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不存在的行星
见证从牛顿力学到广义相对论的科学革命
入围 2016 年英国皇家学会科学图书奖终选名单
⭐ 编辑推荐
☆ 当前唯一一部讲述这颗人类想象中的行星的作品
☆ 从天王星到祝融星,从牛顿到爱因斯坦,从万有引力定律到相对论,从细微之处洞察科学如何进步
☆ 步入爱 因斯坦的世界,跟随爱因斯坦的视角,从头开始理解相对论,打开对宇宙的新认知
☆ 记述了历史上两次著名的日全食事件,回到历史现场,使读者切身感受人类在科学道路上永不畏惧、永不停息的精神
⭐ 内容简介
水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在几个世纪的观测中,人们发现水星轨道存在轻微的扰动。这与牛顿理论所预言的行星行为有些许偏差。为了解释这种现象,根据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法国天文学家勒威耶进行了计算,于 1859 年提出假设:水星轨道内尚有一颗未被人们发现的行星。他还以罗马神话中火神的名字(Vulcan)为之命名(对应中文译名即“祝融星”)。此后,人们开始疯狂地寻找这颗行星,但除了一位乡间业余天文学家声称目击了它之外,没人能再次证实它的存在。1915 年,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体系构建完成,首先解决的问题就是解释水星轨道的扰动现象。自此证实:祝融星并不存在。
⭐ 名人推荐
一部兼具可读性与启发性的作品,戏剧性地讲述了科学家如何寻找一颗不存在的行星,以及爱因斯坦如何用科学史上最美丽的理论解开了关于这颗行星谜团的传奇。这是一个鼓舞人心的故事,它关乎人们对探索的追求,以及在理解宇宙时所面临的挑战和所获得的喜悦。
—— 沃尔特·艾萨克森(Walter Isaacson)
《追捕祝融星》是我读过的最好的科学作品。作品架构精美,历史背景丰富,并且调研极具深度。最重要的是,它所讲述的故事很棒。利文森讲述了真实的科学事业图景,其中既有好的假设和坏的假设,也有一厢情愿的想法,还有激情、人类的自我价值,以及对于认识并理解我们身处其中的这个奇异而壮丽的宇宙的渴望。
——《偶然的宇宙》作者艾伦·莱特曼(Alan Lightman)
被遗忘的祝融星的故事再也不会不为人知了。托马斯·利文森告诉我们:它来自哪里,它如何消失,以及,为什么它的神韵在今天仍暗藏其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到的不仅仅是科学如何运作——无论成败。
—— 尼尔·德格拉斯·泰森(Neil deGrasse Tyson)
作为一名作家,托马斯·利文森的高超之处在于,将科学思想的演变放入适当的历史背景中,让我们看到它更为广泛的影响。在这本引人入胜、信息量丰富的书中,利文森优雅地让我们学习了物理定律和在物理学进步中不那么循规蹈矩的方法。
—— 莉萨·兰德尔(Lisa Randall)(哈佛大学物理学教授,《暗物质和恐龙》作者)
《追捕祝融星》是科学写作中的代表性作品。利文森向我们揭开了富有戏剧性的历史事件和现在被人们遗忘的祝融星背后的物理学,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科学在现实世界中是如何发展的。在此过程中,他还揭示了我们在努力时——即便是经验十足——无法避免自欺欺人对我们的影响。这本书不仅仅知识丰富、充满激情,并且诙谐风趣——这也是它的深刻之处。
—— 朱诺·迪亚斯(Junot Díaz)
托马斯·利文森精彩地讲述了牛顿、爱因斯坦和失踪的祝融星的故事,展现了在决定宇宙命运时观测和计算之间的冲突。
—— 肖恩·卡罗尔(Sean Carroll),《宇宙终极粒子》作者
⭐ 媒体推荐
精彩!这是一个迷人的故事,讲述了科学史上一个被人遗忘的事件。
——《华尔街日报》
迷人!这本来是一个关于科学如何发展的故事,但在托马斯·利文森浪漫的笔触下,它几乎成了小说。
——《华盛顿邮报》
作者精彩地讲述了祝融星的故事 —— 从艾萨克·牛顿开始,贯穿科学史,优雅地揭示了科学思想进化的本质和爱因斯坦所创造的革命性奇迹。
——《自然》
本书抓住了人们不懈追寻这个天体的激动人心之处。
——《科学》
这部作品是一个结构严谨、节奏明快的科学写作范例,精彩而又通俗地记述了数学和物理学与天文观测之间的相互作用。
——《科克斯书评》(星级评论)
利文森巧妙地吸引读者去探索科学家是如何思考和争论的,以及科学是如何发展的。
——《出版商周刊》
◎ 获奖信息
★入选《环球科学》2019年“最美科学阅读”榜单
托马斯·利文森(Thomas Levenson),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生科学写作项目的教授和主任。他还为美国公共广播公司(PBS)、英国广播公司(BBC)和其他媒体大量撰稿,曾获得美国国家研究院传播奖、皮博迪奖(Peabody Award),以及美国科学促进会的西屋科学 记者奖。除本书外,还著有《牛顿与伪币制造者:科学巨匠鲜为人知的侦探生涯》《爱因斯坦在柏林》《为测量而测量:科学的音乐史》《冰期:气候、科学和地球上的生命》。
译者高爽,德国海德堡大学天文学博士,北京河马星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讲师。他是优秀的天文工作者、科普作家,热衷于科学传播工作,具十年科普写作与讲座经验,译著有《天文之书》《科学需要讲故事》《宇宙》等。在 得到app 上开设了课程《天文学通识 30 讲》。人称“河马老师”。
在我们心目中,早已习惯科学故事具有这样一种框架:伟大的科学家提出了革命性的新思想,没有人接纳他;个别的英雄单枪匹马突破封锁,终于验证了这一切。人们最终接纳了新思想,战胜了传统的束缚。但事实,是这样简单吗?实验已经过去100年,争吵却没有停止。
——引自章节:译者导读
“科学方法”这个词具有神奇的魔力。从狭义的角度来说科学方法主张一种特定的权威:这是系统化的方法,是一组规则,遵循它将可靠地促进我们对于物质世界的认知。然而,知识总是具有暂时性,从表面上来看这是一个弱点,但这才是科学的真正发力之处:一切思想、推论和假设都要接受科学的质疑、挑战和批驳。
——引自章节:插曲 “解决问题的特殊方法”
多元觀點論述,重新審視日本的近現代發展進程《日本近現代史》叢書第一卷於2006年出版,於2010年完成整套叢書出版。2006年出版的幾卷,目前已重印第16次,最...
