大量撰稿,曾获得美国国家研究院传播奖、皮博迪奖(Peabody Award),以及美国科学促进会的西屋科学 记者奖。除本书外,还著有《牛顿与伪币制造者:科学巨匠鲜为人知的侦探生涯》《爱因斯坦在柏林》《为测量而测量:科学的音乐史》《冰期:气候、科学和地球上的生命》。
译者高爽,德国海德堡大学天文学博士,北京河马星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讲师。他是优秀的天文工作者、科普作家,热衷于科学传播工作,具十年科普写作与讲座经验,译著有《天文之书》《科学需要讲故事》《宇宙》等。在 得到app 上开设了课程《天文学通识 30 讲》。人称“河马老师”。
在我们心目中,早已习惯科学故事具有这样一种框架:伟大的科学家提出了革命性的新思想,没有人接纳他;个别的英雄单枪匹马突破封锁,终于验证了这一切。人们最终接纳了新思想,战胜了传统的束缚。但事实,是这样简单吗?实验已经过去100年,争吵却没有停止。
——引自章节:译者导读
“科学方法”这个词具有神奇的魔力。从狭义的角度来说科学方法主张一种特定的权威:这是系统化的方法,是一组规则,遵循它将可靠地促进我们对于物质世界的认知。然而,知识总是具有暂时性,从表面上来看这是一个弱点,但这才是科学的真正发力之处:一切思想、推论和假设都要接受科学的质疑、挑战和批驳。
——引自章节:插曲 “解决问题的特殊方法”
锅炉设备及系统:2015年版 本书特色 《1000mw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技术丛书 锅炉设备及系统》为促进我国电源建设的快速发展,帮助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现场生产人员...
值上海古籍出版社建社60周年之际,《中国古典文学丛书》典藏版首批推出四种足以代表中国古典文学*成就和古籍整理*水平的李白、杜甫诗和苏轼、辛弃疾词。谨以此书纪念为...
刘建辉,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教授。研究方向为中日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撰有《魔都上海:日本知识人的“近代”体验》《日中两百年:相互影响的现代》等著作,发表《大连现...
SpecialistPeriodicalReportsprovidesystematicanddetailedreviewcoverageofprogressi...
作品目录第127話 結束之夜第128話 叛徒第129話 懷舊第130話 人類的黎明· · · · · ·
奥斯卡:男,生于70年代,一向混迹于各BBS。突然很想琯点东西,于是就写啦。希望大家多多棒场。如果能多结识些朋友,那是我最开心的事情。
◆ 作者简介——————————————————————————————————————索福克勒斯是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之一,被古代批评家认为是最伟大的悲剧家。代...
慢性咽炎治疗良方 本书特色 侯天印等编著的《慢性咽炎治疗良方》分为两章,**章介绍慢性咽炎的病因病理,临床症状和诊断 ,中医辨证分型与施治。第二章介绍...
童寯(1900年—1983年),字伯潜。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中国近代造园理论研究的开拓者,中国近代建筑理论研究的开拓者之一。辽宁沈阳人,满族。简历1900年1...
梁实秋(1903—1987)原名梁治华,字实秋,号均默,生于北京,祖籍浙杭州。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散文家、翻译家、学者、文学批评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
作品目录Preface1. Intr· · · · · ·
她是法国当代最著名的小说家,是年轻人心中的时尚符号,让我们徜徉在她的传奇经历中感受她的多彩人生。“我看见了日光下所发生的一切……我看见了。我看见一切都是虚空,一...
★《呼啸山庄》作者、著名“勃朗特三姐妹”之一诗选,这些诗 就是她的自画像!★毛姆、伍尔夫等文学大师盛赞的天才诗人,“拜伦之后无人能与之媲美”★与荒野、暴风为伴的...
进入21世纪以来的这20年,金融全球化不断深入,每一个国家都是身处其中的参与者。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金融全球化究竟是机遇还是陷阱?为什么发达国家可以强者恒强,而...
张珍玉医学文集 本书特色 《张珍玉医学文集》为张珍玉名医工作室建设项目成果之一,从生平传略、学术思想、论著辑要、医案精选、医论医话五方面,系统整理了张珍玉先生代...
宋代是我国古代军事实力较弱的时代,但是也是较为重视兵书的时代。宋仁宗时设立武学,也就是军事学校。他曾命令曾公亮采集古代兵法及当代计谋方略,编成《武经总要》一书,...
胡庚,笔名树下野狐,上海作家协会会员。生于福建,毕业于北京大学,现居上海,著有《搜神记》、《蛮荒记》、《仙楚》等。被誉为“本土奇幻扛旗人”、“北大蒲松龄”。并被...
何炳棣,中央研究院院士。國立清華大學文學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美國芝加哥大學歷史系湯遜講座教授、美國加州大學Irvine分校傑出訪問教授。著作:《中國會...
Photographs by Diane ArbusAfterword by Doon Arbus In these photographs Arbus ach...
•如果你是个名不见经传的电影人,跟明星也没有什么联系,想要拍一部自己的电影,你该怎么做?•如何将你的电影卖给全世界的观众?•哪些电影节值得参加?这些电影节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