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读·思想家】从常识到推理,一本教你用哲学方法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说明书。英国科学院院士、皇家学会会员、牛津大学哲学家蒂莫西·威廉森40年哲学炼成之路。
【编辑推荐】
1.实用:一本教你用哲学方法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说明书。哲学有什么用?哲学可以说是最无用的学科,但是无用之用最有用。从普通常识到逻辑推理,威廉森揭开了哲学方法论的神秘面纱,让你系统地理解哲学架构。这种哲学方法论不仅是一切学科的基础,而且可以帮助你分析、解决人生难题。
2.前沿:在科学破解一切的时代,学习哲学有什么意义?蒂莫西·威廉森从科学哲学、分析哲学、数学哲学、语言哲学、形而上学、逻辑学等角度回答了哲学的前沿问题,引导我们思考哲学的未来,启发我们重新思考哲学到底是什么,甚至建构自己的哲学。
3.权威:真正的当代顶级哲学家,有大量头衔背书,出身牛津,又是亚里士多德学会会长,是正统的西方哲学继承者,走在行业的最前端,思考最艰深的哲学技术问题。
【内容简介】
所有的学科都是从人类最初的好奇开始的,哲学思考的种子也诞生于每个普通人的好奇。我们从常识中逐渐推理出了各学科的精密体系,也建造出了人类的哲学大厦。作者向我们展示了这座由科学哲学、分析哲学、数学哲学、语言哲学、形而上学、逻辑学等学科铺展出来的设计蓝图。跟随作者的思考,我们会推翻自己对科学与哲学关系的刻板印象,会认识到哲学是用什么工具让人们从业余走向专业,从兴趣走向对永恒与无尽的思考。
宇宙如此广阔,哲学与科学始终并肩而行,共同向着人类晦暗的未知与已知的混沌空间前进。那么,你是否有勇气、有野心、有好奇心进入人类最初与最终的事业?你,是否为未知而战栗?
蒂莫西·威廉森(Timothy Williamson)
英国牛津大学哲学博士,现为牛津大学威克汉姆逻辑学教授、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英国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丹麦文理科学院院士、爱尔兰科学院院士、爱丁堡皇家学会院士、亚里士多德学会和心灵学会现任会长,是当今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他出版过多本专著,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发表论文近200篇。他的论著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曾在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密歇根大学、耶鲁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等世界各地的多所大学和学术机构兼职和讲学。
想象一下,一位哲学家宣称:“一切事物都是存在与生成的综合。”并且,当被问到“存在与生成的综合”意味着什么时,他就会絮叨些无意义的话。这一理论一开始可能听起来令人印象深刻,但是它并没有告诉我们更多的东西,它的结论究竟是什么意思实在太过模糊。这类没有什么信息量的理论具有很低的解释力:它们解释的东西很少。更广泛地说,它们其实没有回答我们的问题。精确的普遍性概括一般具有更强大的演绎和解释力。钟情于精确的哲学家有时候因过于谨慎而受到批判,甚至由于理智上的懦弱而受到批判。这个观念指的是,真正大胆的哲学家是那些准备投入晦暗的深处,甘冒黑暗中一切风险的人;而那些钟情于精确的人则在清澈的浅滩上玩些琐碎的游戏。这是一幅美好的画面,钟情于模糊的人面对危险的安全梦想。狂野和朦胧的散文诗听起来可能很激进,但它其实是容易、舒适的选择,因为它的不清晰性使得它不可辩驳,它使某人的错误不可能得到确定。而危险的选择则是说出足以被反驳的清楚和具体的东西。
——引自章节:第七章哲学方法论分析
哲学史是哲学的一部分。然而,将一个理论当作某个哲学家提出的和将一个理论当成真理,这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从学术上说,哲学史学家通常很清楚这种区别:他们追问的是,这位哲学家坚持的是什么理论,而不是什么理论是真理。不幸的是,还有另种广泛存在的哲学写作方式,它模糊了这条界线。些令人高山仰止的思想家,例如伟大的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Kant,1724-1804),他通常都会这样撰写著作。当你读到“我们不可能认识物自体”时,你不清楚作者是否只是在主张康德认为我们不可能认识物自体,还是作者以自己的话语主张我们不可能认识物自体,而实际上正支持着康德的观点。混淆这两种主张在辩护上是实用的,因为它使作者能够把针对第一种主张的批评斥为没有抓住第二种主张的关键点,把针对第二种主张的批评斥为没有抓住第一种主张的关键点。如果你论证,它作为历史是错误的,回应就是要讨论事情本身。相反,如果你论证它作为哲学是错误的,回应就是要讨论康德。通常情况下,诸如此类的写作方式既不是好的历史学,也不是好的哲学。有一种观点是,哲学就是哲学的历史,因为除此之外,它没有什么其他的东西。这个观点具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欧洲大陆地区,不过,现在这个观点正在逐渐失去它的土壤。我的一位朋友,一位意大利的哲学家,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第一次参访牛津大学。她发现这里的人们仍然在试图解决哲学问题,这是多么天真可爱。她解释说,她是在这样一种哲学文化中受到教育的,这种文化理所当然地认为根本不同的体系之间没有以之为基础从而做出决断的共同根基。根据这个观点,我们不可能富含深意地追间,它们之中的哪一种在客观上是正确的。我们只能在二种历史上给定的体系或另一种体系范围内进行思考,即使当我们试图从体系内部来颠覆它时。有时我被问到,我研究哪位晢学家,好像这是任何一位哲学家都必须做的。我以牛津的风格回复:我研究哲学问题,而不...