阿兰·皮斯(ALLAN PEASE》是世界上最权威的男女问题和身体语言研究专家,他写作和制作了几十种有关沟通和交际方面的著作和录影带,在全世界形成巨大影响力,被...
你是否错过了 让人生变好的“情绪信号”?◎编辑推荐·生气、爱比较、焦虑、不安都没关系!压抑自己,只会委屈到内伤!你是否太过在意别人的看法,而压抑自己的情绪;你是...
阴阳固本与调养之法 内容简介 本书发明此义.以醒患者.全书共分三篇。上篇是阴阳固本理论.从中医的阴阳.气血、脏腑等基础理论阐释阴阳固本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中篇是阴...
裸脊锁线,四色印刷,22幅手绘插画。一本适合撕下来贴在冰箱上的小书。为你带来83条醒脑、醒胃的关于好好吃饭的法则。其实,吃真正的食物不需要规则。我们要建立和食物...
中华字典 内容简介 简介凡例 本字典是以初、中等文化程度的读者为主要对象的小型语文工具书。全书以解释现代汉语通用字为主要内容,既着眼于语言文字的规范化,也重视方...
木瓜黄晋江文学城人气作者。作者文风诙谐幽默、轻松愉快,行文流畅,代表作有《伪装学渣》《七芒星》《一觉醒来听说我结婚了》等。
版权法中私人复制问题研究-从印刷机到互联网 目录 序致谢引言**章 印刷术与版权法的产生一、中国的印刷术及其西传/12(一)雕版印刷在中国的主导地位/12(二)...
马丁·巴蒂尔达,波兰作家,为《巫师的世界》《巫师之昆特牌设定集》等多部游戏设定集主笔。
施家彰(Arthur Sze),美国著名华裔诗人,1950 年出生于纽约市,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担任华盛顿大学客座教授、美国印第安艺术学院荣誉教授。他的诗...
《白色绵羊里的黑色绵羊》是双雪涛的首部杂文集。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白色绵羊里的黑色绵羊:谈小说”,收录了作者面向写作爱好者的九篇专文:从小说的开头、氛围...
History, Metaphors, and Fables collects the central writings by Hans Blumenberg ...
◎“马里乌波尔三部曲”之二,获奖无数的《她来自马里乌波尔》姊妹篇。◎乌克兰世纪流离与动荡的民族寓言,人类文明悲剧全景切片。父亲出生于俄国,在乌克兰结婚,战后居于...
蔡康永,台湾著名的节目主持人、作家。与小S搭档主持的综访谈节目《康熙来了》在大陆拥有超强人气。曾出版《LA流浪记》《那些男孩教会我的事》等多部畅销书,是台湾公认...
孔庆东,男,汉族,学者,中共党员,1964年生于黑龙江哈尔滨市,祖籍山东费县。孔子第73代传人,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现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主攻中国现当代文学,...
交通复杂网络方法 本书特色 复杂网络的研究揭示并解释了真实网络的统计特征,研究结果可以用来指导和解决大量科学和工程的实际问题。研究分析了复杂网络的各种方法,融合...
Thisbookcapturestheessenceofanever-to-be-repeatedglimpseatthehistoryofmediaresea...
法官告诉您怎样打产品质量官司 本书特色 《法官告诉您怎样打产品质量官司》:法官说法丛书是您学法用法的良师益友法官说法丛书是您维护合法权益的权威顾问法官说法丛书是...
卢梭,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音乐家,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现代民主政体之父”。卢梭坚持社会契约论...
熊秉明,1922年生于南京。1944年毕业于昆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7年考取公费留法,入巴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49年转习雕刻,参加巴黎艺术活动。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