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远征首谈我怎么教表演
蓝天野、濮存昕、吴刚寄语力荐
分享近40载戏影人生,初次公开在北电、上戏的授课内容
什么是表演?谁能成为演员?怎样成为演员?表演有几种境界?
在这里,拒绝纸上谈兵、教条主义
“把自己逼到墙角,才能重新开一条路出来!”
☆编辑推荐
从《演员请就位》 《演员的诞生》《我就是演员》《演技派》等大热竞演综艺,到《表演者言》这样的精品“大师课”电视栏目,时下普通观众对“演员”“演技”话题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这既源于镁光灯下台前幕后的天然被瞩目,更源于种种行业积弊下爆发的迫切呼唤——“表演是什么”“要演员不要流量” “偶像如何转型”。在这个“高风险”的职业环境中,从巅峰到失业仅一步之遥。因此,演员们纷纷潜下心来,思考如何提升自己,在这条路上走得更稳更远。毕竟,演技是演员的通行证。
而在这些综艺节目中,演员被导演、制片人、编剧乃至学者、媒体、剧评人、普通观众一一点评,似乎关于表演,谁都可以说上一点儿。然而演员,或许才是最懂演员的人。
这本首次出版的冯远征表演心得与教学随笔,也许可以解答不少当下的争议与迷思。遍历近四十载戏影人生,冯远征有话要说。
* * *
#冯远征语录#
「天性每个人身上都有,但是成长环境和社会环境给我们的束缚太多,让我们有了一层层伪装。表演者恰恰需要先脱掉这些衣服,再去感受自己的身体和世界的交流……超越极限,爆发出无穷的能量。」
「说人话!听起来简单。生活中时时刻刻说的都是人话,可真的站在舞台上你未必能说出人话来。」
「应该学会认清自己的能力,同时学会认清如何让自己重新掌握能力,也就是学会否定自己。把自己逼到一个墙角,才能重新开一条路出来。」
* * *
◎ 什么是表演?谁能成为演员?怎样成为演员?
◎ 演员在演什么?观众又在看什么?
◎ 技能裹身,天性如何释放?
◎ 记录在北电、上戏的教学思考
热身训练:戏剧就是游戏,用身体与世界交流。
台词训练:从内心发出的声音,一定是“人话”。
◎ 分享近40载创作心得
披露经典形象的幕后创作故事。
思考北京人艺传统的继承与突破。
◎ 特别收录《我穿墙过去》一文,讲述冯远征与德国不得不说的那些事儿。
◎ 近40张冯远征私藏照片、演出剧照、排练照,全彩杂志风,封面藏玄机。
☆名人推荐
冯远征是总那么不一样的好演员,是有担当有想法的演员队长,还是与众迥异的表演教师!
——蓝天野
戏为花,书为果,赏戏、品书,与远征为友也。
——濮存昕
新书,新思考,新实践。读读吧,会有收获的!
——吴刚
☆内容简介
每个人身上都潜藏着“表演金矿”。是否能成为演员,靠的是后天的开发。当你把条条框框都穿到身上,就会被限制住。因此,我们说,要释放天性,超越极限——身体的潜能是无穷的!这便是本书要谈的话题。
在这里,一个有态度、有创意的表演者冯远征,坦然分享其近四十载演艺生涯的切身体会,二十余载对表演教学的思索,以及在北电、上戏执教生涯中的收获。从跳伞运动员到专业演员,从“穿墙过去”到柏林求学,再到回归心怀眷恋的北京人艺,留下松二爷、魁格、顾贞观等一个个经典形象,书中娓娓道来的文字、生动鲜活的珍贵照片,向我们展示了冯远征舞台上、镜头前的戏影人生。
冯远征,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国家一级演员,北京人艺演员队队长、艺委会副主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委员。1985年考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1989年应邀赴联邦德国西柏林高等艺术学院戏剧系进修戏剧表演(主攻格洛托夫斯基表演学派);1991年回国,成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2013年受聘北京电影学院特约教授,担任摄影系2012级本科表演课主任教员,执导话剧《哈姆雷特》;2014年第一学期担任2013级MFA艺术研究生班戏剧表演主任教员,执导话剧《足球俱乐部》《等待戈多》;同年11月担任摄影系2012级本科及研究生表演课主任教员,执导话剧《死无葬身之地》。代表作品有话剧《茶馆》《足球俱乐部》《全家福》《日出》《哗变》《知己》《司马迁》《杜甫》等,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老农民》《老中医》等,电影《非诚勿扰》《美丽上海》《青春祭》等。
在游戏中,他们是愉快地、不知不觉地进入热身的状态。抛篮球最有意思的一个是抛篮球。开始先用实物篮球,熟悉球的大小、重量、触感,然后就是无实物的了。看起来挺简单,也是练反应的,但是其实非常复杂,越做越难甚至会让学生一听又要抛篮球就“哎哟”。因为每一次扔球的态度不一样,接球的态度也不一样。首先必须做到注意力集中,训练用下意识做出反应。比如我这边突然一扔,他那边正说话,肯定吓他一跳,但是他能接住,因为他的身体已经条件反射会这样做了。我们在表演中都是设计好的,但是好演员会用下意识去反应,很多时候我们就缺这种条件反射的表演。具体来说,我出手的一瞬间,你要看我的动作,用你的想象力,从我的动作去判断球的弧线、力道。球飞到一半你再去注意球,用你的想象力,从它的高度和速度去判断它后半程的走势和落点,判断你要用多大的力量去接。同时你身体要协调,要确实能把球接住,而不是只摆出一个接球的姿势,可能连球的大小都没顾上,或者虽然顾了大小,如果是实物其实还是接不住一一因为放慢动作的话,接球的“一瞬间”其实是手和手腕有一个起,还有一个够,然后一个缓冲的过程。每一次接球,你要用你的想象力去感受和记忆球的力道、触感,包括它的速度、弧线和转的速度,这样才能逐渐形成这种下意识。所以这个游戏是最复杂的,真正玩得好的话,两个人即使空着扔,都能让人通过他们的表演看到球。这个游戏真的是集注意力、想象力、感受力、反应力、身体协调性、无实物练习于一体,各个方面都要有表演上的判断,这个过程是瞬息万变的。如果你没有一定的技术,没有经过一定的训练,你是玩不好这个游戏的。”