——引自章节:1.哲学是历史学吗?
《心房纤颤的外科治疗》内容简介:虽然心律失常在公元1世纪的文献中就被提及,但直到19世纪,心房纤颤(房颤)才被医学家在文献中报
《戏剧与传播:美国名校的演讲教育》内容简介:克服恐惧,在众人面前自信表达,赢得听众的认同和尊重!适用于普通人和教育者的演讲
《小说说小》内容简介:本书力避架空议论,始终由衣食住行、人物场面、语言逻辑、视角结构、身体身份等细节切入,透视小说的写与读
你从未读到过的哲学导论磨砺审辩性思维技巧的方法指南于哲学实践中锤炼理论想象力和逻辑分析能力用思想实验不停挑战并重塑你对世界的认知和判断………………………………◎...
《智者入门论》内容简介:本书蕴含丰富的哲学思想内涵,对藏传佛教影响深远。本书通过阐释各种法门,演绎了如何抉择、如何获得智慧
《曹雪芹(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内容简介:曹雪芹,原名曹霑,满洲正白旗人,是中国古代最负盛名的长篇小说《红楼梦》的作者。曹
过安宁的生活拥有更美好的生命人生最大的焦虑之一就是:无论我们如何努力,在人生的终点我们都有可能发现自己虚耗了生命。而在本
《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内容简介:本书资本主义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上曾孕育各种类型的社会形态,本书首版问世之际,石油危机爆发,在西
四年前,她是标准版的乖乖女,有一份不赖的工作,能看见平凡却安稳的未来。旁人说这就是女孩该有的人生,她却一脚踢开世俗约束,
《瓦格纳事件》内容简介:尼采是德国著名哲学家、诗人。他的美学不在于学理的探讨,而在以美学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提倡一种审美的
本书作者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主持的“囚徒困境重复博弈计算机程序奥林匹克竞赛”在学术界无人不知。其试验结果,对当代社会科学
这是一部论述20世纪美国新中产阶级的著作,1951年出版后被誉为“具有远见卓识的启迪之作”。它在首次出版之后的这些年里,成了该
《一张俊美的脸》内容简介:长着一张俊美的脸的莱斯利·瑟尔突然出现在平静的英国小镇圣玛丽,给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带来不同寻常的感
《前苏格拉底哲学:概念的缘起、发展及其意义》对“前苏格拉底哲学”概念的发生、演变进行了思想史的辨析,从这一极其专门领域的断代讨论,延伸到古代知识世界的现代反思,...
《世界钢琴名曲220首·教学版(第一册)》内容简介:韦尔编辑的这本钢琴名曲大全,于90年前出版,是一本享誉世界的经典曲谱,如今已
《孩子的需要》内容简介:与孩子一起生活的基石,即这本书的核心内容——尊重、信任与爱,它来源于欧洲著名的家庭治疗师耶斯佩尔·
《女性主义》作者李银河,女性主义的理论千头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在全人类实现男女平等。综观女性主义的理论,有些激烈如
《人生如逆旅,幸好还有苏轼》内容简介:人文艺术品牌「为你读诗」诚意大作! 总撰稿人湘人彭二 × 国风画家符殊× “金话筒奖”得
《断裂》一书从社会学的独特视角出发,对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断裂”是一个很有穿透力和
作品目录上篇 西方哲学观念之变迁一 学习哲学的态度和途径(一)哲学之用途(二)哲学作为自由的知识(三)哲学与哲学史二 西方