——引自章节:2我为什么教表演
……人物性格和职业是剧作本身就有的,通过人物词、舞台提示都能体现出来,一个人物真正抓人的是他的命运当我们要演好一个人物的时候,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把人物的命运研究透彻,这样人物才能成立。只要牢牢把握住去演人物命运这一点,你的这个人物永远是有吸引力的。
——引自章节:1表演是什么
春刀寒,晋江数亿积分言情作者。热爱写作,想要用一支笔创作属于自己的乌托邦。
作者简介:Eric Reiss现任丹麦FatDUX集团的CEO,长期致力于信息架构、可用性、用户体验和服务设计等领域。2010年被评为“欧洲十大内容策略专家之一...
《藏传佛教“五部大论”系列·中观:中观庄严论释(套装上下册)》为佛学五部大论之中观学,具有重要价值,《藏传佛教“五部大论”系列·中观:中观庄严论释(套装上下册)...
波兰戏剧大师葛罗托斯基一向被视为对二十世纪的剧场有极重大的影响,依葛氏自己的分期,其实践内容为「艺术作为呈现」(art as presentation)演变到「...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内容简介 本书是“十一五”国防特色规划职业教育教材。全书除绪论外共分3篇17章。第1篇为塑料成型基础,分2章介绍塑料成型的必要知识,包括...
心脏病药膳 本书特色 由于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心脏病特别是冠心病等“文明病”的发病率显著上升,这与饮食习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心...
Brian W.Kernighan和Rob Pike在朗讯科技贝尔实验室的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工作。Brian Kernighan是Addison-Wesley的...
楚辞超全译本春秋战国时代楚文化的结晶开创了浪漫主义文学的伟大诗篇继《诗经》后又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诗歌总集◎ 编辑推荐☆楚辞的文学地位楚辞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楚文化...
程一身,原名肖学周。河南人。著有诗集《北大十四行》;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三部曲《中国人的身体观念》、《权力的旋流》、《理解父亲》;专著《朱光潜诗歌美学引论》、《朱光...
Many designers use folding techniques in their work to make three-dimensional fo...
《内科按摩学》是高等教育盲人按摩专业教材系列之一。本书编写宗旨是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按照辨证论治的原则,充分运用按摩技术和手法,进行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
《每天学点劳动合同法:漫画实用版》 本书特色 本书以《劳动合同法》条文顺序为主线,用漫画语言解读劳动合同法。每章内容分为三部分,**部分是情景漫画,第二部分是知...
切特·雷莫(Chet Raymo),1936年9月17日出生于美国田纳西州,著名作家、教育家和博物学家,美国马萨诸塞州伊斯顿斯通希尔学院的荣誉物理学教授。他的每...
斯科特·内申斯(Scott Nations)内申斯股份有限公司(NationsShares)的总裁兼首席投资官。内申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业内领先的金融公司,将传...
古龙(1937~1985),本名熊耀华。祖籍江西南昌,出生于香港,十三岁时随父母定居台湾,毕业于台湾淡江大学文理学院外文系,著名新派武侠小说作家。他自幼对写作有...
这些演讲是讨论美学的;它的对象就是广大的美的领域,说得更精确一点,它的范围就是艺术,或则毋宁说,就是美的艺术。对于这种对象,“伊斯特惕克”(Asthetik)这...
作者简介:马克·里拉(Mark Lilla),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人文学科教授(2007年至今),曾任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教授(1999—2007)。1990年...
悠世,赞赏金色国度的辉煌,亲吻赤色夕暮的苍茫。我积累飞行的旅程,我收集住处的匙卡。我将所见沉淀心底,却将思绪飞驭其上。我将时间写进文字,而将现实融入梦想。我崇尚...
大卫·休谟David Hume 1711.04.26 -1776.08.25英国哲学家、历史学家,是经验主义哲学心理学代表之一,欧洲近代不可知论的主要代表。他生...
中医古典临床精华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中医基础学科系列分化教材之一,由上海中医药大学联合国内多家中医院校集体编写。本书打破传统教材构架,将《伤寒论》、《金匮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